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零距離訪談巨野籍全國人大代表朱良玉

主持人:王 洋嘉 賓:朱良玉

王洋:你好!朱代表, 歡迎您回家!

朱良玉:謝謝巨野廣播電視臺的邀請, 讓我能在美麗的春天回家, 煙花三月回巨野,

倍感溫馨親切。

王洋:回到咱們家鄉, 聽著熟悉的鄉音, 是不是特別親切?

朱良玉:何止是親切, 簡直是……。 為什麼, 胡馬依北風, 越鳥巢南枝, 咱生在這, 長在這。 山珍海味也比不上肉盒罐子湯, 京劇話劇也趕不上曹州梆子。 咱就好比這個季節天空上的風箏, 飛得再高, 總是有故鄉這根絲線牽著。

王洋:會經常回來嗎?大約多久回來一次?是不是平時特別忙?

朱良玉:平時工作太忙, 回來的少。 你知道, 北京的大型活動多, 展會多, 從事安保行業, 安全這根弦始終緊繃著。 不過, 再忙, 過年的時候還是要回來, 我經常除夕夜安排完所有的工作, 連夜趕回來。 回來給父母給鄉親們磕頭拜年, 和他們一起包個餃子吃個團圓飯。 父母年紀大了, 我陪他們的時間又少, 心中充滿了歉意。

王洋:是什麼一種力量讓您在這份行業裡堅持了那麼久?

朱良玉:這個問題之前也有記者問我, 最後報導的時候, 總會被說成是夢想。 回到老家, 不能說假話。 其實, 最初的時候, 當一名保安, 想著自己欠的幾千塊錢, 哪裡有什麼夢想?你沒有退路, 無路可退, 只能向前走, 向前熬。 哪份工作沒有委屈?哪個環境沒有坎坷?熬過最艱難的時刻, 命運總會回報那些勤奮的人, 刻苦的人。

王洋:在打拼階段, 有沒有想放棄的時候?

朱良玉:剛去北京的時候, 以為當保安就是當員警, 去了之後才發現這個也是弱勢群體, 得不到尊重和理解。 有沒有想放棄的時候?有。 一個人在北京, 老鄉們漸漸都回去了, 我也動搖過。 想放棄的時候, 我就告訴自己不要去想這件事。 如果我放棄了, 不但親朋好友看不起, 我自己也會瞧不起自己。 李開複有本書,

名字叫《做最好的自己》。 一個人能力有大小, 平臺有高低, 但無論在哪個平臺, 都要做讓自己驕傲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

王洋:你在北京的20多年裡, 工作崗位多次變動, 你認為, 自己沒有變的是什麼?

朱良玉:除了年齡的增長, 體重的增長。 我感覺沒有變的東西有很多。 比如說樂觀向上的心態,寬容別人的胸懷。有句詩說,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意思是說,見識了世界之大,依然對萬物充滿情懷。對於我來說,出去這些年,的確見識了一些世面,但是,世間人情冷暖,民生疾苦,我依然會感同身受。所以說,出去這麼多年,再回來,還是當年的良玉,當年在朱程莊割草放羊、養魚種地的良玉,不變的是一顆真誠善良的心。

王洋:從最普通的一名保安到“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敬業奉獻好人”“全國傑出進城務工青年”諸多桂冠,在您心中你最看重的是哪一個稱號?

朱良玉:每一個稱號都是黨和國家、各級組織給予我的信任和肯定,他們代表著我在過去每一個時段的奮鬥和努力,每份榮譽背後,都會有一段故事,都讓我倍感溫暖,都會激勵我的行程。所以說,我看重每一個稱號,也會以終為始,以一種歸零的心態去努力工作。如果說,非要講一個最看重的,我想可能還是全國人大代表。為什麼呢?這六個字不是一種官職,也不是一個榮譽稱號,而是一份神聖的權利,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需要你用情為民代言、用心為政建言。需要你抱著對國家和社會高度負責的態度,對各項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行使好表決職權。

王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你說我是農民的兒子,也是農民工代表,我對農村和農民的感情最深。在履職人大代表的5年時間裡,你心系農民,提交了多篇與“三農”相關的建議。有人說你,履職人大代表的五年,一直為基層百姓鼓與呼。你怎樣評價自己最為人大代表的履職之路?

