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價格親民,主流配置——不到5K,吃雞、設計、辦公樣樣精通

不知從何時起, “吃雞”成為了權衡PC裝機成敗的一個標準, 不過玩的人多自然討論就多, 關注度也會很高, 在絕地求生.大逃殺中, 網友們會將所用的配置按所用的顯卡進行分類, 比如麻風侏儒型(我感覺很難受):全最低配置, 仍然面臨卡機場、卡幀等問題;勉強流暢型:低配置, 能夠達到較流暢的顯卡從GTX960 GTX1050Ti起步。 什麼?1050TI不行?我當然知道1080TI是好顯卡, 可家人就給批了5K銀子, 你叫我腫麼辦?

這套配置中的套裝還是挺多的, 為何不選八代?我想說那不和我的胃口, 這套總計4855, 再來一套1XX的鍵鼠套裝我就能開戰了, 試想一下一塊影馳GTX1080名人堂8G遊戲顯卡就要4700銀子, 就剩下300你讓我喝西北風啊?

在這套配置中淘寶上可以看到不少商家在用微星B250M BAZOOKA和CPU還是記憶體做的套裝, 計算了一下還是選了一套板+U的套裝, CPU是i5 7500散片, 如果都單買的話i5 7500散片是1060, B250M BAZOOKA是599, 這個套裝還是節省了90大元, 對於微利時代的PC硬體市場已是很難得了。

我恰好要幫個朋友裝一套差不多的主機, 所以順便也給大家展示一番, 整體上微星的軍火庫主機板和紅龍顯卡裝在一起的話還是挺搭的!主機板上的龍爪印和顯卡散熱器上的龍爪燈還是挺搭配的!

微星軍火庫系列主機板相當於為主流的GAMING電競系列打的一個主力替補隊員, 性價比相當高, 配置也很棒!這款B250M BAZOOKA的做工很到位, 採用了4+2的6相風格,

採用整板的軍工級固態電容和全密閉的鐵素體電感, 還增加了兩顆高品質的TI素體電感, MOS管上每相一上兩下的配置, 再配以8PIN的輔助供電供電能力升級了一大截, 在B250M BAZOOKA上使用六代和七代全系酷睿處理器全都沒問題。

在記憶體插槽上配置的四條記憶體插槽也是黑白配分列為雙通道, 可支援2400MHz的64GB超大容量記憶體系統,不但容量支援大而且加入了DDR4 BOOST專利技術,該技術是一種後臺技術,一般是不生效的,只要啟動遊戲就啟動了,在遊戲中如果因記憶體造成了遊戲卡頓,DDR4BOOST就可以自動對記憶體的頻率和時序進行調整直到遊戲流暢為止。

七代酷睿升級了24條PCI-E直連高速通道,使得主機板的PCI-E擴展變得更加靈活了,一條PCI-E 16X全速顯卡槽,升級了加固焊點和卡槽金屬加固條,使得顯卡插槽的承載能力提升了35%,大大提高了平臺對重型高端顯卡的支援能力;此外還配了兩個PCI-E1X短卡槽。最明顯的升級就是在主顯卡槽的旁邊設置了一個2280/2260/2240的三規格的直連通道的M.2高速SSD介面,這使得板載SSD完全實現了,而除了高速SSD還配置了6個SATA3.0原生介面,不過像前作一樣B250也不支持任何形式的RAID。

背板I/O介面上升級也很明顯,提供了一對標準PS/2介面,USB 3.1 Type-A/Type-C介面各一個,兩個USB 3.0介面,兩個USB 2.0介面,一個千兆網路介面,一組3個3.5mm鍍金音訊介面,視頻界面包括DVI-D、HDMI的全數位介面。

