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俄羅斯十億美元改裝核戰巡,海軍被法國杯葛後唯有中國才是希望

原創不易, 請隨手關注!

作者:毅品文團隊荒涼的沙漠, 無授權禁轉!

最近有外國媒體報導了俄羅斯海軍的基洛夫級戰列巡洋艦正在進行現代化改裝, 每艘的改裝費用都在10億美元以上, 這可比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大修都花錢了, 拉紮耶夫海軍上將號第一個接受改裝, 預計在2020年完成, 2018年開始第二艘的改裝工作。 作為一個時代的象徵, 這或許是最後的戰巡了。

(戰列艦齊射的場面非常壯觀, 工業時代的暴力美學)

戰列艦是一種集合了火力, 防護和機動性的大型海上作戰平臺, 是20世紀初一個國家工業水準的象徵。 除了義大利海軍這種只需要在地中海活動的洗澡盆艦隊。 別的列強對戰艦航程的要求都不低。 但是大航程就需要佔用大量的艦體空間來裝載燃油, 而增大的排水量又使得艦體阻力增大, 需要更大馬力的主機來提供動力。 更大的主機,

更多的鍋爐, 又導致了體積的增加, 體積變大了, 裝甲又得裝甲, 裝甲增加了, 重量又上去了, 又要增加排水量。 如此惡性循環下去, 造出來的軍艦根本沒法作戰。 而戰列艦不可能犧牲火力, 依靠減少炮塔和主炮來換取機動性, 也不可能犧牲裝甲, 否則就變成薄皮大餡的靶子了。 所以必須對航程所有犧牲。 但是航程的縮短使得戰列艦的部署和戰術靈活性都下降了, 指揮官們和工程師們對此都無可奈何。 但是核動力的出現, 徹底解決了這個難題。 能夠不添加燃料就能一直保持高速航行的艦隊是任何一個海軍將領的夢中情人。

(美國的核動力航母技術至今獨步天下, 法國的戴高樂號航母也是核動力, 但是用了核潛艇的反應堆, 結果動力不足)

人類歷史上的大炮巨艦隨著二戰的結束而過去了, 曾經的海洋霸主——戰列艦也衰弱了。 20世紀30年代開始, 隨著航空工業的快速發展, 制空權幾乎決定了海戰的勝負。 航空母艦也從珍珠港之後開始逐步取代戰列艦在艦隊中的核心地位,

而戰列艦卻淪為航空母艦的護衛力量。 所以人類將核能作為軍艦的動力後, 核動力戰列艦的計畫永遠的停留在了紙面上。 但是除了航空母艦以外, 還是有核動力的大型戰艦的那就是核動力戰巡。

(如果出現極端天氣, 航母上的艦載機是根本無法正常起降的)

現在的核動力航母速度可以長時間維持30節以上, 而護航的各種驅逐艦和巡洋艦都沒法以這種航速長時間跟隨航母, 航母跑得快也就沒用了, 不可能自己脫離編隊跑出去挨千刀吧。 蘇聯人瞧准這個機會, 既然你的航母是核動力的, 我造不出, 那麼我就造個核動力的戰列巡洋艦來跟著你。 然後蘇聯紅海軍造出了基洛夫級核動力戰列巡洋艦。 基洛夫級巡洋艦, 蘇聯自己的型號是:1144型, 最早服役於20世紀的80年代, 本來是要建造5艘的, 但是最後只建成了4艘, 而且因為俄羅斯沒錢, 首艦已經在2004年退役。 現役只有3艘。 該級艦被歸類為:巡洋艦, 但是其艦長250.1米, 艦寬 28.5米, 滿載26400噸的巨型戰艦, 為二戰之後, 除了航空母艦之外, 最大的核動力作戰艦艇,故往往稱為:核動力戰列巡洋艦。作為俄海軍當前的主力戰艦,其安裝了2座核反應爐和4台蒸汽輪機,最大航速可達32節以上,如果只使用蒸汽輪機的情況下,航速時速14節,自持力60天。

(其實早期的戰列艦還沒基洛夫排水量大)

為了摧毀美國的航母戰鬥群,火力強大到不可思議的地步,當然航空兵稱霸的年代,戰巡也不可能再有三聯裝的大口徑巨炮了,其主要武器是20枚北約稱為:SS-N-19的遠端超重型反艦導彈系統,該彈綽號 “海難”重達7噸,彈長10米,彈徑0.85米,巡航速度為1.5馬赫;高速突防時速度可達2.5馬赫,戰鬥部為750公斤的半穿甲高爆戰鬥部,也可配備50萬噸級TNT當量的核戰鬥部。只需要命中1枚,10萬噸的尼米茲級航母也會化為碎片。即使不安裝核戰鬥部,常規炸藥的版本也能一發摧毀一條宙斯盾驅逐艦。反潛方面配有20枚SS-N-16反潛導彈。為對抗美國海軍的空中優勢,其安裝了12套SA-N-6“垂直發射防空導彈,也就是大名鼎鼎的S-300的海基型號。4座垂直發射的SA-N-9近程防空導彈發射裝置,備彈達到了128枚。還有6座彈炮合一系統作為最後防線,配有192枚SA-N-11防空導彈。也就是說整條船已經配備了超過400枚導彈,堪比美國計畫中的武庫艦。此外還配備了雙管130艦炮,5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器和三架直升機。