朱良玉:今年是我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履職的第五年,今年兩會有記者採訪後寫稿子說履職之路碩果累累。在我看來,類似這樣的褒獎有些過譽。實事求是地說,當代表真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調研每個事情的時候,要反復調研,聽取各個方面的意見,這樣提出的建議才扎實。五年時間走過了,應當說,無愧我心,無愧職責,我還是做到了。

王洋:農村留守兒童問題 讓你尤為關切,2014—2016年,連續三年都提出了與農村留守兒童有關的建議,呼籲社會各界關心關愛留守兒童群體。促使讓你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

朱良玉:當時提這個建議,也是一個綜藝節目觸動了我。湖南台的《爸爸去哪兒》這個節目,看著明星的孩子坐在爸爸的腿上嬌滴滴地唱著歌的時候,我想到的是留守兒童。農民工的孩子在老家,他們可能就是席地而坐,幾個人搬個小板凳看電視,他們肯定在想他們的爸爸媽媽能不能回家陪他們過年。但是他們的爸爸媽媽怎麼想,如果春節回去陪孩子過年了,那麼春節後就別來了,哪個單位都不缺幹活兒的人,如果把孩子接過來呢,掙的錢又不夠。孩子接不過來,你又回不去,怎麼辦?所以,我要把這件事反映上去,讓社會各界關注。

王洋:其實我看到您的這些建議都是立足于底層民生的對不對?是不是包含著濃濃的家鄉情結?

朱良玉:你分析的很對,功課做得很充分。人離開了巨野的這片黃土,心一直與這片土地同樣的頻率跳動。我始終沒有離開過農村,我的親戚朋友,兄弟姐妹,在農村的很多。前面提到的農村剩男也好,留守兒童也好,都是讓人心生惻隱的社會現象,農村剩男孤苦的生活,留守兒童跟父母離別時的哭嚎,我聽到了,見到了,不能像鴕鳥一樣,把頭紮到沙子裡,不聽不看。更何況,我的孩子也是一名留守兒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為一名人大代表也好,作為一名公民也好,都需要有這樣的博愛意識。

王洋:在您做代表這幾年中,你認為最重要的應該是什麼?

朱良玉:最重要的還是不忘初心。我當保安站崗的時候,遇到來客,總喜歡問“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要做什麼?有人開玩笑說保安問的是哲學上的三個終極問題。其實,作為一名人大代表,我總是提醒自己,我是誰?我是來自巨野農村的農民工,我是全國450萬保安中的一員,我應該替最基層的農民工、老百姓講話。所以,無論是關於促進農民種糧積極性和糧食安全生產的建議,還是呼籲支持農村青年電商創業,呼籲關注農村剩男,留守兒童,都在努力實現我的初心。

王洋:我看到在北京08年奧運會期間你由於出色的表現,你個人榮立一等功,你帶領的安保團隊榮立集體一等功。有沒有最讓您記憶深刻的小故事?來跟我們分享一下。

朱良玉:2008年7月24日,北京奧組委在媒體上發佈了出售奧運會比賽門票的消息,五棵松場館售票處,瞬間上萬人雲集,裡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進不來,隨時可能發生打架、踩踏事件,情景十分危急。我帶領300名保安隊員來到現場協助公安機關維持秩序。餓了啃一口速食麵,困了就在地上打個盹,經過36小時、2個晝夜的艱苦努力,圓滿完成了售票安保任務。為此,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北京奧會評特意給我和我帶領的安保團隊分別記了“個人一等功”和“集體一等功”。當我打電話告訴家中70歲的老母親,我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母親不識字,她說什麼叫五一勞動獎章,我說就相當於勞動模範,她在電話裡很激動,好一會才斷斷續續的說:“我的眼淚直撞眼眶子,沒想到你當保安還能當出個狀元來,好好幹吧!”