說起微星的“GAMING”系列,很多人可能瞬間就腦補出這個系列顯卡的模樣——祖傳雙風扇和醒目的紅黑配色,沒錯,這一代的“GAMING”系列依舊延續了這種外觀,並且該系列也是目前市面上少有的在旗艦卡上也是用雙風扇散熱的招牌系列。其實就我個人來看,我還是很喜歡雙風扇散熱器的,三風扇的散熱器顯得太大太笨重,雖然散熱效果好,但實在不符合我的審美。

微星GTX 1050Ti GAMING X顯卡搭載了一顆全新Pascal架構的GP107-400核心,擁有768個流處理器,核心頻率1290MHz,boost後可達1493MHz。該卡擁有4GB GDDR5顯存,顯存位寬128bit,顯存頻率7108MHz。採用大尺寸PCB設計,更大的PCB尺寸除了可以容納更多的元器件,還可以帶來更好的散熱效果。日系全固態電容、超級鐵素體電阻等元器件的運用為顯卡提供更穩定的供電,保證顯卡穩定運行以及超頻,提升顯卡使用壽命。

配備了GAMING系列顯卡專屬的Twin Frozr VI散熱系統,顯卡低負載時(GPU溫度低於60攝氏度),顯卡風扇停止轉動,從而徹底消除噪音。顯卡的散熱器配備了1根S型8mm純銅鍍鎳熱管,熱管直觸GPU核心,以達到更好的散熱效果。

微星GTX 1050Ti GAMING X顯卡採用3+1相供電,充足的供電是顯卡性能的保證,更是顯卡超頻實力的體現。配備了一個6pin供電介面,不同於公版的無輔助供電設計,能夠為顯卡額外提供75w的電力,而且卡口朝向PCB背面,方便電源線插拔。

微星GTX 1050Ti GAMING X顯卡配備2枚直徑9cm的第四代刀鋒風扇,使用高品質雙滾珠軸承,相比油軸更加經久耐用,但靜音效果依然出色。刀鋒4(TORX 2.0)風扇擁有兩種不同扇葉間隔排列,引流扇葉可引入更多氣流,傳統扇葉則將引入的氣流向下壓來增強風壓,結構上和上一代刀鋒3(TORX 1.0)風扇的扇葉一樣,但是在扇葉葉片間距和引流扇葉弧度等方面進行了改進,互相配合能比上一代刀鋒3風扇提升22%的風壓從而提供更出色的散熱性能。

記憶體現在價格還是不怎麼給力,這款阿斯加特洛極燈條DDR4 2400 8G記憶體現在659的身價還是可以的,單根8G容量,頻率達到了2400Mhz,外觀設計上延續了上一代產品X1燈條發光的特點,燈光酷炫,特別適合於高端電競網咖、電競遊戲的使用,同時更能給MOD、水冷帶來顏值的昇華。

雖然今年AMD Ryzen5平臺對Intel平臺形成了較大的多核與性價比優勢,不過就穩定性來說,Intel平臺表現要更好一些,也沒有什麼翻車的問題。此外,i5-7500配GTX1050TI配置方案,是今年中端遊戲配置中的甜品級裝機方案,這套四核獨顯電腦主機預算在5000元以內,價格也不算貴,喜歡Intel平臺,打算組裝一套暢玩主流遊戲電腦的同學,不妨參考下。

可支援2400MHz的64GB超大容量記憶體系統,不但容量支援大而且加入了DDR4 BOOST專利技術,該技術是一種後臺技術,一般是不生效的,只要啟動遊戲就啟動了,在遊戲中如果因記憶體造成了遊戲卡頓,DDR4BOOST就可以自動對記憶體的頻率和時序進行調整直到遊戲流暢為止。

七代酷睿升級了24條PCI-E直連高速通道,使得主機板的PCI-E擴展變得更加靈活了,一條PCI-E 16X全速顯卡槽,升級了加固焊點和卡槽金屬加固條,使得顯卡插槽的承載能力提升了35%,大大提高了平臺對重型高端顯卡的支援能力;此外還配了兩個PCI-E1X短卡槽。最明顯的升級就是在主顯卡槽的旁邊設置了一個2280/2260/2240的三規格的直連通道的M.2高速SSD介面,這使得板載SSD完全實現了,而除了高速SSD還配置了6個SATA3.0原生介面,不過像前作一樣B250也不支持任何形式的RAID。

