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陳履生:我曾經的清明節與敬祖宗

▲ 我與父母在1978年

清明是思念, 是回憶, 是紐帶, 是惆悵, 是祭奠。 清明也是在世親人的一次聚首, 很多人都在路上趕回老家祭奠親人。

因此, 清明在中國有著特別的意義。

除了春節之外, 清明節是中國人的又一個最重要的節日, 清明節也是文化傳承中的一種特別的方式。

記得那一年, 突然之間, 我們家所在公社裡的那些過去貧窮的、遊手好閒的以及被人瞧不起的人突然手臂上戴上了紅箍, 一夜之間世界顛倒了, 人們發現周遭的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當人們在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 原有的秩序被顛覆了。 就在那一年, 我家的家譜被燒了, 以至於勉強通過回憶才能夠湊齊班輩中的“臻廣恒履太, 永保發祥安”, 之前的、之後的都沒有了。 當時, 儘管我爺爺非常機智的把家譜抱到屋後的竹園裡藏著, 但還是沒有保住, 被燒了。

事情就是這樣, 當人們面對自己生活的時候,

清明節還是以它的方式往前推展。 所以, 不管是清明節, 還是“四舊”中的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 不是說破就破的。 或許是暫時破了, 但難以斬草除根。 正所謂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經歷了十年, 清明節以及關於清明節的所有都沒有破除, 人們照樣去過清明, 該祭奠的祭奠, 該磕頭的磕頭, 時間不夠, 還放假了。 而回首那十年過去的清明節, 則是非常悲催的不堪回首, 既不清, 也不明。

▲我家的祖屋, 看著挺寒酸的, 可是在當地還算好。

▲ 那一年的雪後, 和往常一樣的我, 經常在這裡發呆。

和家鄉中的每一戶人家一樣,

我們家在這一天也有祭奠的儀式。 那是在我很小的時候從記事時起, 年年過清明都要敬祖宗, 這是家裡的大事。 那時候敬祖宗的儀式都是由我爺爺主持, 爺爺過世之後, 則由我父親來接班, 現在輪到我了。

所謂的祖宗, 也就是我父親的爺爺, 我父親的爺爺的父親等等, 包括一直往上的前輩。 這些被稱為祖宗的前輩, 實際上我一個也沒有見過, 更不知道是長的什麼樣, 沒有任何圖像。 而父親還是開照相館的, 看來我父親的爺爺在我父親開照相館之前就去世了。 顯然, 對於祖宗的敬重是因為血緣。 我們這些孫子輩只是隨著爺爺和父親去祭奠他們的長輩, 因此, 清明那一天的爺爺也有著特別的尊崇感。

爺爺因為主持儀式而在那一天中表現出了在家裡的崇高的地位。 那時候家裡只有三間正房, 三件廂房, 祭奠儀式都是在堂屋中進行的。 不管是廂房還是正房, 地面都是土的, 沒有見過鋪過磚的人家。 爺爺在日偽時期做過兩面派的鄉長, 屬於那種有點臉面的鄉紳, 但沒有電影裡那種矜持的不可一世的感覺。 他很勤勞, 直到近八十歲還擔水澆菜園, 自食其力, 或許那是新社會把他改造的結果。 家裡的傢俱很少, 堂屋中有一張八仙桌, 兩把太師椅。 祭奠之前先要把原本擺在堂屋東側的八仙桌抬到堂屋的中間, 朝門的中間放兩把太師椅, 兩側放上長板凳;與太師椅相對的一面中間, 也就是大門口, 放有圓形的拜墊。 拜墊是草編的,講究一點的也有用比草高級一點的竹筍皮編的,都是就地取材的材料。祭奠除了儀式之外,飯菜是最重要的,很有講究。在家鄉揚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條扁魚,其它魚好像不行,為什麼不行?據說是祖宗不喜歡吃,不知道是從哪裡聽來的,傳下的。好像我爺爺說的就是規矩。對於揚中人來說,鯽魚上不了檯面,鰱魚檔次太低,好像只有扁魚合適。雖然,家鄉有許多河鮮,但沒有聽說能夠上敬祖宗的檯面的。同時必須有豆腐和青菜——青菜燒豆腐,但不能把豆腐說成是“大豆腐”,不吉利,家裡死了人辦喪事才吃“大豆腐”,就是一整塊的豆腐。這兩樣是與清明所關聯的食物,是必須要具備。其它還有金針菜與紅燒肉也算一碗,一般要有6大碗。那個時候的生活非常的艱苦,物質貧乏,十年中買什麼都要票,計畫供應。那個時候的生活也非常簡單,吃的東西也非常的少,數量少,品種少。人們也拿不出更多的余錢來孝敬祖宗,只是盡自己所能,但扁魚是必須要備的。當然能買到大的扁魚就更好,可不容易能碰到。所以,父親每次買到大的扁魚從菜市場回來都非常得意。

