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孫武:燒香確實危害很大 但別只歸咎於佛教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為什麼毛澤東和鄧小平煙不離手也能長壽, 而許多人不碰煙酒卻短命?”, 有答主提出, 比煙草有害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人們不能自知, 自然生病。 比如信佛的那個燒香。

燒香的污染問題很明顯, 也確實有許多研究揭示了長期燒香的致癌風險。 不過因為原文獲得了16K的較高點贊, 也應該先指出原文的一些誇大和偏頗的地方。

首先, 敬香的問題並非佛教獨有, 道教也上香, 而且祭祀用品中同樣有類似危害的也很多, 比如燒紙錢。 不能把毒害僅僅簡單歸咎於佛教一家。

燒大香

其次是一些表述過於誇大, “只要吸一口, 毒素就積累體內, 引發癌症、咽炎、肺氣腫等數十種疾病。 尤其是眼病, 真的會熏瞎的!”這個確實沒到這種程度。

至於說“和尚深知毒香的厲害, 嚴禁信眾在大雄寶殿點香, 必須只能在院子裡露天焚燒”, 也有點過於“陰謀論”了。

寺廟這樣規定, 就不能是出於防火的需求?

原文還說關於佛香危害的論文、文獻, 實在太多, 可以去知網。 其實在知網搜索後就會發現, 相關文獻並不豐富, 而且中文的研究主要來自港臺地區, 內地的學者對此沒有多少一手原創的實驗設計。

因此, 這裡補充一些原文沒有梳理的相關研究。

香燃燒時產生的煙霧成分為: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多環芳香烴、有毒金屬等有毒有害氣體和固體, 顆粒的直徑從10~500納米不等。

臺灣一項實驗選取了九種常用拜香, 燃燒所產生的懸浮微粒之粒徑絕大部分均小於5.6μm, 且大多數(約占總重量95%)小於1.0 μm。 說明這些微粒都能輕易進入人體肺部深層之肺泡之中, 對健康之可能危害不可忽視。

香港癌症基金會指出很多鼻咽癌病例反映出與拜香有關。 香港中文大學2011年對煙民進行研究發現, 每天在家中拜神燒香至少兩次的煙民患肺癌的幾率較家中不燒香的煙民高3.49倍, 長年持續燒香的煙民患上肺癌的幾率較不燒香的煙民高4倍。

(這或許是原文就此說“被動吸進去的話, 毒害是香煙的四倍”的依據?如果是這樣, 這也是原文的錯誤解讀。 )

國際《癌症》雜誌2008年發表的研究追蹤了新加坡61320名45歲~74歲的華裔人士, 發現燒香習慣與各種呼吸道癌症有關。 開始時這些人都沒有癌症, 但12年後有821人罹患肺癌, 325人罹患鼻部、口腔或喉部的癌症。 其中, 在家整天燒香的人患呼吸道鱗狀細胞癌的風險比不燒香的人高80%。 研究人員在排除吸煙、飲食習慣的因素後, 認為燒香與上呼吸道癌症(除鼻咽癌外)的風險顯著相關。

現代的祭祀用品加入許多有害原料, 給木粉香添加味道的化工香精中, 一些成分是芳香烴, 具有苯環結構, 燃燒後放出高毒的致癌物質。 有關研究表明, 在通風環境不佳的場所內檢測燒香散發的煙霧,

發現含有致癌或致基因突變的苯並芘等多環芳香烴、氣態脂肪醛等。 多環芳香烴化合物還可引起細胞發炎性反應。

有呼吸道疾病或哮喘患者, 小孩和孕婦的地方不宜“點香”。 臺灣有一項研究是關於燒香暴露對臺灣女性罹患慢性支氣管炎的影響, 及燒香暴露是否會影響肺功能。 收集臺灣630位個案, 結論是燒香暴露確實會導致女性肺功能顯著下降。

上面是有關文獻的一個簡單綜述。

另外, 近年還有一些新聞報導, 指出在銷售的佛香、蠟燭等用品中, 檢出甲醛、二氯甲烷及甲苯等。 甲醛、甲苯是中樞神經刺激物, 二氯甲烷更是早被認定為人體可能致癌物。 即使偶爾接觸不會引起大問題, 但對於一些倉儲、銷售人員,或長期接觸這些產品的信徒,還是要多加注意的。

在科普時,陳述一些需要警惕的風險或危害,有時候確實需要“危言聳聽”的技巧,但目前,在“百度百科”、“維琪百科”等普通人獲取知識的主要互聯網平臺上,關於燒香危害的內地學者研究嚴重缺乏,多少說明不僅僅是普通群眾對這個問題沒有足夠關注。在這個時候,我們更需要的,還是科普管道的建設和理性客觀的科學研究本身。

但對於一些倉儲、銷售人員,或長期接觸這些產品的信徒,還是要多加注意的。

在科普時,陳述一些需要警惕的風險或危害,有時候確實需要“危言聳聽”的技巧,但目前,在“百度百科”、“維琪百科”等普通人獲取知識的主要互聯網平臺上,關於燒香危害的內地學者研究嚴重缺乏,多少說明不僅僅是普通群眾對這個問題沒有足夠關注。在這個時候,我們更需要的,還是科普管道的建設和理性客觀的科學研究本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