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婆婆想進縣城看久別兒子,總被兒媳推脫,她進城推開家門才知真相

“如果阿福沒死, 現在他應該是教育局長了, 好可惜!”每當弄樓屯老人聊起哪個村出人才時, 總會這樣感歎。

在鄉親們眼裡, 阿福就是村裡的傳奇,

儘管他已經去世10多年了。

弄樓屯的阿望嫂年輕守寡, 在兒子阿福不滿5歲時, 丈夫就因病去世了。 她獨自把阿福拉扯大, 還靠一己之力把阿福送進大學。

阿福是村裡第一個大學生, 上大學那天, 阿望嫂請鄉親們大吃一餐, 整個村莊都來送行。

說來也怪, 村裡同齡人很少有初中畢業的, 阿福似乎天賦異稟, 學生時代他勤奮學習, 一有時間便幫母親幹農活, 可在求學道路上仍一騎絕塵。

大學畢業後, 阿福謝絕了省城一家公司提供的豐厚待遇, 毅然回到縣裡教育局當一名職員, 成為村裡第一個吃皇糧的人。 阿福說縣城離家近些, 好照顧母親, 至少母親進縣城不至於水土不服。

幾年後, 因工作業績突出, 阿福一路獲得提拔,

成為最年輕的教育局副局長。

消息傳來, 整個弄樓屯歡呼雀躍。 阿望嫂又殺了一頭豬宴請鄉親們。

沒多久, 阿福結婚成家, 他的媳婦叫阿荔, 也是一個從農村一步步奮鬥出來的女大學生。

阿荔模樣俊俏, 身上卻保持山裡女孩的淳樸、善良。

阿福結婚時, 原本是想把母親請到縣城喝喜酒的, 可阿望嫂卻不願去, 她說害怕死去的丈夫找不到進縣城的路。

當時, 弄樓屯還沒修通公路, 要進縣城必須先走兩個小時的山路, 到鎮上後再轉乘兩個小時的汽車。

婚後沒多久, 阿福生了一個兒子。 逢年過節, 就算工作再忙, 阿福也會攜妻帶子趕回老家看望母親。

鄉親們都勸阿望嫂進縣城兒子享福, 阿福也屢次叫母親到縣城居住,

可阿望嫂只去了一次, 便說住不慣縣城, 因為捨不得家裡那幾畝土地, 那幾隻雞鴨, 更因為家裡還有那個死去的丈夫, “總不能讓那只香爐長年沒人供奉, 斷了香火”。

對此, 阿福只能一笑了之。 工作忙碌實在走不開時, 他就叫妻子帶著兒子回弄樓屯看望母親。

漸漸的, 阿福半年沒回家, 一年沒回家。

每次阿望嫂問兒媳阿福怎麼沒回家時, 阿荔總笑著說阿福工作忙, 走不開。

儘管逢年過節有兒媳和孫子陪伴, 但許久不見兒子, 阿望嫂總覺得不踏實。

可她追問多了, 兒媳有時也閃爍其詞, 甚至詞窮, 陷入沉默中。

轉眼兩年過去了, 中秋節來臨時, 眼看別人都老少團圓, 阿望嫂再次追問阿福去了哪裡, 什麼時候才能回家。 當她說想進縣城看望兒子時,

阿荔眼光躲閃, 說丈夫到國外學習交流去了, 要過三年才能回來。

接下來, 阿望嫂和阿荔都陷入一片沉默中。 阿望嫂留意到, 阿荔笑嘻嘻的背後似乎有什麼隱情, 她發現兒媳的表情變得陰鬱了, 原本潔白的臉蛋不知何時長了幾塊雀斑。

等到兒媳和孫子回城後, 阿望嫂越想越不對勁, 就跑去找村長, 央求他帶自己到縣城, 說有急事要辦。

村長向來敬重阿望嫂的為人, 眼看她心事重重, 次日便帶她趕去縣城。

來到縣城後, 阿望嫂請了一輛三路車直奔教育局, 然後輾轉找到了兒子的住址。

當阿望嫂敲開了兒子的家門, 還來不及放下行囊, 便看見對門的桌上赫然擺放著兒子阿福的黑白照片, 跟前擺放著一隻香爐和水果。

照片裡阿福笑容燦爛……

原來, 兩年多前阿福在一次下鄉辦公途中出車禍身亡了。 阿荔知道他是獨生子, 從小跟母親相依為命, 為了不讓婆婆悲痛, 就一直把真相埋藏在心裡。

眼看事情無法再隱瞞, 阿荔咬牙說自己絕不會改嫁, 她會善待婆婆, 給她養老送終, “媽, 您這輩子不容易!”

阿望嫂顫抖著雙手, 抱著阿荔說“女兒, 你更不容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