王洋:最近,根據您個人經歷出版了人物傳記《璀璨良玉》,以你為原型的電視劇《大北京小保安》正式開拍,特別是在今年的兩會上,你接受了央視《面對面》的採訪,面對這些榮譽,你感覺身上的責任是不是更重了?

朱良玉:的確如此。你提到的這些事,是榮譽更是責任。是你必須要承擔的社會責任。在單位,作為領導幹部,幹部幹部,先幹一步。在社會上,作為勞動模範,作為人大代表,你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熱心公益,要傳遞正能量。對於我來說,是一個挑戰,不過,我有信心把這個挑戰轉化成前行的動力。修身養性,錘煉品格,勇於擔當,讓責任成為前行的動力。

王洋:作為450萬保安的代言人,當一個人被很多人給予期待與厚望時會不會感覺到很大的壓力?

朱良玉:壓力倒沒有太多。別人給予的期待和厚望,說到底,是一種關心愛護,是一種期待,是一種信任,是一種甜蜜的煩惱。怎樣來解決這樣的煩惱,只能是保持以終為始的心態,每一年都要讓成績也好,榮譽也罷,一切歸零,從新開始,不斷突破自我,挑戰新的高度。

王洋:有句俗話說:360行,行行出狀元,你怎麼看待這句話?

朱良玉:在我看來,每個行業,只要專注學習,只要堅持不懈,都會精通業務,都會成功。殊途而同歸,不一樣的行業道路,一樣的被社會認可。當然,每個人的特質和愛好不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心態很重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行業也很重要。心態好,行業對,缺一不可。

王洋:如果提到夢想的話,你的夢想是什麼?

朱良玉:一路走來,夢想很多,曾經上大學是我的夢想,當個萬元戶是我的夢想,當員警也是我的夢想。能夠在北京安居樂業也是我的夢想。這些夢想多數都實現了,有的無法實現了。無論實現與否,這些夢想見證了我這些年的變化。如果說現在的夢想,我的願望其實很美好,小到個人,希望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希望老少平安,家庭幸福。大到國家,希望國家能夠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走的更加穩健、更加美好、更加和諧。

王洋:最後,有什麼話對咱們家鄉人說嗎?

朱良玉:我們的家鄉巨野,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宋代有位大詩人王禹偁(chēng),就是咱們巨野老鄉。他有兩句著名的詩: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何事吟餘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一個人遠離家鄉,在欣賞風景、吟誦詩歌的時候,突然發現眼前村莊裡的小橋和原野上的樹木,與自己故鄉的十分相似,於是開始思鄉。我們巨野人都很戀家,都很重鄉情。

鄉音難改,鄉情不變。作為一名巨野的遊子,始終是這片土地長大的孩子,始終感恩養育我成長的這塊皇天后土,人暫時去了北京,但始終不敢忘記家鄉的恩情,一直盡自己所能地關心家鄉的建設和發展。感謝今天巨野電視臺的採訪,讓我有機會想把那句藏在內心深處多年的話說出來:我是巨野人,我愛家鄉巨野,祝願父老鄉親生活幸福!祝願家鄉的明天更美好!

比如說樂觀向上的心態,寬容別人的胸懷。有句詩說,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意思是說,見識了世界之大,依然對萬物充滿情懷。對於我來說,出去這些年,的確見識了一些世面,但是,世間人情冷暖,民生疾苦,我依然會感同身受。所以說,出去這麼多年,再回來,還是當年的良玉,當年在朱程莊割草放羊、養魚種地的良玉,不變的是一顆真誠善良的心。

王洋:從最普通的一名保安到“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敬業奉獻好人”“全國傑出進城務工青年”諸多桂冠,在您心中你最看重的是哪一個稱號?

