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果你的孩子還在上學,請花3分鐘看看這篇文章!

前段時間, 去參加了一個北大教授的講座。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把小學分為3個階段, 每個階段孩子的心理狀態不同, 家長的教育重心也該有所區別。

一二年級:是孩子極其依賴父母的時期, 也是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

三四年級:是孩子的閱讀黃金期, 是從“學習如何閱讀”過渡到“通過閱讀去學習”的轉型時期。

五六年級:是孩子自主、全力吸收知識的時期, 這時候教會他學習方法, 比直接教會他知識更有用。

瞭解了孩子的身心發育規律, 和家長的教育重心, 接下來, 多多媽就給各位家長, 一些具體的可操作性的建議。

1

一二年級

俗話說,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對於剛剛進入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 他們的心智還不成熟, 遇到困難要麼選擇求助爸媽, 要麼就乾脆放棄。

但還是有些家長, 總是有意無意地給孩子灌輸一些超過他們接受範圍的知識, 比如背乘法口訣表, 規定孩子每天背大量英語單詞, 默寫古詩詞……最常見的結果就是, 孩子不但沒學進去多少知識, 反而還對學習產生抵觸的情緒。

所以, 孩子讀一二年級的時候, 首先要儘早讓孩子適應學生的身份, 然後開始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好習慣養成了, 後面家長也就輕鬆了。

良好的坐姿

遵循“一尺一寸一拳頭”的原則, 一尺, 眼睛要離課本一尺(33釐米)。 一寸, 握筆手指離筆尖約一寸(3.33釐米)。

一拳頭, 看書寫字時胸口離書桌一拳頭。

正確地握筆姿勢

關於最標準的握筆姿勢, 有個簡單好記的原則:一寸距、二指圓、三指齊。 圖示如下:

一寸距:就是握筆的拇指、食指、中指離筆尖的距離都是一寸, 約3釐米;

二指圓:就是拇指食指彎成圓,

指端相對不相連, 筆桿放在圓中間;

三指齊:就是勾頭托筆的中指上節與拇指端, 食指端對齊。

2

三四年級

不管孩子前面學習成績有多好, 在進入三四年級的時候, 爸爸媽媽們還是會有隱隱的擔憂。 因為都說這個階段是道坎, 不僅學習內容增加了, 而且學科的難度也陡然上升, 再加上興趣班, 孩子的學習時間根本不夠用, 學起來會很吃力。

那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跨過這道坎呢?

唐納德教授認為孩子在三四年級的時候, 就進入了從“學習如何閱讀”過渡到“通過閱讀去學習”的關鍵時期, 孩子的學習不再是簡單的入門知識, 而是開始接觸各種科學事實。

這個階段如果孩子不能流暢、快速地閱讀就會迅速被同學落下,

並且越往高年級差距越明顯。 所以, 家長需要重點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開始閱讀積累

首先家長要擺正心態, 閱讀是一個韜光養晦的過程, 不要太急功近利, 孩子讀完一本書, 就希望孩子閱讀理解能力, 寫作水準能一下提高好幾個檔次, 這是不可能的。

要想發生質變, 必須得有量的積累, 讀的書多了, 這些能力自然也就提升了。

其次, 閱讀不是一件功利的東西, 要以孩子的興趣為主。 不要只局限於某一類圖書, 只要是積極正面健康的書籍, 都可以給孩子看。

提高讀書的品質

讀書量是有的, 但是也不可走馬觀花, 要注意閱讀的品質。 因為三年級開始, 考試的內容就不在局限于書本知識了, 開始增加對語句, 文章的理解的考察。

最好的方法就是, 給孩子創造一個讀書的家庭氛圍, 跟孩子一起讀一本書, 讀完之後交流一下感悟, 或者是鼓勵孩子做讀書筆記, 讀書感悟, 幫孩子真正讀進去。

3

五六年級

孩子到了這個階段, 家長最明顯的感覺就是, 孩子數學成績忽然下降, 厭學情緒完全表現出來了。

那是因為五六年級的數學課程,對孩子的綜合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概括、理解、空間想像能力。如果再用低年級學習的方法去學習,可能就會出現不進則退的情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勢在必行。

首先要上課認真聽講,雖然這有點老生常談,但是課堂上跟著老師學習知識會更加高效,也更容易理解。孩子在課堂上需要做到思維發散,舉一反三,然後靈活運用到做題裡面。

其次,做課後習題的時候,先瞭解題目的考察的知識點,對應到書本中的例題,學會比較分析。

最後,建議家長給孩子準備一個錯題集,讓他們學會將錯題分門別類地記錄,目的是在平時和考試前複習翻看。(注:①記錄錯題一定要有錯因分析;②每種類型題目記錄一個即可;③一定要經常翻閱,不然時間長了就忘記了)

找到一個適合自己孩子的學習方法,會讓他在以後的學習中更加輕鬆。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不管什麼事,只要堅持做下來,就會有收穫。

相信那些從小學掌握這些方法的孩子,到了中學階段會倍感輕鬆,並喜歡學習的;而那些半途而廢的孩子,即使高中以後想改正,那又有什麼用呢?

那是因為五六年級的數學課程,對孩子的綜合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概括、理解、空間想像能力。如果再用低年級學習的方法去學習,可能就會出現不進則退的情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勢在必行。

首先要上課認真聽講,雖然這有點老生常談,但是課堂上跟著老師學習知識會更加高效,也更容易理解。孩子在課堂上需要做到思維發散,舉一反三,然後靈活運用到做題裡面。

其次,做課後習題的時候,先瞭解題目的考察的知識點,對應到書本中的例題,學會比較分析。

最後,建議家長給孩子準備一個錯題集,讓他們學會將錯題分門別類地記錄,目的是在平時和考試前複習翻看。(注:①記錄錯題一定要有錯因分析;②每種類型題目記錄一個即可;③一定要經常翻閱,不然時間長了就忘記了)

找到一個適合自己孩子的學習方法,會讓他在以後的學習中更加輕鬆。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不管什麼事,只要堅持做下來,就會有收穫。

相信那些從小學掌握這些方法的孩子,到了中學階段會倍感輕鬆,並喜歡學習的;而那些半途而廢的孩子,即使高中以後想改正,那又有什麼用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