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把善良給值得的人,也記得留一份給自己!

法律只能制裁行為, 而無法制裁人性。

人性一旦離開了制裁, 就如同野馬撒開了韁繩, 變得肆虐可怕而渾然不知。 這種裸奔狀的無人駕駛態人性,

可悲又可怕。

人對“真情和假意”都有一種精准的感知力, 對善惡也有靈敏的識別度。

那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被傷害, 被欺騙, 被背叛呢?

我們很容易犯一個錯誤, 就是把別人想像成自己心中的樣子, 即使早已察覺對方並不是, 也稀裡糊塗的繼續交往, 還天真的想以善良大度來喚醒對方迷失的初心, 結果殃及自己。

能夠傷害到我們的人, 恰恰都是我們真心相對過的。 如同我們所能欺騙到的都是相信我們的人一樣。 這是我們應該勇敢直面的人性弱點之一。

被陌生人傷害, 我們會難過一陣子, 不會耿耿於懷一輩子;被身邊人傷害, 能讓我們遍體鱗傷, 這種痛苦源在於第一瞬間認清對方真面目後的難過,

緊接著就是自責懊惱, 要是自己早點認清對方就不至於被傷至深。 和自己徹底和解, 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有的甚至需要一輩子。

但是, 我們沒法做到不善良, 又沒法接受因為善良而無辜被傷害。 這是一個很痛的糾結點。

這就需要我們勇敢直面人性, 對不同的人不同對待, 對於一些不值得人就收起善良, 不靠近, 不被禍害。

如果江歌早點直面劉鑫的人性弱點, 而不要以“閨蜜”的身份去庇佑, 去奮不顧身, 或許, 江歌現在還好好的。

江歌和劉鑫有同一個身份, 背井離鄉的留日學生。 自然, 兩個人會更快成為朋友, 閨蜜。

劉鑫和男朋友分手, 無處可去, 江歌收留。

劉鑫在江歌那裡蹭吃蹭住, 還一次次問江歌借錢, 有時候會還, 但馬上又會借回去。

江歌絲毫沒有去檢視劉鑫這種行為後暴露出的人性弱點, 自私自利, 自我中心, 不懂感恩。

如果江歌早一點直面劉鑫的人性弱點, 她就會選擇和劉鑫保持一定的距離, 更不會在劉鑫男朋友找上門來的時候讓劉鑫躲在裡屋, 讓無辜的自己處於危險中, 一個人面對那個情緒失控的暴力男。

如果劉鑫不那麼自私自利, 也就不會讓這麼義氣的善良的好朋友為自己挺身而出, 更不會聽著江歌的求救聲無動於衷繼續躲在房間裡, 眼睜睜看著江歌為了自己慘死在自己男朋友的刀下而毫無虧欠感。

江歌失去的是生命, 劉鑫失去的是安寧。 似乎, 劉鑫更覺得自己無辜代價慘重, “不然, 我可以過更安寧的日子, 不然,

我可以不用和日本員警糾纏, 不然, 我可以不把自己的戀愛史公佈與眾, 擾亂自己的生活.......”

所以她心安理得的不出席江歌的葬禮, 不見江歌的媽媽, 可以那麼快就翻篇, 換髮型, 去聚會, 曬自拍......好像, 那個為了自己而無辜慘遭不幸的閨蜜只是“活該”而已, 誰讓她那麼傻呢?

