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春風正好,你若在場

小時候讀過一篇郁達夫的小說, 就叫《春風沉醉的晚上》, 故事情節極淡, 早已模糊, 這名字卻一直記著。

因春風而沉醉的夜晚, 應是淡淡的乍暖還寒,

月色寂寥, 卻又有著許多的希冀。

要畫夜晚, 底子上, 該鋪上淡淡的灰藍。

然而一來是懶, 二是記得小時走夜路, 如有滿月, 野地裡光亮也如白晝, 只是色溫清冷, 如一場寂靜的夢境。

春風正好, 你若在場。

喜歡養多肉植物的人都知道, 若是陽光猛烈,

水分也適宜, 生出的新枝, 葉子是一種透明到幾乎無色的質感, 是一種非常可愛的色調。

慢慢葉子長大了, 嫩紅一點點消退, 翠綠便肥厚起來。

清明前後, 新茶上市的季節。

新采下來的茶青, 堆在扁扁的籮筐裡, 嫩綠得要滴下水來。

泡上一杯新茶,

嫩葉根根在玻璃杯中豎起, 唇齒間都是春天的氣息。

一直在苦思良久, 畫一筐新茶, 應該配點什麼, 才能不落俗套, 又讓人覺得小清新。

小時候的春天, 如果家裡有竹子做的傢俱, 就會有幾隻竹峰在竹子的小洞裡爬出爬進, 一副忙碌的樣子, 這蜂子腰肢纖細, 也不愛蟄人, 飛起來輕靈優雅, 實在是昆蟲界的文藝氣質擔當。

松毛松翼, 是粵語裡的一句俗語。

意思是蠢蠢欲動, 有點洋洋自得不可一世的意思, 但很難直譯其中的意味, 這個詞不太帶貶義, 通常是一種長輩微笑著後輩說的。

這個詞的來源, 大概是春暖花開時, 家禽都振奮精神, 開始做覓食的熱身運動, 大概是這樣吧, 這是我編的。

清明前的四月一日, 是西方的愚人節, 也是網上群起悼念張國榮的日子, 已經十四年了, 大家依舊對哥哥懷緬未減。

《霸王別姬》是中國電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佳作, 張國榮演的程蝶衣, 從此無人可以超越, 因此, 世間再無程蝶衣, 這句評價是確當的。

其實, 張國榮更本色的出演, 是王家衛的《春光乍泄》, 這部片子知名度不太大, 但我從裡面學了許多攝影技巧, 特別是色溫對畫面氛圍的控制。

《風再起時》是1989年張國榮複出時的代表歌曲:“風再起時 / 寂靜夜深中想到你對我支持 / 再聽見吹呼裡在泣訴我謝意 / 雖已告別了 / 仍是有一絲暖意 / 仍沒有一絲悔意。 ”

枯葉蝶扇起的微風,吹得蒲公英四散飄落,風再起時,斯人已逝。

“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這是舊時文人喜歡掛在書齋裡的一句話。

當然,如今這句話,很容易被覺得是窮酸措大之語。

物質豐足富裕之後,如何在這世界自處,很多人是茫然失措的。

其實,這句話,特別適合今天的大多數人。

那時候

老煤爐裡永遠燒著開水

蒸汽總是突突往外冒

那時的時光

好像永遠太漫長

春天總太短

夏天總是有點熱

那時的我們

相信有些事永遠不會變

那時陽光有腳步

誰又知道

有些逝去不復返

——寫題跋不愛打草稿的小林,記于丁酉暮春時節

春天來了,路邊很平凡地開著的小花。

摘下一朵,細看思索良久,畫了這張。

這時節,最宜春困,清明有點小感冒,躺了兩天,人懶懶的像犯了春困。

紅蓮相倚渾如醉,白鳥無言定自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覺新來懶上樓。這是辛棄疾病出來的詩意。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古人送別愛折柳,告別時,順手在柳樹上折下一支,給遠行之人帶走,並且叮囑對方,到了地方,隨便找個地方插下,就能長出一棵柳樹。

從此,中國大江南北,塞外江南,到處都是柳樹。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這句網紅雞湯句,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悲畫扇是怎麼回事。

漢成帝寵愛嬛嬛細腰的趙飛燕,於是水桶腰的帝妃班婕妤,天天對著扇子哭。

可見,人生若只如初見,三月不減肥四月悲畫扇。

小老鼠,上燈檯,偷油吃,下不來,喵喵喵,貓來了,嘰裡咕嚕滾下來。

——您是不是忍不住唱出來了?

空谷生幽蘭,無人亦自芳。

反復試驗了好多年,發現畫蘭花,還是這個配色最舒服。

多說都是淚,畫國畫看起來很痛快,三兩筆就完成了,但你不知道這十年我經歷了什麼。

每年清明,都要燒一張畫,祭祀一下被我糟蹋的萬千宣紙。

唯見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裡,最精妙的一句。

第一次畫了個大白月亮,看起來還不錯。

如此大好春色,不如我們去撲蝶吧。

說人話!

約不約?