朱良玉:每一個稱號都是黨和國家、各級組織給予我的信任和肯定,他們代表著我在過去每一個時段的奮鬥和努力,每份榮譽背後,都會有一段故事,都讓我倍感溫暖,都會激勵我的行程。所以說,我看重每一個稱號,也會以終為始,以一種歸零的心態去努力工作。如果說,非要講一個最看重的,我想可能還是全國人大代表。為什麼呢?這六個字不是一種官職,也不是一個榮譽稱號,而是一份神聖的權利,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需要你用情為民代言、用心為政建言。需要你抱著對國家和社會高度負責的態度,對各項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行使好表決職權。

王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你說我是農民的兒子,也是農民工代表,我對農村和農民的感情最深。在履職人大代表的5年時間裡,你心系農民,提交了多篇與“三農”相關的建議。有人說你,履職人大代表的五年,一直為基層百姓鼓與呼。你怎樣評價自己最為人大代表的履職之路?

朱良玉:今年是我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履職的第五年,今年兩會有記者採訪後寫稿子說履職之路碩果累累。在我看來,類似這樣的褒獎有些過譽。實事求是地說,當代表真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調研每個事情的時候,要反復調研,聽取各個方面的意見,這樣提出的建議才扎實。五年時間走過了,應當說,無愧我心,無愧職責,我還是做到了。

王洋:農村留守兒童問題 讓你尤為關切,2014—2016年,連續三年都提出了與農村留守兒童有關的建議,呼籲社會各界關心關愛留守兒童群體。促使讓你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

朱良玉:當時提這個建議,也是一個綜藝節目觸動了我。湖南台的《爸爸去哪兒》這個節目,看著明星的孩子坐在爸爸的腿上嬌滴滴地唱著歌的時候,我想到的是留守兒童。農民工的孩子在老家,他們可能就是席地而坐,幾個人搬個小板凳看電視,他們肯定在想他們的爸爸媽媽能不能回家陪他們過年。但是他們的爸爸媽媽怎麼想,如果春節回去陪孩子過年了,那麼春節後就別來了,哪個單位都不缺幹活兒的人,如果把孩子接過來呢,掙的錢又不夠。孩子接不過來,你又回不去,怎麼辦?所以,我要把這件事反映上去,讓社會各界關注。

王洋:其實我看到您的這些建議都是立足于底層民生的對不對?是不是包含著濃濃的家鄉情結?

朱良玉:你分析的很對,功課做得很充分。人離開了巨野的這片黃土,心一直與這片土地同樣的頻率跳動。我始終沒有離開過農村,我的親戚朋友,兄弟姐妹,在農村的很多。前面提到的農村剩男也好,留守兒童也好,都是讓人心生惻隱的社會現象,農村剩男孤苦的生活,留守兒童跟父母離別時的哭嚎,我聽到了,見到了,不能像鴕鳥一樣,把頭紮到沙子裡,不聽不看。更何況,我的孩子也是一名留守兒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為一名人大代表也好,作為一名公民也好,都需要有這樣的博愛意識。

王洋:在您做代表這幾年中,你認為最重要的應該是什麼?

朱良玉:最重要的還是不忘初心。我當保安站崗的時候,遇到來客,總喜歡問“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要做什麼?有人開玩笑說保安問的是哲學上的三個終極問題。其實,作為一名人大代表,我總是提醒自己,我是誰?我是來自巨野農村的農民工,我是全國450萬保安中的一員,我應該替最基層的農民工、老百姓講話。所以,無論是關於促進農民種糧積極性和糧食安全生產的建議,還是呼籲支持農村青年電商創業,呼籲關注農村剩男,留守兒童,都在努力實現我的初心。

