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個告訴男孩要保護自己的故事—《小雞雞的故事》導讀

【經典繪本導讀】系列-第162號

一個告訴男孩要保護自己的故事—《小雞雞的故事》導讀

閱讀推廣人 石頭

尊敬的讀者朋友, 您看到的是一個深度解讀的經典繪本公眾號, 每週都有2~3篇文章分享, 完全是免費訂閱。 本導讀的宗旨是為親子閱讀而努力、為父母深度掌握繪本精髓而奉獻。 請放心關注, 並期盼您的回饋!

一、內容簡介

《小雞雞的故事》中包含了豐富的內容:男女生理結構的不同、生命的誕生、生殖器的清潔、保護自己不要受到性侵害等等, 表達出“每個孩子都是寶貴的生命!”的美好情感。 希望有更多好的性教育繪本幫助孩子接受健康的性教育。

希望孩子能夠從書中學會愛、學會尊重、學會保護自己, 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繪本信息

書名:小雞雞的故事

文:山本直英

圖:佐藤真紀子

譯者:蒲蒲蘭

出版社:連環畫版

適讀年齡:3-6歲

出版日期:2012年7月第一版

三、繪本導讀

【封面】

解析:

封面上那個興奮地裸奔的男孩, 相信會讓孩子第一眼就喜歡上這個小男孩和這本跟性有關的故事。

“性”在中國是一個隱晦和羞恥的字眼。 即使是80後, 也沒有受過正規的性教育。 針對“你小時候是從哪裡來的?”話題, 80後們的答案五花八門:有時的垃圾桶裡撿的, 有的是小河裡撈的, 還有的是從胳肢窩裡掉出來的……就是沒有從媽媽肚子裡來的這一項。 這種“善意的謊言”連童話大王鄭淵潔也不例外, 他說, 他小時候走過垃圾堆的時候, 總要往裡面張望一下, 看看裡面有沒有躺著小孩, 也想像一下自己躺在裡面的情景, 心裡泛起委屈。

看, 父母一句玩笑話對孩子會造成多麼大的傷害。

3歲左右, 孩子們的性別意識就開始萌芽,

他們開始意識到, 自己和異性的小朋友不一樣。 他們會很好奇, 為什麼自己會長小雞雞?女孩沒有?小雞雞是專門為尿尿長的嗎?

而這本書, 則大大方方地把小雞雞的故事娓娓道來, 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 語言通俗易懂, 畫風很暖很有愛。

為何要和孩子談論“性”, 因為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很容易發現自己的身體與爸爸媽媽的不同, 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容易發現自己和異性小朋友身體上的不同。 我是怎樣來的呢?我的咪咪會變大嗎?為什麼身體有不一樣的地方?

面對這樣的問題, 受傳統觀念制約的父母都會含糊其辭的敷衍過去。 然而, 這樣的敷衍有時會助長孩子的好奇心, 導致他們從其他途徑尋找答案, 無法建立起健康的性認知。

其實對於低齡孩子來說, 生殖器和眼睛鼻子耳朵一樣, 是他們身體的一部分, 他們希望瞭解這個器官並由衷地讚美和自豪它, 就像自己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

但對於父母來說, 主動和孩子談起過“性教育”, 並給孩子一個自然、親切、不羞不怵的心態, 卻顯得很難。 以下這些繪本幫你開口, 一個好繪本勝過千言萬語。

【環襯】

解析:

翻開就是黃色的環襯, 很亮麗的顏色, 很容易吸引到寶寶的注意。

佛洛德將人類的性發展分為五個階段:口欲期(1-1歲半)、肛欲期(1歲半-3歲)、生殖器期(3-6歲也叫性蕾期)、潛伏期(7歲-青春期前)和青春期。

生殖器期是孩子性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期。 孩子會表現出對於性的強烈好奇心。 他們會問很多“無厘頭”的問題諸如“媽媽的胸部為什麼比爸爸的大”“女孩為什麼沒有小雞雞”等。 但他們只是好奇並無他念, 孩子一路走來, 一路的好奇, 一路的學習與體驗。

正如《小雞雞的故事》所秉持的觀點, 在孩子的眼睛裡, 生殖器和眼睛鼻子耳朵一樣, 是他們身體的一部分, 他們希望瞭解這個器官並由衷地讚美它,就像讚美自己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

有人會問,孩子從幾歲開始“性教育”比較合適?從0歲開始!我們有足夠的場合和空間,只是我們有沒有這份心境。

【扉頁】

解析:

翻開扉頁幾個小朋友牽著一個大大的小雞雞氣球,這個氣球一定讓你家的孩子不由地歡呼“媽媽,你看,雞雞氣球”!這圖片更加明確了這本書的主題啊!

下方的黑白花貓翹起的尾巴把生殖器官裸露無疑,兩個圓圓的蛋蛋確定這是一隻公貓。

3歲左右的孩子開始進入“性蕾期”,和我們熟知的“口欲期”“肛欲期”一樣,“性蕾期”也是兒童心理發展的一個特殊階段,是引導孩子性心理良性發展的好時機。把握“性蕾期”,宜早不宜遲。而且,3歲的孩子,可以理解一些情節複雜的故事了,借助繪本來解答他們的疑惑算得上是條捷徑。

至於對繪本尺度的質疑,我選擇相信作者。在畫面和文字措辭方面,作者甚至譯者和編輯,已經幫我們一層層把好了關,最大程度上符合兒童成長規律。

讀性教育繪本,最尷尬的恐怕就是那些讓大人無法直視的“敏感詞”了。

一位母親說出了實在話,最初我也覺得“睾丸”“精子”“陰道”這樣的字眼實在難以啟齒,也擔心女兒會對此有何反應。但是,當我小心翼翼地讀出這些詞,不時偷偷瞟一眼女兒的表情時,發現她竟然極其淡定,沒有任何異常,還指給我看畫面中子宮上畫的小笑臉。我松了口氣,看來擔心的確是多餘的。

對孩子來說,生殖器和其他器官一樣,都是身體的一部分,如果大人躲躲閃閃,反而會激發孩子的好奇心,那恐怕就要刨根問題下去了。連繪本作者山本直英都在後記中寫道,“小雞雞,這是一個就算大聲說出來也不會覺得害羞的詞呢”。

不避諱,直視“敏感詞”。只因大人摻雜了太多的因素,而幼兒的內心是清純見底的。

【第1畫面】

原文:你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是男孩兒,你怎麼知道的?你和女孩兒有什麼不一樣?

解析:

這個故事主要講三個方面的內容:性別認知、自我保護及生命教育。

性別認知:2歲以上的孩子,尤其是上幼稚園的孩子,當她/他發現別人和自己不同時,他肯定會問父母,比如,媽媽為什麼男孩兒可以站著尿尿,或者,爸爸女孩兒為什麼沒有小雞雞?

這個階段的孩子對性別的差異是模糊和不確定的。紮辮子的就是女孩嗎?圖中有兩個紮辮子的女孩,這多是父母性別培養所為。假如一個男孩頭髮長了也紮起小辮子,是不是就變成了女孩。在孩子看來男孩女孩似乎差別不大還能互相轉換,男孩女孩還有什麼不同,這一套繪本正中下懷。告訴你男孩和女孩本質的差異就在於小雞雞。

這時清晰而不晦澀地告訴孩子,孩子是很容易接受的。這個階段身體的所有器官只是器官而已,沒有掩飾、羞澀、神秘之分。如果到了青春期還處於懵懂時期那可就是一個不安定的因素了。

畫面中的兩支小鳥和一個一寸蟲,讓孩子觀察到並告訴他們世界上任何的動物都是有區分的,關鍵的因素在於生殖的器官,而不是外形。

【第2畫面】

原文:男孩兒也有愛哭的,女孩兒也有勇敢的,男孩兒也有穿紅色上衣的,女孩兒也有穿藍色上衣的。要是男孩兒和女孩兒都穿褲子的話,還真不知道誰是男的誰是女的呢。

解析:

男孩子也有穿紅色上衣的,也有愛哭的男孩子。女孩子也有勇敢的,穿藍色衣服的。如果小朋友都穿著褲子,就不容易分辨男孩女孩了,所以很多人看到你都會問,是男孩還是女孩啊?

