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古錢幣價值真的過百萬嗎?

一、古錢幣常見作偽方法

1、翻鑄法。

此種方法以真錢原品做模型偽造。 澆鑄銅水多為古代銅錢或銅鏡溶化而成, 因此翻鑄銅質仍為青銅或紅銅。 由於熱漲冷縮緣故, 以本錢翻錢要小於本錢, 即翻鑄小一匝。 此種偽錢上市極多, 有的幾可亂真。

2、改刻法。

選擇舊銅錢較厚的的磨去原有文字, 改刻另一種稀見品來偽造。 此種偽造品為數不少。 如五銖改刻為太清豐樂, 小貨泉改刻為永光景和等。 還有選擇銅錢文制模糊的添刻文字或星月, 如改刻半兩為兩兩或半半, 改刻五銖為五五或銖銖。 用種種辦法標新立異。

3、粘合拼接法。

此種方法多用於連泉、合背、同文錢。 取相同品兩至數枚, 磨去沒錢的一部分, 粘合拼接, 即成連泉、合背或同文錢。 還有磨去二個舊錢的背, 拼合起來成為兩面文字。

4、色澤作舊法。

出土古錢幣歷經百年地下腐蝕, 有的滿身翠綠、有的紅、綠、黃、白, 斑斑駁駁, 錢幣界稱為“生坑鏽”。 傳世的古錢由於長久玩賞, 油汗入表, 錢體呈黃褐或褐色。 作偽者為取得“生坑”、“傳世古”的表面效果, 便在偽錢色澤上作舊。 常見的方法如下:

一是偽造綠色。 因為出土的古錢都有綠鏽, 所以偽造古錢施以綠鏽, 方能逼真, 偽造綠鏽的方法有七種: (1)將偽造的錢埋入土中, 經過二三年後取出來, 就有滿身綠顏色的鏽了;(2)將偽造的錢幣浸以鹽酸或醋酸,

再埋入土中, 經過一年半載後取出來, 就有滿身的綠鏽了;(3)用膠水調以綠色粉末, 塗在錢上, 便成為一種類似硬綠的鏽(4)用松香調以綠色粉末, 塗在偽錢上, 便成為了一種類似硬綠的繡;(5)用綠色瓷漆塗上偽錢, 經過一年半載, 瓷漆乾燥堅硬, 頗似硬綠繡;(6)用真的銅銹粘在偽品上, 這樣看上去硬綠滿身;(7)將錢浸在醋中, 加入硫酸銅。

二是偽造紅鏽方法。 出土的古錢也有生紅鏽的, 偽造紅鏽的方法有四種:(1)將造成的偽錢用火燒煆使透, 浸入冷水, 便帶紅色的鏽;再浸以鹽酸或醋酸, 埋入土中, 經過一年半載取出來, 便有紅綠鏽色, 頗似出土古錢了;(2)用膠水調以紅色粉末, 也能造成紅綠鏽色;(3)用松香調以紅色與綠色, 同塗在偽錢上面, 便成了紅綠鏽;(4)用紅色瓷漆與綠色瓷漆調塗偽錢上面也能造成紅綠鏽。

三是偽造傳世古法。 流傳數代王朝沒有入土的古錢, 錢面往往有一種黑褐色, 這種顏色稱為傳世古。 作偽者偽造這種顏色的方法通常有下述兩種;(1)將偽錢用火煆燒, 取出後使冷, 錢的表面上便發生黑色, 再放衣帶裹之, 經過一年半載, 色澤光潤, 便與真錢相似;(2)將偽錢用鹽酸或硫酸浸一二日, 取出便現黑色, 再裹入衣帶一年半載, 色澤漸發光潤, 與傳世古錢相同。

二、古錢時代風格鑒別

1、先秦錢幣風格。

先秦時期, 貨幣以刀、布、圓錢、蟻鼻錢(又稱鬼臉錢)等為主。 大部分的刀、布幣幣身極薄(部分地區釿布、戈邑方足布、即墨小刀等的幣身較厚), 刀幣的澆口在首端。 刀、布的澆口及邊緣常有澆鑄時擠出範外的多銅, 因未加磨琢而呈自然狀態。 有些偽造的刀、布幣邊緣被挫磨光滑, 實際上是畫蛇添足, 暴露了偽造痕跡。 大部分刀、布幣的文字是用刀刻在泥模上鑄成的, 其筆劃是一刀而成, 絕不致竄, 甚至還看得出落刀與收刀的形跡。

這種戰國文字書法流暢雋秀, 前後相貫, 生動自然, 而偽造者由於對戰國文字缺乏深入研究, 故有些偽品字畫呆滯, 筆意全失。

由於戰國文字較難模仿, 因此, 偽造者每獲真錢, 即有以翻鑄贗品。 這種翻鑄的偽錢比較難於識別, 然而通過認真觀察, 可以發現翻鑄的偽錢一般較厚重, 銅質也粗。 當然, 這類偽錢中也有鑄得極精的, 這就必須細心觀察整個錢的外表及其鏽片的真偽, 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

