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陸分裂也會導致全球變暖

二氧化碳的濃度決定了地球究竟處於溫室態, 還是處於冰川時代。 在人類活動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還沒有這麼大影響之前,

這完全取決於地質和生物過程的相互作用, 即全球的碳迴圈。 德國波茨坦的地質研究中心(GFZ)最近發表了一項研究, 稱大陸分裂也能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上升。

地球的碳分佈極不均衡, 事實上, 只有十萬分之一分佈在大氣、生物圈以及海洋中。 剩下的99.999%都在更深處。 但是, 深處的碳存儲量也不是完全與大氣脫離了干係。 數百萬年來, 地下與地表間進行著源源不斷的氣體交換:沉入地幔深處的板塊同時也攜帶者大量的二氧化碳。 同時, 由於火山活動, 地下深處的碳也在大洋中脊處變成了二氧化碳氣體。

不久前發表在《地球自然科學》雜誌的一篇研究, 卻有不同的結論。 雖然海底火山活動致使了二氧化碳的釋放,

大氣和地底主要的二氧化碳輸入還是來自於大陸裂谷系統, 如東非大裂谷和捷克共和國的埃格爾裂谷。 “裂谷系統是基於陸殼的構造伸展而發展的, 而這可能導致整個地球的分裂, ”來自GFZ的Sascha Brune解釋到。 “全長6000千里的東非大裂谷毫無疑問是世界上最大的, 但與1億3000萬年前的裂谷系統比起來也相形見絀了。 裂谷系統是在超大陸盤古大陸解體時產生的, 全長超過40000千米。

如今, 我們生活之地就是盤古大陸的一部分。 正是這於1億8000萬年前的重建的板塊, 讓世界各地都有了不同的國家。

在過去2億年的地質證據和其他科學家的板塊構造模型的説明下, 他們已重現了全球裂谷演變過程。 他們已經能夠證明, 大約1億3000萬年前和5000萬年前存在兩個裂谷變大的主要時期。

使用數值碳迴圈模型, 作者類比了二氧化碳從裂谷中脫氣的效果, 並顯示當時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升高的確與裂谷期有關。

“即便如此, 裂谷系統釋放的二氧化碳量還只占人為活動釋放量的一小部分。 ”Brune說, “數百萬年來, 深碳迴圈長期控制氣候變化, 這些二氧化碳的確是曾經被忘卻的關鍵因素。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