▲ 我的父親給人家拍了一輩子的照,自己留下的照片卻很少。他一輩子膽小,而一輩子的遺憾是組織上給他派來一個後來造他反的徒弟。

▲ 我的母親總是那麼講究,雖然很樸素。她一輩子最大的遺憾是她的爸爸媽媽沒有讓她讀書。

敬祖宗的儀式是在桌上擺好飯菜開始的,媽媽最後還要調整順序和位置,她很講究,從不將就。祖宗的位置一般是六個。每位祖宗的飯碗邊上前都擺上筷子。儀式開始時,爺爺先點上香燭。然後,雙手執香到屋外去請祖宗,默默的念念有詞,意思是“列祖列宗回家吧”。爺爺回到供桌前,作揖,叩拜祖宗,插上香,然後帶頭去磕頭。磕頭是很有講究的,長輩先磕頭,兄弟之間,老大老二按照順序磕頭。全部嗑完頭之後要等候祖宗吃飯。祖宗吃飯的時間長短沒有一定,通常來說要等五分鐘左右。接下來就是燒紙錢。現在燒紙比較簡單,過去的紙錢比較講究,分兩種,一種是用錫箔折成元寶;一種是在黃紙上用一個鐵的模子打圓形的圖案,相當於過去的銅錢。一般來說,都是女人折元寶。女人們一邊折元寶,一邊談家常。等這些儀式全部結束之後,爺爺會拿著未燃盡的香作揖,轉身面向門外再叩拜祖宗,送別祖宗,請他們明年同時間再來。清明的祭奠儀式即此結束。之後必須要把桌上的所有飯菜收回到廚房,放到灶臺上,哪怕是碰一碰灶台。可米飯是必須要倒回到鍋裡再重新盛到碗裡。這就是所謂的回鍋。因為祖宗已經吃過了,不能接著吃,必須要回鍋之後才可以吃。這就是規矩,沒有為什麼。

一年中的清明節是非常重要的節點。除了它的文化意義以及對於親人的感情之外,更重要的是那頓飯。春節過去了一段時間,正是青黃不接的春荒,大家都是饑腸轆轆,這個時候需要補充一些食物。子子孫孫們以祖宗的名義而飽餐一頓,實在也是得到了祖宗的庇佑。如果不敬祖宗,哪來如此的饕餮盛宴。因此,這一個節日對於孩子來說也是相當重要的,是極其期盼的。當把回到灶臺上的飯菜重新搬到桌上的時候,那就是我們這些為祖宗磕頭的後輩們大餐的開始。實在是沒有辦法,那年頭肚子太餓了,肚子裡面太沒有油水了,過什麼節都是一種改善。眼巴巴的,就等著過清明、敬祖宗。

飯後,全家集體隨著爺爺去上墳燒紙。當年奶奶的墳是像模像樣,四周栽了四株柏樹,活了三株。父親對他媽媽的感情從這些柏樹中可以看出,當年揚中人家的墳前是很少有這種規模和氣象的。奶奶名叫陳吳氏。她嫁到陳家來的時候沒有名字也沒有生日,是後來她的獨子的兒子、也是我的父親給她取的名字,生日就隨便說了個日子。因為1949年之後的戶籍制度,人人都要有個官名和生日。那時候女人沒有地位,我那小腳的奶奶實在是太可憐了。還好她只生了一子一女,沒有像其他媽媽生十個八個孩子的,那是遭大罪了。遺憾,奶奶的墳後來因建設用地而遷移;即使不遷,在後來的平墳運動中也被拆了。留存的只是記憶。其它的祖墳就是東一地、西一地,這些祖宗們也是挺可憐的,死後都不得安寧。清明墳前最重要的是挖墳帽子,同時,為墳墓培上新土或修繕,或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燒紙、磕頭行禮。讓墳頭有點新意,說明家裡人沒有忘記他們,來過了。文革之後,禮儀從簡,不在墳頭磕頭了。

