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劉鑫江歌案裡,新京報被罵給兇手洗白,究竟發生了什麼?

作者:泊南

新京報在給誰洗白?

(一)

在11月3號的時候, 恰逢江歌血案一周年, 彼時劉鑫還未露面, 殺人者陳世鋒的審判撲朔迷離, 網路上對江歌的關注也相對較少。 我因為義憤填膺, 希望大家來關注這件事情, 寫下了一篇譴責劉鑫和陳世鋒的文章《江歌血案:你找我幫忙, 原來是讓我替你去死》, 稱他們為卑劣:

點選連結回顧:

自從江歌死後, 這是劉鑫和江歌母親的第一次見面

十多天后, 因為劉鑫現身與江歌母親見面, 江歌血案再次成了全社會熱議的話題, 著名自媒體人咪蒙寫下了一篇10w+評論文章:《劉鑫江歌案:法律可以制裁兇手, 但誰來制裁人性?》, 回顧了劉鑫在江歌案中令人憤怒的行徑, 怒斥“我們可以原諒一個人, 但我們絕不原諒一個混蛋”。 意指劉鑫不配做人, 並用混蛋、人渣來評價劉鑫。

這篇文章令無數憤怒的網友拍手稱快, 但卻引來了新京報的駁斥。

咪蒙文章下的高亮評論和作者回復

新京報先是批評咪蒙, 在沒有證據的前提下臆測事實:“咪蒙在文章稱, 江歌被害之後, 劉鑫和她全家內心“沒有一絲愧疚”, “沒有一次反思”;再比如, 視頻裡, 劉鑫把江歌媽媽往自己身上攬, 咪蒙稱其是“想強行製造一個和解的畫面”,

這種偏執一方, 絕對化、誅心式的定論, 真的是事實嗎?劉鑫全家的內心是如何被咪蒙輕易“洞見”的?”

另外, 新京報更著力批評咪蒙號召網路請願處死兇手陳世鋒一事:“到底什麼才是公正的審判, 最終還是要在法庭上定奪, 咪蒙直接在自己影響力巨大的公號裡號召“處死一個人”, 令人不寒而慄。 ”

這讓新京報深陷輿論譴責的漩渦, 網友評論稱:“新京報是無良媒體, 在為兇手陳世鋒和劉鑫洗白。 ”

新京報這篇文章下的留言, 網友幾乎一面倒的批評新京報

(二)

新京報被網友批評, 其實並不令人意外。

這篇文章立足的兩個觀點, 仔細思考後就會發現有些站不住腳。 首先, 新京報斥責咪蒙臆想劉鑫的心理活動, 說你怎麼知道人家沒有一絲愧疚,

沒有一次反思?你怎麼知道劉鑫一家心裡是怎麼想的?

話雖如此, 但誰也沒有讀心術, 劉鑫和她家裡人心裡究竟是怎麼想的, 除了她自己, 無人得知。 那麼, 按照這個邏輯, 全世界批評劉鑫的人都應該閉嘴, 江歌的母親也該閉嘴。 因為, 你們沒人知道劉鑫內心的真實想法, 又怎能向其抱怨、批評、斥責呢?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一個人怎麼想並不重要, 他怎麼做才重要。

劉鑫哪怕是每天以淚洗面, 不斷地愧疚和反思, 但她依然沒有參加江歌的葬禮, 人間蒸發一年, 威脅江歌母親如果再向外界施壓, 自己就不配合警方調查取證, 抱怨自江歌案後的輿論讓自己丟了工作……

劉鑫這一年多的行為, 從來沒有讓我們看到愧疚和反思。

劉鑫接受採訪, 談及自己被江歌母親公佈個人資訊後丟了工作

新京報第二個有待商榷之處是, 它批評咪蒙不該號召大家去留名請願處死兇手陳世鋒。 但是, 咪蒙並不是第一個號召的人, 江歌的母親才是。 她早在數月前就在國內號召了大家集體簽名, 請願處死兇手陳世鋒,得到了網友的積極回應。

江歌母親號召網友請願的原文

而令人意外的是,新京報也在兩天前對此事進行了正面的宣傳。

同樣的一件事情,咪蒙號召處死一個人,就是“不寒而慄”,而江歌母親號召處死一個人,就變得可以接受了嗎?

(三)

雖然新京報這篇攻擊咪蒙的文章欠妥,但有一種聲音,認為新京報在說風涼話,是在給劉鑫和兇手洗白,我卻不贊同。

新京報這篇文章下的兩段留言

現在是網路媒體時代,以前報紙上都尊稱編輯,現在都戲稱小編了。但是,網友們往往誤會了一件事,一家媒體的編輯也好,小編也罷,雖然的確是一個個有血有肉人,但他們的發聲代表的卻不是自己,而是這家媒體的立場。

小編女兒被人這樣殺了,你還能平心靜氣的講道理嗎?當然不能,但是他打下的字、說出的話、講的道理都不完全是小編自己的想法,而是新京報這家媒體的立場和判斷。如果一個記者、編輯或是家人出了事,就可以罔顧事實,濫用媒體資源操縱輿論、指天罵地,那到最後,誰還敢相信媒體呢?

