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乒乓解疑|功夫在手上 靈魂在腳下 淺談乒乓球基本步法

看乒乓球比賽的時候, 精彩之處在桌面以上, 精髓之處在桌面以下。 平常想要看個熱鬧, 那乒乓球運動員的手上功夫確實好看, 你來我往不亦樂乎;但要是想自己的球技有所長進, 那還得看桌面之下的步伐。

所謂功夫在手上, 靈魂在腳下。 說到步法, 確實可以稱之為乒乓球的靈魂。 大家現在大部分的注意力部集中在手上技術, 比如台內擰拉、中遠台反拉、台內快擺等等, 往往忽略了腳下技術。

大家會問:乒乓球是依靠手臂完成動作擊球的, 怎麼還要練習腳下技術, 其實不然, 乒乓球是一個需要整個身體同時協調發力的運動:首先通過你對球的判斷, 回饋到大腦進行行動思維, 大腦信號傳遞給手臂與腳百最後體現在你擊球的一瞬間, 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就像一條鎖鏈一樣, 環環緊扣, 步驟之間有微小的差錯都會影響最後的結果, 所以我覺得乒乓球可以稱為全方位運動項目。

正如同武俠小說之中, 高手出手時, 除了氣勢逼人以外, 最重要的是他們的下盤功夫非常扎實, 很難找到他們的破綻。

那麼, 看乒壇的高手們比賽時是不是也有同感覺?他們在緊張激烈的比賽當中, 腳下的移動非常輕盈, 除了他們有著很好的預判能力之外, 還具備著常人所不及的步法。 保證了他們能夠準確快速的到位, 完成出手, 給予對方致命一擊。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 內行看門道。 判斷運動員的水準高低, 不僅要看手上功夫, 腳下功夫同樣重要。 那麼今天我來為大家分享—下如伺能使自己找到乒乓球的靈魂:步伐!

首先可以把步法的種類總結一下:

1、並步:乒乓球的基本步法;

2、跨步:老一代技術中常常被用到, 但是現在很少用;

3、交叉步:在移動範圍大的情況下使用, 不建議頻繁使用, 因為這個步法相對來講調節能力很差,

屬於最後的掙扎;

4、小碎步:建議長期使用, 便於調整, 是上述幾種步法的連接點, 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成為高手的首選。

以上都是基本步法, 也稱單一步法, 是可以通過重複訓練練成的。 但是在比賽當中, 球的位置是未知的, 多變的, 怎麼才能把這些步法合理運用, 保證擊球的品質?

我們還需掌握步法的組合,可稱之為複合步法。乒乓球的複合步法包括我們常用的並步、交叉步以及單步與其它步法。之所以使用複合步法,要根據擊球位置離身體的距離來分配步法的大小,我把與球的距離叉分為體外和體內。

球在體外時,移動的距離加大,步法的組合與幅度同時增加,球在體內時,由於動作需要一定的空間來完成,所以儘量通過步法的移動使其產生擊球的空間。在來不及反應時,也可通過身體的調整完成讓位的過程。

但是不建議過多通過身體來調整。在字面上理解是兩種步法的結合,面對不同的情況,使用相使用相應的步法。例如:發球後,採用側身拉後接正手位的走動拉、打,這個過程中涵蓋了並步、小碎步、交叉步,再如,反手相持中側身轉正手走動拉、打再轉反手,這一過程中除了步法的變化之外,步法的方向也產生了正向和反向。由此可見,在複合步法中,步法移動的大小和方向是步法移動的核心。

保證擊球的品質?

我們還需掌握步法的組合,可稱之為複合步法。乒乓球的複合步法包括我們常用的並步、交叉步以及單步與其它步法。之所以使用複合步法,要根據擊球位置離身體的距離來分配步法的大小,我把與球的距離叉分為體外和體內。

球在體外時,移動的距離加大,步法的組合與幅度同時增加,球在體內時,由於動作需要一定的空間來完成,所以儘量通過步法的移動使其產生擊球的空間。在來不及反應時,也可通過身體的調整完成讓位的過程。

但是不建議過多通過身體來調整。在字面上理解是兩種步法的結合,面對不同的情況,使用相使用相應的步法。例如:發球後,採用側身拉後接正手位的走動拉、打,這個過程中涵蓋了並步、小碎步、交叉步,再如,反手相持中側身轉正手走動拉、打再轉反手,這一過程中除了步法的變化之外,步法的方向也產生了正向和反向。由此可見,在複合步法中,步法移動的大小和方向是步法移動的核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