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異鄉亦有真情在

4 月5 日, 在水磨溝區七道灣路錦祥一巷, 會展社區工作人員王建剛在和兄弟亞森·阿山聊工作情況。

新疆網訊4月5日, 在水磨溝區七道灣路錦祥一巷,

王建剛帶著弟弟亞森·阿山到附近的一處工地詢問開工情況。

在王建剛的聯繫下, 亞森·阿山即將成為這裡的一名建築工人。

4年前, 亞森·阿山一家四口從阿克蘇沙雅縣來到烏魯木齊, 沒有親人可投奔, 凡事靠自己。 半年前, 因工廠經營不善, 亞森·阿山失業了, 一家人面臨困難時, 他認識了王建剛, 並與他結為親戚。

亞森·阿山說:“在外地, 能有個人掏心窩子的關心著, 是種幸運。 ”

“我在這裡有個哥哥”, 當我和家裡人打電話時說起王建剛, 阿克蘇的親戚朋友有些驚訝, 他們興許只當我開玩笑, 並不在意。

可是後來每次打電話給家裡, 總會習慣性地說起王建剛時, 他們意識到, 我大概真是“攀”上了個好親戚。

去年11月, 我和王建剛在社區認親大會上認識,

在兩張認親卡上寫下名字, 成了親戚, 他一有時間就會來我家。

當時, 我們一家為了省錢, 租的房子從70平方米換到50平方米, 五個人坐在客廳裡有點擠, 初次見面好尷尬。

我的漢語不好, 他會的維吾爾語也只有幾句, 話說得不多, 互相笑笑。 好在我12歲的小兒子讀漢語學校, 對這個陌生的伯伯, 他倒不怕生, 當起了翻譯。

第二次他到我家, 我們一家人正為小兒子生病的事苦惱, 腮腺炎不是啥大病, 可孩子打了4天吊針不見好, 脖子腫得厲害, 我們都急壞了。

建剛哥家裡也有兩個孩子, 他兒子幾年前得過一樣的病, 還看過專家, 醫生告訴他, 有的孩子不適合打針, 用仙人掌敷一敷, 配合吃消炎藥也能好。

我們照做了, 沒幾天小兒子的病好了, 也是那陣子建剛哥往家裡跑得很勤, 小兒子和他親多了, 甚至會聊起平時不願和我說的學習問題。

前幾天, 建剛哥又到家裡來, 帶來了好消息。 春暖時節, 許多項目即將開工, 正是缺人時, 一個多月前哥哥就四處幫我找活兒幹, 終於在一處工地找到了。 我只會說謝謝, 小兒子卻把98分的語文卷子拿出來, 他呀, 最會討伯伯歡心了。

我心裡有很多話想說, 可到嘴邊就說不出, 怎麼辦呢?

我也想做點事回報。 有時間我就去社區看看他, 碰上幾次他們組織活動佈置會場, 我就打打下手;冬天社區有清雪任務, 一看天下雪了, 我就去幫哥哥一起掃雪……

建剛哥和我的話都不多, 我們的交流更多的是笑一笑、握握手,

但是感情越來越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