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3歲以下嬰幼兒“入託難”愁壞濟南80、90後

◆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面對妻子單位多次催促, 雙方父母都在外地的80後父親王勝國不得不開始尋找適合2歲3個月大的兒子可以進入的小托機構。 一個星期下來, 王勝國除了焦急就是失望。

“今天又去跑了兩家小托機構, 感覺很失望。 一家租用社區的房子, 裡面只有十幾個孩子, 環境不太滿意;另外一家有外教服務, 但一個月的入託費4000元, 價格高不說, 接送孩子相對不太方便。 ”在就近考察了附近四五家私立小托機構後, 王勝國不得不重新開始考慮讓家中一位老人來看孩子, 再雇傭一名保姆, 但這樣算下來,

一個月的費用也要在3500元左右。

近期, “攜程親子園”事件的發生, 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面對像王勝國一樣的80後、90後父母們, 3歲以下托育服務嚴重供給不足的現實, 確實讓這些小家庭面臨著不小的困擾。

入託難成了“心病”

“社區附近有一家公辦幼稚園, 但3歲以上才能入園, 對於小托他們也表示無能為力。 ”王勝國與妻子作為普通職工, 孩子上公立幼稚園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孩子不到3歲, 只能入小托, 這樣一來只能選擇民營機構或私立幼稚園。

尋找小托困難不少, 老家父母建議讓孩子回去上幼稚園, 不僅價格便宜, 還能幫忙照看。 但是王勝國還是希望孩子能夠在省城接受教育。 最終, 王勝國決定接老人來再照看幾個月,

等孩子到了3歲直接入託公立幼稚園。

與王勝國一樣面臨孩子入託難問題的家庭不在少數, 這樣共性存在的問題加上二胎效應的顯現, 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更加嚴峻。

“近兩年3歲以下幼兒入託率增加了20%以上, 一方面是越來越多的年輕家長有了送孩子入小托的意識, 此外生育政策的變化使得二胎孩子數量增多了。 ”濟南市市中區燦爛陽光幼稚園園長林娟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 在上世紀80、90年代, 3歲以下嬰幼兒進入的才是“托兒所”。 不同於幼稚園有較多的教育目的, 托兒所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家長, 尤其是幫助職業女性看護孩子。

林娟認為, 對於幼稚園來講, 小托班恢復的趨勢勢不可擋, 但針對整體的保育教師來講, 2歲以上入園可以接受,

2歲以下的孩子入託就需要雇傭更多的人手, 帶來的問題也更多。

據瞭解, 原本還有一些幼稚園開設了針對兩三歲的“托班”, 但2012年頒佈《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 嚴厲限制幼稚園入園年齡, 導致不少公辦幼稚園陸續取消“托班”。

“獨生子女政策導致出生人口數量銳減, 降低了托兒需求, 而保姆和老人幫帶小孩等選擇, 使得托兒所的消失暫時沒有形成巨大影響。 但如今生育政策的改變, 加上社會狀態的改變, 沒有托兒所的弊病又逐漸顯現了出來。 ”林娟表示, 未來對幼稚園和小托班的需求將進一步擴大, 但面對比較挑剔的80後、90後父母, 確實需要這些機構作出相應的改變。

誰來解決難題

一方面是急需及早入託的嬰幼兒,

另一方面是希望進入學前板塊的民營企業和機構, 但現狀是, 少數具有辦學許可的民辦托兒所硬體一般, 名額卻長期供不應求;一些在工商部門以“教育諮詢”名義註冊的早教機構, 實際是違規從事嬰幼兒日托服務;家庭作坊式的托育點, 衛生、消防等方面可能存在安全隱患, 招生不理想。 而針對0-3歲嬰幼兒早教領域的市場監管目前也屬於“三不管”的灰色地帶。