只是按“愛哭”、"不愛哭"、“勇敢”、“不勇敢”、“穿什麼顏色衣服”來區分男孩和女孩,可是不一定的哦!

被一個惡作劇男孩提著青蛙嚇哭的男孩,四射的是眼淚還是聲波呢!可右頁下方著藍上衣的紮小辮子的女孩比男孩更有氣勢和勇敢。

圖中的男孩和女孩各有各的形態和動作,外形更反映了大人的養育觀。

讓孩子細細觀察著頁孩子們的動作,近距離觀鳥的、伏地觀蟲的、樹枝畫畫的、摔跤的、堆沙的、涉水的。真的不好區分誰是男孩還是女孩。

【第3畫面】

原文:

兩個小朋友正在洗澡,上衣呀,褲衩呀,全都脫掉了身上光溜溜的,這下就知道哪個是男孩兒,哪個是女孩兒了吧。

對啦,男孩兒的兩腿中間,有個“小雞雞”。男孩兒的小雞雞,也叫作做“陰莖”其實,女孩兒也有“小雞雞”,不過,跟男孩兒的有些不一樣。

解析:

關鍵的區分在此頁一絲不掛的說明。當小朋友洗澡的時候,把衣服脫光光,就知道是男孩還是女孩啦!男孩有小雞雞,男孩子這樣的小雞雞女孩是沒有的,小姐姐和小妹妹都沒有,但她們有和小雞雞不一樣的東西。

孩子的學習是隨著其發展的進展一步步深化的,學習生活常識和技能同樣如此。從外觀上看男孩和女孩的區別就是看有沒有小雞雞,至於其實,女孩兒也有“小雞雞”,那是後話。

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很容易發現自己的身體與爸爸媽媽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容易發現自己和異性小朋友身體上的不同。

當他(她)發現異性與自己最大的不同是生殖器部位的時候,他們會對生殖器產生極大的好奇心,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探索。很多孩子會問父母“為什麼男孩和女孩不一樣?”“我是從哪裡來的?”。

其實,在孩子的眼睛裡,生殖器和眼睛鼻子耳朵一樣,是他們身體的一部分,他們希望瞭解這個器官並由衷地讚美它,就像讚美自己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

正視兒童性教育,用溫和的畫面和溫柔的語言,告訴他們生命的由來。

這本書用圖畫直白地告訴孩子,區別男孩和女孩的關鍵點不是服裝、髮型、性格而是性器官。

【第4畫面】

原文:

男孩兒的小雞雞,看上去像個水管。所以,你小便的時候,如果用手拿著它向上的話,小便就會直直地飛出去。小便時,要用手好好拿著小雞雞,不要讓小便飛得到處都是喲。

脫掉內褲,露出圓圓的小屁股坐在馬桶上的模樣,要是被別人看見了,多不好意思啊。所以,大便時,要把洗手間的門關上,把自己藏起來。

解析:

給小雞雞一個形象的比喻,“小雞雞”就像一個水管,小便就會直直飛出去。

男孩手拿水管噴水就如同手握小雞雞在撒尿很形象,而放大的巨型水管那是身邊女孩的遐想啊!

作者還採用喃喃自語的口吻直抒胸臆,眼裡放光的小女孩、公狗狗和母狗狗不同的尿尿方式,這些有愛的小細節,著實會牽動孩子的興趣。

小便的時候要拿好小雞雞哦!對準馬桶或便池,這樣才不會到處都是小便。但是,“粑粑”是沒辦法從“小雞雞”裡出來的。所以,大便的時候要坐在馬桶上才可以。記住——一定要關門,不要讓別人看到哦!就是像這樣一排孩子著急等待時也是如此啊!當然小便時也不能讓他人看到啊!無論是大便還是小便,上廁所時都要關上門,不然被別人看到很不好意思的。

害羞情結是孩子性心理發展的另一個表現,孩子在上廁所時,會不自覺的避開不同性別的人,也會對公開場合上廁所而害羞,對暴露自己的性器官這一行為而害羞。

隨著生理的成長,孩子在解決戀父戀母情結後,把對性器官的好奇不斷地擴展到對外部世界其他事物的認知上。有的孩子會無意識的對其他性別的孩子表示產生好感,想進一步的接觸、結識。

如果我們把真實的自己完整地清晰的展露給孩子,讓孩子的好奇心不在好奇,興趣點就會轉移,就自然就沒有了上述的困擾了。

以上是故事的性別認知部分,如何從本質上區分男孩和女孩。

【第5畫面】

原文:

小便和大便的部位,是不應該讓別人看的。哪怕是游泳的時候,也要穿上游泳衣,把那些部位遮蓋住,是不是嗎?

那些地方,是只有自己才能看的、很私密的部位。我們把它們叫做“私密部位”。

解析:

以下是故事的第二部分: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

小雞雞和小屁股是私密部位,在公眾場合是不可以被別人看到的,就算是游泳也要穿上泳衣。小妹妹和小姐姐也要把咪咪蓋上,因為這些地方是女孩的私密部位,只能自己看到,不可以給別人看到。這是男孩和女孩在對待咪咪上的區別啊!

這個光著上身男孩面對左右兩個穿泳衣的女孩情不自禁的說:聽說,女孩兒的胸部也是隱私部位啊!這就是性教育的成就啊!女孩兒更明白自己的身體,慢慢地會變大哦。

對於男孩只有一個絕對隱私的部位,只屬於自己的地方,就是爸爸媽媽也是不允許看的。

這種隱私的意識和羞恥感是心理發展的前後不同階段,有了隱私的意識,才具有羞恥感,兩者是彼此牽連的。

在孩子2歲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告訴孩子,不能隨便讓人摸自己。而且褲子是不能被隨便解開的,小內褲覆蓋的地方不能讓任何人摸。而且有一個事實我們要重視:兒童性侵的物件不僅僅是女孩,男孩也是受害者。很多家有男孩的父母容易放鬆警惕,覺得男孩沒事。其實權威資料表示男孩更容易受到性侵傷害。農村比城市的比例來的更高!正因如此,才需要社會投入更多的力量,對於今天的中國,無論是法律還是性教育,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第6畫面】

原文:當你還很小,不能自己洗澡的時候,爸爸媽媽會幫你洗,不過,你的“私密部位”最好自己來洗。尤其是小雞雞,要把頂部的皮膚翻起,用溫水輕輕地沖洗。請爸爸媽媽教給你,然後就自己來洗吧。

解析:

性器官是個人的私密部位,自己既要好好清潔它又要好好保護它。

你現在還有點小,不能自己洗澡,爸爸媽媽才會幫你洗。但是私密部位小雞雞和小屁股最好自己來洗哦!

在孩子3-5歲期間,可以和同性或異性孩子共浴,這也正是讓孩子瞭解自己和大人身體不一樣的途徑,瞭解性器官,並為孩子以自身來講解,讓孩子產生發展的意識,讓孩子見怪不怪,內心也就安定了。

為什麼要和孩子進行性教育?正如獨立研究人胡萍所言,人類胎兒時期的健康發展意味著生命中每個系統的完整發育。超聲波成像技術顯示:胎兒有吮吸手指的行為,男性胎兒會撫弄自己的生殖器。“性”就這樣與生俱來地開始伴隨著我們的一生!

【第7畫面】

原文:

洗澡的時候,要把衣服都脫掉。這些髒衣服該怎麼辦呢?

上衣和褲子,可以先放在一起,洗完澡後再用洗衣機清洗。

不過,內褲可不要和外衣放在一起,等著用洗衣機洗哦,那是很不衛生的。

自己的內褲,要自己動手來洗。

這和自己洗自己的“私密部位”是同樣的道理。

有時,你會發現內褲裡面被大便或小便弄得髒兮兮的,

這些髒的地方更要好好洗一洗,洗得乾乾淨淨。

解析:

洗澡換的髒衣服是要分類的,外衣外褲可以放到一邊用洗衣機洗。遮蓋“私密部位”的小內褲是不可以和外衣一起洗的,需要單獨洗,洗了澡就可以順便把內褲洗掉!內褲可能會有殘留的小便和大便,需要仔細清洗的乾乾淨淨。最好小內褲也自己洗,而且要洗得乾乾淨淨哦!(當然,現在孩子還只是象徵性的洗一下,需要我們偷偷返工嗷)。

小男孩看到自己小內褲的有髒汙吃驚的樣子,身體力行地讓孩子感受到這一切。孩子發展的過程就是一個認知的過程,一個個認知就是孩子走向成熟的標誌,而這種認知越早就越大。

怎麼洗以至洗乾淨不重要,身體力行是本質,鼓勵是推動力。你看相伴的小鴨子和擬人的水桶發出的鼓勵在激勵孩子前行。

這本故事是日本的作者所為,這源于日本性教育的土壤的推動。我們能從國外“性教育方式”學到什麼?

