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賈躍亭得罪了誰了?究竟誰在背後助推波瀾?

樂視和賈躍亭到底是得罪哪路神仙了?所有媒體眾口一詞, 大有不搞死不甘休的勢頭, 按理說, 所有事情都有正反面, 為什麼在樂視這媒體就一邊倒了呢?

賈躍亭只是破產了, 怎麼就成了信用破產了?怎麼動不動就是要和賈躍亭做切割, 賈躍亭創辦了樂視網, 並做大, 怎麼就成了樂視網的毒瘤了?是誰在定義賈躍亭, 是誰在把信用破產的標籤死死地往賈躍亭身上貼?這是個局!賈躍亭是不是心知肚明?

首先, 和大家說說樂視這樣的一個巨無霸帝國究竟是如何走到今天這步田地的。

樂視成立於2004年, 創始人賈躍亭。 初期, 以視頻起家的樂視崛起迅速, 甚至被業界稱為“樂視模式”。 創始之初, 樂視致力打造基於視頻產業、內容產業和智慧終端機的“平臺+內容+終端+應用”完整生態系統。 2015到2016年是樂視飛速發展的階段, 賈躍亭在公開信中曾表示, 樂視在這一年內急速擴張超過5000人。

招人是為了全面滿足新業務的拓展。

樂視在急速擴張期, 業務觸角不斷延伸至手機、電視、體育、汽車、金融等多個領域, 甚至還做起了紅酒生意, 創辦了網酒網, 連同主業視頻, 被業內冠以“七子佈局”。

然而, 想要每個產業都打造成完整生態產業鏈系統談何容易。

每一個大專案的上馬, 都意味著大把的燒錢, 對資金鏈要求甚高, 而樂視出問題就表現在資金鏈跟不上需求。 其實資金鏈斷裂只是表像, 樂視涉足領域過多, 有些貪多嚼不爛的意味。 在資金無虞的時候, 樂視能獲得眾多青睞者投來的橄欖枝。 但一時浮華的外衣下, 是僅有視頻業務盈利的尷尬現實, 其餘“六子”皆成貔貅, 只進不出。

淘牛邦公眾號認為樂視問題的根結在於, 沒有專一地做好一款產品。 盲目多元化擴張, 很容易導致資金鏈出問題, 並最終讓自己一步步陷入泥潭難以自撥的尷尬境地。

對此網友各有觀點:

網友1:如果賈躍亭能把騙來的錢專心打造核心產業, 技術搞上去, 考慮大眾消費者的感受,

他的吹牛或許能慢慢圓起來。 但恰恰相反就是“反正我有通天的人撐腰”的思想, 不顧大眾感受, 所有承諾幾乎都是放屁。

網友2:先通過行賄上市, 建立多個公司通過內部交易造成業績繁榮假像, 上市後抬升股價套現走人, 辭任法人, 逃亡米國。 互聯網遍地泡沫, 動不動就編一個故事, 在臺上的背後都有神仙提線, 線斷了自然就跌落台下。 比樂視更扯的公司多了去了, 只要有資金支援, 你就能把故事繼續圓下去。

網友3:瓜子伸的太多, 抓了一把散沙, 竹籃打水一場空, 步子走的太快, 資金鏈斷了, 野心太大, 太狂妄了, 走到今天這一步是咎由自取, 牆倒眾人推, 鼓破萬人捶, 傾家蕩產不為過。

對於這些表述中, 其中最讓網友認同的就是,

誰讓你舉報快播的!!!看看現在的樂視, 呵呵呵, 天道好輪回, 蒼天饒過誰。

對於賈躍亭這個事件最坑的就是樂視的員工了, 多數獵頭將“樂視人”與“沒價值”劃上了等號, 打入黑名單。

這就相當於主力給你騙進來接盤一樣, 很多獵頭都認為樂視的人品質不好, 基本上在求職市場中打上了一個烙印了。不過網友還是很正直的,賈躍亭的事情不要讓員工來背鍋。

也不知道賈躍亭什麼時候回國,要是把快播還給大家,可能現在境地就不一樣了……

基本上在求職市場中打上了一個烙印了。不過網友還是很正直的,賈躍亭的事情不要讓員工來背鍋。

也不知道賈躍亭什麼時候回國,要是把快播還給大家,可能現在境地就不一樣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