2、兩漢錢幣風格。

漢武帝時的三銖通行時間不長,存世也少。偽造者取五銖改刻,但三銖比普通五銖輕小,“銖”字寫法也與五銖有明顯不同,易於識別。也有以錢翻鑄的偽品,但能亂真者少。漢代的普通半兩、五銖錢存世較多,目前所見偽品幾乎都是半兩、五銖中的特殊品,如“兩兩”、“五五”等(實際上確有當時錯範或戲鑄的真品)。偽造者一般採用真錢改刻的方法,也有翻砂而成的,如偽錢“五五”、“平平五銖”但翻造不精,肉質粗糙。

新莽朝的鑄錢工藝非常講究,向稱鑄錢好手,但仔細觀察,王莽錢也有精細之分。拿著名的六泉十布來說,有輪廓斜削、筆劃細挺、製作特別精美的;也有文字平夷、製作較遜的。十布又有通穿(即圓穿與首端間有中線者)與不通穿二種。從整體上來講,當時的錢文以懸針篆為主,其筆劃之流暢峻削,佈局之勻稱得體,皆臻上乘。六泉十布中除大、小泉及大布外,偽品較多。有未見真錢,僅按舊譜翻造的“幼泉二十”偽錢,製作粗劣,容易識別;也有取舊錢改制的“壯泉四十”偽錢;還有照真錢翻鑄的,這種偽錢雖較精緻,但與真品相比,文字缺乏生氣,終能識別。

新莽朝的大泉五十雖無人作偽,但一些特殊品如大泉五銖等亦有偽品。真的大泉五銖是當時鑄的改范錢,原來的“十”字猶隱約可見;還有一種大泉五十背有吉語,如“長樂未央”等,文字書法生動有致,非作偽者所能摹仿,但極少見。

3、魏晉南北朝錢幣風格。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錢幣種類較多,在錢文上已打破了銖兩相稱的習慣,出現了一些國號錢、年號錢及古語錢,如“豐貨”、 “漢興”、“涼造新泉”、“大夏真興”、“永光”、“景和”、“天清豐樂”等等。這一類錢由於奇貨可居,偽造也多。“豐貨”錢的鑄工較差,但文字蒼勁古拙,偽品則貌似而神異,真偽易對照。“漢興”、“永光”、“景和”的直徑在1.55至1. 7釐米之間,“涼造新泉”、“天清豐樂”的直徑在2至2.2釐米之間,“大夏真興”的直徑在2.2至2.3釐米之間,若發現直徑大於此者,基本上都是偽錢。“漢興”有直接橫讀兩種,文字亦有篆隸之分。

“永光”、“景和”極為少見,解放以來未見有新的出土,且錢小穿大,容易破損毀滅,故現存精美完好者屈指可數;兩者以“永光”尤為難得,偽造者常以六朝五銖改制,但形制、文字面目皆非。“涼造新泉”的文字瘦小端正自成風格,可惜筆劃間常殘留流銅,錢文不甚清晰。若發現特別清晰規整的“涼造新泉”,倒要細心觀察,看看它究竟是否真品。北魏“太和五銖”以生坑為多,而偽品則多數做成熟坑(這非說凡熟坑的太和五銖都是偽品)。凡是傳世流行的古錢,不論是攜帶或收藏,都是用繩索穿起來的,經過長時間的摩擦,錢的兩面都一平如鏡,若是人為的熟舊,往往字口輪廓磨塌,文字失去精神。

4、唐代錢幣風格。

唐代貨幣以開元錢為主。初唐開元大型精美,會昌開元鑄工較為粗糙,其背文有“昌”、“京”、“洛”、“益”、“荊” 、“襄”、“藍”、“越”、“宣”、“洪”、“潭”、“究”、“潤”、“鄂”、“平”、“興”、“梁”、“廣”、“梓 ”、“福”、“桂”、“丹”、“永”等23種。背“永”字者最少,“永”字有穿上、穿下及大小之分,但文字多臃腫而平夷,精美者少。偽造者有取背文模糊的會昌開元改刻成永字開元,故鑒別時要留心觀察“永”字周圍有無刀刻痕跡,若系翻造者又當別論。會昌開元的背文系開鑄前用小戳子列印在模上,上下左右位置並不嚴格固定,有時凸出錢面甚多。

此外,尚有背文列印不清或一時不能確釋的會昌開元,但確是真品,非改刻偽鑄者。唐代的大曆、建中錢存世也較少,亦有偽造,但摹仿逼真的尚不多見。大曆、建中錢的製作不及初唐開元。大刀錢尚有大型精美者,建中錢多數薄肉小樣,大型厚肉的極少。

