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宋代錢幣崇寧重寶的歷史與先生市場價值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源遠流長。 然而我國在鑄造錢幣的方面也是最早的。 中國最原始的金屬貨幣是出土於距今三千年前的殷商晚期墓葬中的“無文銅貝”。

徽宗在建中靖過元年(1101年)鑄有“聖宋元寶”、“聖宋通寶”、“崇寧通寶”、“崇甯元寶”、“崇寧重寶”、“大觀通寶”、“政和通寶”、“政和重寶”、“宣和元寶”、“宣和通寶”等。 其中最有市場價值的就是“崇寧通寶”、“崇寧重寶”這兩枚古錢幣。 崇甯通寶為徽宗禦書, 有小平、當十兩種,

小平錢徑26毫米, 中3.2克, 折十者錢徑35毫米, 中12克。 官方無載崇寧有折二, 折三型, 經考證為私鑄、後鑄, 崇寧版別很多;有鐵錢, 大錢有錯範、合背者;小平樣錢、當十大字及背四出鐵錢、鐵母, 珍罕。

西元1100年1月, 北宋皇帝哲宗病故, 由其弟趙佶接替做了北宋第八任皇帝, 為宋徽宗。 徽宗“性甚機巧, 優於技藝”, 終日沉迷于書法繪畫, 不理朝綱。 他在位25年, 先後鑄造了聖宋通寶、崇寧通寶(重寶)、大觀通寶、政和通寶(重寶)、重和通寶、宣和通寶(元寶)等6種錢幣, 其中崇寧通寶和大觀通寶的錢文是徽宗親書的瘦金體。 令人叫絕的是折十型瘦金書體的崇寧通寶,

青銅精製, 文字骨秀格清, 令人愛不忍釋。

關於此錢, 有一個傳說, 謂其面文為蔡京所書, 而蔡京書寫時別有用心地將“崇”字的山和宗的豎筆上下貫通, 連成一線;將“寧”字繁體之中的“心”省略, 被人指責為“有意破宋,

無心甯國”。 “崇甯”錢存世尚多, 版別亦多, 但迄今並未發現有如上所說這種寫法的錢幣。 自然也有根據以上說法造假的, 但那很容易辨別出來。 因此這段傳說得不到印證, 至今仍是一個謎。

錢幣用銅冶煉方法

除了火法冶煉之外還有“膽水冶銅法”。 這種冶銅法就是利用金屬鐵從含有銅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換出銅來, 然後把它刮取下來,再經烹煉後,就可以得到銅錠。所謂“膽水”是指天然的含硫酸銅(我國俗稱它為石膽、膽礬)的泉水。它的形成是因為天然的硫化銅礦石經風化氧化,一部分便會生成可溶性硫酸銅,經過地下水、雨水的浸泡、淋洗,便會溶解而匯入泉水中。這種膽水只要銅的濃度足夠大,就可以做為水法冶銅的原料。

早在漢代時,我國先民就已經注意到金屬鐵可置換銅的現象。例如西漢古籍《淮南萬畢術》上就有“曾青(碳酸銅類的礦物)得鐵,則〔鐵〕化為銅”的記載。東漢成書的《神農本草經》有“石膽能化鐵為銅”的話。東晉煉丹家葛洪在其《抱樸子·內篇》中講得更明確:“以曾青塗鐵,鐵赤色如銅,……而皆外變而內不化也。”不過那時多數人對這種現象沒有確切的瞭解,誤以為是鐵接觸到曾青、石膽就轉化為銅了。及至唐代,有些從事煉金術活動的方士就利用這個化學變化把石膽水和水銀放在大鐵鍋中加熱熬煉,被置換出的銅便與水銀形成汞齊。然後,他們把那些很像砂粒的銅汞齊加熱,蒸出水銀,便得到了紅銅粉。他們美其名叫“紅銀”,很自以為得意,認為真的實現了使鐵向銅的嬗變。唐代後期方士金陵子所撰的《龍虎還丹訣》就記載了這項“絕技”。

