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羅定農信社啟動農村金融助推精准扶貧

金秋時節, 瀧州大地稻米飄香。

2017年11月3日,

羅定市舉辦了第6個稻米節,

“羅定稻米”品牌成長之路

引起了各大媒體廣泛關注。

本屆稻米節以“科技強米業, 品質鑄品牌”為主題, 在稻米節上舉辦了“廣東省綠色稻米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授牌儀式。

羅定農信社成為該創新聯盟的唯一金融機構成員,

開啟了金融與科技產業融合發展新篇章,

為打贏精准脫貧攻堅戰凝聚了合力。

NO1

金融助力真脫貧

近年來, 羅定農信社通過“公司+基地+農信社+農戶”模式支援了羅定稻米行業品牌快速發展壯大。 把金融支農支小的成功經驗應用在精准扶貧工作上, 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呢?2016年7月, 羅定農信社主要領導出席雲沙村精准扶貧對象核查工作會議進行了討論。

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實踐, 羅定農信社在羅鏡雲沙村的幫扶工作也收穫了豐碩成果。 2017年11月12日, 羅定農信社幫扶羅鏡雲沙村產業扶貧基地水稻迎來了大豐收。

只見專業收割機不一會工夫就收割一畝田, 大約收穫稻穀900多斤。 習慣了一年兩稻的村民們都來看看“水旱輪作”種出來的單造水稻收成怎樣。 當他們親眼看見水稻高產、作物增收時, 個個都喜上眉梢——原來在科技與金融的聚力下, 同樣的土地可以產出更多的財富!

羅定農信社為羅鏡鎮雲沙村開啟“水旱輪作”科學種植模式

羅定農信社幫扶羅鏡雲沙村水旱輪作稻田大豐收

2016年來羅定農信社發揮地方金融機構的獨特優勢, 對羅鏡雲沙村開展了金融幫扶、產業幫扶、技術幫扶、資訊幫扶,

圍繞農業發展力、農民致富力、農村生產力這個根本要求, 引入綠家農業公司指導雲沙村科學種植、合理種植, 穩步發展農村產業經濟, 扎實開展精准扶貧工作。 在2017年上半年實現辣椒和花生豐收的基礎上, 下半年羅定農信社指導貧困戶通過“水旱輪作”方式開展晚造水稻科學種植, 實現充分利用土地, 提高土壤肥力, 防治農作物病蟲害, 提高農產品產量和品質, 讓雲沙村土地創造更大的價值, 在精准扶貧脫貧攻堅戰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NO2

駐村帶動實幹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 實字當頭、以幹為先, 努力察實情、出實招、幹實事、創實績, 才能讓美好的藍圖化為現實。

精准扶貧能否見實效, 關鍵在於駐村幹部工作是否扎實。 2016年9月, 羅定農信社黨委決定派出群眾工作經驗豐富的陳其堅同志進駐雲沙村開展精准扶貧工作。 他能力強, 具有多年的農村基層工作經歷。 他說:“我要把青春和汗水揮灑在這片土地上, 在步入中年前一定要幫助雲沙村貧困戶實現脫貧致富夢”。

羅定農信社駐村精准扶貧幹部陳其堅指導李振輝科學種植辣椒

陳其堅進駐雲沙村就馬上行動起來,他頭頂烈日、起早摸黑走村串戶,調查採集貧困戶資料情況,晚上加班加點整理輸入電腦。不到一個月,就摸清了25戶扶貧戶、65戶低保戶、20戶五保戶的情況,並與雲沙村幹部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協作關係,鼓舞了扶貧戶的士氣,凝聚了民心,點燃了脫貧攻堅鬥志。羅定農信社領導班子對陳其堅的駐村工作也給予大力支持,分管精准扶貧工作的聯社副主任白元平多次到雲沙村調研瞭解情況,並提出具體指導意見。

NO3

產業托起致富夢

沒有產業支撐的扶貧是難以長效的。如何才能讓雲沙村脫貧致富不返貧?2016年9月,經過駐村幹部陳其堅的深入調研彙報,由白元平同志提議,羅定農信社領導班子研究認為:對雲沙村開展精准扶貧實現脫貧致富關鍵在於發展產業項目,讓扶貧戶脫貧致富與產業發展實現對接。綜合風險、投入成本及收益等方面考慮,羅定農信社聯繫到羅定市綠家農業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指導,依託“公司+農信社+基地+農戶+保底收購”的產業合作模式,積極推動精准扶貧工作。