5、五代錢幣風格。

五代時各地割據政權紛紛設爐鑄錢,種類龐雜,由於連年征戰,當局者為了應付財政困難,或鑄大錢,或鑄鐵、鉛和低質合金錢,故五代時大錢多、鐵錢多、鉛錢多,製作精粗不一。如後晉時“天福元寶”大多薄小寙劣,製作粗糙;後周的“周元通寶 ”卻精美異常,于初唐開元相似。凡“周元通寶”大錢及小平背有龍鳳、佛像、公雞等圖案者,皆系後代仿製,決非當時的行用品。又同時馬殷的“乾封泉寶”大鐵錢,其間精粗相差特別大。“乾封泉寶”大銅錢傳世極少,所見偽錢文字過分造作,反失生趣,仔細分辨即能看出真偽。

6、宋代錢幣風格。

宋代錢幣一般是每換一次年號就新鑄一種錢,其鑄量、種類之多,為歷朝罕有。兩宋300年間,通行以小平及折二錢為主,間亦行用大錢,其輪廓、大小都有一定標準。自南宋淳熙七年開始,錢背以數字紀年,錢文書體也逐漸以宋體為主。總的來講,兩宋錢幣的鑄工考究,徽宗時期尤為突出,獨創一格的瘦金體見於錢文,秀纖的書法配以精湛的鑄工。常使偽製品相形見拙。宋錢的另一個特徵就是版別多,如宣和、政和共有數百種版別。南宋的嘉定鐵錢除大小不同外,又紅又專有通寶、元寶、重寶、新寶、永寶、真寶、珍寶、正寶、之寶、萬寶等10餘種,而背文以有紀地、紀年、紀值的區別,歷朝以來,實屬創見。

普通宋錢無人偽造,而康定、至和重寶背坊、虢,聖宋通寶、靖康等品種的偽錢較多,凡遇到這類錢幣時必須慎重對待,要仔細觀察有否做偽痕跡,是否與大量的普通宋錢形制相合,南宋的臨安府錢牌有三種式樣;一種是上下圓角;另一種是上下方角;第三種是上圓下方。清代仿造者取其錢翻砂,製成的贗品幾能亂真,唯鏽色、色漿不及,個別字文走形。

7、遼代錢幣風格。

遼代錢幣有其特殊的風格,錢文旋讀,字含八分,筆意古拙,銅色較紅。從遼代的天顯到遼宋的天慶,近一二百年間,錢文、形制均一脈相承,這說明遼代鑄錢有明顯的傳統性。遼代早期錢幣如天顯、應曆、保寧、統和等存世極少,偽造者無從覓得藍本,故偽錢亦少。有一種統和元寶偽品,與遼代風格相去甚遠,亦易識別。

8、金代錢幣風格。

金代錢幣向以精美著稱,這與金人掌握了宋陝西爐的鑄錢技術力量有關。金代的泰和通寶揩書大錢極為難得,數十年來,只發現二種版別,其書體甚佳,輪廓、文字略有肥瘦之分。曾見一種模仿細字版的偽錢鑄得較好,顯系用真錢翻鑄而成,但為了掩蓋新鑄痕跡,外輪被敲擊變形。小平楷書泰和通寶多數為白銅質地,亦甚難得;篆文的泰和小平錢未見真品;篆文折三泰和確有真品,然存世極罕;承安寶貨銅錢未見真品。

9、元代錢幣風格。

元代通行紙鈔,早期錢幣除蒙文大元及至大通寶外,鑄額均少。有些年號僅有廟宇錢傳世,這種廟宇小錢不作貨幣行用,舊稱供養錢。元末的至正權鈔幣值愈大(即錢形愈大),面背錯範沒有對準所致,造成文字和輪廓都傾於一邊的現象,但出於自然,無造作氣。其背文筆劃較繁,含糊不清者居多,偽造者常用真錢翻鑄,由於翻造不精,背文模糊,與真者大相徑庭。也有一種偽品雖刻意摹仿,背文特別清晰,同樣失去原錢雄渾自然的風貌。

歷朝鑄錢除特使情況外,鑄量以千、萬貫計,必然是熟練工人才能勝任,他們按工序放手操作,不若作偽者肆意模仿,顧此失彼,弄巧成拙。元末農民起義軍的錢幣如天啟、天定、天佑、龍鳳等,不僅書體極佳,鑄造亦精。大義通寶的鑄工不及以上四種,故有“精天定,濫大義”之稱。大義通寶偶而也有精美者,但為數極少。以上五種都有偽品,其中最多的要推天啟和龍鳳。有一種天啟通寶偽錢是取天定通寶改“定”作“啟”而成,偽劣品的“天”、“通”、“寶”三字與“啟”字有明顯的不協調感。