背板I/O介面上升級也很明顯,提供了一對標準PS/2介面,USB 3.1 Type-A/Type-C介面各一個,兩個USB 3.0介面,兩個USB 2.0介面,一個千兆網路介面,一組3個3.5mm鍍金音訊介面,視頻界面包括DVI-D、HDMI的全數位介面。

說起微星的“GAMING”系列,很多人可能瞬間就腦補出這個系列顯卡的模樣——祖傳雙風扇和醒目的紅黑配色,沒錯,這一代的“GAMING”系列依舊延續了這種外觀,並且該系列也是目前市面上少有的在旗艦卡上也是用雙風扇散熱的招牌系列。其實就我個人來看,我還是很喜歡雙風扇散熱器的,三風扇的散熱器顯得太大太笨重,雖然散熱效果好,但實在不符合我的審美。

微星GTX 1050Ti GAMING X顯卡搭載了一顆全新Pascal架構的GP107-400核心,擁有768個流處理器,核心頻率1290MHz,boost後可達1493MHz。該卡擁有4GB GDDR5顯存,顯存位寬128bit,顯存頻率7108MHz。採用大尺寸PCB設計,更大的PCB尺寸除了可以容納更多的元器件,還可以帶來更好的散熱效果。日系全固態電容、超級鐵素體電阻等元器件的運用為顯卡提供更穩定的供電,保證顯卡穩定運行以及超頻,提升顯卡使用壽命。

配備了GAMING系列顯卡專屬的Twin Frozr VI散熱系統,顯卡低負載時(GPU溫度低於60攝氏度),顯卡風扇停止轉動,從而徹底消除噪音。顯卡的散熱器配備了1根S型8mm純銅鍍鎳熱管,熱管直觸GPU核心,以達到更好的散熱效果。

微星GTX 1050Ti GAMING X顯卡採用3+1相供電,充足的供電是顯卡性能的保證,更是顯卡超頻實力的體現。配備了一個6pin供電介面,不同於公版的無輔助供電設計,能夠為顯卡額外提供75w的電力,而且卡口朝向PCB背面,方便電源線插拔。

微星GTX 1050Ti GAMING X顯卡配備2枚直徑9cm的第四代刀鋒風扇,使用高品質雙滾珠軸承,相比油軸更加經久耐用,但靜音效果依然出色。刀鋒4(TORX 2.0)風扇擁有兩種不同扇葉間隔排列,引流扇葉可引入更多氣流,傳統扇葉則將引入的氣流向下壓來增強風壓,結構上和上一代刀鋒3(TORX 1.0)風扇的扇葉一樣,但是在扇葉葉片間距和引流扇葉弧度等方面進行了改進,互相配合能比上一代刀鋒3風扇提升22%的風壓從而提供更出色的散熱性能。

記憶體現在價格還是不怎麼給力,這款阿斯加特洛極燈條DDR4 2400 8G記憶體現在659的身價還是可以的,單根8G容量,頻率達到了2400Mhz,外觀設計上延續了上一代產品X1燈條發光的特點,燈光酷炫,特別適合於高端電競網咖、電競遊戲的使用,同時更能給MOD、水冷帶來顏值的昇華。

雖然今年AMD Ryzen5平臺對Intel平臺形成了較大的多核與性價比優勢,不過就穩定性來說,Intel平臺表現要更好一些,也沒有什麼翻車的問題。此外,i5-7500配GTX1050TI配置方案,是今年中端遊戲配置中的甜品級裝機方案,這套四核獨顯電腦主機預算在5000元以內,價格也不算貴,喜歡Intel平臺,打算組裝一套暢玩主流遊戲電腦的同學,不妨參考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