羅定農信社幫扶雲沙村辣椒種植產業基地迎來豐收期

2017年上半年支持雲沙村扶貧戶試種優質辣椒50畝、優質花生12畝,實現採摘辣椒近11萬斤,花生2100多斤,為雲沙村增收30多萬元。參與辣椒、花生種植專案的貧困戶初嘗甜頭,形成了良好的示範效應。發展特色產業,為雲沙村貧困戶找到了脫貧致富的“良方”。

NO4

科技開闢致富路

科技是推動產業發展的第一動力。引入綠家農業公司後,羅定農信社黨委高度重視扶貧物件的科學種植和農技培訓。2017年春耕前,羅定農信社精心組織了羅鏡鎮雲沙村“精准扶貧種植產業培訓班”, 55名貧困家庭勞動力接受了培訓,為開展科學興產提供了知識儲備。

在培訓中,農戶學習氣氛熱烈,對科學種植加深了認識,尤其在施肥、除蟲、防治農作物疾病方面掌握了科學的方法,有力地促進了精准扶貧與技能培訓工作相融合,發揮農業職業培訓基礎作用,提高就業輸轉品質,加快雲沙脫貧致富步伐,促進貧困家庭增收致富。培訓進一步提高了精准扶貧點貧困戶的辣椒種植技術,為推進產業化精准扶貧奠定了堅實基礎。培訓後,羅定農信社資助了農戶一批種植肥料,為開展今年的春耕助力。

NO5

標兵樹立好榜樣

榜樣就是力量!脫貧致富必須發揮貧困戶的主體作用,克服“等靠要”的依賴思想,通過勤勞致富。在羅定農信社幫扶的25戶貧困戶中,李振輝是脫貧隊伍中的佼佼者。

羅定農信社黨委書記、理事長范石堅(右二)到李振輝家進行精准扶貧上門核查

2016年7月,羅定農信社入戶調查時,通過詳細詢問得知,他父親早年離開人世,母親中風行動不便而且失去了語言能力。由於要獨自照料母親,他不能外出打工創造收入,只能依靠政府救濟和遠嫁外地的妹妹接濟艱難度日。

羅定農信社副主任白元平(左)與脫貧標兵李振輝合影

白元平多次與他談心,鼓起他脫貧致富的鬥志,為他描繪脫貧致富的美好藍圖,鼓勵他一定要有夢想、有信心、有決心能依靠這次精准扶貧好政策的機遇,在羅定農信社幫扶下,開展能兼顧照料母親的種植或養殖致富專案,並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早日實現脫貧致富,成就人生夢想。

羅定農信社邀請農業部門以及農業公司對雲沙村辣椒種植開展調研

去年11月,在羅定農信社支持和綠家農業公司指導下,李振輝試種了8分地的辣椒。今年上半年辣椒開始採收,為他增加純收入3600多元。下半年,當大夥在把辣椒地改種晚造水稻時,李振輝卻堅持種辣椒。他認為晚造種辣椒,早造種稻米,也是水旱輪作。作為村中不多的年輕勞動力,經過羅定農信社的協調幫助,李振輝租賃了20畝地種辣椒。現在,他每天不是照顧母親,就是到地裡精心管理著20畝的辣椒苗。今年年末到明年年初是辣椒收穫期,預計辣椒收成後,李振輝可提前實現脫貧致富目標。白元平稱讚李振輝是雲沙村脫貧標兵,是勤勞致富的好榜樣。

NO6

品牌增添附加值

羅定農信社指導雲沙村 “水旱輪作”種植的水稻,其背後的故事相當傳奇——這是溫泉水灌溉生產的“羅定稻米”。而且,“羅定稻米”作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以綠色、健康、有機聞名,被評為2017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隨著近年來羅定湧現出多個優質稻米品牌,羅鏡雲沙村得天獨厚,經過溫泉水灌溉滋潤出產的稻米非常具有品牌發展潛力。白元平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賣點,可以打造成為一個獨特的稻米品牌,今年“羅定稻米節”過後,便指示陳其堅儘快為雲沙村尋找能夠以較高價格收購的米商,並為這批稻米設計品牌,包裝以較高的價格向市場出售,真正讓“水旱輪作”稻米的價值體現在品牌上,為貧困戶增加收入。