陳永洲事件:2013年,某報記者陳永洲因報導中聯重科集團負面新聞被長沙警方跨省羈押,該報紙隨即在頭版頭條發表了重磅言論《敝報雖小,窮骨頭還是有兩根》,呼籲長沙警方放人,稱記者正常採訪,警方濫用權力拘留。然而事實上,陳永洲收受賄賂,惡意做假新聞誣陷中聯重科。

媒體的工作不是罵人,而是盡力的講述事實、還原真相,提供一個平臺給涉事的雙發發聲,既要讓江歌母親說話,也千萬別把劉鑫的嘴捂住。“我雖然不贊同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而新京報這篇評論裡的兩個觀點,雖然有待商榷,但其本意卻是好的。

這些年來,我們看過的反轉新聞還少嗎?多少原本篤定的事情,大家批也批了、罵也罵了,最後卻發現是一條假新聞,甚至是與原來的事實完全背道而馳,嫌疑人和被害人身份互相掉個的現象也不少見。在最終審判之前,網友得到的資訊畢竟是有限的,我們單方面呼籲死刑,但假設,我是說假設殺人者並非陳世鋒,法院迫於輿論的壓力處死了一個無罪的人,屆時是不是我們都是兇手呢?

所以,新京報的初衷,是想要提醒大家網路暴力的危害,提醒大家不要用輿論代替審判,以免出現好心辦錯事、造成冤假錯案的慘劇。

假如連新京報這樣的媒體,都和咪蒙一樣,不管不顧的大罵一場,這個社會將會變得很可怕。試想,假如有一天你被誣陷殺了人,整個社會的聲音都是要你償命,你心裡有委屈,卻沒有一家媒體願意讓你發聲,網路暴力最終判處了你死刑,你會怎麼想?

希望江歌案最終能得以公正的審判,也希望媒體能夠繼續秉持客觀中立,網友能夠繼續以善良和正義來聲援,我相信正義即將到來。

請願處死兇手陳世鋒,得到了網友的積極回應。

江歌母親號召網友請願的原文

而令人意外的是,新京報也在兩天前對此事進行了正面的宣傳。

同樣的一件事情,咪蒙號召處死一個人,就是“不寒而慄”,而江歌母親號召處死一個人,就變得可以接受了嗎?

(三)

雖然新京報這篇攻擊咪蒙的文章欠妥,但有一種聲音,認為新京報在說風涼話,是在給劉鑫和兇手洗白,我卻不贊同。

新京報這篇文章下的兩段留言

現在是網路媒體時代,以前報紙上都尊稱編輯,現在都戲稱小編了。但是,網友們往往誤會了一件事,一家媒體的編輯也好,小編也罷,雖然的確是一個個有血有肉人,但他們的發聲代表的卻不是自己,而是這家媒體的立場。

小編女兒被人這樣殺了,你還能平心靜氣的講道理嗎?當然不能,但是他打下的字、說出的話、講的道理都不完全是小編自己的想法,而是新京報這家媒體的立場和判斷。如果一個記者、編輯或是家人出了事,就可以罔顧事實,濫用媒體資源操縱輿論、指天罵地,那到最後,誰還敢相信媒體呢?

陳永洲事件:2013年,某報記者陳永洲因報導中聯重科集團負面新聞被長沙警方跨省羈押,該報紙隨即在頭版頭條發表了重磅言論《敝報雖小,窮骨頭還是有兩根》,呼籲長沙警方放人,稱記者正常採訪,警方濫用權力拘留。然而事實上,陳永洲收受賄賂,惡意做假新聞誣陷中聯重科。

媒體的工作不是罵人,而是盡力的講述事實、還原真相,提供一個平臺給涉事的雙發發聲,既要讓江歌母親說話,也千萬別把劉鑫的嘴捂住。“我雖然不贊同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而新京報這篇評論裡的兩個觀點,雖然有待商榷,但其本意卻是好的。

這些年來,我們看過的反轉新聞還少嗎?多少原本篤定的事情,大家批也批了、罵也罵了,最後卻發現是一條假新聞,甚至是與原來的事實完全背道而馳,嫌疑人和被害人身份互相掉個的現象也不少見。在最終審判之前,網友得到的資訊畢竟是有限的,我們單方面呼籲死刑,但假設,我是說假設殺人者並非陳世鋒,法院迫於輿論的壓力處死了一個無罪的人,屆時是不是我們都是兇手呢?

所以,新京報的初衷,是想要提醒大家網路暴力的危害,提醒大家不要用輿論代替審判,以免出現好心辦錯事、造成冤假錯案的慘劇。

假如連新京報這樣的媒體,都和咪蒙一樣,不管不顧的大罵一場,這個社會將會變得很可怕。試想,假如有一天你被誣陷殺了人,整個社會的聲音都是要你償命,你心裡有委屈,卻沒有一家媒體願意讓你發聲,網路暴力最終判處了你死刑,你會怎麼想?

希望江歌案最終能得以公正的審判,也希望媒體能夠繼續秉持客觀中立,網友能夠繼續以善良和正義來聲援,我相信正義即將到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