10、明代錢幣風格。

明代錢幣,早期與後期的文字、形制都不相同。早期狹輪,文字挺秀;後期外輪變寬,錢文以宋體為主。明初的大中、洪武錢為早期風格的代表,當時各局均有鑄造,分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等五式,版別較多,如“通”字就有單、雙點之分,背有紀值、紀地及光背等數種,各地所鑄的錢文自成系統,書體各不相同,存世多寡懸殊。偽造者有取常見的浙、豫版改成稀少的京、濟、鄂版,以致面背文字不符,暴露了弱點,如偽錢大中通寶背十掛的面文就完全是浙版的字體。

又如偽錢天順通寶是取明末的大順通寶改鑄而成,天順在弘治之前,屬明代的早中期,不應出現明末的錢風,明代實際上沒有鑄過天順通寶。明代錢文為避朱元璋的“元”字諱。一律稱通寶,且直讀(即通寶二字在右、左方);延至清代,錢文仍以直讀通寶為主。直至咸豐發行大錢時有恢復了元寶、重寶之稱

三、古錢的銅質銅色鑒別

古錢幣的銅質主要有紫銅、青銅、黃銅、白銅等數種。紫銅的含銅量最高,一般在90%以上,顏色紫紅。青銅屬銅錫鉛合金,其顏色有深紅、淡紅或水紅、青白、微黃等種。黃銅指銅鋅合金,其色有淡黃、金黃之分。白銅指銅合金,多見於近代機制幣。有一些銅色銀白的方孔古錢,習慣上也稱為白銅錢,但實際上並不含或含很少。它仍是一種青銅,只是鉛錫的成分較多而引起了銅色的變化,為了尊重習慣及鑒別上的便利起見,現仍稱為白銅錢。由於各個歷史時期各地的鑄錢方法、銅礦資源、成分配給都不相同,所以古錢的銅質銅色也有較大的差異。古錢的成反一般採取化學分析的方法來獲得,但這種破壞性試驗對古錢鑒定來講並無實際意義,所以古錢的銅色在鑒定上顯得更為重要。先秦圓錢的銅色深紅,接近紫銅。刀布幣的銅色多呈淡紅。

先秦錢幣的另一特點是幣身較薄,偽造者常滲入過多的鉛以增加銅熔液的流動性,這種偽品銅色暗紅,質軟易變形。半兩及五銖的鑄期較長,銅色也深淺不同。凡傳世日久的太和五銖,銅質裸露,其色深紅,且質地極為細膩,表面幾乎找不到砂眼氣孔。一種大字版的金旁略低,偽品的銅色較淡,且銅質也粗。五代時的天德重寶銅色微帶青白。天策符寶傳世品表面常有一層黑色的氧化層,內部銅質多呈水紅。永安一百、永安一千銅色微黃,南唐錢幣的銅色也多數偏黃。

北宋早期鐵母如宋元、太平等銅色淡黃或微黃,後期鐵母如紹聖、聖宋、大觀等銅色較深,而宣和、靖康、建炎小平鐵母多屬白銅。建炎重寶顏色深紅,南宋鐵母的銅色多數偏黃。遼錢銅色深紅或紫紅。西複錢銅色水紅。元錢銅色深紅及淺紅者多,而寺觀供養錢也有偏黃者。嘉靖之前鑄錢用青銅,嘉靖之後則多用黃銅,著與掌握了鋅的提煉技術有關。明清雕母(祖錢)銅色以金黃為主。

清代新疆鑄錢用紫銅,故稱新疆紅錢。咸豐寶福局錢為紫銅質,但寶福局闊緣紅銅質,咸豐重寶當百大錢、背外緣外重五兩者屬偽品,真品存世僅5枚左右,銅色有暗黃及深紅二種,外緣寬度與普通當百大錢同。一說寶福局大錢用銅炮材鑄成,銅色深淺不同,但主要是淡紅色的銅。小平鐵母及部分當十當二十樣錢以白銅鑄成。

咸豐寶河、寶陝當五百、當千大錢為紫銅質,當十至當百大錢為黃銅質,而黃銅的寶陝當千大錢則屬偽品,寶泉、寶源及寶鞏的當五百、五千大錢有黃銅、紫銅二種。咸豐滿漢文浙字錢銅色微帶金黃,且銅質細密,書體凝重,偽品錢文為普通楷書,銅色淡黃,銅質也粗。以上列舉部分古錢的銅色,但不包括特殊情況。