經濟導報記者以計畫加盟幼稚園為由諮詢了多家品牌機構的幼稚園, 被告知, 滿足品牌的辦園場所要求、資金要求等基礎條件, 再繳納一定加盟費、品牌使用費(或管理費), 就可以讓一家普通的幼稚園加盟成為“知名幼教機構”。

“一所面積為1500平方米的幼稚園基本能夠容納200位學生,

200萬元的投資兩到三年就能回收成本, 未來學費的收入也很可觀。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知名幼教機構負責人對經濟導報記者透露, 目前加盟幼稚園的多是外行, 真正做教育的沒有這個資金, 因此後期管理只能依託聘用的院長和教師。

“行業內0-3歲幼教機構的問題確實不少, 除了人員素質外, 更多的還應該從制度和准入來看待這些問題形成的原因。 ”林娟認為, 比如“攜程虐童事件”中對資質、教師資格等問題的反思, 其實這些都是基礎條件, 是每一個幼稚園應該具備的。

據不完全統計, 目前有超過20家A股上市公司業務涉及學前教育板塊。 上市公司學前教育業務中, 包括實體線下幼稚園、親子園、幼教節目、線上幼教教學資訊化平臺等業務。 目前上市公司旗下的幼教業務大多是加盟的幼稚園,而這些知名教育機構中有幾家都曾被爆出虐童風波或者管理漏洞。

“學前教育發展較好的國家如芬蘭、美國等,會有相應的機構、法律對學前教育尤其是0-3歲幼兒的保育進行管理。美國政府不斷追加撥款支持早教,僅奧巴馬政府就於2008年投資了100億美元支持0-5歲兒童的早期教育,美國企業也有足夠自由參與創辦托兒所。”美國碧賽斯教育基金會亞洲分會會長關海燕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民營企業有參與的熱情應該鼓勵,比如,美國約有6000家實力很強的企業或公司資助與支持托幼事業發展,約有三分之二的托幼機構是非營利性的。

據瞭解,目前國內沒有出臺學前教育法律法規,這也讓公共服務建設學前教育的發展陷入灰色地帶,帶來了大量的社會問題。

“政府立法是根本,如政府對學前教育的投入責任、師資建設、監管與評級等都不明晰。很多民營企業樂意進入,但也因為責任不明晰導致‘望而卻步’。”山東天材學堂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天翼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學前教育管理混亂讓很多民營機構和企業只能制定自己的標準,這也導致了一定程度上機構良莠不齊、問題頻出的現狀。王天翼預計,未來5年內中國幼稚教育市場至少有1.2億的學生,而山東作為人口大省,對0-3歲小托機構的需求將更高。

目前上市公司旗下的幼教業務大多是加盟的幼稚園,而這些知名教育機構中有幾家都曾被爆出虐童風波或者管理漏洞。

“學前教育發展較好的國家如芬蘭、美國等,會有相應的機構、法律對學前教育尤其是0-3歲幼兒的保育進行管理。美國政府不斷追加撥款支持早教,僅奧巴馬政府就於2008年投資了100億美元支持0-5歲兒童的早期教育,美國企業也有足夠自由參與創辦托兒所。”美國碧賽斯教育基金會亞洲分會會長關海燕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民營企業有參與的熱情應該鼓勵,比如,美國約有6000家實力很強的企業或公司資助與支持托幼事業發展,約有三分之二的托幼機構是非營利性的。

據瞭解,目前國內沒有出臺學前教育法律法規,這也讓公共服務建設學前教育的發展陷入灰色地帶,帶來了大量的社會問題。

“政府立法是根本,如政府對學前教育的投入責任、師資建設、監管與評級等都不明晰。很多民營企業樂意進入,但也因為責任不明晰導致‘望而卻步’。”山東天材學堂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天翼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學前教育管理混亂讓很多民營機構和企業只能制定自己的標準,這也導致了一定程度上機構良莠不齊、問題頻出的現狀。王天翼預計,未來5年內中國幼稚教育市場至少有1.2億的學生,而山東作為人口大省,對0-3歲小托機構的需求將更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