日本:小學到高中,性知識必不可少。日本文部科學省出版的小學第一冊《衛生》課教科書封面就有女性和男性的身體和性器官圖片,家長也會主動和孩子講一些相關知識。

荷蘭:在餐桌上,父母和孩子討論性。荷蘭擁有歐洲國家最低的青少年懷孕比率。孩子6歲進小學時就已開始接受性教育,與學其他課程一樣,沒有什麼特別,孩子們還可以自己做研究報告,甚至會在餐桌上和父母討論這方面的話題。

芬蘭:每天講性教育相關的故事。在芬蘭,連幼稚園也有性教育圖書,比如《我們的身體》。家長可以像講《一千零一夜》那樣每天講一節,性教育就自然而然地開始了。30多年過去了,芬蘭的性教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效,芬蘭被世界人口與發展會議樹為典範。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發展情況,沒有一個統一的性教育模式適合所有國家。但兒童的性與生殖健康方面的需求都是一樣的,都應該獲得滿足。

在家中,特別是有一個以上的孩子家庭,父母和孩子之間也經常一起洗澡,或者一起去洗手間,更無法避免相互對器官的觀察。在家換衣服時,更是無法避免彼此間身體的審視。有時從小就有拉巴巴要獨立空間的意識,有的這方面無所謂。

【第8畫面】

原文:

對了,還有一件事,你一定要記住。在外面,要是有陌生人跟你說:“一起去遊樂園玩兒好不好?”“給我帶路吧。”之類的話,你千萬不要跟著他走啊!他也許是想要看或者摸你的“私密部位”,也許想要讓你看他的“私密部位”,也許會把你帶到很遠很遠的地方……會做很多壞事,所以,一定要當心!

解析:

陌生人跟你說“我帶你去遊樂園”“我給你糖吃”“我帶你坐我車去兜風”,或是“給我帶路”之類的,想要帶你走,千萬不能跟他一起去哦。他可能想要看你的私密部位,也可能讓你看他的私密部位,或者是帶你去很遠很遠的地方,對你做壞事,讓你再也看不到爸爸媽媽。所以千萬不能跟陌生人走!

這本書把“自我保護”這部分講的太高明了。在畫中為突出小男孩的疑惑感,成人只能露出腰部部分,相比之下力量對比不言而喻,雖然畫面中對孩子有惡意企圖的人被畫得很和善,但是,注意他的影子,是不是像一個邪惡的妖怪。估計大部分孩子看到這幅畫面都會害怕吧。

給孩子看過這本書之後,家長可以問問孩子,以後陌生人給你糖果,你還敢吃嗎?相信大多數孩子會選擇拒絕。害怕還是很有力量的,懂得害怕才會懂得保護自己,懂得保護自己不受侵害。

【第9畫面】

原文:在外面,你一定要跟你的小夥伴或者你認識的大人在一起。千萬不要沒跟爸爸媽媽打招呼就一個人出門。

解析:

在外面,要跟認識的大人和小夥伴在一起,千萬不要沒跟爸爸媽媽打招呼就單獨出門。

這個畫面涵蓋兩部分的含義,與父母在一起歡樂無憂的遊玩和父母不在時遇到壞人的慘狀。儘管我們只看到壞人的一隻腳,但妖魔化的影子已經畢露。雖然孩子拼命抗爭,但力量懸殊陰霾和險境始終圍繞著我們。

性教育不僅僅是讓孩子去認識到兩性的不同及意識到自己的性別及特徵。更重要的是要孩子學會保護好自己,不要受到侵犯。

【第10畫面】

原文:如果你覺得不好、害怕或者危險的話,要大聲喊:“救命!”旁邊的叔叔或阿姨就會跑過來幫助你的。要學會好好保護自己呀!

解析:

如果你覺得不好,感覺害怕或者有危險,一定要大聲喊“救命”,這樣聽到的叔叔阿姨會過來幫你的。一定要好好保護自己。

左圖中的兩隻大手是危險的徵兆,要讓孩子辨識危險的存在,身處險境的方法就是大喊。然後救援的人才可能感到。這個場面讓孩子印象深刻,才能在危急時刻求救。

人身安全包括人身安全的提供和人身安全的教育兩部分。

人身安全教育。平時儘量多教育小孩不要跟陌生人說話,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接受陌生人的任何誘惑,小孩到一定年齡段(約三歲),教小孩記住爸爸或者媽媽的手機號碼和家庭住址等。還有攀爬、用電和吃東西的教育。特別是進行安全意識演練,如大人扮演壞人角色來誘騙小孩,教小孩該如何反應。

但也要積極構築心理的安全感,堅決不說“爸爸媽媽不要你了”媽媽走了,再也不回了”等話語,給足小孩心理安全感。

以上是自我保護部分,只有建立起自我的保護,才具備安全的意識。

【第11畫面】

原文:

還有一些事,對你來說很重要。你的小雞雞後面,還懸著個“袋子”吧。這也是很重要的部位。等你到了上中學的年齡,像一個大人了,在那個袋子裡的一個叫做“睾丸”的地方,會產生很多叫做“精子”的東西。它們可是人類的“生命之源”啊。

女孩兒的肚子裡,也有一個叫做“卵巢”的“袋子”。等女孩兒長大了,那裡會產生“卵子”,同樣也是我們的“生命之源”。這兩種“生命之源”結合在一起,就變成小寶寶了。

解析:

以下是生命教育的內容。

生命教育:這本書還講了小寶寶的誕生過程。從爸爸媽媽發生親密關係,然後在媽媽的子宮裡孕育出胎寶寶,最後媽媽生產出來的主要過程。孩子對自己是怎麼來的,很感興趣,家長大可不必躲躲閃閃、含糊其辭。看著書,直接給孩子解釋就好。在孩子眼裡,這只是一個科學道理和美妙的閱讀過程而已。

故事畫風溫馨有愛,家長完全不用再絞盡腦汁的思考怎樣作答,只需要照本宣科就好了,感覺特別輕鬆,沒有羞澀和扭捏,有的只是科學和真理,很美妙的閱讀過程!

在美國著名性教育讀本《AmazingYou》的作者給了父母一些閱讀建議,也適用於所有性教育讀物。這樣說道: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會對自己的身體好奇了。這是正常的。如果你剛開始覺得很尷尬,不知道怎麼和孩子討論這些。請記住,你不是一個人。

性教育的關鍵在於開放和誠實。如果你覺得性是骯髒的,孩子也會這樣覺得。要讓孩子對自己的性別感到自豪。我們自己就要積極地看待性。

如果你對很多身體的名詞都不瞭解,趕緊補課。以免孩子問你的時候你不知道。

1歲到6歲的孩子會對孩子如何出生感到好奇。不要編造故事敷衍他們。誠實面對你的孩子。如果你編造了一個童話,總有一天你還要去糾正。另外,也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理解水準適當增減資訊。

請相信,你和孩子討論得越 多,孩子越能夠冷靜面對自己身體的驚人變化。

【第12畫面】

原文:

你也是來自這兩種“生命之源”。爸爸的“精子”和媽媽的“卵子”這兩種“生命之源”結合在一起,生出了你。

好小好小的你,在媽媽肚子裡一個叫“子宮”的袋子裡慢慢長大。

解析:

爸爸和媽媽在一起,也就慢慢地讓這兩種“生命之源”結合在了一起。從放大的子宮剖面圖看的清楚,精子和卵子作為生命之源在此結合,然後就衍生出一個小腦袋的你。

這個結合部分很抽象,不容易讓孩子理解。要結合實體給孩子說明,不要刻意回避。

讓孩子們知道生殖器和眼睛、鼻子、耳朵一樣,是他們身體的一部分,讓他們通過此書充分地瞭解,不使生殖器變得神秘,象瞭解其他的器官一樣去探討並由衷地讚美它,就象讚美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性”與生俱來,伴隨孩子的一生。

這本書對於孩子今後能夠具有健康開明的性觀念、懂得科學的性知識、能夠控制自己的性衝動、懂得保護自己不受性傷害是非常有幫助的。

做到這一點,孩子要6歲左右,3歲的孩子還沒有發展到這個程度。

【第13畫面】

原文:“臍帶”把媽媽和你連結在一起。通過這條“臍帶”,你從媽媽那兒獲取營養和氧氣,經過九個月,長成小寶寶。

解析:

父母脫光光抱在一起,互相撫摸後,媽媽肚子裡就裝進了小寶寶。這種方式比較含糊,但小一點的孩子不會提出更深的問題。但大一些的孩子就不止了。

他們會問:“他們為什麼不穿衣服,光溜溜地抱在一起呢?”孩子也要求脫光光地和我們在一起怎麼辦?如果說為了讓爸爸肚子裡的小蝌蚪游到媽媽的肚子裡,懷個小寶寶的話?會否接著問怎麼能讓小蝌蚪遊進去中,從哪裡遊呀?其實我對這個回答並不太滿意!該如何回答呢?你有什麼好的建議?