四、古錢幣形制鑒別

在錢幣的形制中,錢文字體較多地表現了時代的一致性。每種錢幣文字各有特徵,但它總還是一個歷史時期的字,有時代共性。這一規律,也可作為鑒定依據之一。鑒定一個錢幣字體對不對,首先看它是否合於時代特點,第二步才看它是否合於本品種的特點。比如,有的“東周”“西周”圜錢,錢文是小篆體,也有“化”錢文為小篆體,顯然都是偽品。小篆體是秦統一後“書同文字”,才推廣到全國的,戰國時的兩周錢文應具三晉兩周金文的基本寫法;化錢文應有齊文字的特徵。

又如,宋代錢文有“方頭通”,明清錢文也有“方頭通”,但方的程度不同,有一個從不太方到很方的變化過程。一枚錢幣上的字,同出於一人之手,應該彼此協調一致。用拼合法造的偽幣,很難做到這點。有人用南明桂王的永曆錢改成唐太宗時的大曆錢,兩種字體差距相距數百年,作法再精也能辨別出來。

各時期的鑄錢,或出於需要,或出於規定而形成一些特定的現象。如齊的刀幣為保護錢文而把輪廓鑄得較高,背中間有一高點。沒有這一特點,多半是偽品。又如唐代的乾封泉寶、大曆元寶、建中通寶、五代十國的保大元寶,錢文應旋讀,錢文對讀必假,因為 “制不類”。同一幣形,先後也有變化。燕的明刀幣,前期弧背,刀把上的二豎道不上侵,到刀把根部為止,明字長而狹。後期明刀幣磬折形,把上的二豎道上侵道刀身,明字多偏。明字狹長,身形磬折,或明字扁圓而身形弧背,必為偽品,因字形不符。

星、月、決紋、出紋等記號,也是古錢形制特點值得注意的地方。錢幣上鑄星月等記號,是當時人有意的製作。鑄星始于秦半兩錢,鑄月形、四決紋從西漢五銖錢開始。鑄四出紋從東漢五銖錢開始,星、月一直到明代崇禎錢上還有,隋代以後已不具有四出紋錢,四決紋似乎未出東漢。這些記號在五銖錢上表現得最多樣。試以五銖錢為例;獨漢武帝時的赤仄五銖上鑄過半菱紋,武帝五銖錢開始鑄上、下半星,至王莽錢止。

西漢五銖有面四決紋,至王莽錢止,從至今錢幣出土上看,東漢時已無此制。背四決紋開始于王莽時的“大泉五十”,西漢尚無此制。西漢五銖、王莽錢無月紋,東漢明帝至靈帝五銖錢已有月紋,但不多見。凡不符合上述情況者,多為假錢。

成交記錄

漢武帝時的三銖通行時間不長,存世也少。偽造者取五銖改刻,但三銖比普通五銖輕小,“銖”字寫法也與五銖有明顯不同,易於識別。也有以錢翻鑄的偽品,但能亂真者少。漢代的普通半兩、五銖錢存世較多,目前所見偽品幾乎都是半兩、五銖中的特殊品,如“兩兩”、“五五”等(實際上確有當時錯範或戲鑄的真品)。偽造者一般採用真錢改刻的方法,也有翻砂而成的,如偽錢“五五”、“平平五銖”但翻造不精,肉質粗糙。

新莽朝的鑄錢工藝非常講究,向稱鑄錢好手,但仔細觀察,王莽錢也有精細之分。拿著名的六泉十布來說,有輪廓斜削、筆劃細挺、製作特別精美的;也有文字平夷、製作較遜的。十布又有通穿(即圓穿與首端間有中線者)與不通穿二種。從整體上來講,當時的錢文以懸針篆為主,其筆劃之流暢峻削,佈局之勻稱得體,皆臻上乘。六泉十布中除大、小泉及大布外,偽品較多。有未見真錢,僅按舊譜翻造的“幼泉二十”偽錢,製作粗劣,容易識別;也有取舊錢改制的“壯泉四十”偽錢;還有照真錢翻鑄的,這種偽錢雖較精緻,但與真品相比,文字缺乏生氣,終能識別。

新莽朝的大泉五十雖無人作偽,但一些特殊品如大泉五銖等亦有偽品。真的大泉五銖是當時鑄的改范錢,原來的“十”字猶隱約可見;還有一種大泉五十背有吉語,如“長樂未央”等,文字書法生動有致,非作偽者所能摹仿,但極少見。

3、魏晉南北朝錢幣風格。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錢幣種類較多,在錢文上已打破了銖兩相稱的習慣,出現了一些國號錢、年號錢及古語錢,如“豐貨”、 “漢興”、“涼造新泉”、“大夏真興”、“永光”、“景和”、“天清豐樂”等等。這一類錢由於奇貨可居,偽造也多。“豐貨”錢的鑄工較差,但文字蒼勁古拙,偽品則貌似而神異,真偽易對照。“漢興”、“永光”、“景和”的直徑在1.55至1. 7釐米之間,“涼造新泉”、“天清豐樂”的直徑在2至2.2釐米之間,“大夏真興”的直徑在2.2至2.3釐米之間,若發現直徑大於此者,基本上都是偽錢。“漢興”有直接橫讀兩種,文字亦有篆隸之分。

