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金元時期北方窯口高古瓷器的修足以及近年成交記錄介紹!

看到標題, 有朋友會說了, 鈞瓷的學習貼怎麼取名叫“金元時期北方窯口高古瓷器的修足”?其實自己早就準備寫一個關於元代鈞瓷器物修足的帖子, 後來想想單獨討論元鈞的修足有些片面。 元鈞的窯口有很多, 但大多集中在北方地區(南方窯口很少, 如鐵店窯、清溪窯等窯口的鈞瓷在工藝上與北方窯口的有很多區別, 一般玩友們稱為“類鈞”)。 這些北方窯口在元代生產的產品種類很多, 而鈞瓷只是其中的一個種類, 鈞瓷的產量占總產量的比例有大有小, 即便是類似於神垕鈞窯這樣的鈞瓷大窯,

其窯址的元代堆積層的殘片中除了鈞瓷之外還有黑瓷、青瓷、白瓷等其他種類的產品。 而從各窯口的生產過程來講, 鈞瓷與其他種類的瓷器的生產是同時進行的, 從胎泥的篩選、淘制、堆積發酵, 到拉胚、修胎, 這些工藝過程都幾乎相同, 只是最後上釉(或浸釉、刷釉)的種類不同而形成了產品種類的不同。 而修胎、修足作為整個工藝過程中的一環, 鈞瓷與其他種類產品的修足有著共同的地方, 那就是人工修胎、修足, 也正因為是人工修胎、修足, 由於各個窯工的修足手法、熟練程度的不一樣, 其產品會有差別, 而即使是同一個窯工, 其使用的修胎、修足工具的磨損程度的不同也都會在產品上反映出來。 我們從北方窯口其他種類瓷器的生產過程入手,
可以橫向比較這些窯口的鈞瓷收藏工藝, 因此, 此貼即是鈞瓷的學習帖, 也是金元時期北方窯口高古瓷器修足的學習帖。

鈞瓷的修足與修胎是我們對於一件器物進行斷代的重要因素之一, 很多時候僅憑修足就能判斷器物的新老, 因為古代器物是手工修胎、修足, 現在的大多數仿品是機制胎, 而機制胎與人工胎有著顯著的不同, 至於有哪些不同?請你繼續往下看吧。

先說一下機制胎與修足、修胎。

機制胎主要有機器旋胎和模具壓制的胎, 當兩隻或更多的機制胎放在一起的時候, 你會發現它們之間的區別很小, 幾乎一模一樣, 像是一胎所生的孿生兄弟, 而手工胎雖然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但更像是一群排行不同的兄弟, 你一眼就能看出不同的地方。 所以, 很多玩家都說, 人工胎很自然, 機制胎不自然, 但我要說的是, 每個人對於“自然”與“不自然”的理解是不同的, 只有瞭解了人工胎和機制胎各自的生產過程, 你才會真正理解什麼是自然, 什麼是不自然。 如果有條件的話, 你可以到現代瓷器的製作現場親自看看機械化制胎的全過程, 體會一下什麼叫做不自然。

下面重點說說人工修足、修胎。

由於古代窯廠通過長期的規模生產, 其窯工的分工已經很細緻, 生產各環節的窯工相對穩定, 因此各環節的窯工都可稱為熟練工, 否則就很難實現規模化生產。 一個熟練的修胎、修足的窯工是如果操作的?靜下心來想像一下吧,

熙熙攘攘的窯廠上熱火朝天, 每個窯工都各司其職、緊張的忙碌著, 而你自己就是一個熟練的修足窯工, 胎胚已經拉好, 稍作晾曬後胎泥尚未幹透(如果乾透了你怎麼修胎、修足?幹透的胎胚其修足的難度當然要比濕胎要大的多), 你手拿修足的竹刀(當然也可能是其他材質的修刀), 腳踩踏板帶動放有胎胚的輪盤開始旋轉, 當你的竹刀接觸到胎胚時會發生什麼情況?你馬上就能感覺到旋轉的胎胚通過竹刀傳到你手上的力度, 作為一個熟練工你早已可以通過這個力度來判斷胎胚的幹濕程度, 你下意識的調整腳踩踏板的頻率將輪盤的旋轉速度控制在最佳狀態, 這時的竹刀已經將胎胚外面的胎泥鏟掉,
並在竹刀邊緣經過的地方不停的有泥屑翻卷而出, 幾圈下來足的外壁已經成型, 接下來你按照師傅的教誨和最佳積攢下來的經驗, 將竹刀從自己滿意的角度靠近胎胚的足底開始挖削足窩, 足窩挖好之後, 你又用竹刀將足的邊緣處翻卷而未脫落的泥屑輕輕的掛掉, 對你自己不滿意的地方再稍加修整, 當你停止踩踏的時候, 一件器物完整的足已經形成, 將其小心的放到一邊後又開始準備進行下一個修足。 當你的思緒收回來後, 請你將自己的“產品”與下面這些底足對比一下, 看看它們之間有沒有共同和不同的地方?再想想為什麼會有這些共同與不同?

下面的這些底足均為金元時期北方窯口器物的底足, 我以前發的那個鈞瓷的學習帖,鈞瓷學習帖之二——粗略認識真品)中已經羅列了數十個常見的元鈞底足,本帖就不再重複了,大家可以將鈞瓷與其他種類元代瓷器的底足結合起來看看,找出並記住他們之間的共同點與不同點,別忘了,還有你自己的那件“產品”。

最後要說明一下,金代到元代同一窯口的生產工藝有著傳承關係,很多時候很難區分某件器物是金還是元代的生產工藝,特別是修足和修胎,對於一般的民用器物來講金代與元代區別都不大,更何況本帖主要討論的是人工制胎的“自然”與機制胎的“不自然”,因此附圖中並沒有標明哪件是金代,哪件是元代。

我以前發的那個鈞瓷的學習帖,鈞瓷學習帖之二——粗略認識真品)中已經羅列了數十個常見的元鈞底足,本帖就不再重複了,大家可以將鈞瓷與其他種類元代瓷器的底足結合起來看看,找出並記住他們之間的共同點與不同點,別忘了,還有你自己的那件“產品”。

最後要說明一下,金代到元代同一窯口的生產工藝有著傳承關係,很多時候很難區分某件器物是金還是元代的生產工藝,特別是修足和修胎,對於一般的民用器物來講金代與元代區別都不大,更何況本帖主要討論的是人工制胎的“自然”與機制胎的“不自然”,因此附圖中並沒有標明哪件是金代,哪件是元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