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李琦島征!國際上首次以中國人名字命名腦血管疾病徵象

華龍網11月14日18時33分訊(記者 黃宇)11月10日, 國際上第一個以中國人名字命名的臨床腦血管疾病徵象——李琦島征(Liqi island sign)誕生了。 這一預測腦出血早期血腫擴大和不良預後的臨床新徵象由重慶醫生李琦提出, 為血腫擴大機制提出新的假設, 同時也為下一步腦出血患者的“靶向”個體化診治提供了參考。

華龍網記者獲悉, 這是重醫一院神經內科李琦副教授繼2015年提出Blend sign(混雜征)、2016年提出Black hole sign(黑洞征)相繼被國內外醫生應用于臨床預測血腫擴大後, 李琦副教授再次提出預測腦出血早期血腫擴大和不良預後的臨床新徵象並以李琦(Liqi)的名字命名,

這一結果同時發表在了腦血管疾病專業頂級雜誌《Stroke》(中文名《卒中》)上。

為何Island sign要冠以人名?源于李琦心中多年的一個“心結”。 在本科讀書期間, 李琦經常聽到外國人名字命名的疾病和徵象, 如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夏科三聯征 (Charcot Triad) 卻很少看到以中國人名字命名的徵象。 這在李琦心中埋下了一個夢想, 他就是希望能有機會以中國人的名字命名一個徵象。

在重慶醫科大學謝鵬教授和重醫一院神經內科主任秦新月教授的指導和大力支持下, 李琦對起病6小時內進行顱腦CT 掃描的自發性腦出血患者進行了反復研究, 發現其中41例(16.3%)在基線CT 上發現島征, 另外, 在85名血腫擴大的患者中有38名(44.7%)患者觀察到島征。 島征預測血腫擴大具有很高的特異性,

也就是說, 島征陽性幾乎意味著腦出血患者血腫擴大, 同時也預示腦出血患者的不良預後。

臨床工作對於每一個醫生來說都是繁忙而充實的, 李琦醫生也不例外, 一度因為工作繁忙取消了既定的海島旅行, 在閱讀CT片時, 李琦發現形似海島的血腫更容易擴大, 因此以“島征”命名了該徵象。

分散的小血腫恰似分離的小島, 可以是圓形或橢圓形, 與主要血腫分開。 李琦提出的“島征”反映了一種特殊類型血腫, 其特徵主要反映出血腫周圍的多灶性小出血。 島征形成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 李琦推測其原因可能是:主要的血腫是由破裂的血管出血引起, 當該血腫在不斷擴大時, 可能導致鄰近的小動脈損害,

從而引起血腫周圍出現海島(island)樣不規則小血腫。

在該研究中, “島征”滿足以下兩個標準中的任一條件即可定義:存在≥3個分散小血腫全部與主要血腫分離或存在≥4個小血腫, 部分或全部與主要血腫相連。 分散的小血腫(恰似分離的小島)可以是圓形或橢圓形, 與主要血腫分開。 李琦醫生提出的“島征”反映了一種特殊類型血腫, 其特徵主要反映出血腫周圍的多灶性小出血。

島征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 李琦推測其原因可能是:主要的血腫(main hematoma)是由破裂的血管出血引起, 當該血腫在不斷擴大時, 可能導致鄰近的小動脈損害, 從而引起血腫周圍出現海島(island)樣不規則小血腫。 島征的提出為血腫擴大的機制提出新的假設, 同時也為下一步腦出血患者的“靶向”個體化診治提供了參考。

腦出血, 俗稱“腦溢血”, 因其病情突然、變化快和預後差被人們所熟悉, 是一種致死率和致殘率極高的疾病, 其1月內死亡率在30%至50%之間。 另約1/3的腦出血在發病24小時容易發生早期血腫擴大, 據研究表明, 早期血腫擴大是不良功能結果和死亡率增加的獨立預測因素。 不幸的是, 能準確預測早期血腫擴大的指標較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