在文革前,這種祭奠都是順風順水的按部就班,年復一年。可是,到了文革,破四舊、立四新成為紅海洋的前奏,敬祖宗,磕頭燒香作為封建迷信都是必須要破除的。因此,如何去過這樣一個清明節就讓各家各戶都很為難。不敬祖宗顯然是不行的,對不起列祖列宗,也無法向後輩交代。如果過,也是困難重重,因為隨時會被紅衛兵發現,會被看成是搞封建迷信活動。都有可能上綱上線而成為嚴重的政治問題。儘管如此,我們家一直沒有中斷,但都是擔驚受怕,非常小心。那時候,我與好多同學一起玩,如同兄弟,其中有幾位是鎮上縣裡的幹部子弟。那些幹部家可能是不過清明的,但也很難說,至少門面上是革命的,是不會搞這種封建迷信活動的。那時候,清明沒有放假之說,而我的同學在飯後都會來我家裡約我一起去上學,讓同學看到我們家敬祖宗那也太沒有面子了,會身敗名裂被人瞧不起。因為大家都要進步,不想搞這種“封建迷信”的東西,我心裡也不想。所以,只能悄悄地進行,磕頭燒香都關上柴門,有時候還要關上大門。同時提前告訴同學晚一點來,說家中有事,這好像是一種默契。這一天有什麼事啊,不就是那個事嗎。即使這樣,也要在儀式之後掃除灰燼,不留痕跡。那時候,同學們之間從來不討論清明祭祖、燒香磕頭的事,所以,至今我都不知道鎮上那些同學家是如何過清明節的。就這樣偷偷摸摸的過了十年的清明節,直到文革結束之後,家家戶戶都可以光明正大的敬祖宗了。現在回首那種心裡的緊張以及偷偷摸摸的感覺實在也是對祖宗的大為不敬。想想國家都是如此,何況我們個人和家庭,相信祖宗會原諒我們的。我一直不明白的是那些吃國家飯的革命委員會的幹部們,尤其是那些造反派們是如何過清明節的,他們敬還是不敬祖宗,磕頭還是不磕頭。他們也是有祖宗的啊。

一直到了改革開放之後,一次和家鄉的一位文化人李明芳談起敬祖宗的事,心裡才得到安慰。他是文革前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的,一直做教師,好像官至校長,後來遇到重視知識份子、無黨派的機會,他當上了副縣長。他告訴我在文革之中每一年都偷偷的回老家去敬祖宗磕頭,他說什麼都可以改,這個不能改。我始終有悲觀的心理,認為我家沒有文化,小商出身,屬於封建家庭。聽了李明芳先生的話,才知道原來知識份子家庭也敬祖宗,看來這和家庭的文化背景沒有什麼關係。後來我也知道不僅僅是我們家這樣,周圍的人家都是以自己的方式偷偷摸摸的敬祖宗。

我1978年離開揚中,記憶中就沒有在揚中的家裡過過清明。也不知道在爺爺去世之後父親主持清明祭拜又是何種景象,可以想像的是光明正大,以敬祖宗為榮,以不敬祖宗為恥。如果不敬祖宗是會被人在後面指脊樑骨的。也可以想像的是,給爺爺和其他祖宗的飯菜更豐富了;因為建了新房,地面也是水泥路面了。自長兄結婚之後,兄弟四人都分別成家,幾年之後也是按照揚中的規矩,各敬各的祖宗。對於祖宗來說,則是增加了福利,因為門庭興旺,原來只有一處敬,現在四家分別敬。想想我們陳家的祖宗也是很辛苦,清明這一天要跑四家,而天各一方,樓上樓下,辛苦是可以想像的。

經過那狂風暴雨的“破四舊”之後為什麼還延續、留存著清明節的傳統,包括祭奠的方式,在今天來看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問題。

2017年4月3日清明節前一日於常州

▲ 廣恒履太 永保發祥——江蘇揚中的陳氏,有家譜傳世,時代相依。故走遍天下,依其姓氏,而知是否為族中之人。

陳履生:

1956年生於江蘇揚中市。1985年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美術歷史及理論專業,獲碩士學位。在校學習期間兩次獲得劉海粟獎學金。1985年分配到人民美術出版社,先後任古典美術編輯室編輯、主任。2002年調中國畫研究院,任研究部主任,研究員。2004年調中國美術館,任學術一部主任,《中國美術館》月刊常務副主編。2010年調中國國家博物館任館長助理,2010年11月至2016年8月任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現為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

