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廣東十年人口變遷:誰人口流失過半?誰增長最為迅猛?

文/東南偏北

關於省份(城市)競爭力, 最重要也最常用的指標有四個:人口、資金總量、財政收入和GDP。 這四個維度的分析基本囊括了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

但今天主要分析的還是其中的第一個指標, 人口是城市發展的核心因素, 人口流動的變化情況, 也足夠體現城市對“人”地吸引力。

今天這篇文章主要還是分析廣東各個城市的人口流動情況, 筆者統計了廣東省21個地級市的人口流動情況, 所用的指標是小學生人數。 為什麼用這個指標, 以前也說過很多次, 一方面小學生人數的增長情況與常住人口有較高關聯性, 另一方面小學生數量是“數人頭”數出來的, 資料也比抽樣統計更準確。 所以用小學人數來衡量城市人口變化情況, 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總表格(點擊圖片可查看大圖):

廣東21個地級市, 十年間人口變化情況(增速從高到底):深圳、東莞、中山、惠州、珠海、佛山、廣州、潮州、陽江、河源、江門、韶關、清遠、肇慶、雲浮、梅州、汕頭、茂名、揭陽、湛江、汕尾。

通過對上面圖片資料的分析, 我們大致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城市人口流動情況, 其實就是一個“吸血”與“被吸血”的過程, 作為全國第一的經濟大省尚且如此,

更不用說其他省份了。 從廣東的情況來看, 30%的城市吸了70%城市的“血”, 不過這也能夠從側面反映出這些“吸血”城市對人口的新引力。

十年間, 人口流入前五的城市分別是:深圳、東莞、中山、惠州、東莞, 其中深圳人口流入幅度最大, 十年人口增速為61.27%, 其次是東莞48.69%。 人口流出嚴重最的幾個城市:汕尾、湛江、揭陽、茂名、汕頭、梅州, 十年間減幅都在30%以上, 汕尾人口流失最嚴重, 十年人口流失過半。

2、廣東的流失情況, 還有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 差不多是以江門、肇慶為分界線, 這兩個城市的人口流失情況跟廣東省平均差相差不大, 其他城市越遠離“核心區”人口流失情況越嚴重, 但是其中潮州是個特例, 潮州是廣東省唯一一個遠離經濟“核心區”, 十年間人口仍然保持正增速(1.33%)的一個城市。

3、絕大多數人口流失的城市, 在2014-2015年這兩年間, 均有一個人口回流的“小波峰”, 而從全國資料也可以看出, 全國小學學生人口在2014年首次迎來正增長, 所以廣東省這些城市人口的“回流”, 與其說是回流, 倒不如說是新增。

既然2014-2015年是廣東省人口增長的高點, 小學生人口均齡按照10歲計算, 根據《2016年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報告》的內容, 廣東省的平均結婚年齡27歲, 也就是說下廣東省下一次人口紅利的高峰時間點大約在2030年左右。 而從上面的資料也可以看出, 人口增速情況基本與省份(城市)的發展情況保持著高度一致, 按照這個理論, 那麼廣東將在2030年左右再一次迎來經濟“井噴”。

(各省平均結婚年齡情況)

4、十年間,人口保持正增長的幾個城市中(深圳、東莞、中山、惠州、珠海、佛山、廣州、潮州),從人口基數來看,大抵可以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深圳、廣州,第二梯隊:東莞、佛山、惠州 ,第三梯隊:中山、珠海、潮州。

中國近二十年能夠保持高增速迅猛發展,這裡面少不了“人口紅利”的功勞。對城市發展老說也是一樣的,哪個城市更能吸引人口,哪個城市就更具備未來發展的先決條件,從上面資料的情況來看,廣東未來城市競爭得“黑馬”城市很大概率會在東莞、佛山、惠州這三個城市中產生,從發展情況再結合著地圖分析,就可以發現基本上是以廣州、深圳為核心向周邊城市進行輻射,而這三個城市就是最先受益的城市。

5、廣東人口流失最嚴重的幾個城市(汕尾、湛江、揭陽、茂名、汕頭、梅州),其實這些城市也有共性。其中一點在前面的時候也提到過了,那就是遠離廣東的經濟核心區。但這發展的結果,而不是導致這個結果發生的誘導因素。從地理位置來看,這幾個城市都有明顯區位優勢,除了梅州,其他幾個城市基本上都是出名的環海城市,其中湛江更是第一批開放的14個沿海開放的城市之一。

這些城市沒發展起來,如果歸其根源,還得從城市定位說起。從《廣東省主體功能區規劃》就可以看出,這些城市的定位就是“被輸血”。道理也很簡單,一個省份要想快速發展就得用跑的方式,而要跑總不能兩隻腳一起邁出去,所以發展不均衡也就成了必然結果,這樣的情況,在國際上普遍存在。在國內更是一樣,珠三角地區與粵東西北,蘇南與蘇北,浙江東部與中部,都是最典型的例子。

