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好醫生送到家門口

由於患高血糖, 今年72歲的朱恒存需定期輸液。 過去他寧願多跑十裡路到城裡住院, 也不願去自己所在的淄博市臨淄區朱台鎮衛生院就診。

前陣子, 因為高血糖引發雙下肢發麻, 他就近入住了這所鎮衛生院。 這一住, 給朱恒存帶來了驚喜:“這裡也有區醫院的專家大夫坐診, 沒必要多跑路, 報銷比例還高呢!”

服務水準提高了, 醫療費用卻降低了。 他的主治醫生許煒說:“同樣的治療, 就床位費這一項, 這邊一天才15塊錢, 區裡得60塊錢。 ”

朱台鎮衛生院2015年11月掛牌成立了朱台分院, 試點醫聯體。 臨淄區醫院派出管理團隊,

對衛生院從管理、設備到人才進行全方位幫扶。 區醫院每週有9名以上科主任、專家在朱台分院坐診, 朱台分院則分批次派出本院醫護人員到區醫院進修學習。

朱台分院院長崔江峰說, 以前由於醫療資源不均衡, 患者對基層醫院的診療水準不信任, 導致大醫院人滿為患吃不了, 而鄉鎮衛生院卻人丁稀少吃不飽, “現在情況大有好轉了”。

淄博市臨淄區醫聯體建設經過近5年的探索, 已經建立了“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診、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新機制。 患者經基層醫療機構首診, 符合轉診指征, 按規定向上轉診;對診斷明確、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 則根據指征和規定, 向下轉診, 由基層醫療機構繼續提供康復、護理等服務。

目前, 全區8個鄉鎮已經完成5處醫聯體建設, 其餘3個鄉鎮正在推進。

此外, 臨淄區人民醫院還投資300多萬元, 先後建成區域遠端會診中心、心電圖遠端會診中心、區域影像診斷中心、區域醫學檢驗中心4個中心。 基層醫院遇到需要會診的患者時, 可與會診中心聯繫, 共同組織專家為患者進行會診。

臨淄區人民醫院副院長齊湘傑說, 區醫院投入數百萬元建了消毒供應中心, 由於“吃不飽”, 一直低負荷運轉。 實行醫聯體後, 朱台分院的消毒供應可以一併納入, 費用沒有增加, 又避免了鎮衛生院重複投資建設。

為調動區醫院專家到鄉鎮醫院服務的積極性, 臨淄區推出配套機制, 城市醫生申報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前, 必須到基層服務。

區屬醫院向幫扶的鎮衛生院, 每年至少派駐2名具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醫師, 服務時間不少於半年;醫生晉升副高級職稱前, 累計幫扶時間不少於一年。 派駐人員幫扶情況記入個人檔案, 作為職稱晉升、聘任的重要依據。

“建設醫療聯合體, 就是要讓基層醫療機構強起來, 讓老百姓放心去, 把大醫院的優質資源真正下沉到基層, 讓大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形成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發展共同體, 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 ”臨淄區委書記宋振波說。

《 人民日報 》( 2017年04月06日 16 版)

(責編:周雯、張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