拜墊是草編的,講究一點的也有用比草高級一點的竹筍皮編的,都是就地取材的材料。祭奠除了儀式之外,飯菜是最重要的,很有講究。在家鄉揚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條扁魚,其它魚好像不行,為什麼不行?據說是祖宗不喜歡吃,不知道是從哪裡聽來的,傳下的。好像我爺爺說的就是規矩。對於揚中人來說,鯽魚上不了檯面,鰱魚檔次太低,好像只有扁魚合適。雖然,家鄉有許多河鮮,但沒有聽說能夠上敬祖宗的檯面的。同時必須有豆腐和青菜——青菜燒豆腐,但不能把豆腐說成是“大豆腐”,不吉利,家裡死了人辦喪事才吃“大豆腐”,就是一整塊的豆腐。這兩樣是與清明所關聯的食物,是必須要具備。其它還有金針菜與紅燒肉也算一碗,一般要有6大碗。那個時候的生活非常的艱苦,物質貧乏,十年中買什麼都要票,計畫供應。那個時候的生活也非常簡單,吃的東西也非常的少,數量少,品種少。人們也拿不出更多的余錢來孝敬祖宗,只是盡自己所能,但扁魚是必須要備的。當然能買到大的扁魚就更好,可不容易能碰到。所以,父親每次買到大的扁魚從菜市場回來都非常得意。

▲ 我的父親給人家拍了一輩子的照,自己留下的照片卻很少。他一輩子膽小,而一輩子的遺憾是組織上給他派來一個後來造他反的徒弟。

▲ 我的母親總是那麼講究,雖然很樸素。她一輩子最大的遺憾是她的爸爸媽媽沒有讓她讀書。

敬祖宗的儀式是在桌上擺好飯菜開始的,媽媽最後還要調整順序和位置,她很講究,從不將就。祖宗的位置一般是六個。每位祖宗的飯碗邊上前都擺上筷子。儀式開始時,爺爺先點上香燭。然後,雙手執香到屋外去請祖宗,默默的念念有詞,意思是“列祖列宗回家吧”。爺爺回到供桌前,作揖,叩拜祖宗,插上香,然後帶頭去磕頭。磕頭是很有講究的,長輩先磕頭,兄弟之間,老大老二按照順序磕頭。全部嗑完頭之後要等候祖宗吃飯。祖宗吃飯的時間長短沒有一定,通常來說要等五分鐘左右。接下來就是燒紙錢。現在燒紙比較簡單,過去的紙錢比較講究,分兩種,一種是用錫箔折成元寶;一種是在黃紙上用一個鐵的模子打圓形的圖案,相當於過去的銅錢。一般來說,都是女人折元寶。女人們一邊折元寶,一邊談家常。等這些儀式全部結束之後,爺爺會拿著未燃盡的香作揖,轉身面向門外再叩拜祖宗,送別祖宗,請他們明年同時間再來。清明的祭奠儀式即此結束。之後必須要把桌上的所有飯菜收回到廚房,放到灶臺上,哪怕是碰一碰灶台。可米飯是必須要倒回到鍋裡再重新盛到碗裡。這就是所謂的回鍋。因為祖宗已經吃過了,不能接著吃,必須要回鍋之後才可以吃。這就是規矩,沒有為什麼。

一年中的清明節是非常重要的節點。除了它的文化意義以及對於親人的感情之外,更重要的是那頓飯。春節過去了一段時間,正是青黃不接的春荒,大家都是饑腸轆轆,這個時候需要補充一些食物。子子孫孫們以祖宗的名義而飽餐一頓,實在也是得到了祖宗的庇佑。如果不敬祖宗,哪來如此的饕餮盛宴。因此,這一個節日對於孩子來說也是相當重要的,是極其期盼的。當把回到灶臺上的飯菜重新搬到桌上的時候,那就是我們這些為祖宗磕頭的後輩們大餐的開始。實在是沒有辦法,那年頭肚子太餓了,肚子裡面太沒有油水了,過什麼節都是一種改善。眼巴巴的,就等著過清明、敬祖宗。

飯後,全家集體隨著爺爺去上墳燒紙。當年奶奶的墳是像模像樣,四周栽了四株柏樹,活了三株。父親對他媽媽的感情從這些柏樹中可以看出,當年揚中人家的墳前是很少有這種規模和氣象的。奶奶名叫陳吳氏。她嫁到陳家來的時候沒有名字也沒有生日,是後來她的獨子的兒子、也是我的父親給她取的名字,生日就隨便說了個日子。因為1949年之後的戶籍制度,人人都要有個官名和生日。那時候女人沒有地位,我那小腳的奶奶實在是太可憐了。還好她只生了一子一女,沒有像其他媽媽生十個八個孩子的,那是遭大罪了。遺憾,奶奶的墳後來因建設用地而遷移;即使不遷,在後來的平墳運動中也被拆了。留存的只是記憶。其它的祖墳就是東一地、西一地,這些祖宗們也是挺可憐的,死後都不得安寧。清明墳前最重要的是挖墳帽子,同時,為墳墓培上新土或修繕,或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燒紙、磕頭行禮。讓墳頭有點新意,說明家裡人沒有忘記他們,來過了。文革之後,禮儀從簡,不在墳頭磕頭了。

