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履責不到位 板子打下來

11月16日, 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8省(區)統一對外公開了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移交的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問責情況, 以實際行動回應了社會關切。

此前, 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 第一批8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于2016年7月至8月組織對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江西、河南、廣西、雲南、寧夏等8省(區)開展環境保護督察, 並于2016年11月完成督察回饋, 同步移交100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 要求地方進一步核實情況, 嚴肅問責。

問責力度大——

8省(區)共問責1140人, 其中廳級幹部130人

生態環境保護關係人民福祉, 關乎民族未來。 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制度安排,

嚴格責任追究是環境保護督察的內在要求。

據瞭解, 8省(區)此次共問責1140人, 其中廳級幹部130人(正廳級幹部24人), 處級幹部504人(正處級幹部248人)。

這一組資料的背後, 是8省(區)黨委、政府對問責工作的高度重視。 各省(區)均把中央環保督察回饋意見整改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重大民生工程、重大發展問題來抓, 責成紀檢監察機關牽頭, 對移交的責任追究問題全面開展核查, 嚴格立案審查, 依紀依法審理, 扎實開展問責工作。

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以自治區黨委書記李紀恒為組長, 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布小林為第一副組長的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饋意見整改落實工作領導小組,

下設案件查辦組, 由自治區紀委、監察廳牽頭, 全面開展初步核查, 嚴格進行立案審查, 依紀依法進行審理。

江蘇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明確提出, 要把落實好中央環保督察整改要求, 作為增強“四個意識”的重要體現、踐行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契機、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的重要內容, 確保按時整改到位。 成立由省長任組長的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 下設問責工作機構, 迅速組織開展調查問責工作。

河南省委書記謝伏瞻多次召開會議, 對整改問責工作進行專題安排部署。 省委、省政府成立由省長陳潤兒擔任組長的整改問責工作領導小組, 下設4個核查問責組, 對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進行責任追究。

根據查明的事實, 依據有關規定, 對涉及13個省轄市、4個省直部門、3個中央駐豫單位的227人進行了問責。

問責尺度嚴——

將嚴肅問責、權責一致、終身追責的原則貫穿始終

“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是問責工作的必然要求。 如果問責只是“隔靴搔癢”“蜻蜓點水”, 便起不到應有的效果。

從總體上看, 8省(區)被問責人員中, 通報20人, 誡勉320人, 責令公開道歉1人, 組織處理18人(次), 黨紀處分178人, 政紀處分584人, 移送司法機關12人, 已被追究刑事責任9人, 批評教育9人, 停職檢查1人, 體現了堅持嚴肅問責、權責一致、終身追責的原則, 為不斷強化地方黨委政府環境保護責任意識發揮了重要作用。

針對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違法違規開發建設破壞生態問題, 寧夏回族自治區給予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副巡視員張黎(副廳級)等8人行政警告處分;給予自治區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潘明生(副廳級,

時任石嘴山市政府副市長)等6人行政記過處分;給予自治區農牧廳黨組書記、廳長王文宇(正廳級, 時任自治區林業廳黨組書記、廳長)等人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黑龍江省針對“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違法實施土地整理項目, 毀草2500畝, 生態破壞嚴重”的問題, 對8名責任人員進行嚴肅問責。 其中, 給予時任省農墾總局牡丹江管理局局長于金友黨內警告處分, 給予興凱湖農場場長張鳳虎行政記大過處分。

針對贛州稀土礦業有限公司環境違法違規問題突出, 未按環評及批復要求建設尾水收集利用處理站等問題,

江西省給予贛州市政府原副市長劉建萍行政記過處分, 免去贛州稀土公司董事長黃光惠職務, 給予贛州稀土公司總經理謝志宏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問責範圍廣——

被問責人員基本涵蓋環保工作相關方面

“不留盲區, 全面覆蓋”是此次問責工作的突出特點。

從問責人員分佈看, 8省(區)被問責人員中, 地方黨委46人, 地方政府299人, 地方黨委和政府所屬部門666人, 國有企業49人, 其他有關部門、事業單位及基層工作人員80人。 在黨委政府有關部門中, 環保193人, 水利81人, 國土75人, 林業63人, 工信59人, 住建51人, 城管38人, 發改31人, 農業9人, 公安9人, 交通6人, 安監4人, 國資委3人, 旅遊2人, 市場監管等部門42人。 被問責人員基本涵蓋環境保護工作的相關方面, 體現了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的要求。

如,雲南省通報的問責對象中,既有昭通市委副書記王忠(時任紅河州委常委、個舊市委書記)等地方黨委人員,也有曲靖市副市長唐寶友等地方政府人員;廣西壯族自治區通報的問責物件中,既有環保系統的自治區環境保護廳副廳長粟定成,林業系統的自治區林業廳原黨組成員、副廳長韋純良,也有國土系統的北海市海洋局調研員羅星烈,財政系統的北海市財政局副局長陳潤龍。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堅決制止和懲處破壞生態環境行為。

8省(區)黨委、政府在通報督察問責情況時均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戰略思想,強化“四個意識”,提高政治站位,扛起政治責任,深入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要求各級領導幹部引以為鑒、舉一反三,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認真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層層壓實責任,以看得見的成效兌現承諾,取信於民。(中國紀檢監察報記者何韜)

體現了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的要求。

如,雲南省通報的問責對象中,既有昭通市委副書記王忠(時任紅河州委常委、個舊市委書記)等地方黨委人員,也有曲靖市副市長唐寶友等地方政府人員;廣西壯族自治區通報的問責物件中,既有環保系統的自治區環境保護廳副廳長粟定成,林業系統的自治區林業廳原黨組成員、副廳長韋純良,也有國土系統的北海市海洋局調研員羅星烈,財政系統的北海市財政局副局長陳潤龍。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堅決制止和懲處破壞生態環境行為。

8省(區)黨委、政府在通報督察問責情況時均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戰略思想,強化“四個意識”,提高政治站位,扛起政治責任,深入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要求各級領導幹部引以為鑒、舉一反三,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認真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層層壓實責任,以看得見的成效兌現承諾,取信於民。(中國紀檢監察報記者何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