約在五代時,“膽水冶銅”正式成為一種實用性生產銅的方法。及至宋代,這種工藝發展到很大的規模。據《宋會要·食貨篇》記載,北宋徽宗年間以膽水冶銅的地區有11處,以韶州岑水(在廣東)、信州鉛山(在江西)、饒州德興(也在江西)三處規模較大。在崇寧二年(西元1103年)時,全國膽銅總產量達到了1874427斤,約占當時銅產量的12%。而在趙宋王朝偏安江南以後,所領江南14州的銅產量銳減,而乾道年間膽銅產量仍有21萬斤,竟占到南宋當年銅總產量的80%。所以宋代的人對膽銅生產非常重視,南宋人張甲曾專門寫了一部書《浸銅要略》,記載了當時膽銅的生產情況。關於浸取膽銅的具體操作,《宋史·食貨志》有記載:把生鐵打成薄片,排放在貯有膽水的槽中,浸漬幾天,然後刮取析出的泥狀銅(稱作“赤煤”),入煉爐化煉。當時的效益,大約每用鐵二斤四兩可得銅一斤,技術水準是相當高的。此外,那時還有利用膽土煎銅的“淋銅法”,基本原理與“膽水法”是相同的,此法“工多利少”,但“其土無窮,若比之礦銅,其利已厚”,所以也被普遍利用過。

然後把它刮取下來,再經烹煉後,就可以得到銅錠。所謂“膽水”是指天然的含硫酸銅(我國俗稱它為石膽、膽礬)的泉水。它的形成是因為天然的硫化銅礦石經風化氧化,一部分便會生成可溶性硫酸銅,經過地下水、雨水的浸泡、淋洗,便會溶解而匯入泉水中。這種膽水只要銅的濃度足夠大,就可以做為水法冶銅的原料。

早在漢代時,我國先民就已經注意到金屬鐵可置換銅的現象。例如西漢古籍《淮南萬畢術》上就有“曾青(碳酸銅類的礦物)得鐵,則〔鐵〕化為銅”的記載。東漢成書的《神農本草經》有“石膽能化鐵為銅”的話。東晉煉丹家葛洪在其《抱樸子·內篇》中講得更明確:“以曾青塗鐵,鐵赤色如銅,……而皆外變而內不化也。”不過那時多數人對這種現象沒有確切的瞭解,誤以為是鐵接觸到曾青、石膽就轉化為銅了。及至唐代,有些從事煉金術活動的方士就利用這個化學變化把石膽水和水銀放在大鐵鍋中加熱熬煉,被置換出的銅便與水銀形成汞齊。然後,他們把那些很像砂粒的銅汞齊加熱,蒸出水銀,便得到了紅銅粉。他們美其名叫“紅銀”,很自以為得意,認為真的實現了使鐵向銅的嬗變。唐代後期方士金陵子所撰的《龍虎還丹訣》就記載了這項“絕技”。

約在五代時,“膽水冶銅”正式成為一種實用性生產銅的方法。及至宋代,這種工藝發展到很大的規模。據《宋會要·食貨篇》記載,北宋徽宗年間以膽水冶銅的地區有11處,以韶州岑水(在廣東)、信州鉛山(在江西)、饒州德興(也在江西)三處規模較大。在崇寧二年(西元1103年)時,全國膽銅總產量達到了1874427斤,約占當時銅產量的12%。而在趙宋王朝偏安江南以後,所領江南14州的銅產量銳減,而乾道年間膽銅產量仍有21萬斤,竟占到南宋當年銅總產量的80%。所以宋代的人對膽銅生產非常重視,南宋人張甲曾專門寫了一部書《浸銅要略》,記載了當時膽銅的生產情況。關於浸取膽銅的具體操作,《宋史·食貨志》有記載:把生鐵打成薄片,排放在貯有膽水的槽中,浸漬幾天,然後刮取析出的泥狀銅(稱作“赤煤”),入煉爐化煉。當時的效益,大約每用鐵二斤四兩可得銅一斤,技術水準是相當高的。此外,那時還有利用膽土煎銅的“淋銅法”,基本原理與“膽水法”是相同的,此法“工多利少”,但“其土無窮,若比之礦銅,其利已厚”,所以也被普遍利用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