好小好小的你,就在媽媽的“子宮”裡,慢慢長大。臍帶”把你和媽媽連接在一起。通過這條通道,媽媽就可以給你輸送氧氣和營養。經過10個月,你就長成了小寶寶!

【第14畫面】

原文:等你漸漸長大,媽媽肚子裡的袋子對你來說太小了。這時,你就會經過媽媽兩腿中間的一條“寶寶出生之路”來到這個世界。

解析:

漸漸地,你慢慢長大,媽媽的“袋子”裝不下你了。在醫生的幫助下,你就會經過媽媽兩腿之間的“寶寶出生之路”來到這個世界!如果孩子是剖腹產,可以指著媽媽刀疤的肚皮,從肚子裡切個口,你就出來了,似乎也挺有說服力。兩種途徑都給孩子一個圓滿的回答。這個出生的過程讓孩子一目了然,不在疑問。

如果孩子還繼續追問繪本之外的問題,你也不知道該如何解答的時候,其實你完全可以不回答,甚至可以反問,“你覺得這是為什麼呢?”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和孩子一起尋找答案,“媽媽也不知道原因,不如我們一起去其他書裡找找答案吧”。給孩子自主探索的機會,遠遠好過把知識填鴨式地塞給他們。

【第15畫面】

原文:那一天,就是你的“生日”。等著你出生的人們都很高興。有人興奮地叫:“真可愛!”“長得像我。”有人說:“恭喜恭喜!”“好可愛的寶寶。”熱鬧極了。大家圍著你,高興地看著你呼呼大睡的小臉蛋爭著搶著抱你,都很開心。你不記得了吧。你、你的朋友,所有人都是這樣出生的。每個人,都是寶貴的“生命”。

解析:

告訴孩子,這是在醫院出生的場景。媽媽不能下床,爸爸照顧著媽媽。你被阿姨從育嬰室推出來,讓媽媽爸爸爺爺奶奶等看見你。看有兩個就像你這樣大的小孩好奇地來看你。

你出生的那一天,就是你每年一次的“生日”。

一個新生命的誕生,所有人都為你的誕生而高興。親朋好友的祝福,無數的欣喜,好一個幸福的場面!

【第16畫面】

原文:所以,你是大家心愛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哥哥姐姐、叔叔嬸嬸……都因你的出生感到幸福。大家都覺得:“有了你,真的太好了!”

解析:

你的出生給家族帶來了歡樂、給家族帶來了傳承、給社會帶來了穩定,所有跟你有關的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叔叔嬸嬸、哥哥姐姐等都非常喜歡你。“有了你,真的太好了!

和孩子一起讀《小雞雞的故事》會發現,性教育其實是愛的教育!一個具有健康開明的性觀念、懂得科學的性知識、能夠控制自己的性衝動、懂得保護自己不受性傷害的孩子,才是健康純潔的孩子。

【第17畫面】

原文:你要好好吃飯,多運動,跟小朋友們盡情地玩耍,健康快樂地度過每一天。一定不要忘記喲!

解析: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玩就是工作。健康地玩、安全地玩,健康快樂地度過每一天!而父母的教養、家境的殷實、社會的包容也是不可或缺的。

性意識就像那顆巨大的樹樁深深紮根于國民的土壤中了。生命的起點固然偉大,一路的呵護更加有新意。

整個社會正在健康有序地大踏步向前走,自然和諧、和平發展是主軸,我們的孩子也一定會走出家庭走向更宏偉的自己。

【第18畫面】

原文:後記(山本直英)/如果你是媽媽,你一定覺得兒子的小雞雞很可愛吧。如果你是爸爸,你也一定會覺得兒子的小雞雞很可愛,就像是“兒子的兒子”吧。小雞雞,是一個即使大聲說出來,也不會覺得害羞的詞。小雞雞,會伴隨男孩子經歷各種各樣的挑戰,邁向成人的廣闊天地。

解析:

小雞雞是男人一生幸福和性福的關鍵,媽媽期待這個可愛的小部件給兒子帶來幸福,爸爸也期待可愛的小部件給家族繁衍帶來榮耀。開放的社會不再把它當做禁忌,從小關愛它,讓它經歷各種挑戰,成就男人的偉業。

男孩和女孩走到一起,共同奏響美妙的音符,讓那放飛的小雞雞氣球飛向四方吧!把健康的性話題傳遍大江南北,造福一代又一代。

借用繪本腰封上的一句話作為結尾吧:性教育,就是愛的教育。

類似的性教育繪本還有《小威向前沖》、《乳房的故事》等,有興趣的家長可以找來給孩子看看。

《乳房的故事》和《小雞雞的故事》一般稱為姐弟篇,同為蒲蒲蘭出版社的經典熱賣圖書。有人說,前者適合女孩子看,後者則適合男孩子。其實我覺得都適合,因為不管男孩還是女孩,都很容易發現女人和男人在身體上的區別。

這套書畫面非常溫暖明快,文字也有著日本作品一貫的溫和,對小朋友來說,接受度會非常高。

【後環】

解析:

《小雞雞的故事》首先告訴我們的寶寶我們應該如何分辨男孩和女孩的,如何清潔你的生殖器官,如何保護自己,生命的起源你是怎麼出生的,還有要愛惜自己的身體,給寶寶讀起來他接受的非常容易。

隨著自己孩子長大,他也會問這些問題,他也會很容易發現男孩和女孩,爸爸和媽媽的不同,也會好奇的問為什麼,我覺得作為新時代的父母不應該對這些問題避而不談,支支吾吾,也不應該騙自己的寶寶,因為這樣也行會導致兩個結果,首先就是孩子自卑的認為自己是撿來的,在或者你越是避而不談他越是好奇心嚴重,通過其他途徑管道去瞭解,其他的途徑管道是否安全也就不得而知了。

性教育就是愛教育,在孩子小的時候坦然簡單的講授,他接送了這些簡單的知識,好奇心得到滿足就會轉移注意力在其他方面。

如果你對性教育知識還有期待,可關注胡萍老師的為父母寫的書:《善解童貞1——0~6歲孩子的性發展與性關懷》、《善解童貞2——0~6歲孩子的性發展與性關懷》和為孩子寫的書:《成長與性》(上下)。會給你更多的知識和關愛。

性教育,不同年齡不同內容!

2-3歲時:孩子們往往從這個年齡開始注意自己的性別,並且有些孩子會對自己的性別和異性的差異產生好奇,會喜歡問一些類似: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這樣的問題。

3-4歲時:他們開始對異性在上廁所時和自己的不同而產生好奇,迫切想要知道其中的原因,並且有些孩子會開始根據性別來“拉幫結派”,認為女孩子就應該和女孩子玩,而男孩子則應該和男孩子玩。

5歲時:很多孩子都會知道兩種性別的一些比較明顯的差異,並且開始注意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不願意被別人看見。同樣,他們會開始對大人的異性之間性別差異產生關注,提出一些讓大人哭笑不得的問題。

【封&底】

解析:

封底很有味道,小男孩掀起內褲,看著小雞雞,調侃地說:我們會一直、一直在一起,拜託啦!小雞雞作為身體的一個重要的器官一直伴隨著我們前行,健康、安全、衛生關係這一生的幸福,真要拜託它!你也要照顧好它呀!

