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滬港通“通車”三年,總成交金額6.05萬億元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16日從上海證券交易所獲悉, 滬港通自2014年11月17日順利開通三年來, 總成交金額達6.05萬億元人民幣, 日均成交額87.19億元人民幣。

截至2017年11月16日, 北向滬股通標的576只, 合計市值27.61萬億元, 占上交所A股總市值的82%;南向港股通標的308只, 合計市值23.23萬億元, 占港交所主機板總市值的84%。

截至2017年11月16日, 北向滬股通累計共700個交易日, 累計有757檔股票發生過交易, 合計交易金額3.45萬億元人民幣, 日均49.25億元人民幣;南向港股通累計共686個交易日, 累計有371檔股票發生過交易, 合計交易金額2.6萬億元人民幣, 日均37.94億元人民幣。

滬股通交易主要是以上證180指數成份股為代表的大盤藍籌股為主, 分行業看, 滬股通交易額前三的行業分別為金融地產、工業和可選消費。 港股通交易額居前的是金融、工業和非日常生活消費品。

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黃紅元回憶, 2012年的一個冬日, 在一個小茶館裡, 兩地交易所智慧與思維的碰撞孕育了滬港通的雛形。 在證監會的統一部署以及人民銀行、財政部、國稅總局等部委的指導與支持下, 經過長期充分討論與準備, 上交所與港交所共同設計出滬港通基本業務框架, 形成相關業務規則。 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博鼇論壇的講話拉開了滬港通的帷幕。 在滬港通機制設計之初, 為了探索出適合兩地資本市場的交易機制,

在資本專案尚未開放的大環境下, 大家渴望找到一條既能實現開放同時又能對資金進出有效監控的可行路徑, 上交所攜手港交所充分發揮智慧, 克服重重困難, 最終確立了“交易封閉運行、人民幣交易結算、不改變投資者交易習慣以及在控制風險的基礎上試點起步”的四項原則, 敲下了滬港通交易結算機制的回車鍵。

黃紅元表示, 下一步上交所將運用好滬港通開發運行的經驗, 多管道、多措施、多領域地推進國際化業務發展, 將上交所建設成為與中國開放型經濟相適應、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領先證券交易所, 形成技術領先、運行高效、結構完整、品種齊全、功能完備、市場透明、監管有效的證券交易所市場。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欄目主編:張楊 圖片編輯:笪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