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也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江歌,如果……

沒錯, 就是螢幕前普通的你。

如果你也曾:

向哥們兒坦言他被綠茶婊騙了

痛駡閨蜜的男友真是個王八蛋

圍觀時放下吃著一半的瓜跑去勸架

那麼你真的有可能, 成為下一個江歌。

只要你也常常站在旁觀者的高地上向當局者伸出援手, 對當局者指手畫腳, 你就離“下一個江歌”不遠了。

“江歌案”最近傳得沸沸揚揚。

留學日本的女學生江歌因為收留了閨蜜劉鑫在公寓同住, 竟然被閨蜜的前男友連捅數刀殘忍殺害。

案發後劉鑫的態度導致了一邊倒的網路暴力, “劉鑫將江歌鎖在門外任其被殺”、“劉鑫一家辱駡江歌母親”等等細節悉數曝光, 讓無數人為江歌的死鳴不平。

這場線民們的集體戰役始于劉鑫一家被網友挖出來翻來覆去地鞭撻, 再矛頭一轉指向嫌犯陳世峰的黑歷史。

大家都說江歌有多可憐, 明明陳世峰想殺的是劉鑫啊, 江歌卻成了擋刀的。

其實不然。

江歌幫助閨蜜的行為看起來很講義氣, 完全符合“為朋友兩肋插刀”的傳統價值觀並身體力行, 但是她的行為卻是插手別人的感情生活。 江歌只是劉鑫的朋友, 她錯就錯在用友情線去傾軋愛情線。

愛情, 是兩個人的事, 沒有第三者插手的餘地。

為什麼會殺掉江歌?

“你怎麼總是妨礙我?!”我猜陳世峰一刀一刀捅進江歌身體裡時, 是這麼想的。

這在日語裡叫“邪魔(じゃま)”

我搜這個詞時搜到了這句話:

私は友達の戀の邪魔をするほど野暮じゃないの。

我是不會不懂事到妨礙朋友戀愛的。

替所有局中人問局外人一句:“我們倆的事兒跟你有什麼關係啊?”

江歌在維護閨蜜的同時, 也成為橫亙在兩人愛情中的一堵牆。 陳世峰對劉鑫的恨意, 就轉移到“無數次阻礙自己達成目標”的江歌身上。 陳世峰因“被分手”而情感受挫, 痛苦憤怒得紅了眼, 正是“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的時機, 而江歌此時的行為無疑是激怒了陳, 恰恰撞在了槍口上。

之所以從江歌的角度來思考這件事,是因為我曾經也有過和江歌類似的行為。

現在想想還有些後怕。

當時讀大學,宿舍生活。這個微環境和遠離父母、身處異國的江歌有些相似。

我們宿舍的M姑娘戀愛了。一番愛恨糾葛後,與男友G分手了。

前男友G不依不饒,不斷給M姑娘打電話問原因、問了原因也不信、不顧一切要複合,甚至以死相逼。M姑娘不堪其擾,將G手機號拉黑。

於是,他不斷給M姑娘身邊的每個人打電話,讓我們勸M姑娘回心轉意。那段時間我們宿舍的人都接到過G的電話,也幫M姑娘擋了不少G的電話。M姑娘也一直避免與G單獨見面。

後來,G為了見M一面,甚至跑到我們宿舍窗戶下(我們住在一樓)大喊大叫,我們幾個自以為是的閨蜜又一副心靈導師的模樣對G進行勸解。

後來,M姑娘交到了新的男朋友L。G甚至去騷擾L,講一些關於M姑娘的很下流的話。還刻意在網上YuePao,打電話告訴M姑娘。

直到M姑娘和新男友L的感情漸漸穩定,G終於覺得自己沒什麼希望。這件大學時期的風波才算平息。

你以為這就是一個人執念的盡頭嗎?

前段時間,大學畢業多年。G又一次用陌生號碼撥通了M姑娘的電話:“我明天就結婚了……”

如果G也有陳世峰的瘋狂因數,說不定M姑娘早就不在了,也不會有今天的我在這裡寫這篇文章。

我為了維護閨蜜,從“旁觀者”變成了“當局者”,成為了擋住這個瘋狂的人的一道牆。

如果瘋子的執念就是要見到牆後的人怎麼辦?