這本《小雞雞的故事》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道具,我相信經過不斷地灌輸思想,這種保護自己的觀念會深深紮根孩子的內心。

孩子兩歲以後,逐漸有了自我意識,他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思考自己是從哪裡來的。他對性器官的關注,就像他們對自己的眼睛、耳朵、嘴巴的關注是一樣的,沒有特殊的意味。問題常常出現在家長這裡,家長總覺得“性”難以啟齒,不知道如何給孩子解釋,甚至認為解釋了孩子也不懂。於是,當孩子提出這方面問題時,家長不是不說,就是模糊帶過,或者效仿我們的父輩,告訴孩子他是從垃圾堆裡撿的。

其實,家長們的這種想法大錯特錯。孩子都有好奇心,越是隱瞞他,他就越想知道,家長越是想模糊帶過,孩子就越會盯著這個問題不放。而“從垃圾堆裡撿來的”說法又會對孩子造成很深的心理傷害。所以所,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認真直白的告訴孩子“性”是什麼。

一個具有健康開明的性觀念、懂得科學的性知識、能夠控制自己的性衝動、懂得保護自己不受性傷害的孩子,才是健康純潔的孩子。

四、作者資訊

山本直英。1932年生於日本東京。30年來,致力於性教育的實踐。主要繪本作品有:《寶寶從哪裡來?》(白楊社)、《身體,真好》(童心社)、《摸摸看,人的身體》(福音館書店)、《小雞雞的話》(AYUMI出版)、《性的繪本》(全5卷•大月書店)等。2000年6月27日逝世。

佐藤真紀子。1965年生於日本東京。主要的插圖及繪本作品有:《秘密的捷徑告訴我!》、《約定的庭院》、《紀念寫真》、《蘋果樹》(以上均為白楊社)、《土星的光環》(佼成出版社)、《鑽石》(新日本出版社)、《蓄電池》系列(教育畫劇)等。

他們希望瞭解這個器官並由衷地讚美它,就像讚美自己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

有人會問,孩子從幾歲開始“性教育”比較合適?從0歲開始!我們有足夠的場合和空間,只是我們有沒有這份心境。

【扉頁】

解析:

翻開扉頁幾個小朋友牽著一個大大的小雞雞氣球,這個氣球一定讓你家的孩子不由地歡呼“媽媽,你看,雞雞氣球”!這圖片更加明確了這本書的主題啊!

下方的黑白花貓翹起的尾巴把生殖器官裸露無疑,兩個圓圓的蛋蛋確定這是一隻公貓。

3歲左右的孩子開始進入“性蕾期”,和我們熟知的“口欲期”“肛欲期”一樣,“性蕾期”也是兒童心理發展的一個特殊階段,是引導孩子性心理良性發展的好時機。把握“性蕾期”,宜早不宜遲。而且,3歲的孩子,可以理解一些情節複雜的故事了,借助繪本來解答他們的疑惑算得上是條捷徑。

至於對繪本尺度的質疑,我選擇相信作者。在畫面和文字措辭方面,作者甚至譯者和編輯,已經幫我們一層層把好了關,最大程度上符合兒童成長規律。

讀性教育繪本,最尷尬的恐怕就是那些讓大人無法直視的“敏感詞”了。

一位母親說出了實在話,最初我也覺得“睾丸”“精子”“陰道”這樣的字眼實在難以啟齒,也擔心女兒會對此有何反應。但是,當我小心翼翼地讀出這些詞,不時偷偷瞟一眼女兒的表情時,發現她竟然極其淡定,沒有任何異常,還指給我看畫面中子宮上畫的小笑臉。我松了口氣,看來擔心的確是多餘的。

對孩子來說,生殖器和其他器官一樣,都是身體的一部分,如果大人躲躲閃閃,反而會激發孩子的好奇心,那恐怕就要刨根問題下去了。連繪本作者山本直英都在後記中寫道,“小雞雞,這是一個就算大聲說出來也不會覺得害羞的詞呢”。

不避諱,直視“敏感詞”。只因大人摻雜了太多的因素,而幼兒的內心是清純見底的。

【第1畫面】

原文:你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是男孩兒,你怎麼知道的?你和女孩兒有什麼不一樣?

解析:

這個故事主要講三個方面的內容:性別認知、自我保護及生命教育。

性別認知:2歲以上的孩子,尤其是上幼稚園的孩子,當她/他發現別人和自己不同時,他肯定會問父母,比如,媽媽為什麼男孩兒可以站著尿尿,或者,爸爸女孩兒為什麼沒有小雞雞?

這個階段的孩子對性別的差異是模糊和不確定的。紮辮子的就是女孩嗎?圖中有兩個紮辮子的女孩,這多是父母性別培養所為。假如一個男孩頭髮長了也紮起小辮子,是不是就變成了女孩。在孩子看來男孩女孩似乎差別不大還能互相轉換,男孩女孩還有什麼不同,這一套繪本正中下懷。告訴你男孩和女孩本質的差異就在於小雞雞。

這時清晰而不晦澀地告訴孩子,孩子是很容易接受的。這個階段身體的所有器官只是器官而已,沒有掩飾、羞澀、神秘之分。如果到了青春期還處於懵懂時期那可就是一個不安定的因素了。

畫面中的兩支小鳥和一個一寸蟲,讓孩子觀察到並告訴他們世界上任何的動物都是有區分的,關鍵的因素在於生殖的器官,而不是外形。

【第2畫面】

原文:男孩兒也有愛哭的,女孩兒也有勇敢的,男孩兒也有穿紅色上衣的,女孩兒也有穿藍色上衣的。要是男孩兒和女孩兒都穿褲子的話,還真不知道誰是男的誰是女的呢。

解析:

男孩子也有穿紅色上衣的,也有愛哭的男孩子。女孩子也有勇敢的,穿藍色衣服的。如果小朋友都穿著褲子,就不容易分辨男孩女孩了,所以很多人看到你都會問,是男孩還是女孩啊?

只是按“愛哭”、"不愛哭"、“勇敢”、“不勇敢”、“穿什麼顏色衣服”來區分男孩和女孩,可是不一定的哦!

被一個惡作劇男孩提著青蛙嚇哭的男孩,四射的是眼淚還是聲波呢!可右頁下方著藍上衣的紮小辮子的女孩比男孩更有氣勢和勇敢。

圖中的男孩和女孩各有各的形態和動作,外形更反映了大人的養育觀。

讓孩子細細觀察著頁孩子們的動作,近距離觀鳥的、伏地觀蟲的、樹枝畫畫的、摔跤的、堆沙的、涉水的。真的不好區分誰是男孩還是女孩。

【第3畫面】

原文:

兩個小朋友正在洗澡,上衣呀,褲衩呀,全都脫掉了身上光溜溜的,這下就知道哪個是男孩兒,哪個是女孩兒了吧。

對啦,男孩兒的兩腿中間,有個“小雞雞”。男孩兒的小雞雞,也叫作做“陰莖”其實,女孩兒也有“小雞雞”,不過,跟男孩兒的有些不一樣。

解析:

關鍵的區分在此頁一絲不掛的說明。當小朋友洗澡的時候,把衣服脫光光,就知道是男孩還是女孩啦!男孩有小雞雞,男孩子這樣的小雞雞女孩是沒有的,小姐姐和小妹妹都沒有,但她們有和小雞雞不一樣的東西。

孩子的學習是隨著其發展的進展一步步深化的,學習生活常識和技能同樣如此。從外觀上看男孩和女孩的區別就是看有沒有小雞雞,至於其實,女孩兒也有“小雞雞”,那是後話。

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很容易發現自己的身體與爸爸媽媽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容易發現自己和異性小朋友身體上的不同。

當他(她)發現異性與自己最大的不同是生殖器部位的時候,他們會對生殖器產生極大的好奇心,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探索。很多孩子會問父母“為什麼男孩和女孩不一樣?”“我是從哪裡來的?”。

其實,在孩子的眼睛裡,生殖器和眼睛鼻子耳朵一樣,是他們身體的一部分,他們希望瞭解這個器官並由衷地讚美它,就像讚美自己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

正視兒童性教育,用溫和的畫面和溫柔的語言,告訴他們生命的由來。

這本書用圖畫直白地告訴孩子,區別男孩和女孩的關鍵點不是服裝、髮型、性格而是性器官。

【第4畫面】

原文:

男孩兒的小雞雞,看上去像個水管。所以,你小便的時候,如果用手拿著它向上的話,小便就會直直地飛出去。小便時,要用手好好拿著小雞雞,不要讓小便飛得到處都是喲。

脫掉內褲,露出圓圓的小屁股坐在馬桶上的模樣,要是被別人看見了,多不好意思啊。所以,大便時,要把洗手間的門關上,把自己藏起來。

解析:

給小雞雞一個形象的比喻,“小雞雞”就像一個水管,小便就會直直飛出去。

男孩手拿水管噴水就如同手握小雞雞在撒尿很形象,而放大的巨型水管那是身邊女孩的遐想啊!

