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杭州四中校長:教育資訊化和教育技術落地中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智慧觀】本文整理自杭州四中校長張偉韜昨日在GET2017教育科技大會參與圓桌探討時的講話。 關於教育技術落地的痛點, 他認為目前的教育技術產品依然遊走在教育的認知層面, 但認知層面只是教育的一部分。 技術想要落地, 應該按照一個內行的角度來理解所做的產品。

杭州四中校長張偉韜

當時給我這個命題的時候, 我感到壓力非常大, 因為的確落不了地。 我十多年前去過深圳, 來過北京, 也到過上海, 一直在看各個學校落地的情況。 我選擇的第一個切口就是做學校的資訊化管理, 做了一個系統。 關於各個系統互不相容的問題, 我們是解決了的。 十年後再來考慮這個問題, 我有三個想法。

教育是一個生態, 線上、線下要融合, 是我今天最大的感受。 學校的痛點就在於無法個性化, 而線上教育最大的強項就在於個性化。 雖然還不夠個性化, 但是相比而言,

它有很大的優勢。 所以, 我們第一個切入點, 就是從戰略層面上做好融合。

第二, 就像我們講醫學, 但實際上我們對人的瞭解是非常有限的, 我們的教育也是如此, 我們對人自身的認知是非常局限的。 我聽很多企業介紹自己的產品, 抓取各種資料進行大資料分析, 我認為這些還是在我們認知的外表遊走, 還是很粗淺的東西。 當你仔細去聽, 仔細去看, 走到下一步的時候, 就沒有了。 這就是現在學校真正的痛點。

所以, 整個切入點就應該從我們的認知方式著手, 然後建立相關的機制。 在座的很多是搞技術的, 實際上教育內在的統計是沒有原創的統計理論的。 我們的很多探索來自醫學, 甚至運動學建模的資料和統計評價方式。

8年前, 我就想去做, 並且已經邁出了第一步。 我希望給課堂教學和學生行為做有指向性的測量, 來考察學生的學習方式。 後來因為我工作調動, 工作平臺發生變化, 這項工作很遺憾沒有做下去。 在那之後有科技人員跟進去做, 應該說不是按照一個內行的角度來理解所做的產品, 所以我們看到現在的很多教育產品包括通關、升級這些東西, 這都不是教育的本意。 我們要致力於這個方向的突破。

第三, 我在這裡想大聲疾呼, 我們今天談的教育, 只是教育的一部分。

教育有三大部分:

1. 知識的認知。

2. 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提煉和形成。

3. 相關能力的訓練和拓展。

這三者是有機結合的。 有些機構很理性地把學習過程肢解為幾個部分,

非常聰明, 但是不夠用。 所以, 我們要全面地理解教育, 如果理解了, 我們技術推進的切口也會更大。 大家現在更多是把著力點放在了知識的認知上面。

—完—

想知道AI加教育領域有哪些最新研究成果?

想要AI領域更多的乾貨?

想瞭解更多專家的“智慧觀”?

請在對話介面點擊“找找看”, 去獲取你想要的內容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