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封面|孩子扁平足,竟然可能帶來這麼多問題,矯正只需要一個鞋墊……內附醫訊

醫學指導:廣東省中醫院骨科 劉毅 副主任醫師

平足是最常見的青少年臨床問題之一。 有調查資料顯示, 扁平足在青少年中發病率超過10%, 多伴有疼痛、活動能力下降等, 但這一問題尚未引起家長的關注。 其實, 扁平足除了會讓孩子長途行走跑步容易疲勞外, 還可能帶來脊柱傾斜、姿勢不良等問題。

廣東省中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劉毅介紹, 足部是人體主要的承重部位, 正常足跟與足背借韌帶與關節形成足弓, 使足部有較好彈性, 能夠緩衝外力的衝擊、震盪, 還對行走時足底的神經起到保護作用。 這是人類自如的跑步、跳躍、長途跋涉及做高難度的技巧動作的基礎。 兒童青少年處於生長發育時期, 足部大約到15歲才基本發育完全, 從幼年到青少年期間, 足部最容易受到傷害。 如果足部出現功能障礙, 將會影響足部的支撐與平衡功能, 甚至產生錯誤的姿勢代償,

影響更多的下肢肌肉骨骼韌帶以及脊柱的生理健康, 從而嚴重影響青少年的生長發育。

據悉, 青少年平足症約占足部病變的60%, 主要分為先天性平足症和青少年後天性平足。 其中, 先天性平足是由先天性因素造成的足弓塌陷, 包括跗骨聯合、副舟骨、先天性垂直距骨等等, 而青少年平足症除外先天性因素, 可因站立過久, 負重過多, 營養、休息不足, 足部韌帶、肌肉逐漸發生慢性勞損和萎縮, 導致彈簧韌帶和蹠腱膜破裂, 造成內側縱弓進行性塌陷, 形成平足。 雖然兩者病因有所不同, 但均表現為足弓塌陷伴前足外翻及後足外展, 均會造成患足在長途行走、奔跑時易疲勞, 其速度、耐力及爆發力都不如正常足。

平足症起病隱襲, 容易被家長忽視。 比如, 早期出現踝中部和中足在負重後出現疼痛和腫脹的情況, 可發散到小腿下部。 早期行走時疲乏無力, 隨著病情進展, 病人可以自己發現足弓外形塌陷, 往往用足內側行走, 出現跛行。 足部骨關節及軟組織出現病變,

足弓喪失並出現前足逐漸外展、後足逐漸外翻, 表現出明顯平足畸形, 當其跟骨外翻和前足外展明顯時, 可出現跟骨和外踝之間的撞擊而疼痛, 不能正常穿鞋等。 平足還可表現出距下關節等足關節的退形性變及關節炎, 出現足部明顯疼痛, 有的還可以發生蹠骨應力疲勞性骨折, 久之, 還可造成整個下肢或脊柱出現代償性改變, 出現姿勢不良、脊柱傾斜、內八及O型腿等問題, 甚至成年後可能出現膝踝關節不適、肩頸腰背緊繃、足底筋膜不適、脊椎角度易改變等疾患。

劉毅醫生指出, 目前近視、齲齒等疾病的防治已成為當前中小學體質健康調查、預防保健的重點工作, 其核心就在於早期發現、早預防、早干預。 但與此相對應的是,

當前對於中小學學生足踝部健康保健工作仍存在諸多問題, 主要是重視不足、理念相對滯後。 現實生活中, 由於我國足踝外科起步較晚、宣傳教育不足等多種原因, 使多數教育工作者、家長對於足踝部健康問題瞭解甚少, 很多學生直到出現明顯的症狀臨床表現才就醫診治, 甚至很多學校要求學生必須穿戴不符合足踝部健康要求的鞋子。

“大多數青少年足踝部健康問題可以通過早期發現, 並採用適當的功能鍛煉、穿佩正確的矯形鞋、足弓墊、減輕體重等多種方法, 起到減輕支持足弓的韌帶張力、減輕臨床症狀、改善後足對線, 防止平足等畸形進展的目的, 以規避後期發生下肢、脊柱病變的可能。 ”

劉毅介紹,與以往尺規測量、足底印跡法模糊等相對粗糙的方法相比,現在已經可以採用足底壓力測定、紅外線掃描等方式對病情進行診斷。部分平足患者也可以通過功能支具和鞋墊來緩解症狀。“目前功能鞋墊的應用已被證實能夠對多種足踝部疾患起到優異的治療和預防之功效。通過足底壓力分析、NAS檢測手段和3D列印技術個性化定制鞋墊和支具,穿佩簡單易行。”

