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暖炸!不羡慕他把女兒畫成網紅,只想當一個好爸爸

走進社區門口的家樂福超市, 明星黃磊為“好爸爸”洗衣液代言的廣告, 在家庭日用品區不間斷地播放著, 推著購物車的父親們, 在貨架前比較著同類商品的性價比, 不時或哄或數落購物車裡的小孩幾句。 這年頭, 好爸爸似乎成了剛需。

“是我女兒成就了我”

畫中情節很簡單, 當時陳緣風在畫畫, 女兒跑進來打擾, 然後把陳緣風一起拉過去看動畫片, 一個自然而然就發生的生活小片段。

這類情節完全照搬日常生活的漫畫數量, 占去了陳緣風《和女兒的日常》系列的三分之一。 剩下的三分之二, 則是根據生活中跟女兒相處時蹦出的靈感, 對情節結構進行二次加工。

跟大多數的中國家庭一樣, 陳緣風和女兒日常相處的方式,

是每天陪女兒一起吃飯看電視, 或者出門逛逛街, 帶娃吃一些好吃的。

一家人在外吃飯, 基本上都是按照老婆的口味, 很少由陳緣風來決定, “跟她出去逛街十次, 有七八次都是吃她想吃的, 比如壽司。 ”

男人無肉不歡, 陳緣風喜歡吃德國鹹豬手, 吃起來很過癮。 女兒藍藍倒沒什麼選擇, 只要是不辣的, 她都無所謂。 “其實藍藍的口味跟我比較接近, 她也喜歡吃我愛吃的”, 陳緣風表達了一點對壽司的抗議, “藍藍還小, 很多生的東西不敢亂吃。 ”

漫畫裡陳緣風的老婆經常唱黑臉, 感覺凶巴巴的, 陳緣風替老婆洗白說:“只是因為漫畫裡都是我跟女兒在做一些蠢事, 所以媽媽要承擔帶兩個小孩的重任。 其實現實生活中, 媽媽也是一個很溫柔的角色。 ”

跟媽媽相反, 女兒藍藍就像漫畫裡所呈現的, 有那麼一點女漢子的性格, 或者說不是那種特別安靜的小孩, 不聽話的時候就比較鬧, 甚至會跟媽媽作對, 這時陳緣風則會唱黑臉, 教訓女兒一頓。

因為這一系列漫畫, 陳緣風被粉絲稱作廣州暖爸。

中國家庭裡爸爸帶小孩這種模式確實比較吸引人, 大家對媽媽帶小孩普遍沒有新鮮感。

而且爸爸本身就是一個大男孩, 陳緣風認同說:“不管年紀多大, 平時你端著裝著, 但是一旦跟自己的小孩相處, 尤其是跟兩三歲的小孩相處的時候, 你骨子裡的那個童真顯露無疑, 跟媽媽完全不一樣。 ”

尤其爸爸跟女兒, 更是奇妙的組合, 它是一個男性跟女性的異性相處。 男性天生的保護欲與女性天生的柔弱, 在保護與被保護之間, 再加上爸爸跟小孩的關係, 兩種情感交雜, 所以人們常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小情人。

女兒藍藍的的成長給了陳緣風很多靈感,作為職業漫畫家,陳緣風把女兒畫成了系列漫畫放到了網上,沒想到把女兒畫成了網紅,“其實是女兒成就了我”,陳緣風說。

“我的漫畫從來不蹭熱點”

跟陳緣風細聊才知道,《和女兒的日常》都是陳緣風跟女兒相處時,出現一個有趣的細節後隨手把它畫下來的,事先沒有做任何的設計。

既然沒有事先設計,那為什麼人物形象的頭都是方盒子形狀的呢?

陳緣風是知名上班族動漫形象張小盒的動漫主筆,在畫了八九年張小盒後,才開始畫《和女兒的日常》。

張小盒就是個方腦袋的卡通形象。之所以這麼設計,據張小盒創始團隊解釋,是我們處在方形的世界,住的房子是方的,工作的格子間是方的,吃的盒飯也是方的。如果仔細留意一下我們的生活,會發現我們生活在一個盒子的世界裡,那麼這個世界中的人自然也是方的。

《和女兒的日常》習慣性地延續了張小盒的風格,“你看身體的線條,衣服好像也沒穿,順手畫個方腦袋就把它畫成一個爸爸的模樣,女兒的模樣加了兩條小辮子,媽媽就穿了一條裙子,已經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了。”

在陳緣風看來,對於在網路上傳播的漫畫,形象上一定要萌或者賤,這樣才能一下子抓住觀眾的心。內容上一定要足夠簡單,讓觀眾在短時間內明白想要表達的東西,從而產生情感宣洩。陳緣風說:“我們的漫畫就是要給網路上的人治癒的、解壓的。”