王洋:我看到在北京08年奧運會期間你由於出色的表現,你個人榮立一等功,你帶領的安保團隊榮立集體一等功。有沒有最讓您記憶深刻的小故事?來跟我們分享一下。

朱良玉:2008年7月24日,北京奧組委在媒體上發佈了出售奧運會比賽門票的消息,五棵松場館售票處,瞬間上萬人雲集,裡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進不來,隨時可能發生打架、踩踏事件,情景十分危急。我帶領300名保安隊員來到現場協助公安機關維持秩序。餓了啃一口速食麵,困了就在地上打個盹,經過36小時、2個晝夜的艱苦努力,圓滿完成了售票安保任務。為此,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北京奧會評特意給我和我帶領的安保團隊分別記了“個人一等功”和“集體一等功”。當我打電話告訴家中70歲的老母親,我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母親不識字,她說什麼叫五一勞動獎章,我說就相當於勞動模範,她在電話裡很激動,好一會才斷斷續續的說:“我的眼淚直撞眼眶子,沒想到你當保安還能當出個狀元來,好好幹吧!”

王洋:最近,根據您個人經歷出版了人物傳記《璀璨良玉》,以你為原型的電視劇《大北京小保安》正式開拍,特別是在今年的兩會上,你接受了央視《面對面》的採訪,面對這些榮譽,你感覺身上的責任是不是更重了?

朱良玉:的確如此。你提到的這些事,是榮譽更是責任。是你必須要承擔的社會責任。在單位,作為領導幹部,幹部幹部,先幹一步。在社會上,作為勞動模範,作為人大代表,你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熱心公益,要傳遞正能量。對於我來說,是一個挑戰,不過,我有信心把這個挑戰轉化成前行的動力。修身養性,錘煉品格,勇於擔當,讓責任成為前行的動力。

王洋:作為450萬保安的代言人,當一個人被很多人給予期待與厚望時會不會感覺到很大的壓力?

朱良玉:壓力倒沒有太多。別人給予的期待和厚望,說到底,是一種關心愛護,是一種期待,是一種信任,是一種甜蜜的煩惱。怎樣來解決這樣的煩惱,只能是保持以終為始的心態,每一年都要讓成績也好,榮譽也罷,一切歸零,從新開始,不斷突破自我,挑戰新的高度。

王洋:有句俗話說:360行,行行出狀元,你怎麼看待這句話?

朱良玉:在我看來,每個行業,只要專注學習,只要堅持不懈,都會精通業務,都會成功。殊途而同歸,不一樣的行業道路,一樣的被社會認可。當然,每個人的特質和愛好不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心態很重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行業也很重要。心態好,行業對,缺一不可。

王洋:如果提到夢想的話,你的夢想是什麼?

朱良玉:一路走來,夢想很多,曾經上大學是我的夢想,當個萬元戶是我的夢想,當員警也是我的夢想。能夠在北京安居樂業也是我的夢想。這些夢想多數都實現了,有的無法實現了。無論實現與否,這些夢想見證了我這些年的變化。如果說現在的夢想,我的願望其實很美好,小到個人,希望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希望老少平安,家庭幸福。大到國家,希望國家能夠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走的更加穩健、更加美好、更加和諧。

王洋:最後,有什麼話對咱們家鄉人說嗎?

朱良玉:我們的家鄉巨野,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宋代有位大詩人王禹偁(chēng),就是咱們巨野老鄉。他有兩句著名的詩: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何事吟餘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一個人遠離家鄉,在欣賞風景、吟誦詩歌的時候,突然發現眼前村莊裡的小橋和原野上的樹木,與自己故鄉的十分相似,於是開始思鄉。我們巨野人都很戀家,都很重鄉情。

鄉音難改,鄉情不變。作為一名巨野的遊子,始終是這片土地長大的孩子,始終感恩養育我成長的這塊皇天后土,人暫時去了北京,但始終不敢忘記家鄉的恩情,一直盡自己所能地關心家鄉的建設和發展。感謝今天巨野電視臺的採訪,讓我有機會想把那句藏在內心深處多年的話說出來:我是巨野人,我愛家鄉巨野,祝願父老鄉親生活幸福!祝願家鄉的明天更美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