作者還採用喃喃自語的口吻直抒胸臆,眼裡放光的小女孩、公狗狗和母狗狗不同的尿尿方式,這些有愛的小細節,著實會牽動孩子的興趣。

小便的時候要拿好小雞雞哦!對準馬桶或便池,這樣才不會到處都是小便。但是,“粑粑”是沒辦法從“小雞雞”裡出來的。所以,大便的時候要坐在馬桶上才可以。記住——一定要關門,不要讓別人看到哦!就是像這樣一排孩子著急等待時也是如此啊!當然小便時也不能讓他人看到啊!無論是大便還是小便,上廁所時都要關上門,不然被別人看到很不好意思的。

害羞情結是孩子性心理發展的另一個表現,孩子在上廁所時,會不自覺的避開不同性別的人,也會對公開場合上廁所而害羞,對暴露自己的性器官這一行為而害羞。

隨著生理的成長,孩子在解決戀父戀母情結後,把對性器官的好奇不斷地擴展到對外部世界其他事物的認知上。有的孩子會無意識的對其他性別的孩子表示產生好感,想進一步的接觸、結識。

如果我們把真實的自己完整地清晰的展露給孩子,讓孩子的好奇心不在好奇,興趣點就會轉移,就自然就沒有了上述的困擾了。

以上是故事的性別認知部分,如何從本質上區分男孩和女孩。

【第5畫面】

原文:

小便和大便的部位,是不應該讓別人看的。哪怕是游泳的時候,也要穿上游泳衣,把那些部位遮蓋住,是不是嗎?

那些地方,是只有自己才能看的、很私密的部位。我們把它們叫做“私密部位”。

解析:

以下是故事的第二部分: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

小雞雞和小屁股是私密部位,在公眾場合是不可以被別人看到的,就算是游泳也要穿上泳衣。小妹妹和小姐姐也要把咪咪蓋上,因為這些地方是女孩的私密部位,只能自己看到,不可以給別人看到。這是男孩和女孩在對待咪咪上的區別啊!

這個光著上身男孩面對左右兩個穿泳衣的女孩情不自禁的說:聽說,女孩兒的胸部也是隱私部位啊!這就是性教育的成就啊!女孩兒更明白自己的身體,慢慢地會變大哦。

對於男孩只有一個絕對隱私的部位,只屬於自己的地方,就是爸爸媽媽也是不允許看的。

這種隱私的意識和羞恥感是心理發展的前後不同階段,有了隱私的意識,才具有羞恥感,兩者是彼此牽連的。

在孩子2歲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告訴孩子,不能隨便讓人摸自己。而且褲子是不能被隨便解開的,小內褲覆蓋的地方不能讓任何人摸。而且有一個事實我們要重視:兒童性侵的物件不僅僅是女孩,男孩也是受害者。很多家有男孩的父母容易放鬆警惕,覺得男孩沒事。其實權威資料表示男孩更容易受到性侵傷害。農村比城市的比例來的更高!正因如此,才需要社會投入更多的力量,對於今天的中國,無論是法律還是性教育,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第6畫面】

原文:當你還很小,不能自己洗澡的時候,爸爸媽媽會幫你洗,不過,你的“私密部位”最好自己來洗。尤其是小雞雞,要把頂部的皮膚翻起,用溫水輕輕地沖洗。請爸爸媽媽教給你,然後就自己來洗吧。

解析:

性器官是個人的私密部位,自己既要好好清潔它又要好好保護它。

你現在還有點小,不能自己洗澡,爸爸媽媽才會幫你洗。但是私密部位小雞雞和小屁股最好自己來洗哦!

在孩子3-5歲期間,可以和同性或異性孩子共浴,這也正是讓孩子瞭解自己和大人身體不一樣的途徑,瞭解性器官,並為孩子以自身來講解,讓孩子產生發展的意識,讓孩子見怪不怪,內心也就安定了。

為什麼要和孩子進行性教育?正如獨立研究人胡萍所言,人類胎兒時期的健康發展意味著生命中每個系統的完整發育。超聲波成像技術顯示:胎兒有吮吸手指的行為,男性胎兒會撫弄自己的生殖器。“性”就這樣與生俱來地開始伴隨著我們的一生!

【第7畫面】

原文:

洗澡的時候,要把衣服都脫掉。這些髒衣服該怎麼辦呢?

上衣和褲子,可以先放在一起,洗完澡後再用洗衣機清洗。

不過,內褲可不要和外衣放在一起,等著用洗衣機洗哦,那是很不衛生的。

自己的內褲,要自己動手來洗。

這和自己洗自己的“私密部位”是同樣的道理。

有時,你會發現內褲裡面被大便或小便弄得髒兮兮的,

這些髒的地方更要好好洗一洗,洗得乾乾淨淨。

解析:

洗澡換的髒衣服是要分類的,外衣外褲可以放到一邊用洗衣機洗。遮蓋“私密部位”的小內褲是不可以和外衣一起洗的,需要單獨洗,洗了澡就可以順便把內褲洗掉!內褲可能會有殘留的小便和大便,需要仔細清洗的乾乾淨淨。最好小內褲也自己洗,而且要洗得乾乾淨淨哦!(當然,現在孩子還只是象徵性的洗一下,需要我們偷偷返工嗷)。

小男孩看到自己小內褲的有髒汙吃驚的樣子,身體力行地讓孩子感受到這一切。孩子發展的過程就是一個認知的過程,一個個認知就是孩子走向成熟的標誌,而這種認知越早就越大。

怎麼洗以至洗乾淨不重要,身體力行是本質,鼓勵是推動力。你看相伴的小鴨子和擬人的水桶發出的鼓勵在激勵孩子前行。

這本故事是日本的作者所為,這源于日本性教育的土壤的推動。我們能從國外“性教育方式”學到什麼?

日本:小學到高中,性知識必不可少。日本文部科學省出版的小學第一冊《衛生》課教科書封面就有女性和男性的身體和性器官圖片,家長也會主動和孩子講一些相關知識。

荷蘭:在餐桌上,父母和孩子討論性。荷蘭擁有歐洲國家最低的青少年懷孕比率。孩子6歲進小學時就已開始接受性教育,與學其他課程一樣,沒有什麼特別,孩子們還可以自己做研究報告,甚至會在餐桌上和父母討論這方面的話題。

芬蘭:每天講性教育相關的故事。在芬蘭,連幼稚園也有性教育圖書,比如《我們的身體》。家長可以像講《一千零一夜》那樣每天講一節,性教育就自然而然地開始了。30多年過去了,芬蘭的性教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效,芬蘭被世界人口與發展會議樹為典範。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發展情況,沒有一個統一的性教育模式適合所有國家。但兒童的性與生殖健康方面的需求都是一樣的,都應該獲得滿足。

在家中,特別是有一個以上的孩子家庭,父母和孩子之間也經常一起洗澡,或者一起去洗手間,更無法避免相互對器官的觀察。在家換衣服時,更是無法避免彼此間身體的審視。有時從小就有拉巴巴要獨立空間的意識,有的這方面無所謂。

【第8畫面】

原文:

對了,還有一件事,你一定要記住。在外面,要是有陌生人跟你說:“一起去遊樂園玩兒好不好?”“給我帶路吧。”之類的話,你千萬不要跟著他走啊!他也許是想要看或者摸你的“私密部位”,也許想要讓你看他的“私密部位”,也許會把你帶到很遠很遠的地方……會做很多壞事,所以,一定要當心!

