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睡前按著三個穴位,每晚讓你深度睡眠,跟失眠說拜拜~

1、然穀穴

然穀穴是調理失眠的一個重要穴位, 此穴位在足部內側, 腳窩中間的位置。 如果你是由於心火較大, 在晚上總會莫名其妙的亂想一通, 因為心煩意亂而導致的失眠, 那麼對然穀穴進行按摩, 便能很好的起到緩解失眠的症狀。

按摩的時候, 首先找准然穀穴的位置, 然後手部對其進行輕柔的按壓, 以此穴位有酸脹的感覺為准。 每次按摩的時間保持在3分鐘左右便可以了, 按摩完之後, 你會發現煩躁的情緒得到了有效的紓解, 對於促進睡眠發揮著重要的效果。

不僅如此, 然穀穴還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因此, 對於患有糖尿病的患者, 在日常養生中不妨多對此穴位進行按摩。

2、失眠穴

失眠穴, 顧名思義, 就是緩解失眠的重要穴位。 此穴位位於腳後跟的中間位置。 在進行按摩的時候, 最簡單直接的方法便是握緊拳頭, 對失眠穴進行敲擊, 每次大概敲100次左右便可以。

或者以雙手手指的指面對睡眠穴進行按摩, 而其餘的四個指頭則輕輕的扶住腳部, 起到一個支撐的作用。 同時, 在進行按摩的時候手部的力度一定要輕柔, 並且還可以結合一呼一吸方式配合按摩, 當按壓穴位的時候, 放鬆心情, 深吸一口氣, 然後緩緩的吐出。

在按摩的時候, 心裡摒棄一切雜念, 什麼都不去想, 不一會便會有困意。 因此, 按摩失眠穴對於習慣性失眠的人是有很大好處的, 所以在睡覺之前不妨關上燈, 認真的對失眠穴進行按摩。

通過對身體中的穴位進行刺激, 來達到治病的效果是中醫中常見的一種手法, 在人體中蘊藏著一些與睡眠息息相關的穴位。 因此, 只要找准這些穴位並對其進行按摩,

便能很好的起到調節失眠的目的, 輕鬆的將失去的睡眠“抓回來”。

3、關元穴

經常失眠會使得身體處於一個體力“透支”的狀態, 身體得不到充分的休息。 所以, 長期發展便會造成元氣不足, 臟腑失調等症狀。 因此, 擁有一個香甜安穩的睡眠, 對於健康養生而言是很重要的。

預防失眠的妙招:

1.儘量不熬夜。 由於社會競爭劇烈, 許多人每天加班加點工作。 到了晚上飲濃茶、咖啡提神以繼續工作。 長此以往, 打亂了人體的生物鐘, 破壞了睡眠規律, 從而出現失眠。 所以睡前不能喝濃茶、咖啡等興奮型飲料。

2.避免精神高度緊張, 保持良好心態。 每個人要根據自身特點, 安排工作、學習, 期望值不要過高。 這樣, 可能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生活儘量保持規律性。 生活規律對人的健康非常重要, 沒有很好的休息, 就不能很好地工作。 所以要想有充沛的精力應對競爭, 就必須生活規律, 保證充足的睡眠。

4.適當運動, 防止失眠。 每天早晚可適當運動, 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 這樣有利於精神放鬆,

使人的睡眠中樞工作正常, 入睡順利。

5.飲食要合理。 在每天保證三餐的基礎上, 晚餐要少吃, 避免大魚大肉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中醫有句名言:“胃不和, 而臥不安。 ”說的就是吃得不舒服會造成失眠, 所以晚飯不可吃得過飽, 且以吃清淡、易消化食物為好。

6.晚上泡腳利於睡眠。 每晚用溫水泡腳10分鐘, 並用手按摩腳以促進血液迴圈, 可促進睡眠。

7.睡前避免過度興奮或思慮過度。 如睡前不看過於激烈的電影、電視、小說, 也不要想過度悲傷的事, 使精神放鬆, 則利於入睡。 治療失眠, 從臨床應用上看, 如果是輕度失眠, 以上療法不失為較好的輔助治療。 如失眠時間較長或較為嚴重的患者, 建議結合以上療法並服用藥物治療。 對於服用西藥控制睡眠的患者, 在可能的情況下應儘量避免服用西藥以免產生依賴性,讓病情進一步惡化。

失眠症的基本病理應歸結為肝之陽盛陰衰、陰陽不交。

《中醫內科學》將其按虛實兩類,分為肝鬱化火、痰熱內擾、陰虛火旺、心脾兩虛、心膽氣虛等五種證型,可謂臟腑賅備,氣血陰陽俱全。所以調理肝臟很重要,尤其是立春後,陰陽交替,更要注意對肝臟的保護。

我們的腳上有兩個開關,一個養肝氣,一個清肝火,非常好用!

從中醫角度講,無論養護身體哪些器官都是因人而異的,我們要根據每個人的體質和身體狀況來制定養生方案。比如養肝這件事,要是陰虛體質,養肝的時候需要滋陰潛陽,讓上亢的陽氣降下來;如果是陽盛體質,就要疏肝解鬱,清熱降火。

所以我其實很難給出大家一個統一的養肝原則,大家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合你的調養方式,即便是按摩也同樣如此。這裡我給大家介紹兩個常用的養肝按摩穴位,大家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當然也可以搭配使用。

1.養肝氣——太沖穴

太沖穴的位置比較好找,它在腳背上,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大腳趾縫往腳背上大約4釐米處。它堪稱人體第一大要穴,人們常常把它比作人體的出氣筒,因為它是肝經的原穴和腧穴,相當於儲存肝經元氣的倉庫,所以按摩太沖穴,可以很好地調動肝經的元氣,讓肝臟更有精神。

同時,太沖穴也是是肝經的火穴,能夠把肝氣、肝火消散掉。所以,特別適合那些愛生悶氣、整天強顏歡笑、心中鬱結的女性,還有那些經常鬱悶、焦慮、憂愁的女性,也不妨經常按揉太沖穴。

身為人體第一大要穴,太沖穴的功能可不僅僅是這樣,它對我們身體的保護作用非常多。比如,

當你頭昏眼花的時候,按揉太沖可以讓你神清氣爽;

當你怒火沖天的時候,按揉太沖可以幫你平心靜氣;

當你心煩意亂的時候,太沖可以幫你甯心靜神;

當你有氣無力的時候,太沖幫你補充氣血。

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這個穴位,有事沒事都可以多揉揉。

那我們該怎麼按揉太沖呢?

