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控制血糖不吃主食?大錯特錯!二胎孕婦更要注意血糖監測

今日天氣

南寧 小雨轉陰

19℃~25℃

11月14日, 是“聯合國糖尿病日”, 今年的主題為“女性與糖尿病——我們擁有健康未來的權利”。 近日,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自治區人民醫院相繼開展了相關的義診宣傳活動。

越來越多女性受糖尿病的困擾

據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羅佐傑介紹, 全球有超過1.99億女性糖尿病患者, 預計到2040年這一數字將增至3.13億。 每年因糖尿病死亡的女性人數達210萬, 糖尿病已成為導致全球女性死亡的第九大原因。 患有2型糖尿病的婦女罹患冠心病的風險, 較其他女性高出10倍。

羅佐傑科研團隊曾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抽取了廣西南寧及周邊數個社區的40歲以上居民共9016人, 其中女性5572人, 研究顯示女性高血糖的比例約占9%, 並且血糖升高程度隨年齡增加而增加。

有些病人認為, 在糖尿病的治療中, 可以通過控制主食, 即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達到控制血糖升高的目的。 自治區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副主任余勁明指出, 這是個誤區。

事實上, 不吃主食也可能出現高血糖。 由於病人過度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體內需要熱量, 在饑餓的狀態下, 需消耗蛋白質、脂肪, 使之轉化為葡萄糖, 以補充血糖的不足。 長此下去, 病人可出現形體消瘦, 抵抗力減弱, 很容易出現各種併發症。

二胎“准媽媽”更要注意血糖監測

據瞭解, 不少孕期中的准媽媽也深受糖尿病的困擾。 據統計, 在女性糖尿病患者中, 約四成處於生育年齡。 1/7的懷孕女性都會受到到妊娠糖尿病的影響。 患有1型糖尿病的女性更易發生早期自然流產或胎兒畸形。 半數妊娠期高血糖發生在30歲以下的婦女中。

妊娠期糖尿病是孕媽媽獨有的一種疾病, 一般是在妊娠期24~28周發生的糖耐量異常。 妊娠期糖尿病可能會導致胎兒死亡率增高、生出巨大兒、新生兒低血糖等。

對孕婦而言, 妊娠期糖尿病可能會增加自然流產的風險。

餘勁明說, 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再次妊娠時, 復發率非常高。 妊娠糖尿病之後5~10年, 約有一半的女性會發展成2型糖尿病。 這其中包括兩類群體, 一類是本身就有糖尿病的女性;另一類是一孩懷孕期間患有妊娠糖尿病、產後正常的女性。

餘勁明表示,如果懷頭胎時媽媽患了糖尿病,即使產後恢復正常,她懷二胎時患妊娠糖尿病的風險也非常高。所以,如果第一胎就有過血糖異常的二孩“准媽媽”,即便沒有超過30歲,且一胎時只有1個點的指標超標,在產前、妊娠期都要做好血糖監測,將血糖控制在安全範圍。此外,家裡直系親屬有糖尿病史的“准媽媽”,也一定要做好監測,做好孕期高血糖和低血糖的預防。

另外,“准媽媽”們通過運動可消耗卡路里,加強胰島素功能。建議“准媽媽”們更加注意自己的身體情況和孩子的反應,儘量每天早晚散步30分鐘,適當鍛煉,預防血糖升高。

歡迎分享 ┃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餘勁明表示,如果懷頭胎時媽媽患了糖尿病,即使產後恢復正常,她懷二胎時患妊娠糖尿病的風險也非常高。所以,如果第一胎就有過血糖異常的二孩“准媽媽”,即便沒有超過30歲,且一胎時只有1個點的指標超標,在產前、妊娠期都要做好血糖監測,將血糖控制在安全範圍。此外,家裡直系親屬有糖尿病史的“准媽媽”,也一定要做好監測,做好孕期高血糖和低血糖的預防。

另外,“准媽媽”們通過運動可消耗卡路里,加強胰島素功能。建議“准媽媽”們更加注意自己的身體情況和孩子的反應,儘量每天早晚散步30分鐘,適當鍛煉,預防血糖升高。

歡迎分享 ┃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