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寰球東隅】朴槿惠事件是韓式民主的倒退還是進步

韓國法院3月31日正式批捕前總統朴槿惠, 韓檢方在提請批捕書上這樣寫道:“辱沒國格, 辜負民望, 堅持否認犯罪嫌疑, 毫無悔意。 ”這可能是史上語氣最嚴厲的批捕書。 朴槿惠的命運和結局大勢已定, 那麼, 朴槿惠事件是韓式民主政治的倒退還是進步, 這或許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朴槿惠在短短幾個月時間內一轉眼從韓國總統變成犯罪嫌疑人, 為“韓國總統是最危險的職業”增添了新的案例。 韓國從1948年建國到朴槿惠時期一共經歷了10任總統, 他們當中有3人是被趕下臺的, 1人被暗殺, 1人因受調查而自殺,

2人已被判刑(後被特赦), 有3人因親屬腐敗受牽連使名聲嚴重受損。 朴槿惠繼續演繹著“韓國總統難善終”的魔咒。

有觀點認為, “韓國總統難善終”是由於韓式民主政治制度的痼疾所導致。 韓式民主政治制度的缺陷或許很多, 但主要存在以下兩個嚴重問題:一是韓國雖為三權分立, 但受傳統文化影響, 總統的權力過於集中, 導致執政黨和幕僚難以對總統諫言、司法部門缺少有效監督。 所以, 有“帝王般總統”之稱, 朴槿惠執政前期就是如此, 並形成“親樸勢力”。 正是缺少體制內監督, 使得朴槿惠被閨蜜崔順實幹政的怪現象能夠長期持續, 沒有任何體制性力量及時予以糾正, 使朴槿惠最終釀成大禍。 二是20世紀60年代初樸正熙通過軍事政變上臺後,

採取重視經濟發展, 打壓民主的政策。 雖然朴正熙使韓國在經濟上創造了“漢江奇跡”, 但是民主政治建設嚴重滯後, 特別是當時為了發展經濟, 韓國政府培育和扶植了一批大企業集團, 成為韓國經濟發展的領頭羊,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 當時或許有其積極意義, 然而卻為後來的政經勾結、財閥政治埋下了禍根, 這一頑疾一直延續至現在, 又嚴重制約了韓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正因為存在上述制度上的嚴重缺陷, 才使朴槿惠成為這種不良制度的又一個犧牲品, 所以, 有觀點據此認為朴槿惠事件意味著韓式民主的倒退。 如果我們能夠換一個角度來思考問題, 從韓國梨花女子大學學生集會反對學校違規錄取崔順實的女兒鄭宥拉,

到電視臺曝光崔順實幹政, 接下來就是燭光示威和朴槿惠被彈劾下臺並淪為階下囚, 又何嘗不是韓國民主的勝利呢。 不僅如此, 朴槿惠事件對推動韓國民主政治的發展至少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積極意義:

第一, 燭光和平示威促成韓國“公民革命”, 將改變韓國的政治生態。 朴槿惠“閨蜜門”親信干政事件去年10月下旬被韓國電視臺曝光, 去年10月29日, 韓國民眾第一次走上街頭舉行燭光集會進行抗議, 並要求朴槿惠下臺。 此後燭光集會每逢週六舉行, 風雨無阻。 據主辦方統計, 4個月間在首爾光化門廣場共舉行了20輪燭光集會, 累計有1600多萬人次參加了週末燭光集會, 創下了韓國憲政史以來的新紀錄。

韓國燭光示威集會彙集了強大的民意洪流, 極大地衝擊了韓國現有的政治生態環境。 集會民眾始終堅持和平理性的民主風度, 現場互動熱烈, 卻又秩序井然, 這種示威文化贏得了國際媒體的廣泛贊許。 燭光和平集會文化也被韓國媒體和輿論稱為“公民革命”。 在民意洪流的衝擊下, 使韓國當時的執政黨新國家黨解體, 分裂成自由韓國黨和正黨, 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完全由政黨主宰韓國政治的局面。 以燭光和平示威為表現形式的“公民革命”將使韓國的政治生態向良性方向發展。

第二, 青年學生在“公民革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年輕人參與政治的興趣和能力明顯增強。 此輪“公民革命”正是從韓國梨花女子大學學生集會反對學校違規錄取崔順實女兒鄭宥拉開始的,

媒體順此調查崔順實的背景, 崔順實幹政醜聞曝光後, 才爆發各階層國民參與的大規模燭光和平示威運動, 青年學生始終是這場運動的主力軍。 這次反朴燭光示威成功擊敗了政府當局, 使年輕人獲得成就感, 也讓年輕人對政治更感興趣, 增強了主人翁意識。 年輕人參政意識的增強, 將影響韓國大選的格局, 也對韓國未來政治文化的走向產生不小的影響。

第三, 朴槿惠事件促使韓國各界反思韓國政治體制弊端, 並逐步推動改革。 政經勾結與財閥政治、總統權力缺乏制衡是韓國政治體制最嚴重的痼疾, 頗受詬病, 要求改革的呼聲逐漸高漲。 當前韓國政壇要求修改憲法的聲音與日俱增,多個政黨表示,總統權力過大且不受監管,提出通過修憲出臺新憲法,未來的總統制建立在權力共用的框架上,即總統負責外交國防事務,由國會選舉產生的總理處理國內事務。韓國各界各政黨對修憲的具體方案尚未達成一致意見,但各方都希望通過修憲以限制總統權力,革除財閥政治的弊端卻獲得共識。所以,要求改革憲法和制度已成為潮流和民意的訴求。(國際部編輯)

(作者為本欄目特約評論員、浙江大學韓國研究所客座研究員、中國社科院朝鮮半島問題專家)

責編:薑繼葆

當前韓國政壇要求修改憲法的聲音與日俱增,多個政黨表示,總統權力過大且不受監管,提出通過修憲出臺新憲法,未來的總統制建立在權力共用的框架上,即總統負責外交國防事務,由國會選舉產生的總理處理國內事務。韓國各界各政黨對修憲的具體方案尚未達成一致意見,但各方都希望通過修憲以限制總統權力,革除財閥政治的弊端卻獲得共識。所以,要求改革憲法和制度已成為潮流和民意的訴求。(國際部編輯)

(作者為本欄目特約評論員、浙江大學韓國研究所客座研究員、中國社科院朝鮮半島問題專家)

責編:薑繼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