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逐夢赤子心——記涿鹿縣“美吉”企業品牌創始人劉慧山

張家口新聞網記者宋錦豐郝少雲賈子龍

“美吉集團董事長”“美吉集團企業品牌創始人”“張家口市農村致富帶頭人協會副會長”, 光環之下, 折射出創業者飽經風霜的艱辛。

他, 從夢想出發, 歷經近40年的歷練, 在從美吉村到美吉集團的創業路上, 不停地奮鬥、艱難地求索, 在失敗中奮起, 在奮起中超越。 他, 在經歷了充滿坎坷與辛酸的創業路後, 憑著堅強的毅力、執著的堅持書寫了一個個真實的品牌創業故事。

他, 就是劉慧山, 一個從大山深處走出來的逐夢者。

來自大山深處的學子

48歲的劉慧山出生在國家級貧困縣---涿鹿縣南山區只有20多戶人家的美吉村。

八十年代初期, 美吉村留給世人的印象就是高聳入雲的大山, 彎彎曲曲的山路, 汗流浹背采藥背柴的漢子, 牆根下揣著手曬太陽的老人, 低矮石頭房前破舊的石碾, 昏暗的煤油燈下憔悴疲憊的身影……劉慧山就是從這裡走出來的第一個大學生。

踏實厚道、堅毅耿直又風趣幽默的劉慧山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初見他時, 就被他眼神裡透出的剛毅和果敢吸引。 談到創業經歷, 劉慧山娓娓道來:10歲那年, 這個處在懵懂期的男孩就開始憧憬著山外的世界, 他發誓長大後要為自己的家鄉創出一片天地, 讓這個大山深處的小山村被世人知曉, 這就成了他之後幾十年為之奮鬥的夢想。

1983年9月, 13歲的劉慧山背著半塊皮褥子包裹的一卷行李, 到五十裡外的鎮中學上學。 三年的春秋冬夏, 每個星期天, 他都會獨自一人背著玉米餅從美吉村行走五十裡山路到學校, 無論嚴寒酷暑風霜雨雪, 從未間斷。 對知識的渴望, 讓他忘記疲勞, 忘記孤獨, 三年行程近萬里。 他說, 路在腳下, 夢在遠方……三年後, 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山外的縣重點高中, 之後, 他成為美吉村走出來的第一個大學生。

大學期間的每個寒暑假, 他都在勤工儉學中度過, 那時候沒有綠色通道、沒有助學貸款, 只有夢想做支撐, 他用倔強的汗水賺學費, 圓滿完成了學業!

創業路上奮勇拼搏

1993年夏天, 大學畢業的劉慧山被分配到離縣城20華里的長梁山水電站。

但是創業的夢想並未就此止步, 三年後, 他義無反顧的辭去了公職, 扔掉眾人口中的“鐵飯碗”, 決定下海經商。

“當時所有人都不理解, 更別說支持。 ”劉慧山道出了當年創業的艱辛, 他從一紅一黑兩塊布做起, 拍起了藝術照, 辦起他的第一家企業---美吉圖片社。

創業是艱辛的, 他經常忙得顧不上吃飯, 還不時變換著壯工、瓦工、焊工、水暖工、電工、修理工、攝影師、經理的角色。 辛苦沒有白費, 越來越多的顧客慕名到他的照相館拍照。 8年間, 他先後幫助村裡的年輕人開了5家照相館, 解決了10多人的就業問題, 並資助多名五保戶和貧困學生, 終於做到了當地攝影行業第一品牌---美吉影樓。

2002年, 生意雖然紅火, 影樓規模擴大,

但繼續做大做強遇到瓶頸, 他毅然決然來到北京大學企業管理研究生課程班學習, 半年後的脫產學習結束, 他以美吉命名創立了第二家企業---“北京美吉吉美科技有限公司”。

2005年, 他放棄了北京的公司返回老家, 在家鄉建立了第一家虹鱒魚研究實驗基地。 同年, 在小五臺山上試種從新疆引進的雪蓮花種子。 如今, 他引進的冷水魚養殖專案, 已成為當地百姓脫貧致富的重要項目之一, 每年為當地百姓創造產值近千萬。

之後的幾年, 劉慧山曾經遇到事業上的瓶頸期, 但是他不放棄, 憑藉著對家鄉百姓承諾的信念, 一往無前。 直到2012年, 劉慧山終於迎來了事業的轉機, 他的誠信讓他成為了北京嘉和一品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的小米供應商,

後來發展成長為嘉和一品20多個雜糧品種、近100家連鎖粥店的優秀供應商。 同年他註冊成立了美吉農副特產專業合作社、涿鹿美吉生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企業, 並在北京最大的糧食批發市場王四營擁有了自己的門市。

成功不忘反哺鄉親

“一人富不是富, 全村的百姓都過上好日子才是我追求的目標。 ”2014年, 劉慧山毅然停掉北京的糧食業務, 重新返鄉開發當地農產品, 一心挖掘本地雜糧的優勢, 立志打造自己的農業品牌。

2016年初, 劉慧山租賃了縣城的一間廠房, 進廠後才發現這個新建廠區的附屬設施還不完善, 於是, 他自購發電機發電、用三輪車拉水施工, 完善廠區設施, 他和工人們一起幹, 身上掉了幾層皮。 經過一千多個日夜的拼搏,美吉集團終於變為一個有一定基礎的實體企業。

經過努力,他以“公司+研究院+合作社+基地+農戶”方式組建了企業聯盟,開發並搭建了美吉互聯網+農業平臺、美吉線上教育平臺。為改良家鄉蜜蜂品種,引進東北黑蜂養殖項目,註冊了“美吉村”商標,“美吉村”品牌野花蜜成功打入北京市場,本地特色農產品“美吉特產”也成功上市。

成功後的劉慧山沒有忘記家鄉,之後為家鄉貧困百姓捐贈上千套桌椅和餐具;給山西省腦癱康復醫院捐贈價值數十萬元的醫學資料以説明腦癱患兒。多少年來,劉慧山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拖著疲憊的身影,艱難而自信的跋涉著,他用淡定的憨笑、平靜地去克服種種困難,為家鄉、為父老鄉親無私地奉獻著。

經過一千多個日夜的拼搏,美吉集團終於變為一個有一定基礎的實體企業。

經過努力,他以“公司+研究院+合作社+基地+農戶”方式組建了企業聯盟,開發並搭建了美吉互聯網+農業平臺、美吉線上教育平臺。為改良家鄉蜜蜂品種,引進東北黑蜂養殖項目,註冊了“美吉村”商標,“美吉村”品牌野花蜜成功打入北京市場,本地特色農產品“美吉特產”也成功上市。

成功後的劉慧山沒有忘記家鄉,之後為家鄉貧困百姓捐贈上千套桌椅和餐具;給山西省腦癱康復醫院捐贈價值數十萬元的醫學資料以説明腦癱患兒。多少年來,劉慧山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拖著疲憊的身影,艱難而自信的跋涉著,他用淡定的憨笑、平靜地去克服種種困難,為家鄉、為父老鄉親無私地奉獻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