如果翻看《和女兒的日常》,還會發現風格到現在沒有什麼特別大的變化,都是爸爸跟女兒玩,然後跟女兒一起做些傻事情。陳緣風表示,“自然流露跟走心的東西,人家自然能看得懂,如果你刻意去迎合讀者變化的口味,其實倒怕變味了。”

《和女兒的日常》連載了一段時間後,很多故事的形式結構,或者說話題趣味點,越往後越多相似的。“粉絲都覺得套路化了”,陳緣風說。

這給陳緣風帶來了壓力,粉絲要求越來越多,而靈感卻越來越少,“畢竟是一個在網上有連載性質的作品,不能隨便說停就停,雖然作為一個作者來講,我也可以這麼任性,但是自己不想讓粉絲失望,所以就會產生焦慮。”

與此同時,網路環境日新月異,每天都會有新的作品冒出來,每天觀眾的口味都會有變化,“你不知道現在大家喜歡你的漫畫,半年之後人家還喜不喜歡你的作品。”

不過陳緣風有一條個人創作的準則,即不隨大流,“我的漫畫從來不蹭熱點”。

以前張小盒的主創們喜歡蹭熱點,這種方式非常靈活,也非常取巧,但是陳緣風說自己其實不太喜歡這種有時效性的東西。“過了這個點以後,再回過頭來看一點意義都沒有,所以我現在畫的內容,過了二十年之後再看也沒問題。”

“行業保護滋養寄生蟲”

陳緣風的商業漫畫用的是情節插入的方式,即把廣告插入一個定制的故事裡,看故事的同時,忽然間看到一個廣告插進來,但是整個故事還是完整的,不會顯得太生硬。

既是漫畫也是廣告,陳緣風已經做過了好幾期,“互聯網的廣告漫畫都是偏向這種不會特別生硬或者看起來特別假的故事,不然的話誰都不愛看,商家可能自己都不喜歡。”

然而,喜歡一位作者漫畫的人,其實不太喜歡作者做商業的廣告,會覺得作者功利,一身銅臭。陳緣風說:“但是生活有太多的無奈,實在是沒辦法也只能去做,收取一些廣告費用,給自己增加一點額外的收入。當然,也會有一些擔憂。”

從張小盒到《與女兒的日常》,方盒子漫畫已經是國產動漫中形象比較完善的IP了,陳緣風表示,”起碼說是成人漫畫類比較突出的IP了。”

IP變現,充滿無限可能,不過陳緣風也很清楚,“其實國產動漫的競爭主要來自日本,日本的動漫行業是非常成熟的,市場的運作也一樣。但是在國內,我們有太多東西需要摸索了。”

國產動漫這幾年的發展速度比較快,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內市場對國外,比如日本漫畫進入的限制,於是很多讀者都開始關注本土的漫畫,一些好的作品才得以露出臉來。

與此同時問題也來了,陳緣風的女兒藍藍愛看動畫片,“現在都是看《喜羊羊》、《秦時明月》,已經看不到國外的動畫片了。”

在某種程度上,行業保護政策讓國產動漫缺少競爭,“政府現在大力支持,又給你補貼,又給你土壤,你反而去偷懶,掙不掙錢無所謂,反正政府補貼我就虧不了。這樣子反而滋生了很多投機取巧的寄生蟲。”

相比之下,日本漫畫已經完全是所謂的二次元了,它的每部作品都是一個獨立的世界,想像力豐富,故事精彩,當然競爭也非常激烈。《海賊王》、《火影忍者》、《進擊的巨人》都是從千千萬萬個作品裡脫穎而出的,而不是用投機取巧的方式。

陳緣風說:“日本漫畫能冒出來的都是好作品,能給國外觀眾看的都是精選,國內冒出來的不一定,也許還是垃圾。”

- end -

女兒藍藍的的成長給了陳緣風很多靈感,作為職業漫畫家,陳緣風把女兒畫成了系列漫畫放到了網上,沒想到把女兒畫成了網紅,“其實是女兒成就了我”,陳緣風說。

“我的漫畫從來不蹭熱點”

跟陳緣風細聊才知道,《和女兒的日常》都是陳緣風跟女兒相處時,出現一個有趣的細節後隨手把它畫下來的,事先沒有做任何的設計。

既然沒有事先設計,那為什麼人物形象的頭都是方盒子形狀的呢?

