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四神湯”在臺灣深受歡迎,被稱為“養生妙品”

進入冬季, 人們開始重視“冬藏”, 此時食補易於被人體吸收、利用和貯藏, 可使人體元氣充沛, 體質增強, 以利來年春天更好地拼搏。 我國臺灣的補冬與祖國大陸一脈相承, 在立冬開始就盛行進補, 謂之“”。 臺灣王詩琅《艋胛歲時記》中就有補冬記載:“有的宰雞殺鴨燉八珍, 有的買羊肉和烏棗燉食, 貧戶則以福眼肉和糯米、糖炊米糕而食, 俗謂此日食補品, 于身體特別有益。 ”

重傳統中藥又重食料選擇

常言道:“藥補不如食補。 ”在臺灣, 中藥鋪很多, 有人形容“藥鋪比米店多”。 臺灣人平常進補習慣用補藥燉豬肚、豬小腸, 還有雞、鴨、鴿等。 在燉鴨時加當歸, 謂之“當歸鴨”;甚至煮名貴的海魚也往往加補藥, 如彈塗魚煮當歸、熟地;鰻魚燉枸杞、黃芪;黃花魚頭和川芎或天麻同蒸同煮等。 臺灣民間流傳“吃心補心, 吃肺補肺, 吃腳補腳……”的說法, “朱砂燉豬心”“番鴨母燉薑母”“黑木耳燉豬肺”“豬尾骨燉青仁黑豆”“豬尾骨燉枸杞墨賊”等藥膳佳餚深受歡迎。

冬至節氣吃補在臺灣幾乎家家必行。 多數人家煮糯米乾飯佐以黑棗、龍眼肉、酒肉等共食。 有的慣用豬腳、鹿耳、鹿鞭、羊肉、猴膠、鰻魚等, 以酒燉煮或配合補藥煮食。 臺灣人的冬令進補, 以補氣血、脾胃為主,

常用食物有豬、牛、羊、兔(含內臟)、雞、鴨、鱉等。 常用的配藥, 補氣用四君子湯或人參、茯苓、白術、炙草;補脾胃用四神湯(蓮子、芡實、淮山藥、茯苓);補血用四物湯(熟地、川芎、當歸、白芍)。

“四神湯”在臺灣深受歡迎

自古以來, 臺灣人常用四神湯當菜湯, 此湯味道鮮美, 有健脾養胃, 滋補健身之效, 主治乏力體倦、心悸怔忡等症。 人們經常用“四神”燉雞、鴨、鴿或豬肚、豬小腸等。 《臺灣風物志》中記載:“臺灣人很重視食補, 有飲四神(臣)湯等俗。 ”

“四神”在臺灣傳說:當年乾隆皇帝微服下江南, 隨行四員文武大臣日夜兼程為他張羅食、宿、玩、樂, 弄得疲憊不堪, 加之水土不服, 相繼病倒。 而乾隆多次南下, 消遣作樂慣了, 倒也平安無事。 可眼下讓龍顏不悅的是, 倘若四臣有個三長兩短豈不壞事?乾隆無奈只得亮出身份, 令知府張榜覓醫。 忽一日, 有藥僧揭榜, 經一番望、聞、問、切後, 喃喃自語:“四臣, 事成。 這四味藥就是四神(臺灣方言“神”“臣”同音)湯, 喝了保准平安。 ”說罷, 從化緣袋摸出紙和筆開方:“淮山、芡實、蓮子、茯苓等量燉豬肚。

”說來神奇, 那四員大臣吃了食補湯後竟精力充沛, 體健如初。 如今臺灣人對“四神”, 猶如對“五穀”一樣熟悉。 在台島藥店, 只要告訴藥劑員要買“四神”, 他們就心領神會, 知道是哪四味中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