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王俊凱十九大報告讀後感登光明日報,95後明星的家國style如何表達?

王俊凱的十九大報告讀後感登上了光明日報了, 驚不驚喜, 意不意外?

王俊凱

近日, TFBOY成員、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大學一年級學生王俊凱的十九大報告讀後感《向生活學習,

向人民學習》登上了光明日報, 引發了粉絲的一片轟動和輿論一片熱議。

也許, 在一些人看來, 這名95後明星和政治性內容掛鉤十分違和。 但小刀要說的是, 對95後, 甚至更年輕的00後的家國style與主流價值觀念契合並不應該感到意外。 這很可能並非孤例, 以後類似事情會越來越常見, 而且這些95後明星還都是發自內心, 所以, 要儘快調整和適應。

有人把95後稱為“粉紅z世代”。 在這裡, “粉紅”是一種中性表述, 出於這一代人表現出了鮮明的對於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可。 “達康書記”這樣的老幹部可以成為崇拜的偶像, 共青團成為“宇宙第一天團”, “那年那兔那些事兒”取代了迪士尼成為炙手可熱的動漫產品。

關於00後對家國的認同問題,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國少年兒童發展狀況研究”課題組2016年的調查顯示, 多數“00後”能把國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 00後對主流價值觀的認同遠超生長於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落後或起步時期的前輩。

王俊凱在讀後感中說:“從中國人攝製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開始,

百餘年來我們在電影創作和發展的過程中一步一個腳印, 走出一個又一個中國電影的里程碑。 許許多多的電影工作者, 付出汗水,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作為北京電影學院的新生, 當看到那些鏡頭下留存的光影感動, 那些歷史洪流中前輩們對電影藝術的尊重和熱愛, 我更深刻地感受到夢想的力量。 ”

《光明日報》( 2017年11月08日 09版)版面圖

的確, 中國電影人與家國、時代時刻同在, 他們既演繹了時代的悲歡離合, 世事滄桑, 成為時代的記錄者, 但同時, 他們自己也是時代的一個部分光影。 時光流轉, 如今, 中國電影人的未來的接力棒到了年青的95後, 或更年青的00後的手中了。

青春, 勿忘家國。 95後或00後明星的青春也剛剛開啟序幕, 前路漫漫, 他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 需要成長。 願在他們成長、成才的道路上, 永遠與家國和時代同頻共振!

還記得人民日報給青年的信嗎?

【談成長】

成長可怕嗎?別怕。 你最好的背景, 就是今天的中國。 這是一個英雄不問出處的時代, 也不再羞於談論夢想。 它成就了無數草根逆襲, 見證了無數海歸回國創業;大國工匠已向星辰大海出發, 平凡人的夢想正在落地開花。 奮力成長吧, 參與了過去五年光輝歷程的你, 沒有理由對下個五年置身事外。

(文|刁 濰)

【談時代】

新時代會不會眷顧青年?一定的。青年、國家、時代,是形影相隨的鐵三角。或許,一些資源註定被激烈競爭,但不妨礙這個偉大的時代被充分共用。唯有時代,取之無禁,用之不竭,容得下最大的夢想。都說時代匆匆,但時代哪有腳,走的總是人。當中年人依然陽光,當青年人充滿力量,這便是最好的中國。

(文|何鼎鼎)

【談奮鬥】

對人生焦慮,對奮鬥懷疑,“喪”文化似乎在流行?其實,我們奮鬥的使命,已不是在一窮二白上平地起高樓,而是向著更高遠的目標衝刺。何等壯闊的征途,多麼廣闊的天地!哪有時間去消磨,哪有精力去消極!“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莫等閒。

(文|孫 超)

【談職業】

求職季的焦慮怎麼化解?請放在大時代下思考。“人們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過得完美。”青年馬克思畢業論文中的自勉,依然可作今天的尺規。新的社會矛盾,換個角度就是新的發展契機。比起被簡單饋贈,我們更應努力去創造。時代離我們有多遠?比你想像的要更近。

(文|盛玉雷)

【談健康】

軍訓時的孱弱、體測時的噩夢,好日子咋就養不出壯孩子?確實,搏擊時代的風浪,千萬別放棄搏擊所需的健康資本。疾病不會因年紀輕輕而躲著走,健康也不會因為年富力強而自動來。不僅要避免“身體健康餘額不足”,還要掃除“精神霧霾”。健康中國,有賴從我到你,從體魄到精神思想的整體健全。

(文|李洪興)

【談榜樣】

這個時代,誰才能夠成為我們的榜樣?可以多元但並非沒有標準。從戰鬥機飛行員張超到北大女博士婁滔,甚至那些勇於挑戰的“失敗者”,當下中國雖少見槍林彈雨中的付出,但有責任、有擔當、願奉獻的青年比比皆是。願你披荊斬棘、矢志不渝,磨礪成自己的榜樣與英雄。心中有光,你才會發光。

(文|馮慧文)

【談世界】

世界對於當代中國青年意味著什麼?“80後”遇見改革開放,“90後”成為互聯網原住民,“00後”擁有與生俱來的全球化基因,世界就是你們的舞臺。中國強起來,國際視野不僅是一種能力,更是自信、包容、擔當的精神氣質。勇做時代的弄潮兒,用想像力和行動力影響世界,年輕的我們應有此般追求。