陳緣風是知名上班族動漫形象張小盒的動漫主筆,在畫了八九年張小盒後,才開始畫《和女兒的日常》。

張小盒就是個方腦袋的卡通形象。之所以這麼設計,據張小盒創始團隊解釋,是我們處在方形的世界,住的房子是方的,工作的格子間是方的,吃的盒飯也是方的。如果仔細留意一下我們的生活,會發現我們生活在一個盒子的世界裡,那麼這個世界中的人自然也是方的。

《和女兒的日常》習慣性地延續了張小盒的風格,“你看身體的線條,衣服好像也沒穿,順手畫個方腦袋就把它畫成一個爸爸的模樣,女兒的模樣加了兩條小辮子,媽媽就穿了一條裙子,已經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了。”

在陳緣風看來,對於在網路上傳播的漫畫,形象上一定要萌或者賤,這樣才能一下子抓住觀眾的心。內容上一定要足夠簡單,讓觀眾在短時間內明白想要表達的東西,從而產生情感宣洩。陳緣風說:“我們的漫畫就是要給網路上的人治癒的、解壓的。”

如果翻看《和女兒的日常》,還會發現風格到現在沒有什麼特別大的變化,都是爸爸跟女兒玩,然後跟女兒一起做些傻事情。陳緣風表示,“自然流露跟走心的東西,人家自然能看得懂,如果你刻意去迎合讀者變化的口味,其實倒怕變味了。”

《和女兒的日常》連載了一段時間後,很多故事的形式結構,或者說話題趣味點,越往後越多相似的。“粉絲都覺得套路化了”,陳緣風說。

這給陳緣風帶來了壓力,粉絲要求越來越多,而靈感卻越來越少,“畢竟是一個在網上有連載性質的作品,不能隨便說停就停,雖然作為一個作者來講,我也可以這麼任性,但是自己不想讓粉絲失望,所以就會產生焦慮。”

與此同時,網路環境日新月異,每天都會有新的作品冒出來,每天觀眾的口味都會有變化,“你不知道現在大家喜歡你的漫畫,半年之後人家還喜不喜歡你的作品。”

不過陳緣風有一條個人創作的準則,即不隨大流,“我的漫畫從來不蹭熱點”。

以前張小盒的主創們喜歡蹭熱點,這種方式非常靈活,也非常取巧,但是陳緣風說自己其實不太喜歡這種有時效性的東西。“過了這個點以後,再回過頭來看一點意義都沒有,所以我現在畫的內容,過了二十年之後再看也沒問題。”

“行業保護滋養寄生蟲”

陳緣風的商業漫畫用的是情節插入的方式,即把廣告插入一個定制的故事裡,看故事的同時,忽然間看到一個廣告插進來,但是整個故事還是完整的,不會顯得太生硬。

既是漫畫也是廣告,陳緣風已經做過了好幾期,“互聯網的廣告漫畫都是偏向這種不會特別生硬或者看起來特別假的故事,不然的話誰都不愛看,商家可能自己都不喜歡。”

然而,喜歡一位作者漫畫的人,其實不太喜歡作者做商業的廣告,會覺得作者功利,一身銅臭。陳緣風說:“但是生活有太多的無奈,實在是沒辦法也只能去做,收取一些廣告費用,給自己增加一點額外的收入。當然,也會有一些擔憂。”

從張小盒到《與女兒的日常》,方盒子漫畫已經是國產動漫中形象比較完善的IP了,陳緣風表示,”起碼說是成人漫畫類比較突出的IP了。”

IP變現,充滿無限可能,不過陳緣風也很清楚,“其實國產動漫的競爭主要來自日本,日本的動漫行業是非常成熟的,市場的運作也一樣。但是在國內,我們有太多東西需要摸索了。”

國產動漫這幾年的發展速度比較快,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內市場對國外,比如日本漫畫進入的限制,於是很多讀者都開始關注本土的漫畫,一些好的作品才得以露出臉來。

與此同時問題也來了,陳緣風的女兒藍藍愛看動畫片,“現在都是看《喜羊羊》、《秦時明月》,已經看不到國外的動畫片了。”

在某種程度上,行業保護政策讓國產動漫缺少競爭,“政府現在大力支持,又給你補貼,又給你土壤,你反而去偷懶,掙不掙錢無所謂,反正政府補貼我就虧不了。這樣子反而滋生了很多投機取巧的寄生蟲。”

相比之下,日本漫畫已經完全是所謂的二次元了,它的每部作品都是一個獨立的世界,想像力豐富,故事精彩,當然競爭也非常激烈。《海賊王》、《火影忍者》、《進擊的巨人》都是從千千萬萬個作品裡脫穎而出的,而不是用投機取巧的方式。

陳緣風說:“日本漫畫能冒出來的都是好作品,能給國外觀眾看的都是精選,國內冒出來的不一定,也許還是垃圾。”

- end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