解析:

陌生人跟你說“我帶你去遊樂園”“我給你糖吃”“我帶你坐我車去兜風”,或是“給我帶路”之類的,想要帶你走,千萬不能跟他一起去哦。他可能想要看你的私密部位,也可能讓你看他的私密部位,或者是帶你去很遠很遠的地方,對你做壞事,讓你再也看不到爸爸媽媽。所以千萬不能跟陌生人走!

這本書把“自我保護”這部分講的太高明了。在畫中為突出小男孩的疑惑感,成人只能露出腰部部分,相比之下力量對比不言而喻,雖然畫面中對孩子有惡意企圖的人被畫得很和善,但是,注意他的影子,是不是像一個邪惡的妖怪。估計大部分孩子看到這幅畫面都會害怕吧。

給孩子看過這本書之後,家長可以問問孩子,以後陌生人給你糖果,你還敢吃嗎?相信大多數孩子會選擇拒絕。害怕還是很有力量的,懂得害怕才會懂得保護自己,懂得保護自己不受侵害。

【第9畫面】

原文:在外面,你一定要跟你的小夥伴或者你認識的大人在一起。千萬不要沒跟爸爸媽媽打招呼就一個人出門。

解析:

在外面,要跟認識的大人和小夥伴在一起,千萬不要沒跟爸爸媽媽打招呼就單獨出門。

這個畫面涵蓋兩部分的含義,與父母在一起歡樂無憂的遊玩和父母不在時遇到壞人的慘狀。儘管我們只看到壞人的一隻腳,但妖魔化的影子已經畢露。雖然孩子拼命抗爭,但力量懸殊陰霾和險境始終圍繞著我們。

性教育不僅僅是讓孩子去認識到兩性的不同及意識到自己的性別及特徵。更重要的是要孩子學會保護好自己,不要受到侵犯。

【第10畫面】

原文:如果你覺得不好、害怕或者危險的話,要大聲喊:“救命!”旁邊的叔叔或阿姨就會跑過來幫助你的。要學會好好保護自己呀!

解析:

如果你覺得不好,感覺害怕或者有危險,一定要大聲喊“救命”,這樣聽到的叔叔阿姨會過來幫你的。一定要好好保護自己。

左圖中的兩隻大手是危險的徵兆,要讓孩子辨識危險的存在,身處險境的方法就是大喊。然後救援的人才可能感到。這個場面讓孩子印象深刻,才能在危急時刻求救。

人身安全包括人身安全的提供和人身安全的教育兩部分。

人身安全教育。平時儘量多教育小孩不要跟陌生人說話,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接受陌生人的任何誘惑,小孩到一定年齡段(約三歲),教小孩記住爸爸或者媽媽的手機號碼和家庭住址等。還有攀爬、用電和吃東西的教育。特別是進行安全意識演練,如大人扮演壞人角色來誘騙小孩,教小孩該如何反應。

但也要積極構築心理的安全感,堅決不說“爸爸媽媽不要你了”媽媽走了,再也不回了”等話語,給足小孩心理安全感。

以上是自我保護部分,只有建立起自我的保護,才具備安全的意識。

【第11畫面】

原文:

還有一些事,對你來說很重要。你的小雞雞後面,還懸著個“袋子”吧。這也是很重要的部位。等你到了上中學的年齡,像一個大人了,在那個袋子裡的一個叫做“睾丸”的地方,會產生很多叫做“精子”的東西。它們可是人類的“生命之源”啊。

女孩兒的肚子裡,也有一個叫做“卵巢”的“袋子”。等女孩兒長大了,那裡會產生“卵子”,同樣也是我們的“生命之源”。這兩種“生命之源”結合在一起,就變成小寶寶了。

解析:

以下是生命教育的內容。

生命教育:這本書還講了小寶寶的誕生過程。從爸爸媽媽發生親密關係,然後在媽媽的子宮裡孕育出胎寶寶,最後媽媽生產出來的主要過程。孩子對自己是怎麼來的,很感興趣,家長大可不必躲躲閃閃、含糊其辭。看著書,直接給孩子解釋就好。在孩子眼裡,這只是一個科學道理和美妙的閱讀過程而已。

故事畫風溫馨有愛,家長完全不用再絞盡腦汁的思考怎樣作答,只需要照本宣科就好了,感覺特別輕鬆,沒有羞澀和扭捏,有的只是科學和真理,很美妙的閱讀過程!

在美國著名性教育讀本《AmazingYou》的作者給了父母一些閱讀建議,也適用於所有性教育讀物。這樣說道: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會對自己的身體好奇了。這是正常的。如果你剛開始覺得很尷尬,不知道怎麼和孩子討論這些。請記住,你不是一個人。

性教育的關鍵在於開放和誠實。如果你覺得性是骯髒的,孩子也會這樣覺得。要讓孩子對自己的性別感到自豪。我們自己就要積極地看待性。

如果你對很多身體的名詞都不瞭解,趕緊補課。以免孩子問你的時候你不知道。

1歲到6歲的孩子會對孩子如何出生感到好奇。不要編造故事敷衍他們。誠實面對你的孩子。如果你編造了一個童話,總有一天你還要去糾正。另外,也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理解水準適當增減資訊。

請相信,你和孩子討論得越 多,孩子越能夠冷靜面對自己身體的驚人變化。

【第12畫面】

原文:

你也是來自這兩種“生命之源”。爸爸的“精子”和媽媽的“卵子”這兩種“生命之源”結合在一起,生出了你。

好小好小的你,在媽媽肚子裡一個叫“子宮”的袋子裡慢慢長大。

解析:

爸爸和媽媽在一起,也就慢慢地讓這兩種“生命之源”結合在了一起。從放大的子宮剖面圖看的清楚,精子和卵子作為生命之源在此結合,然後就衍生出一個小腦袋的你。

這個結合部分很抽象,不容易讓孩子理解。要結合實體給孩子說明,不要刻意回避。

讓孩子們知道生殖器和眼睛、鼻子、耳朵一樣,是他們身體的一部分,讓他們通過此書充分地瞭解,不使生殖器變得神秘,象瞭解其他的器官一樣去探討並由衷地讚美它,就象讚美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性”與生俱來,伴隨孩子的一生。

這本書對於孩子今後能夠具有健康開明的性觀念、懂得科學的性知識、能夠控制自己的性衝動、懂得保護自己不受性傷害是非常有幫助的。

做到這一點,孩子要6歲左右,3歲的孩子還沒有發展到這個程度。

【第13畫面】

原文:“臍帶”把媽媽和你連結在一起。通過這條“臍帶”,你從媽媽那兒獲取營養和氧氣,經過九個月,長成小寶寶。

解析:

父母脫光光抱在一起,互相撫摸後,媽媽肚子裡就裝進了小寶寶。這種方式比較含糊,但小一點的孩子不會提出更深的問題。但大一些的孩子就不止了。

他們會問:“他們為什麼不穿衣服,光溜溜地抱在一起呢?”孩子也要求脫光光地和我們在一起怎麼辦?如果說為了讓爸爸肚子裡的小蝌蚪游到媽媽的肚子裡,懷個小寶寶的話?會否接著問怎麼能讓小蝌蚪遊進去中,從哪裡遊呀?其實我對這個回答並不太滿意!該如何回答呢?你有什麼好的建議?

好小好小的你,就在媽媽的“子宮”裡,慢慢長大。臍帶”把你和媽媽連接在一起。通過這條通道,媽媽就可以給你輸送氧氣和營養。經過10個月,你就長成了小寶寶!