“永光”、“景和”極為少見,解放以來未見有新的出土,且錢小穿大,容易破損毀滅,故現存精美完好者屈指可數;兩者以“永光”尤為難得,偽造者常以六朝五銖改制,但形制、文字面目皆非。“涼造新泉”的文字瘦小端正自成風格,可惜筆劃間常殘留流銅,錢文不甚清晰。若發現特別清晰規整的“涼造新泉”,倒要細心觀察,看看它究竟是否真品。北魏“太和五銖”以生坑為多,而偽品則多數做成熟坑(這非說凡熟坑的太和五銖都是偽品)。凡是傳世流行的古錢,不論是攜帶或收藏,都是用繩索穿起來的,經過長時間的摩擦,錢的兩面都一平如鏡,若是人為的熟舊,往往字口輪廓磨塌,文字失去精神。

4、唐代錢幣風格。

唐代貨幣以開元錢為主。初唐開元大型精美,會昌開元鑄工較為粗糙,其背文有“昌”、“京”、“洛”、“益”、“荊” 、“襄”、“藍”、“越”、“宣”、“洪”、“潭”、“究”、“潤”、“鄂”、“平”、“興”、“梁”、“廣”、“梓 ”、“福”、“桂”、“丹”、“永”等23種。背“永”字者最少,“永”字有穿上、穿下及大小之分,但文字多臃腫而平夷,精美者少。偽造者有取背文模糊的會昌開元改刻成永字開元,故鑒別時要留心觀察“永”字周圍有無刀刻痕跡,若系翻造者又當別論。會昌開元的背文系開鑄前用小戳子列印在模上,上下左右位置並不嚴格固定,有時凸出錢面甚多。

此外,尚有背文列印不清或一時不能確釋的會昌開元,但確是真品,非改刻偽鑄者。唐代的大曆、建中錢存世也較少,亦有偽造,但摹仿逼真的尚不多見。大曆、建中錢的製作不及初唐開元。大刀錢尚有大型精美者,建中錢多數薄肉小樣,大型厚肉的極少。

5、五代錢幣風格。

五代時各地割據政權紛紛設爐鑄錢,種類龐雜,由於連年征戰,當局者為了應付財政困難,或鑄大錢,或鑄鐵、鉛和低質合金錢,故五代時大錢多、鐵錢多、鉛錢多,製作精粗不一。如後晉時“天福元寶”大多薄小寙劣,製作粗糙;後周的“周元通寶 ”卻精美異常,于初唐開元相似。凡“周元通寶”大錢及小平背有龍鳳、佛像、公雞等圖案者,皆系後代仿製,決非當時的行用品。又同時馬殷的“乾封泉寶”大鐵錢,其間精粗相差特別大。“乾封泉寶”大銅錢傳世極少,所見偽錢文字過分造作,反失生趣,仔細分辨即能看出真偽。

6、宋代錢幣風格。

宋代錢幣一般是每換一次年號就新鑄一種錢,其鑄量、種類之多,為歷朝罕有。兩宋300年間,通行以小平及折二錢為主,間亦行用大錢,其輪廓、大小都有一定標準。自南宋淳熙七年開始,錢背以數字紀年,錢文書體也逐漸以宋體為主。總的來講,兩宋錢幣的鑄工考究,徽宗時期尤為突出,獨創一格的瘦金體見於錢文,秀纖的書法配以精湛的鑄工。常使偽製品相形見拙。宋錢的另一個特徵就是版別多,如宣和、政和共有數百種版別。南宋的嘉定鐵錢除大小不同外,又紅又專有通寶、元寶、重寶、新寶、永寶、真寶、珍寶、正寶、之寶、萬寶等10餘種,而背文以有紀地、紀年、紀值的區別,歷朝以來,實屬創見。

普通宋錢無人偽造,而康定、至和重寶背坊、虢,聖宋通寶、靖康等品種的偽錢較多,凡遇到這類錢幣時必須慎重對待,要仔細觀察有否做偽痕跡,是否與大量的普通宋錢形制相合,南宋的臨安府錢牌有三種式樣;一種是上下圓角;另一種是上下方角;第三種是上圓下方。清代仿造者取其錢翻砂,製成的贗品幾能亂真,唯鏽色、色漿不及,個別字文走形。

