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愛因斯坦,還是亞里斯多德,神經系統決定智慧城市思維能力

商業夥伴記者張戈

是愛因斯坦, 還是亞里斯多德, 決定你思考模式的不是基因結構, 而是中樞神經系統;是劉翔, 還是姚明, 決定你成就領域的不是身高體重, 而是周邊神經系統。 智慧城市也應如此, 如將智慧城市定義為有機生命體, 神經系統則決定了其反應速度、聯動能力, 以致產業方向。

華為賦予城市以生命

從此前曝光資訊看, 在19屆高交會中, 華為將以“新ICT, 打造智慧城市神經系統”為主題。 以產業認知的角度分析, 這又是一次演進。

回溯國內對智慧城市的認知歷史。 5年前, 智慧城市以單一獨立, 或稱孤立的子系統為建設重點,

未能建設統一的ICT基礎平臺, 系統資料間更難實現融合共用。 3年前認知有所進步, 業內普遍認可, 智慧城市是個複雜巨系統。 此表達了對智慧城市頂層設計重要性的共識, 但仍局限於冷冰冰的IT思維, 未認知到系統與系統間的關聯價值, 也未能賦予城市以生命力。

話題由此而來, 為何要賦予智慧城市以生命力?且如何賦予以生命力?華為認為, 智慧城市是將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與城市場景深度融合, 構建“感知無處不在、聯接無處不在、資料無處不在、計算無處不在、智慧無處不在”的協同生態和交互體系。

智慧城市需要神經系統

此五個“無處不在”構成了智慧城市有機生命體的基本特徵,

也是基於此理解, 華為提出“打造智慧城市神經系統”的業務模式。 由此, 智慧城市不再只是若干功能的簡單疊加, 而是一個系統工程, 交通、教育、醫療、能源、環保、政府管理、公共安全等各子系統之間為普遍聯繫、互相促進、彼此協同。

舉例說明, 我看見飯桌上的紅燒肉, 神經系統即誘惑口腔分泌唾液, 指揮右手操動筷子, 將其收入碗裡。 同樣, 二胎政策開放, 智慧城市神經系統將聯動人口資料庫, 指揮各子系統配比醫療資源、教育資源等;十一黃金周, 全國7.1億人口出行, 智慧城市神經系統將也將聯動交通子系統, 調配旅遊資源, 調控應急指揮能力。 也就是說, 智慧城市的舉手投足之間, 皆需神經系統從中感知,

並令子系統資訊協同工作。

華為與New ICT

此即為智慧城市神經系統的作用, 而聚焦華為, 聚焦華為智慧城市與“New ICT”的關聯。 其實, 研究企業的宣傳定語非常有意思。 如若回溯, 華為的業務定位傳承如下。 2015年5月, 華為提出BDII行動綱領, 此綱領傳遞出三項資訊:其一, 此前華為ICT基礎設施適配于運營商, 現在則需適配各行業應用場景;在各應用場景中, 華為的邊界依然是ICT基礎設施;其三, 借助合作夥伴對應用的理解, 驅動ICT基礎設施。

2016年, 華為進一步提出“Leading New ICT”理念, 即新技術、新平臺、新生態。 新技術既包括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等新興技術, 也涵蓋基於用戶需求的業務創新;新平臺的定義為, ICT基礎設施既是產品, 又是能力, 華為將通過平臺向合作夥伴開放計算、存儲、大資料等方面的能力;同時,

傳承BDII行動綱領, 華為也更為強調與最優秀的生態夥伴合作, 此時也第一次出現了“平臺+生態”的業務模式雛形。

New ICT與智慧城市

回顧智慧城市主題。 應該說“New ICT”理念為華為智慧城市奠定了理論基礎, 也幾乎是該理念提出的同時, 2016年3月, 華為開始推動“新ICT, 讓城市更智慧”的智慧城市行銷主題。

從技術和解決方案角度解讀“New ICT”與智慧城市的關聯, 即“一雲、二網、三平臺”, “一雲”即城市雲資料中心;“二網”即有線、無線城市通信網和城市物聯網;“三平臺”即大資料服務支撐平臺、ICT業務應用使能平臺、城市運營管理平臺。 其中, “一雲”和“二網”歸屬華為IaaS層能力, “三平臺”歸屬PaaS層能力。

此次高交會, 華為進一步提出“新ICT,

打造智慧城市神經系統”, 即以應用驅動為思路, 從價值功能角度再次解釋了華為智慧城市的基本定位。 在“一雲、二網、三平臺”中, “二網”屬於周圍神經系統, 作用在於資料獲取、資料傳輸, 對應華為的物聯網, 以及有線、無線網路能力。 “一雲和三平臺”屬於中樞神經系統, 其中, 城市智慧運營中心(IOC)也可稱為智慧城市大腦。 中樞神經作用在於資料處理、資料應用, 對應華為的雲計算、大資料, 以及頂層設計能力、生態聚合能力。

華為還是華為

由此可見, 如若剝繭抽絲, 透過應用看本質, 華為智慧城市的基本能力均體現於城市神經系統, 其雖不碰資料, 但其所有能力均圍繞為服務使用者資料而建設, 均圍繞智慧城市神經系統建設。

當然,在此認知演進過程中,華為的業務邊界仍然沒有改變,仍然聚焦於ICT基礎平臺。在打造智慧城市神經系統過程中,皆為與合作夥伴共建。以大資料服務支撐平臺為例,華為提供FusionInsight大資料基礎平臺能力,而華傲資料、廣通軟體等生態合作,則輸出資料治理能力。同樣,在城市智慧運營中心(IOC)中,華為提供資料獲取、資料傳輸、資料處理能力,而軟通動力、神州數碼、中國電科集團則提供資料應用、資料展現能力。

最後說一句:人與黑猩猩的基因98%相似,但腦容量卻是其3倍。北京與上海的人口數量相當,但胡同與弄堂有本質的文化差異。由此類比,每座城市都是一個有機生命體,不同的智慧城市也在尋求不同的定位,華為智慧城市的基本能力和業務邊界,體現於城市的神經系統,而正是由“平臺+生態”組成的差異化神經系統,最終將決定城市的反應速度、聯動能力,以至於產業方向。

當然,在此認知演進過程中,華為的業務邊界仍然沒有改變,仍然聚焦於ICT基礎平臺。在打造智慧城市神經系統過程中,皆為與合作夥伴共建。以大資料服務支撐平臺為例,華為提供FusionInsight大資料基礎平臺能力,而華傲資料、廣通軟體等生態合作,則輸出資料治理能力。同樣,在城市智慧運營中心(IOC)中,華為提供資料獲取、資料傳輸、資料處理能力,而軟通動力、神州數碼、中國電科集團則提供資料應用、資料展現能力。

最後說一句:人與黑猩猩的基因98%相似,但腦容量卻是其3倍。北京與上海的人口數量相當,但胡同與弄堂有本質的文化差異。由此類比,每座城市都是一個有機生命體,不同的智慧城市也在尋求不同的定位,華為智慧城市的基本能力和業務邊界,體現於城市的神經系統,而正是由“平臺+生態”組成的差異化神經系統,最終將決定城市的反應速度、聯動能力,以至於產業方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