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76歲老人化腐朽為神奇 巧手做道具垃圾變成寶

威海網訊 活靈活現的小毛驢、背媳婦的豬八戒、花技招展的旱船……在鯨園街道光明社區大秧歌表演中, 精美生動的各式道具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你可能想不到的是, 製作這些道具的原料, 大部分是從垃圾箱中撿來的。 製作這些道具的人叫王培金, 今年76歲, 他以化腐朽為神奇的巧手和心系社區公益的熱心腸, 十幾年來, 一直為社區這個大家奔忙著。

王培金扒開道具說, 裡面的材料都是撿回來的廢舊物品。

“‘豬八戒’的頭可以轉動, 可以在表演的時候‘啵’的親一下, 逗得觀眾笑聲連連。 ”王培金和老伴笑著介紹。

巧手做道具 垃圾變成寶

3月29日下午, 記者在鯨園街道光明社區活動室裡見到了王培金, 他正在整理新製作的秧歌道具:頭上戴的大紅花、活靈活現的小毛驢、花枝招展的大花轎、唐僧的手杖……見到我們, 王培金熱情地為我們介紹起來。

“你看我做的這個小毛驢, 和別人的不一樣。 ”王培金說著把小毛驢的道具戴在身上。 原來, 這個毛驢道具是分體的, 從身體中間分開, 便於攜帶。 仔細觀察這頭小毛驢, 各個部位活靈活現, 支棱著的耳朵, 柔順的鬃毛, 圓滾滾的屁股……看得出, 做這個道具花了不少工夫。

“零零散散做了大概20天吧。 材料都是我和老伴從垃圾箱裡撿回來的。 毛驢的屁股是用7層泡沫板做的, 是人家裝修剩下的材料。 ”王培金說。 在他眼中, 很多別人扔了的東西都是寶貝, 無論是店鋪開業用過的大花籃, 還是扔掉的塑膠泡沫, 王培金都撿回來, 放在草廈子裡。 經年累月, 這裡成了他的倉庫, 也是寶庫。 這些廢品, 經過王培金的巧手雕琢就派上了用場, 為社區節省了不少開支。

王培金多才多藝, 愛好廣泛。 2005年, 王培金退休了, 熱愛文藝的他參加了光明社區老年藝術團, 唱歌、跳舞、扭秧歌、敲鑼打鼓, 樣樣在行, 他表演的節目耍活寶和回娘家等, 贏得了團員們的一致好評。 要想節目出彩, 道具很重要。 年輕時做過維修工, 平時喜歡動手製作小東西的王培金自告奮勇,

擔負起了製作道具的任務。

“當時花了20天時間, 做了一個旱船, 拿給大家一看, 都誇我做得好。 ”王培金說, 從那時起, 他就“承包”了社區製作道具的工作, 不管是秧歌道具, 還是舞蹈道具, 用他的話說, “再難的東西, 只要給我圖紙, 都能做出來”。

這些年來, 王培金潛心琢磨, 一件件道具陸續誕生。 目前, 他已經製作了豬八戒背媳婦、旱船、大花轎、孫悟空、毛驢等道具20餘套, 個個形象逼真, 使用方便, 不但節省了很多資金, 也為社區文化活動增添了光彩。

“到哪兒表演, 我的道具都能引起關注。 好多人圍著我的道具拍照合影呢!”王培金開心地說。

心系社區 包攬社區小修理

這些年, 除了製作演出道具, 王培金還包了活動室的修理修繕工作,

桌子出問題了, 椅子腿松了, 他都很快修好。 活動室裡道具太多了, 東西放不下, 他更是主動提出做幾個架子, 存放道具。

無論是木工活、電工活、還是鉗工活, 只要王培金眼裡看見的活, 一定第一時間解決。

去年, 社區改造完成, 看著社區煥然一新, 王培金從心底裡高興。 沒幾天, 細心的他發現, 社區院子裡沒有涮拖布的地方, 立刻動手砌了一個池子, 安裝了排水口, 讓大家感動不已。

前不久, 大風將社區活動室門頭上的一個字吹掉一塊。 王培金看見了, 立馬想到, 社區裡一家店面正在裝修, 換下不少材料。 過去一看, 還真找到了合適的材料, 立馬把字補全了。

“無論做什麼, 都是一點點摸索出來的。 社區靠的就是大家的建設, 我做的都是應該的。”王培金說。

我做的都是應該的。”王培金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