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淘汰家電人的不是同行,是走不出來的“舒適區”

最近, 故宮的一項舉措卻在家電圈炸開鍋。 讓越來越多的家電人意識到:我們不是被對手淘汰的, 而是因為跟不上時代更迭的步伐,

被自己的舒服、習慣、經驗所淘汰。

周簡||撰稿

故宮全網售票了。 每天限流的8萬張門票將全部網上銷售, 百名現場售票員瞬間失業, 印刷門票廠家因為失去業務也面臨裁員……這正是當前互聯網新技術對傳統流通產業、製造產業顛覆式衝擊的一個微型縮影。

對於家電產業來說, 這種衝擊早在多年前, 因為京東、天貓等電商巨頭悄然進軍家電零售行業, 快速在家電零售產業強勢崛起, 就已經體驗到。 只不過, 還沒有故宮這樣一項舉措就導致百名人工售票亭員工“失業”, 並引發上游印刷製造產業“裁員”。

但互聯網時代對於中國家電產業傳統運營模式、運營體系的衝擊, 已如潮水勢不可擋。 不只是電商網購搶了大量家電實體店的生意,

互聯網進入家電產業搶蛋糕, 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傳統家電廠商已經無法適應這個時代發展變革的步伐, 就連過去吃香的一線產業工人、一線導購人員, 都面臨著工種消失的尷尬。

以互聯網+為核心的資訊化新技術是新一代產業革命的第一推動力, 製造企業、傳統管道面臨著產業結構大轉型、消費結構大升級的嚴峻考驗, 這場變革已經滲透到社會經濟發展的邊邊角角。

同樣帶來的是一場社會就業大調整, 各行各業的一線員工身處漩渦中心, 所有簡單機械重複性的崗位終難逃被淘汰的厄運。

舉一反三到家電產業, 就不得不值得警醒的是, 家電產業轉型已進入深入區, 在這些崗位上的人已剩下的時間也不多,

如果再不走出去自己習慣的“舒適區”, 重新培訓、重新學習, 成為機器人等自動化設備的管理者, 那麼下崗再擇業恐怕是最後無奈的選擇。

“中國製造2025”步步逼近, 作為全球最大規模的家電產銷中心, 中國家電製造業革新首當其衝, 智慧工廠、自動化工廠越來越多, “黑燈”生產的無人車間已經出現, 機器人大規模換人, 曾經科幻片的場景變成現實, 新一輪技術革命是中國家電產業革命直接引線, 直接導致工廠用戶需求減少。

有數據稱, 美的目前已累計使用了800多台機器人, 人工成本已從12%降到6%, 未來五年將對智造系統進行全面升級, 2018年實現1000億的生產規模只需2萬人, 總人數從10萬控制到8萬以內。 富士康大手筆投入在工廠自動化方面,

鄭州、成都、昆山、嘉山等中國各大生產基地已安裝了4萬台機器人, 僅在昆山工廠, 就減少了6萬員工。 此外, 還有海爾、格力、海信、奧克斯等各大家電品牌無一不在佈局智慧製造。

過去十年, 中國家電企業在全球範圍內爆發、擴張主要依靠的是勞動力低廉等製造優勢和產品價格優勢, 而未來十年, 技術、消費輪番升級倒逼中國家電製造不得不轉向製造效率、創新效率以及服務效率。

隨之, 人與機器的矛盾將進一步凸顯。 目前, 完全的“無人工廠”、關燈生產雖然仍是少數, 但是智慧生產、智慧製造必將帶來製造業所需勞動力進一步大量減少。

現階段, 企業目前採用的機器人多為機械手, 從事搬運、翻轉等繁重勞動,

或者擰螺絲等精確而重複性勞動的工序上, 所以並不會造成大量的工人失業。

實際上, 這一輪產業大洗牌、大變局並非僅在製造業, 零售業、銀行業等各行各業均無一倖免, 過去兩年內, 零售業的裁員幾乎已成常態, 僅2016年全球零售業裁員3.7萬人, 創七年新高, 今年預計將達10萬多人, 其中線下百貨超市等零售商店最具代表性。 除了業績、利潤下滑原因以外, 電商是最大的衝擊, 而銷售過程的自動化可能會導致更多的裁員。

國內外銀行業也大幅度降低用戶需求甚至裁員, 原因之一就是大量改用數位化服務、人工智慧技術。 到2016年, 16家上市銀行員工淨增加數只有1247人, 十年最低水準, 可算是斷崖式下降。 德意志銀行首席執行官約翰·克賴恩, 德意志銀行“大量”員工將最終失業,因為技術發展將使他們淘汰。

越簡單的工作越容易失業。這類無需天賦,經過訓練能夠輕易被掌握的技能,在未來的淘汰率都高達九成以上。那些屬於大量重複性的勞動,每天在狹小的工作空間上班,只需手熟無需用腦,那麼被機器人取代的可能性就非常大,流水線工人及瓦匠、園丁、清潔工、司機都是高危職業。

當然,技術革新也有局限性,具有創造性、價值含量高的工作難以被替代,比如諮詢、記者、藝術家、作家、研發人員等等。另外,一遍在淘汰舊工種的同時也在創造出新就業,比如物流、快遞隊伍的極速壯大。

隨著AI人工智慧、互聯網、大資料等新技術、新工具深層應用,可替代性的工作會越來越多,那麼未來基層工人的出路在哪裡?一個是重新學習,適應產業轉型,向其他環節轉移;一個是自己創造出路,勇敢創業。

創業需要人力、物力,還需要夢想、執行力以及冒險精神等等。然而,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通過技能培訓、知識學習,向高附加值環節提升是一個明智選擇,如研發、流程管理、品質管理、服務管理等等。

然而,如果繼續重複簡單的機械工作,習慣舊模式、舊環境不思進取,跟不上時代節奏、產業變局的人,被淘汰是唯一宿命!

====

家電圈:中國家電覆蓋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德意志銀行“大量”員工將最終失業,因為技術發展將使他們淘汰。

越簡單的工作越容易失業。這類無需天賦,經過訓練能夠輕易被掌握的技能,在未來的淘汰率都高達九成以上。那些屬於大量重複性的勞動,每天在狹小的工作空間上班,只需手熟無需用腦,那麼被機器人取代的可能性就非常大,流水線工人及瓦匠、園丁、清潔工、司機都是高危職業。

當然,技術革新也有局限性,具有創造性、價值含量高的工作難以被替代,比如諮詢、記者、藝術家、作家、研發人員等等。另外,一遍在淘汰舊工種的同時也在創造出新就業,比如物流、快遞隊伍的極速壯大。

隨著AI人工智慧、互聯網、大資料等新技術、新工具深層應用,可替代性的工作會越來越多,那麼未來基層工人的出路在哪裡?一個是重新學習,適應產業轉型,向其他環節轉移;一個是自己創造出路,勇敢創業。

創業需要人力、物力,還需要夢想、執行力以及冒險精神等等。然而,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通過技能培訓、知識學習,向高附加值環節提升是一個明智選擇,如研發、流程管理、品質管理、服務管理等等。

然而,如果繼續重複簡單的機械工作,習慣舊模式、舊環境不思進取,跟不上時代節奏、產業變局的人,被淘汰是唯一宿命!

====

家電圈:中國家電覆蓋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