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蔡當局罔顧民眾健康,“非核家園”如何自圓其說?

台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針對“五缺”舉行的記者會越來越顯虛弱。 臺灣《聯合報》今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 蔡當局上任一年半來, “非核家園”已歷經了三層檢驗, 情勢一次比一次嚴峻。 民進黨在野時, 中南部六縣市曾向馬當局發動“禁燒生煤”的示威;如今民進黨執政, 卻反而要求燃煤愈燒愈旺。 如此一來, 這個罔顧民眾性命的“非核”政策, 如何自圓其說?

社論摘編如下:

台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針對“五缺”舉行的記者會越來越顯虛弱。 尤其在“缺電”問題上, 他除重申“非核家園”、穩定供電、空汙改善三大政策, 僅稱未來十年電價漲幅不會超過一元(新臺幣,

下同)。 並憂心“北部供電”恐怕會出問題, 此外並未提出任何解方。 事實上, 蔡當局一年半來為了實現“2025非核家園”的目標, 大肆增加燃煤發電量, 已導致中南部空氣品質嚴重惡化。 面對這種破壞環境、殘害民眾健康的後果, 蔡當局能繼續大言不慚, 坐視不理嗎?

根據最新的碳排放報告, 臺灣今年的碳排放量不減反增, 較前年增加了9百萬噸, 創下近十年新高, 違背“減碳愛地球”的承諾。 其中原因, 主要是蔡當局為了推動“非核家園”, 不斷降低核電機組運作, 但可供選擇的替代方案有限, 而必須不斷增加燃煤發電所致。 撇開統計數字不談, 僅看近期中南部的天空, 經常是灰濛濛的霧霾蔽日, 不見藍天,

空氣指數經常呈現“紫爆”、“紅爆”, 許多居民深受心肺及呼吸道疾病之苦。 這種“嚴重破壞民眾健康”的現象, 真能誇稱是執政理想嗎?

中南部變色的天空, 是過去少見的現象。 但是, 這兩年情況愈發嚴重, 即使在非沙塵暴季節, 中南部也是塵霾蔽天, 人們意識到這是臺灣自身的問題。 這點, 就連台當局“環保署長”李應元也不得不坦白承認。 從台當局“環保署”每天發表的各地空氣品質指標圖看, 臺灣東部空氣優於西部, 當然無可置疑;至於北部空氣品質優於南部, 則主要是北部仍以核能及天然氣發電為主, 中南部則高度仰賴燃煤所致。 此一現象, 更因蔡英文的“非核家園”政策缺乏環境安全的綜合影響評估, 而日益惡化。

蔡英文推動“非核家園”的理想是好的,

但“非核家園”作為競選戰略, 設定在2025達標, 旨在掀起政治對立, 並未經審慎、務實及科學的精算評估。 何況, 臺灣是缺乏自產能源的地區, 對於不同的進口能源有否替代管道, 獲取的可能性如何, 成本及代價如何, 電廠因應調整的能力如何, 似皆流於天馬行空式的想像。 也因此, 今天才會出現為了廢核, 卻要加開污染嚴重的燃煤電廠的矛盾現象;為了“非核”, 要讓更新穎的核四廠閒置, 卻讓老舊的核一二三廠繼續運作的倒錯。

蔡當局上任一年半來, “非核家園”已歷經了三層檢驗, 情勢一次比一次嚴峻。 第一層, 是電力能否充裕供應的檢驗:從去年下半年至今, 備轉容量率在夏秋常處在橘、紅區的緊張狀態,

今年“815”甚至爆發嚴重的大停電;這顯示台電因應“非核家園”已焦頭爛額, 當局也方寸盡失。 第二層, 是電價成本抬升的檢驗:當局雖大力推動綠能、太陽能、天然氣發電, 但受制容量、天候及環境因素, 增加的發電量均極有限;更嚴重的, 這些綠能都將帶來高額的補貼。 賴清德說未來十年電價只會增加一元, 其實換算既有電價, 就是增加40%, 這恐怕還是避重就輕之詞。 何況, 核四廢廠還有數千億元損失, 蔡當局則完全避而不談。 第三層, 也是最嚴重的一點, 則是為了推動“非核家園”, 而不計代價地剝削環境、損害人體。 前者, 例如在農田、埤塘“種電”, 導致田地和水塘的破壞;後者, 諸如大量增加燃煤發電, 增加空氣的污染, 讓廣大居民生活于霧霾的污染之下,
健康受到危害。 環保人士形容這是“以肺換電”, 這恐怕是“非核家園”最可悲而恐怖的後遺症。

民進黨在野時, 中南部六縣市曾向馬當局發動“禁燒生煤”的示威;如今民進黨執政, 卻反而要求燃煤愈燒愈旺。 如此一來, 這個罔顧民眾性命的“非核”政策, 如何自圓其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