(文|彭 飛)

【談讀書】

世人都說讀書好,一到忙時全忘了,是不是?確實,海量的資訊、快節奏的生活、多樣的資訊管道,讓不少人與書若即若離、貌合神離。其實,讀書不是為了做故紙堆的收藏家,而是為遠方的燈塔,為聖哲神交的契機,為理想的生活建立秩序。莫猶豫,抒寫人生的大書,需從閱讀經典的“小書”開始。

(文|石 羚)

【談愛國】

今天的愛國主義該有怎樣的打開方式?沒錯,這個國家並不完美,但不妨礙我們將它變得更好。對這片土地始終眷戀,讓個體與國家緊緊相連,在能發光、該發光的地方發光,在能生長、該生長的地方生長,是每個人都可以有的質樸的愛國主義。“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我們,就是中國。

(文|桂從路)

【談信仰】

南京航空航太大學的“佈道者”徐川為何讓學生著迷?這是信仰的力量。沒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但生命的河流朝向大海還是通往沙漠,信仰從來都是最關鍵的決定項。要記住,別人的信仰,解不了自己的心渴;民族的復興,常常以青年的奮起為先導。“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文|李 斌)

青年,包括我們的95後明星,到了用行動為新時代回信的時候了。

來源/ 輿林軍

組稿/萊易 校對/崔恩棟

(文|刁 濰)

【談時代】

新時代會不會眷顧青年?一定的。青年、國家、時代,是形影相隨的鐵三角。或許,一些資源註定被激烈競爭,但不妨礙這個偉大的時代被充分共用。唯有時代,取之無禁,用之不竭,容得下最大的夢想。都說時代匆匆,但時代哪有腳,走的總是人。當中年人依然陽光,當青年人充滿力量,這便是最好的中國。

(文|何鼎鼎)

【談奮鬥】

對人生焦慮,對奮鬥懷疑,“喪”文化似乎在流行?其實,我們奮鬥的使命,已不是在一窮二白上平地起高樓,而是向著更高遠的目標衝刺。何等壯闊的征途,多麼廣闊的天地!哪有時間去消磨,哪有精力去消極!“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莫等閒。

(文|孫 超)

【談職業】

求職季的焦慮怎麼化解?請放在大時代下思考。“人們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過得完美。”青年馬克思畢業論文中的自勉,依然可作今天的尺規。新的社會矛盾,換個角度就是新的發展契機。比起被簡單饋贈,我們更應努力去創造。時代離我們有多遠?比你想像的要更近。

(文|盛玉雷)

【談健康】

軍訓時的孱弱、體測時的噩夢,好日子咋就養不出壯孩子?確實,搏擊時代的風浪,千萬別放棄搏擊所需的健康資本。疾病不會因年紀輕輕而躲著走,健康也不會因為年富力強而自動來。不僅要避免“身體健康餘額不足”,還要掃除“精神霧霾”。健康中國,有賴從我到你,從體魄到精神思想的整體健全。

(文|李洪興)

【談榜樣】

這個時代,誰才能夠成為我們的榜樣?可以多元但並非沒有標準。從戰鬥機飛行員張超到北大女博士婁滔,甚至那些勇於挑戰的“失敗者”,當下中國雖少見槍林彈雨中的付出,但有責任、有擔當、願奉獻的青年比比皆是。願你披荊斬棘、矢志不渝,磨礪成自己的榜樣與英雄。心中有光,你才會發光。

(文|馮慧文)

【談世界】

世界對於當代中國青年意味著什麼?“80後”遇見改革開放,“90後”成為互聯網原住民,“00後”擁有與生俱來的全球化基因,世界就是你們的舞臺。中國強起來,國際視野不僅是一種能力,更是自信、包容、擔當的精神氣質。勇做時代的弄潮兒,用想像力和行動力影響世界,年輕的我們應有此般追求。

(文|彭 飛)

【談讀書】

世人都說讀書好,一到忙時全忘了,是不是?確實,海量的資訊、快節奏的生活、多樣的資訊管道,讓不少人與書若即若離、貌合神離。其實,讀書不是為了做故紙堆的收藏家,而是為遠方的燈塔,為聖哲神交的契機,為理想的生活建立秩序。莫猶豫,抒寫人生的大書,需從閱讀經典的“小書”開始。

(文|石 羚)

【談愛國】

今天的愛國主義該有怎樣的打開方式?沒錯,這個國家並不完美,但不妨礙我們將它變得更好。對這片土地始終眷戀,讓個體與國家緊緊相連,在能發光、該發光的地方發光,在能生長、該生長的地方生長,是每個人都可以有的質樸的愛國主義。“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我們,就是中國。

(文|桂從路)

【談信仰】

南京航空航太大學的“佈道者”徐川為何讓學生著迷?這是信仰的力量。沒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但生命的河流朝向大海還是通往沙漠,信仰從來都是最關鍵的決定項。要記住,別人的信仰,解不了自己的心渴;民族的復興,常常以青年的奮起為先導。“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文|李 斌)

青年,包括我們的95後明星,到了用行動為新時代回信的時候了。

來源/ 輿林軍

組稿/萊易 校對/崔恩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