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結合著“雙十一”和你聊聊心理陷阱,剁手族必看!

雙十一這個全民狂歡的終極消費節日已經走過8個年頭了, 很多剁手族已經具備豐富實戰經驗, 各種消費警示也傳遞到位, 中招消費陷阱的人可以說越來越少。 避開消費陷阱只需要智商, 避免心理陷阱不止需要情商, 還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今天小編就結合著“雙十一”剁手現象, 給大家普及一下心理學裡一些好玩的東西。

常見的心理陷阱包括凡勃倫效應-越貴就越想擁有, 狄德羅效應-欲望從一件睡袍開始, 首因效應, 就是第一印象的效用, 等等。 破除心理陷阱要先走出自己的心理預設。 在你對著心儀已久的商品點下滑鼠確認鍵之前,

請務必把這些問題再問自己一遍:

一、我真的需要這些商品嗎?

二, 我真的需要那麼多數量嗎?

三, 我真的確定這次採購划算嗎?

讓小編來引導你分析一下這三個基本問題。

衝動型消費本身也不算有多大的錯。

有些商品雖然在你的採購訂單之外, 但那些動人的款式、那些新奇的功能, 仿佛也是你所需要的。 只是可能有點超過預算, 而讓你心理上有點小小的負罪感。 不過相比起背後說同事壞話, 這些負罪感倒也可以接受。

更要命的負罪感可能要來自於你的愚蠢。 現在購物平臺功能完善, 各種參數與描述看得你眼花--資訊識別成本太高, 自以為精明地挑到最好的, 卻可能因為執著於細節的對比, 買了最不實用的那個。 在心理學上, 這種效應又稱“光環效應”, 當認知者對一個事物的某種特徵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後, 他還傾向於據此推論該事物其他方面的特徵, 本質上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認知上的偏誤。

有的負罪感還可能會變成現實問題。

如果今天晚上的支出超過雙十一的預算, 挪用了你第二期的技能班學費, 甚至更嚴重呢?

在心理學上, 有種效應叫狄德羅效應, 是由18世紀法國有個哲學家叫鄧尼斯·狄德羅發現的。 狄德羅效應是一種常見的“愈得到、愈不足”, 在沒有得到某種東西時, 心裡很平穩, 而一旦得到了, 卻會不滿足于現有的, 而要求更多。 人們在雙十一往往會因為一種需求的滿足而衍生出越來越多的需求。 剁手族們, 願意對照著這條心理學效應來分析一下自己的行為嗎?

在經濟學裡, 邊際成本和價格歧視永遠是你死我活的一對冤家。 你明明吃4個包子就夠了, 但5個包子打包價肯定比4個散賣的便宜。 而且多的那一個可以存放到冰箱裡啊。 尤其當我們分析的商品不是有保存時效的生鮮食品, 而是衣物、電器、家俱等等可以在自然條件下一直儲存到地球滅亡的那些東西。

一段時間之內消費不完的商品, 以後再消費的效用必定是遞減的。 它不單要佔用你寶貴的櫥櫃空間、有限的儲存室、原來可以做室內瑜伽的活動室空間,

更重要的是, 除非是高頻次消耗品, 多餘的那些商品就算品質不會敗壞, 但款式會老, 功能會被替代, 新鮮度會迅速減弱。

一次性採購大量的同類商品, 在消費心理學中也有一個愉悅度的衰減, 甚至突破橫座標而成為負曲線, 因為有一個重要的原因--西方國家研究顯示, 去超市中的消費者一多半是出於生活必需品的需求, 但是順路買一個漂亮而不實用的檯燈, 一台功力強勁、剛好可以替代家中老舊的吸塵器, 這些原採購計畫之外的消費體驗, 才是消費愉悅度提升的主要心因!

