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將《射雕英雄傳》中的章節選入語文教材,你同意嗎?

作者:毛志傑(“射雕”中的育兒心經)

導讀:將小說章節納入教材課本, 我看行!

記得上初中那會兒, 同學們都是偷偷看《射雕英雄傳》之類的小說,

我也曾有過在被窩裡看半夜的記錄。

這絕對稱得上“廢寢忘食”。

如果學習語文課文時有這一半功夫, 相信很多人的成績都會大幅提升。

按說以往能選入教材作為課文的應該都是名篇名著或者有一定水準的文章, 但是學生們偏偏就對這些課文不感冒。

這從學生背課文時痛苦的表情就能知道答案。

有時就在異想天開:如果能將一些學生喜歡看的小說章節作為語文課文, 在教育方面是不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學生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會不會大大增加?

就一般的理解, 學習語文的目的無非是“教人遣詞造句, 理解文章含義, 提高文學素養, 滿足精神需求”, 讓人有能力去感受文字帶來的美和魅力。

如果以此為主要目的的話, 那麼將小說作為課文入選教材就不是太大的問題。

在這方面, 我是有深刻的體驗。

就拿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傳》來說吧, 其中文字運用水準要甩一些教材課文幾條街。

無論是情景描寫, 或是心理描寫、寫作手法, 甚至是傳遞出的價值觀,

都有可供學生學習之處, 作為教材綽綽有餘。

其實, 不僅僅是金庸的著作。 我記得自己在看古龍、溫里安的小說時, 也被其精練的語言以及獨特的寫作手法所影響過。

現在想起來, 自己在文字表達方面, 倒沒覺得從語文課文中有太多的受益, 反而和看小說的經歷有很大關係。

相信喜歡文字的朋友都會有這種感覺:看了瓊瑤小說寫文章就帶肉麻的味道, 看了古龍的小說寫文章就透這一股智慧, 看了金庸的小說就不自主地想多嘮些道理......

所以說, 單從文字文學價值方面, 將小說入選課本似乎沒有太大問題。

而通俗小說入選課本的最大障礙其實就是“價值觀的傳遞”。

從課文課本歷次的調整中, 我們也能感受的到。

但是, 從個人感覺來講, 很多小說傳遞的大都是一種符合人性、很接地氣的價值觀念, 甚至像《射雕英雄傳》這樣的書表達的價值觀更是積極向上。

更何況, 在資訊發達的今天, 家長和老師已經無法象多年以前那樣阻止孩子看自己喜歡的小說,

孩子也總能有更多的管道接觸到更為豐富的資訊和不同的觀念。

那麼, 我們就不妨實行“招安”政策, 主動將一些合適的小說章節作為課文納入教材, 而不是僅僅作為“課外讀物”, 這樣通過老師的引導讓孩子們能正確理解小說要表達的思想, 豈不更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