【第14畫面】

原文:等你漸漸長大,媽媽肚子裡的袋子對你來說太小了。這時,你就會經過媽媽兩腿中間的一條“寶寶出生之路”來到這個世界。

解析:

漸漸地,你慢慢長大,媽媽的“袋子”裝不下你了。在醫生的幫助下,你就會經過媽媽兩腿之間的“寶寶出生之路”來到這個世界!如果孩子是剖腹產,可以指著媽媽刀疤的肚皮,從肚子裡切個口,你就出來了,似乎也挺有說服力。兩種途徑都給孩子一個圓滿的回答。這個出生的過程讓孩子一目了然,不在疑問。

如果孩子還繼續追問繪本之外的問題,你也不知道該如何解答的時候,其實你完全可以不回答,甚至可以反問,“你覺得這是為什麼呢?”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和孩子一起尋找答案,“媽媽也不知道原因,不如我們一起去其他書裡找找答案吧”。給孩子自主探索的機會,遠遠好過把知識填鴨式地塞給他們。

【第15畫面】

原文:那一天,就是你的“生日”。等著你出生的人們都很高興。有人興奮地叫:“真可愛!”“長得像我。”有人說:“恭喜恭喜!”“好可愛的寶寶。”熱鬧極了。大家圍著你,高興地看著你呼呼大睡的小臉蛋爭著搶著抱你,都很開心。你不記得了吧。你、你的朋友,所有人都是這樣出生的。每個人,都是寶貴的“生命”。

解析:

告訴孩子,這是在醫院出生的場景。媽媽不能下床,爸爸照顧著媽媽。你被阿姨從育嬰室推出來,讓媽媽爸爸爺爺奶奶等看見你。看有兩個就像你這樣大的小孩好奇地來看你。

你出生的那一天,就是你每年一次的“生日”。

一個新生命的誕生,所有人都為你的誕生而高興。親朋好友的祝福,無數的欣喜,好一個幸福的場面!

【第16畫面】

原文:所以,你是大家心愛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哥哥姐姐、叔叔嬸嬸……都因你的出生感到幸福。大家都覺得:“有了你,真的太好了!”

解析:

你的出生給家族帶來了歡樂、給家族帶來了傳承、給社會帶來了穩定,所有跟你有關的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叔叔嬸嬸、哥哥姐姐等都非常喜歡你。“有了你,真的太好了!

和孩子一起讀《小雞雞的故事》會發現,性教育其實是愛的教育!一個具有健康開明的性觀念、懂得科學的性知識、能夠控制自己的性衝動、懂得保護自己不受性傷害的孩子,才是健康純潔的孩子。

【第17畫面】

原文:你要好好吃飯,多運動,跟小朋友們盡情地玩耍,健康快樂地度過每一天。一定不要忘記喲!

解析: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玩就是工作。健康地玩、安全地玩,健康快樂地度過每一天!而父母的教養、家境的殷實、社會的包容也是不可或缺的。

性意識就像那顆巨大的樹樁深深紮根于國民的土壤中了。生命的起點固然偉大,一路的呵護更加有新意。

整個社會正在健康有序地大踏步向前走,自然和諧、和平發展是主軸,我們的孩子也一定會走出家庭走向更宏偉的自己。

【第18畫面】

原文:後記(山本直英)/如果你是媽媽,你一定覺得兒子的小雞雞很可愛吧。如果你是爸爸,你也一定會覺得兒子的小雞雞很可愛,就像是“兒子的兒子”吧。小雞雞,是一個即使大聲說出來,也不會覺得害羞的詞。小雞雞,會伴隨男孩子經歷各種各樣的挑戰,邁向成人的廣闊天地。

解析:

小雞雞是男人一生幸福和性福的關鍵,媽媽期待這個可愛的小部件給兒子帶來幸福,爸爸也期待可愛的小部件給家族繁衍帶來榮耀。開放的社會不再把它當做禁忌,從小關愛它,讓它經歷各種挑戰,成就男人的偉業。

男孩和女孩走到一起,共同奏響美妙的音符,讓那放飛的小雞雞氣球飛向四方吧!把健康的性話題傳遍大江南北,造福一代又一代。

借用繪本腰封上的一句話作為結尾吧:性教育,就是愛的教育。

類似的性教育繪本還有《小威向前沖》、《乳房的故事》等,有興趣的家長可以找來給孩子看看。

《乳房的故事》和《小雞雞的故事》一般稱為姐弟篇,同為蒲蒲蘭出版社的經典熱賣圖書。有人說,前者適合女孩子看,後者則適合男孩子。其實我覺得都適合,因為不管男孩還是女孩,都很容易發現女人和男人在身體上的區別。

這套書畫面非常溫暖明快,文字也有著日本作品一貫的溫和,對小朋友來說,接受度會非常高。

【後環】

解析:

《小雞雞的故事》首先告訴我們的寶寶我們應該如何分辨男孩和女孩的,如何清潔你的生殖器官,如何保護自己,生命的起源你是怎麼出生的,還有要愛惜自己的身體,給寶寶讀起來他接受的非常容易。

隨著自己孩子長大,他也會問這些問題,他也會很容易發現男孩和女孩,爸爸和媽媽的不同,也會好奇的問為什麼,我覺得作為新時代的父母不應該對這些問題避而不談,支支吾吾,也不應該騙自己的寶寶,因為這樣也行會導致兩個結果,首先就是孩子自卑的認為自己是撿來的,在或者你越是避而不談他越是好奇心嚴重,通過其他途徑管道去瞭解,其他的途徑管道是否安全也就不得而知了。

性教育就是愛教育,在孩子小的時候坦然簡單的講授,他接送了這些簡單的知識,好奇心得到滿足就會轉移注意力在其他方面。

如果你對性教育知識還有期待,可關注胡萍老師的為父母寫的書:《善解童貞1——0~6歲孩子的性發展與性關懷》、《善解童貞2——0~6歲孩子的性發展與性關懷》和為孩子寫的書:《成長與性》(上下)。會給你更多的知識和關愛。

性教育,不同年齡不同內容!

2-3歲時:孩子們往往從這個年齡開始注意自己的性別,並且有些孩子會對自己的性別和異性的差異產生好奇,會喜歡問一些類似: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這樣的問題。

3-4歲時:他們開始對異性在上廁所時和自己的不同而產生好奇,迫切想要知道其中的原因,並且有些孩子會開始根據性別來“拉幫結派”,認為女孩子就應該和女孩子玩,而男孩子則應該和男孩子玩。

5歲時:很多孩子都會知道兩種性別的一些比較明顯的差異,並且開始注意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不願意被別人看見。同樣,他們會開始對大人的異性之間性別差異產生關注,提出一些讓大人哭笑不得的問題。

【封&底】

解析:

封底很有味道,小男孩掀起內褲,看著小雞雞,調侃地說:我們會一直、一直在一起,拜託啦!小雞雞作為身體的一個重要的器官一直伴隨著我們前行,健康、安全、衛生關係這一生的幸福,真要拜託它!你也要照顧好它呀!

這本《小雞雞的故事》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道具,我相信經過不斷地灌輸思想,這種保護自己的觀念會深深紮根孩子的內心。

孩子兩歲以後,逐漸有了自我意識,他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思考自己是從哪裡來的。他對性器官的關注,就像他們對自己的眼睛、耳朵、嘴巴的關注是一樣的,沒有特殊的意味。問題常常出現在家長這裡,家長總覺得“性”難以啟齒,不知道如何給孩子解釋,甚至認為解釋了孩子也不懂。於是,當孩子提出這方面問題時,家長不是不說,就是模糊帶過,或者效仿我們的父輩,告訴孩子他是從垃圾堆裡撿的。

其實,家長們的這種想法大錯特錯。孩子都有好奇心,越是隱瞞他,他就越想知道,家長越是想模糊帶過,孩子就越會盯著這個問題不放。而“從垃圾堆裡撿來的”說法又會對孩子造成很深的心理傷害。所以所,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認真直白的告訴孩子“性”是什麼。

一個具有健康開明的性觀念、懂得科學的性知識、能夠控制自己的性衝動、懂得保護自己不受性傷害的孩子,才是健康純潔的孩子。

四、作者資訊

山本直英。1932年生於日本東京。30年來,致力於性教育的實踐。主要繪本作品有:《寶寶從哪裡來?》(白楊社)、《身體,真好》(童心社)、《摸摸看,人的身體》(福音館書店)、《小雞雞的話》(AYUMI出版)、《性的繪本》(全5卷•大月書店)等。2000年6月27日逝世。

佐藤真紀子。1965年生於日本東京。主要的插圖及繪本作品有:《秘密的捷徑告訴我!》、《約定的庭院》、《紀念寫真》、《蘋果樹》(以上均為白楊社)、《土星的光環》(佼成出版社)、《鑽石》(新日本出版社)、《蓄電池》系列(教育畫劇)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