不過,所有的鞋墊和支具僅僅是維持足弓和改善症狀,不可能完全治療平足症畸形。對於症狀明顯的平足患者,醫生則建議通過微創手術來解決。在局麻下,通過長度1cm切口,耗時10min-15min在足內置入制動器,對內側縱弓起到支撐作用,並起到防止異常的前足外旋,糾正距骨舟骨脫位或半脫位,維持正常的足內側序列,同時可以恢復足弓和人體正常生物力線。若伴有跟腱攣縮,可並行跟腱微創延長術。術後1個月可戴支具保護下鍛煉行走,2個月後可恢復運動功能。

【醫訊】

偉大的文藝復興藝術家達.芬奇(Lwonardo da Vinci)曾經說過,人的腳是一項工程學的傑作和一件充滿藝術氣息的作品。過去或現在,不少人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腳不再具有工程學的意義,而且是局部或全身疾患的發源地。諸如踝部扭傷、跟痛症、跟腱炎、踇外翻、高弓足、錘狀指等常見足踝疾患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使我們遭遇足患病痛以及其引起的全身疾患的折磨。

鞋子,每天被我們穿在腳上。時尚人士將它看成是從頭到腳最不可缺少的服裝配件,務實生活的老百姓將它視作每日出行的基本元素,運動愛好者把它視為最摯愛的朋友。然而即使它對人們的生活如此重要,我們卻往往忽視了一些與它有關的事情。例如如何選擇合適自己的鞋子?如何正確穿戴鞋子?如今跑馬如此的被推崇,如何選擇一個合適的跑鞋既能愉悅自己的身心,又能較少併發症等等。

2017年11月17日上午,廣東省中醫院骨二科足踝團隊特別邀請中老年朋友、青少年朋友和運動愛好者,相聚在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院區,為大家一起針對足踝常見疾患的防治和鞋子的合適選擇方面進行交流。你的到來,可使這次聚會變得更加圓滿。

主題: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關注足踝健康

時間:2017.11.17(本週五)上午09:30-11:00

地點: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健康廣場

主講人:林強教授、劉毅副教授

本文綜合自南方日報 記者 嚴慧芳 通訊員 宋莉萍

圖片來源於網路

編輯:查冠琳

責編:宋莉萍

劉毅介紹,與以往尺規測量、足底印跡法模糊等相對粗糙的方法相比,現在已經可以採用足底壓力測定、紅外線掃描等方式對病情進行診斷。部分平足患者也可以通過功能支具和鞋墊來緩解症狀。“目前功能鞋墊的應用已被證實能夠對多種足踝部疾患起到優異的治療和預防之功效。通過足底壓力分析、NAS檢測手段和3D列印技術個性化定制鞋墊和支具,穿佩簡單易行。”

不過,所有的鞋墊和支具僅僅是維持足弓和改善症狀,不可能完全治療平足症畸形。對於症狀明顯的平足患者,醫生則建議通過微創手術來解決。在局麻下,通過長度1cm切口,耗時10min-15min在足內置入制動器,對內側縱弓起到支撐作用,並起到防止異常的前足外旋,糾正距骨舟骨脫位或半脫位,維持正常的足內側序列,同時可以恢復足弓和人體正常生物力線。若伴有跟腱攣縮,可並行跟腱微創延長術。術後1個月可戴支具保護下鍛煉行走,2個月後可恢復運動功能。

【醫訊】

偉大的文藝復興藝術家達.芬奇(Lwonardo da Vinci)曾經說過,人的腳是一項工程學的傑作和一件充滿藝術氣息的作品。過去或現在,不少人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腳不再具有工程學的意義,而且是局部或全身疾患的發源地。諸如踝部扭傷、跟痛症、跟腱炎、踇外翻、高弓足、錘狀指等常見足踝疾患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使我們遭遇足患病痛以及其引起的全身疾患的折磨。

鞋子,每天被我們穿在腳上。時尚人士將它看成是從頭到腳最不可缺少的服裝配件,務實生活的老百姓將它視作每日出行的基本元素,運動愛好者把它視為最摯愛的朋友。然而即使它對人們的生活如此重要,我們卻往往忽視了一些與它有關的事情。例如如何選擇合適自己的鞋子?如何正確穿戴鞋子?如今跑馬如此的被推崇,如何選擇一個合適的跑鞋既能愉悅自己的身心,又能較少併發症等等。

2017年11月17日上午,廣東省中醫院骨二科足踝團隊特別邀請中老年朋友、青少年朋友和運動愛好者,相聚在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院區,為大家一起針對足踝常見疾患的防治和鞋子的合適選擇方面進行交流。你的到來,可使這次聚會變得更加圓滿。

主題: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關注足踝健康

時間:2017.11.17(本週五)上午09:30-11:00

地點: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健康廣場

主講人:林強教授、劉毅副教授

本文綜合自南方日報 記者 嚴慧芳 通訊員 宋莉萍

圖片來源於網路

編輯:查冠琳

責編:宋莉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