我編不下去了……大家隨意看吧……

我想靜靜。

寒夜客來茶當酒。

花落有聲。

這故事前一篇講過了:《花落有聲 | 我和木棉花愛恨交纏的故事》

有人投訴說木棉花不但驅蚊,而且驅蝴蝶,所以改畫了只蜻蜓上去……

春風正好,你若在場。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世說新語上的一個小段子,說張季鷹是江南人,去洛陽齊王的手下做官,秋風起,老張懷念家鄉的蓴菜羹鱸魚膾,官也不做了,說:“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跑回家吃鱸魚去了。剛回家,齊王就倒了,大家都很佩服老張的政治敏感性。

可見吃貨也有大智慧。

黛玉葬花。

少畫美女,大家將就著看。

大家最近反映,小林的攝影發得越來越少了。

原因有二:

一,最近沉迷畫畫,人很難同時做好兩件事。

二,覺得既往那種看圖說話的攝影遊記,已經不適合如今的閱讀習慣了,最近常對著照片苦思,希望找一種全新的詮釋表現方式,諸位稍候。

關於作者:

小林(林帝浣)

立志做攝影界書法最美的段子手,漫畫界文筆最好的美食家,然而小林畢業於臨床醫學系。

著作:《等一朵花開》《時光映畫》《詩經繪》《我想給你拍張照》《遇見新疆》《中國最值得拍攝的50個絕美小鎮》《廣州經典遊》等

喜歡這組小畫,可長按二維碼,認識小林

枯葉蝶扇起的微風,吹得蒲公英四散飄落,風再起時,斯人已逝。

“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這是舊時文人喜歡掛在書齋裡的一句話。

當然,如今這句話,很容易被覺得是窮酸措大之語。

物質豐足富裕之後,如何在這世界自處,很多人是茫然失措的。

其實,這句話,特別適合今天的大多數人。

那時候

老煤爐裡永遠燒著開水

蒸汽總是突突往外冒

那時的時光

好像永遠太漫長

春天總太短

夏天總是有點熱

那時的我們

相信有些事永遠不會變

那時陽光有腳步

誰又知道

有些逝去不復返

——寫題跋不愛打草稿的小林,記于丁酉暮春時節

春天來了,路邊很平凡地開著的小花。

摘下一朵,細看思索良久,畫了這張。

這時節,最宜春困,清明有點小感冒,躺了兩天,人懶懶的像犯了春困。

紅蓮相倚渾如醉,白鳥無言定自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覺新來懶上樓。這是辛棄疾病出來的詩意。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古人送別愛折柳,告別時,順手在柳樹上折下一支,給遠行之人帶走,並且叮囑對方,到了地方,隨便找個地方插下,就能長出一棵柳樹。

從此,中國大江南北,塞外江南,到處都是柳樹。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這句網紅雞湯句,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悲畫扇是怎麼回事。

漢成帝寵愛嬛嬛細腰的趙飛燕,於是水桶腰的帝妃班婕妤,天天對著扇子哭。

可見,人生若只如初見,三月不減肥四月悲畫扇。

小老鼠,上燈檯,偷油吃,下不來,喵喵喵,貓來了,嘰裡咕嚕滾下來。

——您是不是忍不住唱出來了?

空谷生幽蘭,無人亦自芳。

反復試驗了好多年,發現畫蘭花,還是這個配色最舒服。

多說都是淚,畫國畫看起來很痛快,三兩筆就完成了,但你不知道這十年我經歷了什麼。

每年清明,都要燒一張畫,祭祀一下被我糟蹋的萬千宣紙。

唯見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裡,最精妙的一句。

第一次畫了個大白月亮,看起來還不錯。

如此大好春色,不如我們去撲蝶吧。

說人話!

約不約?

我編不下去了……大家隨意看吧……

我想靜靜。

寒夜客來茶當酒。

花落有聲。

這故事前一篇講過了:《花落有聲 | 我和木棉花愛恨交纏的故事》

有人投訴說木棉花不但驅蚊,而且驅蝴蝶,所以改畫了只蜻蜓上去……

春風正好,你若在場。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世說新語上的一個小段子,說張季鷹是江南人,去洛陽齊王的手下做官,秋風起,老張懷念家鄉的蓴菜羹鱸魚膾,官也不做了,說:“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跑回家吃鱸魚去了。剛回家,齊王就倒了,大家都很佩服老張的政治敏感性。

可見吃貨也有大智慧。

黛玉葬花。

少畫美女,大家將就著看。

大家最近反映,小林的攝影發得越來越少了。

原因有二:

一,最近沉迷畫畫,人很難同時做好兩件事。

二,覺得既往那種看圖說話的攝影遊記,已經不適合如今的閱讀習慣了,最近常對著照片苦思,希望找一種全新的詮釋表現方式,諸位稍候。

關於作者:

小林(林帝浣)

立志做攝影界書法最美的段子手,漫畫界文筆最好的美食家,然而小林畢業於臨床醫學系。

著作:《等一朵花開》《時光映畫》《詩經繪》《我想給你拍張照》《遇見新疆》《中國最值得拍攝的50個絕美小鎮》《廣州經典遊》等

喜歡這組小畫,可長按二維碼,認識小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