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日本今年最火的流行語竟然源自中國《詩經》!

今年秋季日劇裡有一個詞默默刷著存在感。

甚至, 關西地區還以這個詞為賣點, 出了一款點心。

沒錯, 這個紅遍日本的詞就是「忖度」, 已經入選2017年度日本流行語大獎提名。

那麼, 這個詞本來是什麼意思?今年為何流行了起來?又有著怎樣的影響呢?

(相手の気持ちを)おしはかること。

揣測(對方的感受)。 這是「忖度(そんたく)」在日語裡的意思。 10世紀左右的日語文獻中開始有這個詞出現, 且普遍認為是從中國傳入。

而忖度其實出自《詩經》, 《詩·小雅·巧言》中寫道“他人有心, 予忖度之。 ”

忖度(拼音是cǔn duó)和揣測、揣度、推測、推斷、猜想等為近義詞。

也就是說, 忖度的中日詞義基本是一致的。

而「忖度」今年在國會就安倍晉三及其妻子安倍昭惠是否涉及森友學園低價購入國有土地事件這一問題的爭議過程中多次出現。 這也是「忖度」成為流行語的契機。

在這個語境下, 「忖度」的含義有了變化。 是指“揣測上司、或上位者的心思及意圖, 並通過積極回應來表現自己。 ”

日語中還有「空気を読む」這樣一種表達, 和「忖度」有異曲同工之妙。 指的是搞清楚自己處在什麼場合, 是什麼身份, 應該做什麼事, 說什麼話。

「空気を読む」字面意思就是讀懂空氣, 這是很有趣的形容。 也就是說, 不依靠語言, 別人的眼神、表情、姿勢, 場合的氛圍「空気を読む」字面意思就是讀懂空氣, 這是很有趣的形容。 也就是說, 不依靠語言, 別人的眼神、表情、姿勢,

場合的氛圍說明了一切。 說明了一切。

曖昧委婉的表達是日語的特色, 建立在處處充滿著約定俗成的日本社會之上。

話裡不把意思點明(同時內心OS:我不跟你直說這件事應該你去做, 是因為你應該明白這件事是你該做的。 )積極地理解是為了和諧相處, 避免和對方爭辯而發生摩擦。消極地理解,就有些推卸責任的意思了。

揣測著別人要做什麼,又不能明說自己要什麼。我們常說日本人活得太累,大抵不過如此。人還是需要點把“不好意思,我不明白你的意思。”說出口的勇氣。

當然,對什麼人說、什麼時候說、怎麼說,還是要忖度忖度的。

文中截圖來自FIX及番新追字幕組。

相關閱讀推薦:2017年日本流行語大獎提名的30詞

避免和對方爭辯而發生摩擦。消極地理解,就有些推卸責任的意思了。

揣測著別人要做什麼,又不能明說自己要什麼。我們常說日本人活得太累,大抵不過如此。人還是需要點把“不好意思,我不明白你的意思。”說出口的勇氣。

當然,對什麼人說、什麼時候說、怎麼說,還是要忖度忖度的。

文中截圖來自FIX及番新追字幕組。

相關閱讀推薦:2017年日本流行語大獎提名的30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