7、遼代錢幣風格。

遼代錢幣有其特殊的風格,錢文旋讀,字含八分,筆意古拙,銅色較紅。從遼代的天顯到遼宋的天慶,近一二百年間,錢文、形制均一脈相承,這說明遼代鑄錢有明顯的傳統性。遼代早期錢幣如天顯、應曆、保寧、統和等存世極少,偽造者無從覓得藍本,故偽錢亦少。有一種統和元寶偽品,與遼代風格相去甚遠,亦易識別。

8、金代錢幣風格。

金代錢幣向以精美著稱,這與金人掌握了宋陝西爐的鑄錢技術力量有關。金代的泰和通寶揩書大錢極為難得,數十年來,只發現二種版別,其書體甚佳,輪廓、文字略有肥瘦之分。曾見一種模仿細字版的偽錢鑄得較好,顯系用真錢翻鑄而成,但為了掩蓋新鑄痕跡,外輪被敲擊變形。小平楷書泰和通寶多數為白銅質地,亦甚難得;篆文的泰和小平錢未見真品;篆文折三泰和確有真品,然存世極罕;承安寶貨銅錢未見真品。

9、元代錢幣風格。

元代通行紙鈔,早期錢幣除蒙文大元及至大通寶外,鑄額均少。有些年號僅有廟宇錢傳世,這種廟宇小錢不作貨幣行用,舊稱供養錢。元末的至正權鈔幣值愈大(即錢形愈大),面背錯範沒有對準所致,造成文字和輪廓都傾於一邊的現象,但出於自然,無造作氣。其背文筆劃較繁,含糊不清者居多,偽造者常用真錢翻鑄,由於翻造不精,背文模糊,與真者大相徑庭。也有一種偽品雖刻意摹仿,背文特別清晰,同樣失去原錢雄渾自然的風貌。

歷朝鑄錢除特使情況外,鑄量以千、萬貫計,必然是熟練工人才能勝任,他們按工序放手操作,不若作偽者肆意模仿,顧此失彼,弄巧成拙。元末農民起義軍的錢幣如天啟、天定、天佑、龍鳳等,不僅書體極佳,鑄造亦精。大義通寶的鑄工不及以上四種,故有“精天定,濫大義”之稱。大義通寶偶而也有精美者,但為數極少。以上五種都有偽品,其中最多的要推天啟和龍鳳。有一種天啟通寶偽錢是取天定通寶改“定”作“啟”而成,偽劣品的“天”、“通”、“寶”三字與“啟”字有明顯的不協調感。

10、明代錢幣風格。

明代錢幣,早期與後期的文字、形制都不相同。早期狹輪,文字挺秀;後期外輪變寬,錢文以宋體為主。明初的大中、洪武錢為早期風格的代表,當時各局均有鑄造,分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等五式,版別較多,如“通”字就有單、雙點之分,背有紀值、紀地及光背等數種,各地所鑄的錢文自成系統,書體各不相同,存世多寡懸殊。偽造者有取常見的浙、豫版改成稀少的京、濟、鄂版,以致面背文字不符,暴露了弱點,如偽錢大中通寶背十掛的面文就完全是浙版的字體。

又如偽錢天順通寶是取明末的大順通寶改鑄而成,天順在弘治之前,屬明代的早中期,不應出現明末的錢風,明代實際上沒有鑄過天順通寶。明代錢文為避朱元璋的“元”字諱。一律稱通寶,且直讀(即通寶二字在右、左方);延至清代,錢文仍以直讀通寶為主。直至咸豐發行大錢時有恢復了元寶、重寶之稱

三、古錢的銅質銅色鑒別

古錢幣的銅質主要有紫銅、青銅、黃銅、白銅等數種。紫銅的含銅量最高,一般在90%以上,顏色紫紅。青銅屬銅錫鉛合金,其顏色有深紅、淡紅或水紅、青白、微黃等種。黃銅指銅鋅合金,其色有淡黃、金黃之分。白銅指銅合金,多見於近代機制幣。有一些銅色銀白的方孔古錢,習慣上也稱為白銅錢,但實際上並不含或含很少。它仍是一種青銅,只是鉛錫的成分較多而引起了銅色的變化,為了尊重習慣及鑒別上的便利起見,現仍稱為白銅錢。由於各個歷史時期各地的鑄錢方法、銅礦資源、成分配給都不相同,所以古錢的銅質銅色也有較大的差異。古錢的成反一般採取化學分析的方法來獲得,但這種破壞性試驗對古錢鑒定來講並無實際意義,所以古錢的銅色在鑒定上顯得更為重要。先秦圓錢的銅色深紅,接近紫銅。刀布幣的銅色多呈淡紅。