再多給大家分享一個有意思的心理學現象。 誰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中有這樣很多明確的採購小目標。 一次完成卻會讓人有點說不出的落寞。在心理學中,有一種蔡戈尼效應,講的是人類天生是動機驅動的,對於未完成的事總是記憶更深刻。雙十一在某種程度上加強了這種“一了百了”的心理慣性,但一次性解決所有問題並不總是好的,有時會讓人在生活中會失去方向,呵呵。

網路電購無疑是最划算的,這是公認的常識。只不過,有時也會有特例,因為資訊不對稱而買到了性價比不高的商品。

中國的快遞是全世界聞名的高效,然而雙十一的到貨時間,地球人都知道,確實很難保證。在一周甚至數周的漫長等待之後,你才能拿到今天晚上採購的商品。然後誰也不知道,到那時,你對該商品的滿意度是否還像今天晚上這樣高。單從源于心理學的行為經濟學角度來看,這一點都不奇怪,因為這是不同的心理帳戶。雙十一的採購是真正節假日的支出,有些人會“為買而買”。但商品總是在雙十一之後的幾天甚至幾周之後寄達,這時它會歸於你的平時採購清單中。這個時候,你會以更加嚴苛的標準來審視雙十一瘋狂衝動的結晶。

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但電商下單時人們總會對價格最低的商品趨之若鶩。在兩款看似功能接近、但價格相差懸殊的商品中,低價商品多半會有一萬個單子而高價商品可能只有一百個單子。這時,選擇高價商品需要的不止是勇氣,還要有一種生活的智慧。低價商品如果品質一般、用不完被廢棄,它的價格就需要另外計算了。

再從心理學來分析(僅僅是分析,不對應現實)。心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阿克爾洛夫假設:若你想買一輛二手的摩托,賣主對這輛摩托的性能一清二楚,而作為買方的你卻只能從這輛摩托的外形或試駕體驗來作各種揣測,於是,由於這宗買賣的資訊是不對稱的,所以想讓買方付款買高價二手車比讓他們用低價買二手車困難得多。買方習慣要求更多的折扣。如果市場上次車比例大到一定程度,賣方就不再願意把好車投入市場,市場上只剩下了次車。不管阿克爾洛夫假設是否貼合雙十一市場,不過在高價和低價商品之間,理性選擇還是很重要的。

剁手族們,這三個基本問題要記牢!

一次完成卻會讓人有點說不出的落寞。在心理學中,有一種蔡戈尼效應,講的是人類天生是動機驅動的,對於未完成的事總是記憶更深刻。雙十一在某種程度上加強了這種“一了百了”的心理慣性,但一次性解決所有問題並不總是好的,有時會讓人在生活中會失去方向,呵呵。

網路電購無疑是最划算的,這是公認的常識。只不過,有時也會有特例,因為資訊不對稱而買到了性價比不高的商品。

中國的快遞是全世界聞名的高效,然而雙十一的到貨時間,地球人都知道,確實很難保證。在一周甚至數周的漫長等待之後,你才能拿到今天晚上採購的商品。然後誰也不知道,到那時,你對該商品的滿意度是否還像今天晚上這樣高。單從源于心理學的行為經濟學角度來看,這一點都不奇怪,因為這是不同的心理帳戶。雙十一的採購是真正節假日的支出,有些人會“為買而買”。但商品總是在雙十一之後的幾天甚至幾周之後寄達,這時它會歸於你的平時採購清單中。這個時候,你會以更加嚴苛的標準來審視雙十一瘋狂衝動的結晶。

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但電商下單時人們總會對價格最低的商品趨之若鶩。在兩款看似功能接近、但價格相差懸殊的商品中,低價商品多半會有一萬個單子而高價商品可能只有一百個單子。這時,選擇高價商品需要的不止是勇氣,還要有一種生活的智慧。低價商品如果品質一般、用不完被廢棄,它的價格就需要另外計算了。

再從心理學來分析(僅僅是分析,不對應現實)。心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阿克爾洛夫假設:若你想買一輛二手的摩托,賣主對這輛摩托的性能一清二楚,而作為買方的你卻只能從這輛摩托的外形或試駕體驗來作各種揣測,於是,由於這宗買賣的資訊是不對稱的,所以想讓買方付款買高價二手車比讓他們用低價買二手車困難得多。買方習慣要求更多的折扣。如果市場上次車比例大到一定程度,賣方就不再願意把好車投入市場,市場上只剩下了次車。不管阿克爾洛夫假設是否貼合雙十一市場,不過在高價和低價商品之間,理性選擇還是很重要的。

剁手族們,這三個基本問題要記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