原來, 人性陰暗起來, 足夠讓人痛到無法呼吸。 如果劉鑫的男朋友沒有找上門, 江歌也就不會走, 她繼續會真心相對劉鑫, 讓她繼續蹭吃蹭住蹭錢, 而換來對人為善的幸福感, 或許她一輩子都不會清醒, 劉鑫, 只是一個適合做點頭之交的普通朋友, 根本不配做她的閨蜜, 不配得到她的善良。

這一切, 知道恨晚, 誰都難以接受, 善良的代價是一個鮮活的生命。

而這個代價,

是令人扼腕歎息毛骨悚然的。

人性, 可以是有善有惡的。 對於善良、邪惡, 我們不偏執, 不偏激。

那些善弱的人, 總是把別人想像成自己心中的樣子, 哪怕早已感知到對方的一些不仁、不義、不善、不真、不純、不正等行為, 也不選擇抵禦, 更不懂得防範, 一次次忍讓, 一次次受傷,還一次次等待:“或許,他有苦衷?或許,下一次,他良心發現了,就會對我來坦誠道歉.......”結果,自己被傷的體無完膚。

上善若水,水能洗萬物,卻從不被玷污。做人的至高境界,大概如水這般。

人之初,性本善。

但,隨著世事變遷,人性是會變的。這或許才有了那一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一個本本分分的清潔工阿姨,沒有生育能力,太渴望擁有一個孩子,一次看到了躺椅上的小嬰兒,終於那一刻的邪念戰勝了一貫的善良,把孩子抱回了家,就這樣活在了良心譴責裡。

一個殺人逃逸犯,隱姓埋名,流浪在外,靠自己打工、擺地攤、做苦力掙錢,把錢全部捐了出去,幾年後,終於抵不過心中的負罪感,自首了。

這位清潔工阿姨,這個殺人犯,究竟是善良還是邪惡的呢?

還真不好說,對吧?!

那些宮鬥戲中,最後那個坐擁天下,變得心狠手辣、心機重重、趕盡殺絕、不擇手段的勝者,幾乎都是由一個原本善良、心無城府的人物經過一路被算計、被禍害、被排擠、遭遇命運粗暴蹂躪、坎坷踩踏後人性逆襲大暴發而來,這是編劇的套路,但這樣的編排符合人性。

一輩子在紅塵中翻滾,豈能不沾染塵埃呢?

只是有些人懂得及時拍灰洗塵,依然清澈如初。

而有些人只顧追趕,早已忘記其他,滿身泥濘、一臉塵土、早已面目全非,只是渾然不知罷了。這是幸,還是不幸?

請把善良分成幾份,僅給值得的人,記得留一份給自己。

一次次受傷,還一次次等待:“或許,他有苦衷?或許,下一次,他良心發現了,就會對我來坦誠道歉.......”結果,自己被傷的體無完膚。

上善若水,水能洗萬物,卻從不被玷污。做人的至高境界,大概如水這般。

人之初,性本善。

但,隨著世事變遷,人性是會變的。這或許才有了那一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一個本本分分的清潔工阿姨,沒有生育能力,太渴望擁有一個孩子,一次看到了躺椅上的小嬰兒,終於那一刻的邪念戰勝了一貫的善良,把孩子抱回了家,就這樣活在了良心譴責裡。

一個殺人逃逸犯,隱姓埋名,流浪在外,靠自己打工、擺地攤、做苦力掙錢,把錢全部捐了出去,幾年後,終於抵不過心中的負罪感,自首了。

這位清潔工阿姨,這個殺人犯,究竟是善良還是邪惡的呢?

還真不好說,對吧?!

那些宮鬥戲中,最後那個坐擁天下,變得心狠手辣、心機重重、趕盡殺絕、不擇手段的勝者,幾乎都是由一個原本善良、心無城府的人物經過一路被算計、被禍害、被排擠、遭遇命運粗暴蹂躪、坎坷踩踏後人性逆襲大暴發而來,這是編劇的套路,但這樣的編排符合人性。

一輩子在紅塵中翻滾,豈能不沾染塵埃呢?

只是有些人懂得及時拍灰洗塵,依然清澈如初。

而有些人只顧追趕,早已忘記其他,滿身泥濘、一臉塵土、早已面目全非,只是渾然不知罷了。這是幸,還是不幸?

請把善良分成幾份,僅給值得的人,記得留一份給自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