在文革前,這種祭奠都是順風順水的按部就班,年復一年。可是,到了文革,破四舊、立四新成為紅海洋的前奏,敬祖宗,磕頭燒香作為封建迷信都是必須要破除的。因此,如何去過這樣一個清明節就讓各家各戶都很為難。不敬祖宗顯然是不行的,對不起列祖列宗,也無法向後輩交代。如果過,也是困難重重,因為隨時會被紅衛兵發現,會被看成是搞封建迷信活動。都有可能上綱上線而成為嚴重的政治問題。儘管如此,我們家一直沒有中斷,但都是擔驚受怕,非常小心。那時候,我與好多同學一起玩,如同兄弟,其中有幾位是鎮上縣裡的幹部子弟。那些幹部家可能是不過清明的,但也很難說,至少門面上是革命的,是不會搞這種封建迷信活動的。那時候,清明沒有放假之說,而我的同學在飯後都會來我家裡約我一起去上學,讓同學看到我們家敬祖宗那也太沒有面子了,會身敗名裂被人瞧不起。因為大家都要進步,不想搞這種“封建迷信”的東西,我心裡也不想。所以,只能悄悄地進行,磕頭燒香都關上柴門,有時候還要關上大門。同時提前告訴同學晚一點來,說家中有事,這好像是一種默契。這一天有什麼事啊,不就是那個事嗎。即使這樣,也要在儀式之後掃除灰燼,不留痕跡。那時候,同學們之間從來不討論清明祭祖、燒香磕頭的事,所以,至今我都不知道鎮上那些同學家是如何過清明節的。就這樣偷偷摸摸的過了十年的清明節,直到文革結束之後,家家戶戶都可以光明正大的敬祖宗了。現在回首那種心裡的緊張以及偷偷摸摸的感覺實在也是對祖宗的大為不敬。想想國家都是如此,何況我們個人和家庭,相信祖宗會原諒我們的。我一直不明白的是那些吃國家飯的革命委員會的幹部們,尤其是那些造反派們是如何過清明節的,他們敬還是不敬祖宗,磕頭還是不磕頭。他們也是有祖宗的啊。

一直到了改革開放之後,一次和家鄉的一位文化人李明芳談起敬祖宗的事,心裡才得到安慰。他是文革前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的,一直做教師,好像官至校長,後來遇到重視知識份子、無黨派的機會,他當上了副縣長。他告訴我在文革之中每一年都偷偷的回老家去敬祖宗磕頭,他說什麼都可以改,這個不能改。我始終有悲觀的心理,認為我家沒有文化,小商出身,屬於封建家庭。聽了李明芳先生的話,才知道原來知識份子家庭也敬祖宗,看來這和家庭的文化背景沒有什麼關係。後來我也知道不僅僅是我們家這樣,周圍的人家都是以自己的方式偷偷摸摸的敬祖宗。

我1978年離開揚中,記憶中就沒有在揚中的家裡過過清明。也不知道在爺爺去世之後父親主持清明祭拜又是何種景象,可以想像的是光明正大,以敬祖宗為榮,以不敬祖宗為恥。如果不敬祖宗是會被人在後面指脊樑骨的。也可以想像的是,給爺爺和其他祖宗的飯菜更豐富了;因為建了新房,地面也是水泥路面了。自長兄結婚之後,兄弟四人都分別成家,幾年之後也是按照揚中的規矩,各敬各的祖宗。對於祖宗來說,則是增加了福利,因為門庭興旺,原來只有一處敬,現在四家分別敬。想想我們陳家的祖宗也是很辛苦,清明這一天要跑四家,而天各一方,樓上樓下,辛苦是可以想像的。

經過那狂風暴雨的“破四舊”之後為什麼還延續、留存著清明節的傳統,包括祭奠的方式,在今天來看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問題。

2017年4月3日清明節前一日於常州

▲ 廣恒履太 永保發祥——江蘇揚中的陳氏,有家譜傳世,時代相依。故走遍天下,依其姓氏,而知是否為族中之人。

陳履生:

1956年生於江蘇揚中市。1985年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美術歷史及理論專業,獲碩士學位。在校學習期間兩次獲得劉海粟獎學金。1985年分配到人民美術出版社,先後任古典美術編輯室編輯、主任。2002年調中國畫研究院,任研究部主任,研究員。2004年調中國美術館,任學術一部主任,《中國美術館》月刊常務副主編。2010年調中國國家博物館任館長助理,2010年11月至2016年8月任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現為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