大家在自己的腳背上,找到大腳趾與二腳趾結合的地方,然後往腳腕方向推,推到兩個骨頭連接的盡頭就是太沖穴。大家仔細找到最痛的點,然後把握到力道,不輕不重地按揉3到5分鐘。

通過按揉“太沖穴”,可以把人體鬱結的氣最大限度地沖出去。如果想要把肝火泄出去,可以從“太沖穴”開始,往“行間穴”的方向推揉,這樣就會有助於清肝火。

2.清肝火——行間穴

下面我們來看第二個穴位“行間穴”。“行間穴”也在大腳趾和二腳趾縫紋端的凹陷處,距離太沖約2寸。《類經·圖翼》中說“瀉行間火而熱自清,木氣自下”,這是一個火穴,如果你肝火太旺,就可以按揉這個穴位。它最擅長泄頭面之火,像是目赤腫痛、面熱鼻血、眼睛脹痛等症狀,掐揉行間效果會非常好。

另外,由於肝經從大腿根上來,繞生殖器走了一圈,所以凡是生殖器有麻煩的時候,都可以向肝經求助。

女性如果小腹不舒服,或者月經不調、白帶異常、生殖器附近長包等,凡是與肝有關的症狀,都可以按揉太沖和行間,這兩個穴位搭配起來效果會相當好。

在可能的情況下應儘量避免服用西藥以免產生依賴性,讓病情進一步惡化。

失眠症的基本病理應歸結為肝之陽盛陰衰、陰陽不交。

《中醫內科學》將其按虛實兩類,分為肝鬱化火、痰熱內擾、陰虛火旺、心脾兩虛、心膽氣虛等五種證型,可謂臟腑賅備,氣血陰陽俱全。所以調理肝臟很重要,尤其是立春後,陰陽交替,更要注意對肝臟的保護。

我們的腳上有兩個開關,一個養肝氣,一個清肝火,非常好用!

從中醫角度講,無論養護身體哪些器官都是因人而異的,我們要根據每個人的體質和身體狀況來制定養生方案。比如養肝這件事,要是陰虛體質,養肝的時候需要滋陰潛陽,讓上亢的陽氣降下來;如果是陽盛體質,就要疏肝解鬱,清熱降火。

所以我其實很難給出大家一個統一的養肝原則,大家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合你的調養方式,即便是按摩也同樣如此。這裡我給大家介紹兩個常用的養肝按摩穴位,大家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當然也可以搭配使用。

1.養肝氣——太沖穴

太沖穴的位置比較好找,它在腳背上,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大腳趾縫往腳背上大約4釐米處。它堪稱人體第一大要穴,人們常常把它比作人體的出氣筒,因為它是肝經的原穴和腧穴,相當於儲存肝經元氣的倉庫,所以按摩太沖穴,可以很好地調動肝經的元氣,讓肝臟更有精神。

同時,太沖穴也是是肝經的火穴,能夠把肝氣、肝火消散掉。所以,特別適合那些愛生悶氣、整天強顏歡笑、心中鬱結的女性,還有那些經常鬱悶、焦慮、憂愁的女性,也不妨經常按揉太沖穴。

身為人體第一大要穴,太沖穴的功能可不僅僅是這樣,它對我們身體的保護作用非常多。比如,

當你頭昏眼花的時候,按揉太沖可以讓你神清氣爽;

當你怒火沖天的時候,按揉太沖可以幫你平心靜氣;

當你心煩意亂的時候,太沖可以幫你甯心靜神;

當你有氣無力的時候,太沖幫你補充氣血。

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這個穴位,有事沒事都可以多揉揉。

那我們該怎麼按揉太沖呢?

大家在自己的腳背上,找到大腳趾與二腳趾結合的地方,然後往腳腕方向推,推到兩個骨頭連接的盡頭就是太沖穴。大家仔細找到最痛的點,然後把握到力道,不輕不重地按揉3到5分鐘。

通過按揉“太沖穴”,可以把人體鬱結的氣最大限度地沖出去。如果想要把肝火泄出去,可以從“太沖穴”開始,往“行間穴”的方向推揉,這樣就會有助於清肝火。

2.清肝火——行間穴

下面我們來看第二個穴位“行間穴”。“行間穴”也在大腳趾和二腳趾縫紋端的凹陷處,距離太沖約2寸。《類經·圖翼》中說“瀉行間火而熱自清,木氣自下”,這是一個火穴,如果你肝火太旺,就可以按揉這個穴位。它最擅長泄頭面之火,像是目赤腫痛、面熱鼻血、眼睛脹痛等症狀,掐揉行間效果會非常好。

另外,由於肝經從大腿根上來,繞生殖器走了一圈,所以凡是生殖器有麻煩的時候,都可以向肝經求助。

女性如果小腹不舒服,或者月經不調、白帶異常、生殖器附近長包等,凡是與肝有關的症狀,都可以按揉太沖和行間,這兩個穴位搭配起來效果會相當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