(蘇聯紅海軍的大多數艦艇最後沒有死在美國人的捕鯨叉反艦導彈之下,而是在港口鏽成一堆廢鐵。)

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元氣大傷,圖-160轟炸機什麼的基本無法再造新的了。其實基洛夫這樣的核動力戰艦也不可能再造了。之前要不是法國認慫不敢賣了,俄羅斯都得從法國進口西北風級兩栖攻擊艦。造船業的衰弱,使得如今的俄羅斯只有改裝基洛夫級來提升其戰鬥力,而無法做到造新艦來替換它。這次花重金進行現代化改裝,安裝了大型相控陣雷達;把威力過剩的SS-N-19換成“鋯石”型反艦導彈,SA-N-6也將被將用最新的海基型S400代替,從而具備了反導能力。電子系統的升級更是翻天覆地。也許在西方國家眼裡,對一條服役超30年的戰艦進行現代化改裝有點得不償失,但是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已經別無選擇了,可以說在未來的10年之內,俄羅斯都不可能再新建造出比基洛夫更大更好的戰艦了。實際上俄羅斯海軍未來大概只有一條出路,那就是大量進口中國產的軍艦。不要以為這是一種虛無縹緲的妄想,實際上俄羅斯如今已經在大量進口中國產的軍艦引擎,而中國造船實力已經是世界頂尖水準,製造一艘具有世界先進水準的軍艦,讓中國造遠比在俄羅斯製造便宜又好得多。對俄羅斯來說,造不如買是一個現實的選擇,與其選擇不靠譜的西方陣營,遠不如把訂單交給中國。在中國製造能力的加持下,俄羅斯海軍相信恢復戰鬥力也不是一個夢。請支持本團隊製作的《戰爭特典》《鐵血文庫》系列實體圖文書!獨立專業有種有料!

最大的核動力作戰艦艇,故往往稱為:核動力戰列巡洋艦。作為俄海軍當前的主力戰艦,其安裝了2座核反應爐和4台蒸汽輪機,最大航速可達32節以上,如果只使用蒸汽輪機的情況下,航速時速14節,自持力60天。

(其實早期的戰列艦還沒基洛夫排水量大)

為了摧毀美國的航母戰鬥群,火力強大到不可思議的地步,當然航空兵稱霸的年代,戰巡也不可能再有三聯裝的大口徑巨炮了,其主要武器是20枚北約稱為:SS-N-19的遠端超重型反艦導彈系統,該彈綽號 “海難”重達7噸,彈長10米,彈徑0.85米,巡航速度為1.5馬赫;高速突防時速度可達2.5馬赫,戰鬥部為750公斤的半穿甲高爆戰鬥部,也可配備50萬噸級TNT當量的核戰鬥部。只需要命中1枚,10萬噸的尼米茲級航母也會化為碎片。即使不安裝核戰鬥部,常規炸藥的版本也能一發摧毀一條宙斯盾驅逐艦。反潛方面配有20枚SS-N-16反潛導彈。為對抗美國海軍的空中優勢,其安裝了12套SA-N-6“垂直發射防空導彈,也就是大名鼎鼎的S-300的海基型號。4座垂直發射的SA-N-9近程防空導彈發射裝置,備彈達到了128枚。還有6座彈炮合一系統作為最後防線,配有192枚SA-N-11防空導彈。也就是說整條船已經配備了超過400枚導彈,堪比美國計畫中的武庫艦。此外還配備了雙管130艦炮,5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器和三架直升機。

(蘇聯紅海軍的大多數艦艇最後沒有死在美國人的捕鯨叉反艦導彈之下,而是在港口鏽成一堆廢鐵。)

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元氣大傷,圖-160轟炸機什麼的基本無法再造新的了。其實基洛夫這樣的核動力戰艦也不可能再造了。之前要不是法國認慫不敢賣了,俄羅斯都得從法國進口西北風級兩栖攻擊艦。造船業的衰弱,使得如今的俄羅斯只有改裝基洛夫級來提升其戰鬥力,而無法做到造新艦來替換它。這次花重金進行現代化改裝,安裝了大型相控陣雷達;把威力過剩的SS-N-19換成“鋯石”型反艦導彈,SA-N-6也將被將用最新的海基型S400代替,從而具備了反導能力。電子系統的升級更是翻天覆地。也許在西方國家眼裡,對一條服役超30年的戰艦進行現代化改裝有點得不償失,但是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已經別無選擇了,可以說在未來的10年之內,俄羅斯都不可能再新建造出比基洛夫更大更好的戰艦了。實際上俄羅斯海軍未來大概只有一條出路,那就是大量進口中國產的軍艦。不要以為這是一種虛無縹緲的妄想,實際上俄羅斯如今已經在大量進口中國產的軍艦引擎,而中國造船實力已經是世界頂尖水準,製造一艘具有世界先進水準的軍艦,讓中國造遠比在俄羅斯製造便宜又好得多。對俄羅斯來說,造不如買是一個現實的選擇,與其選擇不靠譜的西方陣營,遠不如把訂單交給中國。在中國製造能力的加持下,俄羅斯海軍相信恢復戰鬥力也不是一個夢。請支持本團隊製作的《戰爭特典》《鐵血文庫》系列實體圖文書!獨立專業有種有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