當然是——

砸碎這道牆。

人真的很奇怪。看到朋友戀愛甜蜜的時候,我們知道要給他們留空間,小心翼翼不當“電燈泡”;為什麼當他們感情不好時,上去橫插一腳,就不覺得自己是個“電燈泡”呢?

我不是說要江歌拒絕幫助閨蜜,我想任誰在自己的好朋友遇到危險、向自己求助的時候都不會冷眼旁觀。但是比起“第三者”往上沖,一定會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1-

首先我們需要認清一個事實:

友情的部分交給友情來解決,愛情的部分交給愛情去解決。

一個人交友時的狀態,和她戀愛時的狀態,有可能大相徑庭。

這個世界沒有什麼“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愛情局中的兩個人朝夕相對時,發生了多少細碎繁瑣的事情?又有多少你毫不知情的秘密?

誰給你的勇氣讓你覺得自己“旁觀者清”啊?梁靜茹嗎?

就像你不知道你媽為什麼一言不合就嚷嚷著要剁死你爸,只是因為想起來20年前他抽煙燙壞了她最喜歡的那條裙子。

-2-

其次你要明白:

旁觀者給出的建議完全基於旁觀者看到的“他們的愛情”,與當事人感受到的“我們的愛情”有可能出入極大;

旁觀者給出的建議只是結合了個人的經驗和自己瞭解到的知識,受限於每個人的經驗和認知水準,所以參考價值及適用性極其有限。

-3-

最後你要明白:

愛情的事情,只有當事人才能解決。

而朋友的作用最多就是轉換心情、給予鼓勵和安慰,治標不治本。

當感情生活中有了矛盾,並企圖借助他人力量解決矛盾,就是將矛頭指向了這個“助人為樂”的人。如果你不想這個人受傷害,請謹慎求助。

否則,你們就成為了下一串劉鑫、陳世峰、江歌。

有困難不要找“江歌”,“江歌”有用的話,還要員警幹嗎?

-4-

彩蛋:

如果你已經深陷“無力感”當中,想著一定要借助外界的強大推動力才能改變自己……

那你就使勁兒想吧。

幼稚園時就學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啊。

每個人在心裡都有對於親情、愛情、友情的優先順序排序,想想你心中的排位,推己及人,你就該知道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分量了。

一般情況下友情排最末,雖然作為朋友會聽到不少關於親情愛情的八卦,但是用友情和親情愛情硬扛可不是什麼聰明的做法。比如一個人控訴自己父親,你跟著一起罵,對方很可能反過來罵你。比如一個人控訴自己另一半不好,你跟著一起罵,對方反而會說想想他也沒那麼壞。

每個人生活的最小社會單位是家庭,親情是家庭的結果,愛情是為了成為家庭,只有友情,是家庭外的人,簡稱外人。

收起管別人閒事的心吧,找准自己的定位,是親情、愛情、還是友情。知分寸,別越界,就是維護情感最好的方式。

家人(親情)不讓你和朋友A(友情)來往,你生氣了吧?

爸媽(親情)不同意你和另一半(愛情)領證,你以死相逼了吧?

老公/老婆(愛情)刪你微信好友(友情),你怒火攻心了吧?

你媽(親情)和我(愛情)掉水裡先救誰?對方說你傻【嗶——】了吧?

所以,陳世峰選擇了揮刀相向。

而我們,都不想成為下一個江歌。

作者:鄭大喵

原創來自【安小琪帶你浪】

之所以從江歌的角度來思考這件事,是因為我曾經也有過和江歌類似的行為。

現在想想還有些後怕。

當時讀大學,宿舍生活。這個微環境和遠離父母、身處異國的江歌有些相似。

我們宿舍的M姑娘戀愛了。一番愛恨糾葛後,與男友G分手了。

前男友G不依不饒,不斷給M姑娘打電話問原因、問了原因也不信、不顧一切要複合,甚至以死相逼。M姑娘不堪其擾,將G手機號拉黑。

於是,他不斷給M姑娘身邊的每個人打電話,讓我們勸M姑娘回心轉意。那段時間我們宿舍的人都接到過G的電話,也幫M姑娘擋了不少G的電話。M姑娘也一直避免與G單獨見面。

後來,G為了見M一面,甚至跑到我們宿舍窗戶下(我們住在一樓)大喊大叫,我們幾個自以為是的閨蜜又一副心靈導師的模樣對G進行勸解。

後來,M姑娘交到了新的男朋友L。G甚至去騷擾L,講一些關於M姑娘的很下流的話。還刻意在網上YuePao,打電話告訴M姑娘。

直到M姑娘和新男友L的感情漸漸穩定,G終於覺得自己沒什麼希望。這件大學時期的風波才算平息。

你以為這就是一個人執念的盡頭嗎?

