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女性糖尿病易偽裝 這些常識早知道

網路圖片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 主題為“女性與糖尿病——我們擁有健康未來的權利”。 據瞭解, 目前全球有超過1.99億女性糖尿病患者。

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謝曉敏提醒, 女性糖尿病很“狡猾”, 極易偽裝成婦科病和更年期綜合征。 另外, 如果孕期得了糖尿病, 不加以控制, 後果將不堪設想。

1尿頻尿急竟然是糖尿病

李女士是一名中學教師, 平時工作很忙。 最近半年她飽受尿頻尿急的折磨, 一天要跑十多趟廁所。 她曾到泌尿外科就診, 被診斷為尿路感染, 吃了藥症狀有所緩解, 一停藥馬上又反復。 她再次到醫院進行全面檢查, 才知道得了糖尿病。 “我又不胖, 怎麼會得糖尿病呢?”李女士很意外。

醫生告訴李女士, 這和她長期工作忙碌, 無法規律飲食, 缺乏運動有很大關係。 血糖升高後, 尿液中的糖分也隨之增多, 破壞了酸堿平衡。 女性潮熱的生殖道本來就容易滋生細菌,

高血糖更是給細菌提供了很好的“培養基”, 增加了生殖系統感染的幾率。

所以, 一旦女性出現反復不愈的外陰瘙癢、尿頻尿急尿不淨等症狀, 都應及時到醫院查下血糖。

2更年期糖尿病十分隱匿

人到中年容易發胖, 而肥胖恰恰和糖尿病是“孿生兄弟”, 它們結伴來到女性身邊, 使得體內產生大量抗胰島素物質, 降低人體糖代謝的能力。 在更年期這個特殊的降段, 女性的糖尿病症狀往往十分隱匿。

糖尿病引起的疲倦、乏力、反復感冒、心煩易怒、全身不適等症狀, 更容易讓大家誤會, 以為這就是女性更年期的症狀。 到了更年期, 婦女受負面情緒的影響, 惰性增加, 不愛運動, 胃口好, 容易造成體重的增加, 而這也是糖尿病的主要誘因之一。

“所以, 絕經後的前後五年, 一定要注意預防糖尿病這類代謝性的疾病發生, 調理心情、改善睡眠是很重要的。 ”謝曉敏提醒中年女性, 在飲食中, 要特別注意補充鈣劑, 補充鈣可以減輕絕經引起的頭痛、易怒、消沉和乏力等症狀。

3孕期避免成為“糖媽媽”

已經患有糖尿病的女性, 要保證在懷孕之前三個月, 血糖是正常的。 另外, 謝曉敏提醒孕媽媽, 在孕期進補不要過猛。 現在很多妊娠期中的女性不喜歡運動, 經常躺在家, 這樣不僅對身體不好, 也會增加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 ”

“過去, 大家都認為生一個超過8斤的胖小子是好事,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 他的媽媽很有可能在孕期患有妊娠糖尿病。 ”患上妊娠糖尿病,

對準媽媽和胎兒都有較大危害。 懷孕期間, 孕婦有可能會出現早產、難產甚至流產, 產後孕婦容易患上2型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 同時, 孕婦血糖過高, 會導致胎兒肥大、畸形、發育不良等, 新生兒還有可能患上低血糖, 成年後患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的幾率會更高。

4產後4~12周須複查血糖

“有的人懷孕時發現妊娠糖尿病,非常重視, 天天五六次測血糖都堅持得好好的, 但寶寶一生下來後, 就對之前醫生要求的產後複查血糖的囑咐不管不顧了。 ”因此, 專家建議, 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產後4~12周須複查血糖, 以明確是否存在產後血糖異常。 如血糖異常需積極進行飲食控制、生活方式干預。 若生活方式干預不奏效的, 就要配合藥物治療。

產後血糖正

常者, 仍需要定期監測血糖, 一旦發現血糖異常, 需儘早干預, 防止疾病進展。

5中年女性需定期測試血糖

對糖尿病來說, 診斷時間越晚, 診斷前高血糖持續時間越長, 對器官的損害越大;飲食運動等基礎措施越不到位, 血糖控制效果越差;血糖及併發症監測越不及時, 錯過早期可逆性治療的機會越大。

因此, 對於中年女性來說, 定期血糖測試的重要性, 絕不低於乳房X光檢查和骨密度檢查。 專家建議, 女性從45歲開始, 就應該定期進行血糖測試, 如果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壓或高膽固醇、妊娠糖尿病, 或生育的嬰兒超過8.2斤, 那麼, 更應該提早關注你的血糖。

TIPS

女性預防糖尿病, 還要注意三點

1.將膽固醇限制在每日300mg以下, 儘量少吃魚子、魷魚、蛋黃、肥肉、動物內臟等。

2.更年期的女性,可別小看補鈣的功效,在沒有感到腰酸背痛、腿抽筋等缺鈣的表現前,最好去病院做個骨密度檢測,以確定補鈣的劑量。

3.每週至少堅持3~4次中低強度的運動,每次運動持續的時間約為30~60分鐘。

儘量少吃魚子、魷魚、蛋黃、肥肉、動物內臟等。

2.更年期的女性,可別小看補鈣的功效,在沒有感到腰酸背痛、腿抽筋等缺鈣的表現前,最好去病院做個骨密度檢測,以確定補鈣的劑量。

3.每週至少堅持3~4次中低強度的運動,每次運動持續的時間約為30~60分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