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業革命違背了我們祖先本性,我們被困在一片固定的土地上

學者曾宣稱農業革命是人類的大躍進, 是由人類腦力所推動的進步故事。 他們說演化讓人越來越聰明, 解開了大自然的秘密於是能夠馴化綿羊、種植小麥。 等到這件事發生, 人類就開開心心地放棄了狩獵採集的艱苦、危險、簡陋, 安定下來, 享受農民愉快而飽足的生活。

這個故事只是幻想。 並沒有任何證據顯示人類越來越聰明。 早在農業革命之前, 採集者就已經對大自然的秘密了然於胸, 畢竟為了活命, 他們不得不非常瞭解自己所獵殺的動物、所採集的食物。 農業革命所帶來的非但不是輕鬆生活的新時代, 反而讓農民過著比採集者更辛苦、更不滿足的生活。 狩獵採集者的生活其實更為豐富多變, 也比較少會碰上饑餓和疾病的威脅。 確實, 農業革命讓人類的食物總量增加, 但量的增加並不代表吃得更好、過得更悠閒, 反而只是造成人口爆炸,

而且產生一群養尊處優、嬌生慣養的精英分子。 普遍來說, 農民的工作要比採集者更辛苦, 而且到頭來的飲食還要更糟。 農業革命可說是史上最大的一樁騙局。

誰該負責?這背後的主謀, 既不是國王, 不是牧師, 也不是商人。 真正的主要嫌疑人, 就是那極少數的植物物種, 其中包括小麥、稻米和馬鈴薯。 人類以為自己馴化了植物, 但其實是植物馴化了智人。

如果我們用小麥的觀點來看看農業革命這件事, 在1萬年前, 小麥也不過就是許多野草當中的一種, 只出現在中東一個很小的地區。 但就在短短1000年內, 小麥突然就傳遍了世界各地。 生存和繁衍正是最基本的演化標準, 而根據這個標準, 小麥可以說是地球史上最成功的植物。 以北美大平原為例, 1萬年前完全沒有小麥的身影, 但現在卻有大片麥田波浪起伏, 幾百公里內完全沒有其他植物。 小麥在全球總共佔據大約225萬平方公里的地表面積, 快有英國的10倍大小。 究竟, 這種野草是怎麼從無足輕重變成無所不在?

小麥的秘訣就在於操縱智人、為其所用。

智人這種猿類, 原本靠著狩獵和採集過著頗為舒適的生活, 直到大約1萬年前, 才開始投入越來越多的精力來培育小麥。 而在接下來的幾千年間, 全球許多地方的人類都開始種起小麥, 從早到晚只忙這件事就已經焦頭爛額。 種小麥可不容易, 照顧起來處處麻煩。 第一, 小麥不喜歡大小石頭, 所以智人得把田地裡的石頭撿乾淨搬出去, 搞得腰酸背痛。 第二, 小麥不喜歡與其他植物分享空間、水和養分, 所以我們看到男男女女在烈日下整天除草。 第三, 小麥會得病, 所以智人得幫忙驅蟲防病。 第四, 不論是蝗蟲還是兔子, 都不排斥飽嘗一頓小麥大餐, 但小麥完全無力抵抗, 所以農民又不得不守衛保護。
最後, 小麥會渴, 所以人類得從湧泉或溪流大老遠把水引來, 為它止渴;小麥也會餓, 所以智人甚至得收集動物糞便, 用來滋養小麥生長的土地。

智人的身體演化目的並不是為了從事這些活動, 我們適應的活動是爬爬果樹、追追瞪羚, 而不是彎腰清石塊、努力挑水桶。 於是,人類的脊椎、膝蓋、脖子和腳底就得付出代價。研究古代骨骼發現,人類進到農業時代後出現了大量疾病,例如椎間盤突出、關節炎和疝氣。此外,新的農業活動得花上大把時間,人類就只能被迫永久定居在麥田旁邊。這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其實不是我們馴化了小麥,而是小麥馴化了我們。“馴化”(domesticate)一詞來自拉丁文“domus”,意思就是“房子”。但現在關在房子裡的可不是小麥,而是智人。

於是,人類的脊椎、膝蓋、脖子和腳底就得付出代價。研究古代骨骼發現,人類進到農業時代後出現了大量疾病,例如椎間盤突出、關節炎和疝氣。此外,新的農業活動得花上大把時間,人類就只能被迫永久定居在麥田旁邊。這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其實不是我們馴化了小麥,而是小麥馴化了我們。“馴化”(domesticate)一詞來自拉丁文“domus”,意思就是“房子”。但現在關在房子裡的可不是小麥,而是智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