前段時間,大學畢業多年。G又一次用陌生號碼撥通了M姑娘的電話:“我明天就結婚了……”

如果G也有陳世峰的瘋狂因數,說不定M姑娘早就不在了,也不會有今天的我在這裡寫這篇文章。

我為了維護閨蜜,從“旁觀者”變成了“當局者”,成為了擋住這個瘋狂的人的一道牆。

如果瘋子的執念就是要見到牆後的人怎麼辦?

當然是——

砸碎這道牆。

人真的很奇怪。看到朋友戀愛甜蜜的時候,我們知道要給他們留空間,小心翼翼不當“電燈泡”;為什麼當他們感情不好時,上去橫插一腳,就不覺得自己是個“電燈泡”呢?

我不是說要江歌拒絕幫助閨蜜,我想任誰在自己的好朋友遇到危險、向自己求助的時候都不會冷眼旁觀。但是比起“第三者”往上沖,一定會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1-

首先我們需要認清一個事實:

友情的部分交給友情來解決,愛情的部分交給愛情去解決。

一個人交友時的狀態,和她戀愛時的狀態,有可能大相徑庭。

這個世界沒有什麼“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愛情局中的兩個人朝夕相對時,發生了多少細碎繁瑣的事情?又有多少你毫不知情的秘密?

誰給你的勇氣讓你覺得自己“旁觀者清”啊?梁靜茹嗎?

就像你不知道你媽為什麼一言不合就嚷嚷著要剁死你爸,只是因為想起來20年前他抽煙燙壞了她最喜歡的那條裙子。

-2-

其次你要明白:

旁觀者給出的建議完全基於旁觀者看到的“他們的愛情”,與當事人感受到的“我們的愛情”有可能出入極大;

旁觀者給出的建議只是結合了個人的經驗和自己瞭解到的知識,受限於每個人的經驗和認知水準,所以參考價值及適用性極其有限。

-3-

最後你要明白:

愛情的事情,只有當事人才能解決。

而朋友的作用最多就是轉換心情、給予鼓勵和安慰,治標不治本。

當感情生活中有了矛盾,並企圖借助他人力量解決矛盾,就是將矛頭指向了這個“助人為樂”的人。如果你不想這個人受傷害,請謹慎求助。

否則,你們就成為了下一串劉鑫、陳世峰、江歌。

有困難不要找“江歌”,“江歌”有用的話,還要員警幹嗎?

-4-

彩蛋:

如果你已經深陷“無力感”當中,想著一定要借助外界的強大推動力才能改變自己……

那你就使勁兒想吧。

幼稚園時就學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啊。

每個人在心裡都有對於親情、愛情、友情的優先順序排序,想想你心中的排位,推己及人,你就該知道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分量了。

一般情況下友情排最末,雖然作為朋友會聽到不少關於親情愛情的八卦,但是用友情和親情愛情硬扛可不是什麼聰明的做法。比如一個人控訴自己父親,你跟著一起罵,對方很可能反過來罵你。比如一個人控訴自己另一半不好,你跟著一起罵,對方反而會說想想他也沒那麼壞。

每個人生活的最小社會單位是家庭,親情是家庭的結果,愛情是為了成為家庭,只有友情,是家庭外的人,簡稱外人。

收起管別人閒事的心吧,找准自己的定位,是親情、愛情、還是友情。知分寸,別越界,就是維護情感最好的方式。

家人(親情)不讓你和朋友A(友情)來往,你生氣了吧?

爸媽(親情)不同意你和另一半(愛情)領證,你以死相逼了吧?

老公/老婆(愛情)刪你微信好友(友情),你怒火攻心了吧?

你媽(親情)和我(愛情)掉水裡先救誰?對方說你傻【嗶——】了吧?

所以,陳世峰選擇了揮刀相向。

而我們,都不想成為下一個江歌。

作者:鄭大喵

原創來自【安小琪帶你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