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警惕!31款手機APP上“黑榜”

目前智慧手機非常普及, 手機上網越來越方便, 手機APP(協力廠商應用程式)成為很多使用者享受互聯網生活的必選項。 然而, 各類APP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是亂象頻生, 無法卸載、竊取隱私、惡意扣費、消費陷阱、遠端控制, 甚至是過度採集資訊、盜取濫用個人資訊、傳播病毒等, 這些流氓行為不僅擾亂了市場競爭秩序, 還危害了使用者的資訊安全。

昨日, 工信部官方微信稱, 工信部組織對55家手機應用商店的應用軟體進行技術檢測, 發現違規軟體31款, 涉及違規收集使用使用者個人資訊、惡意“吸費”、強行捆綁推廣其他應用軟體等問題,

已責令下架。

具體有, 應用匯的互伴存在未經用戶同意, 收集、使用使用者個人資訊問題;XP系統之家的部落衝突、生存遊戲2存在惡意吸費;金立軟體商店的智星斗地主存在強行捆綁推廣其它應用軟體的問題, 酷派應用商店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 也存在強行捆綁推廣其它應用軟體的問題。

手機裡的鬧心APP不再是“釘子戶”

各種手機應用程式, 有的竊取隱私, 有的偷盜資金, 而且很多無法卸載的預裝應用程式成了手機裡的“釘子戶”。

今年7月1日起, 《移動智慧終端機應用軟體預置和分發管理暫行規定》正式實施。 其中明確要求, 生產企業和互聯網資訊服務提供者應確保除基本功能軟體外的移動智慧終端機應用軟體可卸載。 這意味著, 智慧手機預裝軟體不可卸載的歷史即將終結。

專業人士監管與自治相結合

知名互聯網觀察員魯振旺表示, 徹底解決APP亂象, 先是要健全相關法規和標準, 明確軟體提供方、應用商店和用戶等法律主體的責任, 細化違反規定的具體懲罰辦法。 然後進一步完善監管體系, 行業協會與消費者協會要加強合作, 拓寬用戶維權管道, 加強多方協同。 同時, 有效提升技術手段, 加強行業自律。 唯有多管齊下, 才能整治APP亂象, 讓用戶享受到安全快捷的服務。

安全提示

下載管道:儘量選擇在官方應用商店下載, 對於來源不明的應用提供商、網站連結、二維碼所引導的APP, 用戶不要輕易下載。

安裝過程:手機會顯示該APP會調取哪些許可權, 如果發現某一許可權對於該APP來說是多餘的, 可以單獨關閉其對該許可權的使用。

流量使用:觀察應用程式的流量使用情況,

對一些使用大量流量且沒有進行告知的應用程式, 及時檢查或刪除。

授予許可權:謹慎授予某款應用“發送短信”“讀取短信”“查看通訊錄”“讀取定位資訊”“讀取常去地點”等許可權。

退出程式:大部分手機使用者退出手機程式時, 只是回到手機桌面, 並未真正退出應用程式, 這會給一些後臺運行的惡意程式以可乘之機。

社交工具:以微信為例, 最好關掉“附近的人”, 並且在“隱私”選項中關閉“通過QQ號搜索到我”“允許陌生人查看十張照片”等功能。

特別注意:涉及資金安全的APP更要加小心, 特別是支付寶、銀行類APP, 防止中毒或資金被騙。

2017年三季度檢測發現問題的應用軟體名單

文/李羽

圖/網路

文/李羽

圖/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