1.粵西地區和北部山區(本規劃的珠江三角洲地區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東莞、中山、惠州、肇慶九市;粵東地區包括汕頭、潮州、揭陽、汕尾四市;粵西地區包括湛江、茂名、陽江三市;北部山區包括韶關、河源、梅州、清遠、雲浮五市。)是重要的農業生產空間。全省的農業用地、基本農田保護區六成多分佈在粵西地區和北部山區。由於農村人口居住分散,土地利用效率較低,農村居民點佔用了大量的土地資源。珠三角和粵東地區由於人口的集聚和工業的發展,農業用地面積已經大大減少。

2.珠三角地區是城市和工業發展的主要地區,粵東地區人口密集。廣東省的城市空間主要分佈在開發時間比較長的珠三角地區。2010年珠三角地區(不含肇慶市)的城市用地、建制鎮用地、獨立工礦用地占全省的七成左右。粵東部分地區由於人口眾多,也佔用了大量的城市建設用地和建制鎮用地。2010年粵東地區人口密度高達1089人/平方公里,是廣東省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人地矛盾尤為突出。

6、用馬克威軟體,把小學生人口增速、人口基數、第二三產業占比、GDP和GDP增速,五個維度做聚類分析,製作成聚類分析圖譜,如下:

按照結果排序,大致可以分為四組。

第一組:清遠、河源

第二組:雲浮、潮州、江門、惠州、汕尾、肇慶、湛江、陽江、梅州、陽江、梅州、茂名、韶關、揭陽、汕頭

第三組:佛山、中山、珠海

第四組:深圳、廣州、東莞

所以在不考慮政策因素,單從指標來看,未來廣東省內的第三城大概率會是東莞,而其中唯一還有潛力與之抗衡的就只有第三組中的佛山。

4、十年間,人口保持正增長的幾個城市中(深圳、東莞、中山、惠州、珠海、佛山、廣州、潮州),從人口基數來看,大抵可以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深圳、廣州,第二梯隊:東莞、佛山、惠州 ,第三梯隊:中山、珠海、潮州。

中國近二十年能夠保持高增速迅猛發展,這裡面少不了“人口紅利”的功勞。對城市發展老說也是一樣的,哪個城市更能吸引人口,哪個城市就更具備未來發展的先決條件,從上面資料的情況來看,廣東未來城市競爭得“黑馬”城市很大概率會在東莞、佛山、惠州這三個城市中產生,從發展情況再結合著地圖分析,就可以發現基本上是以廣州、深圳為核心向周邊城市進行輻射,而這三個城市就是最先受益的城市。

5、廣東人口流失最嚴重的幾個城市(汕尾、湛江、揭陽、茂名、汕頭、梅州),其實這些城市也有共性。其中一點在前面的時候也提到過了,那就是遠離廣東的經濟核心區。但這發展的結果,而不是導致這個結果發生的誘導因素。從地理位置來看,這幾個城市都有明顯區位優勢,除了梅州,其他幾個城市基本上都是出名的環海城市,其中湛江更是第一批開放的14個沿海開放的城市之一。

這些城市沒發展起來,如果歸其根源,還得從城市定位說起。從《廣東省主體功能區規劃》就可以看出,這些城市的定位就是“被輸血”。道理也很簡單,一個省份要想快速發展就得用跑的方式,而要跑總不能兩隻腳一起邁出去,所以發展不均衡也就成了必然結果,這樣的情況,在國際上普遍存在。在國內更是一樣,珠三角地區與粵東西北,蘇南與蘇北,浙江東部與中部,都是最典型的例子。

1.粵西地區和北部山區(本規劃的珠江三角洲地區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東莞、中山、惠州、肇慶九市;粵東地區包括汕頭、潮州、揭陽、汕尾四市;粵西地區包括湛江、茂名、陽江三市;北部山區包括韶關、河源、梅州、清遠、雲浮五市。)是重要的農業生產空間。全省的農業用地、基本農田保護區六成多分佈在粵西地區和北部山區。由於農村人口居住分散,土地利用效率較低,農村居民點佔用了大量的土地資源。珠三角和粵東地區由於人口的集聚和工業的發展,農業用地面積已經大大減少。

2.珠三角地區是城市和工業發展的主要地區,粵東地區人口密集。廣東省的城市空間主要分佈在開發時間比較長的珠三角地區。2010年珠三角地區(不含肇慶市)的城市用地、建制鎮用地、獨立工礦用地占全省的七成左右。粵東部分地區由於人口眾多,也佔用了大量的城市建設用地和建制鎮用地。2010年粵東地區人口密度高達1089人/平方公里,是廣東省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人地矛盾尤為突出。

6、用馬克威軟體,把小學生人口增速、人口基數、第二三產業占比、GDP和GDP增速,五個維度做聚類分析,製作成聚類分析圖譜,如下:

按照結果排序,大致可以分為四組。

第一組:清遠、河源

第二組:雲浮、潮州、江門、惠州、汕尾、肇慶、湛江、陽江、梅州、陽江、梅州、茂名、韶關、揭陽、汕頭

第三組:佛山、中山、珠海

第四組:深圳、廣州、東莞

所以在不考慮政策因素,單從指標來看,未來廣東省內的第三城大概率會是東莞,而其中唯一還有潛力與之抗衡的就只有第三組中的佛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