先秦錢幣的另一特點是幣身較薄,偽造者常滲入過多的鉛以增加銅熔液的流動性,這種偽品銅色暗紅,質軟易變形。半兩及五銖的鑄期較長,銅色也深淺不同。凡傳世日久的太和五銖,銅質裸露,其色深紅,且質地極為細膩,表面幾乎找不到砂眼氣孔。一種大字版的金旁略低,偽品的銅色較淡,且銅質也粗。五代時的天德重寶銅色微帶青白。天策符寶傳世品表面常有一層黑色的氧化層,內部銅質多呈水紅。永安一百、永安一千銅色微黃,南唐錢幣的銅色也多數偏黃。

北宋早期鐵母如宋元、太平等銅色淡黃或微黃,後期鐵母如紹聖、聖宋、大觀等銅色較深,而宣和、靖康、建炎小平鐵母多屬白銅。建炎重寶顏色深紅,南宋鐵母的銅色多數偏黃。遼錢銅色深紅或紫紅。西複錢銅色水紅。元錢銅色深紅及淺紅者多,而寺觀供養錢也有偏黃者。嘉靖之前鑄錢用青銅,嘉靖之後則多用黃銅,著與掌握了鋅的提煉技術有關。明清雕母(祖錢)銅色以金黃為主。

清代新疆鑄錢用紫銅,故稱新疆紅錢。咸豐寶福局錢為紫銅質,但寶福局闊緣紅銅質,咸豐重寶當百大錢、背外緣外重五兩者屬偽品,真品存世僅5枚左右,銅色有暗黃及深紅二種,外緣寬度與普通當百大錢同。一說寶福局大錢用銅炮材鑄成,銅色深淺不同,但主要是淡紅色的銅。小平鐵母及部分當十當二十樣錢以白銅鑄成。

咸豐寶河、寶陝當五百、當千大錢為紫銅質,當十至當百大錢為黃銅質,而黃銅的寶陝當千大錢則屬偽品,寶泉、寶源及寶鞏的當五百、五千大錢有黃銅、紫銅二種。咸豐滿漢文浙字錢銅色微帶金黃,且銅質細密,書體凝重,偽品錢文為普通楷書,銅色淡黃,銅質也粗。以上列舉部分古錢的銅色,但不包括特殊情況。

四、古錢幣形制鑒別

在錢幣的形制中,錢文字體較多地表現了時代的一致性。每種錢幣文字各有特徵,但它總還是一個歷史時期的字,有時代共性。這一規律,也可作為鑒定依據之一。鑒定一個錢幣字體對不對,首先看它是否合於時代特點,第二步才看它是否合於本品種的特點。比如,有的“東周”“西周”圜錢,錢文是小篆體,也有“化”錢文為小篆體,顯然都是偽品。小篆體是秦統一後“書同文字”,才推廣到全國的,戰國時的兩周錢文應具三晉兩周金文的基本寫法;化錢文應有齊文字的特徵。

又如,宋代錢文有“方頭通”,明清錢文也有“方頭通”,但方的程度不同,有一個從不太方到很方的變化過程。一枚錢幣上的字,同出於一人之手,應該彼此協調一致。用拼合法造的偽幣,很難做到這點。有人用南明桂王的永曆錢改成唐太宗時的大曆錢,兩種字體差距相距數百年,作法再精也能辨別出來。

各時期的鑄錢,或出於需要,或出於規定而形成一些特定的現象。如齊的刀幣為保護錢文而把輪廓鑄得較高,背中間有一高點。沒有這一特點,多半是偽品。又如唐代的乾封泉寶、大曆元寶、建中通寶、五代十國的保大元寶,錢文應旋讀,錢文對讀必假,因為 “制不類”。同一幣形,先後也有變化。燕的明刀幣,前期弧背,刀把上的二豎道不上侵,到刀把根部為止,明字長而狹。後期明刀幣磬折形,把上的二豎道上侵道刀身,明字多偏。明字狹長,身形磬折,或明字扁圓而身形弧背,必為偽品,因字形不符。

星、月、決紋、出紋等記號,也是古錢形制特點值得注意的地方。錢幣上鑄星月等記號,是當時人有意的製作。鑄星始于秦半兩錢,鑄月形、四決紋從西漢五銖錢開始。鑄四出紋從東漢五銖錢開始,星、月一直到明代崇禎錢上還有,隋代以後已不具有四出紋錢,四決紋似乎未出東漢。這些記號在五銖錢上表現得最多樣。試以五銖錢為例;獨漢武帝時的赤仄五銖上鑄過半菱紋,武帝五銖錢開始鑄上、下半星,至王莽錢止。

西漢五銖有面四決紋,至王莽錢止,從至今錢幣出土上看,東漢時已無此制。背四決紋開始于王莽時的“大泉五十”,西漢尚無此制。西漢五銖、王莽錢無月紋,東漢明帝至靈帝五銖錢已有月紋,但不多見。凡不符合上述情況者,多為假錢。

成交記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