一直以來,羅定農信社致力服務三農,支援及幫助地方小微企業發展壯大,大力支持羅定稻米產業發展壯大,先後支持了羅定市稻香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廣東旺家農業有限公司等本地稻米公司發展成為馳名品牌公司,獲得羅定市稻米行業協會高度肯定。作為創新聯盟的成員,羅定農信社可以共用聯盟創新技術,為雲沙村的水稻種植提供從田間種植到餐桌銷售技術服務協調支援,可以推動雲沙村出產的稻米共用“羅定稻米”的區域品牌,目前正朝著這個目標邁進。

NO7

服務延伸信合情

農信社在農村金融領域開展精准扶貧具有自身獨特優勢。作為羅定本機服務網點最多的金融機構,羅定農信社金融精准扶貧不局限于對雲沙村掛鉤幫扶,而是覆蓋整個羅定城鄉。雲沙村是羅定農信社發展綠色金融,深耕農村普惠金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塊“試驗田”。其脫貧經驗可以為農信社探索整合農村資金、資產、資源,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來借鑒和啟示。

2015年4月,羅定市人民政府選擇與羅定農信社簽訂了“三資管理服務平臺”業務框架協定。自始,羅定農信社協助縣、鎮、村級行政單位做好農村資金、資產、資源管理配置,扮演“大管家”角色,讓金融服務送進村組一線,打通“最後一公里”,做大做強 “普惠金融”服務品牌。

2016年,羅定農信社發放了首批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這是國家“兩權”抵押貸款試點辦法出臺後廣東省首批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同年,羅定農信社參與探索廣東省首個“互聯網+信用三農+支農再貸款”模式啟動“精准扶貧”效應並與互聯網金融公司“正勤金融”簽署合作協定。正勤金融董事長鄭勤先生曾經動情說,正勤金融專注服務“三農”是基於一種情懷。正如習總書記談到的鄉愁,是一種剪不斷、抹不掉、舍不了的鄉村情結。而農村信用社也一直堅守紮根農村……65年來的堅守就是她的獨特優勢:閃亮的信用合作精神,早已贏得了地方的信任。這是互聯網金融與地方傳統金融機構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堅實基礎。

作為農村“兩權”抵押貸款試點縣市,截至今年10月末,羅定市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餘額27365萬元,其中羅定農信社就發放了21082萬元,占比達77.04%,有力啟動羅定農村沉睡資產,增強後發動力,促進宜居城市和美麗鄉村建設,築巢引鳳,讓經濟騰飛指日可待。

自從3月發放首批扶貧小額貸款以來,現在建檔立冊的貧困戶可以在羅定農信社轄內鄉鎮信用社提出申請扶貧小額貸款,並享受扶貧辦對貧困戶執行全額貼息貸款的優惠政策。扶貧戶紛紛表示,這彰顯了羅定農信社扶真貧、真扶貧的宗旨,充分發揮了農村金融主力軍的作用,是造富於民的好銀行。

號角已吹響,使命在召喚。2017年羅定農信社深耕雲沙試驗田,振興鄉村助小微,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豐碩成果。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羅定農信社正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推進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的工作,在振興農村的美好願景下,共同托起羅定人民的“農商夢”!

(覃鑫榮 彭慶佳)

羅定農信社駐村精准扶貧幹部陳其堅指導李振輝科學種植辣椒

陳其堅進駐雲沙村就馬上行動起來,他頭頂烈日、起早摸黑走村串戶,調查採集貧困戶資料情況,晚上加班加點整理輸入電腦。不到一個月,就摸清了25戶扶貧戶、65戶低保戶、20戶五保戶的情況,並與雲沙村幹部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協作關係,鼓舞了扶貧戶的士氣,凝聚了民心,點燃了脫貧攻堅鬥志。羅定農信社領導班子對陳其堅的駐村工作也給予大力支持,分管精准扶貧工作的聯社副主任白元平多次到雲沙村調研瞭解情況,並提出具體指導意見。

NO3

產業托起致富夢

沒有產業支撐的扶貧是難以長效的。如何才能讓雲沙村脫貧致富不返貧?2016年9月,經過駐村幹部陳其堅的深入調研彙報,由白元平同志提議,羅定農信社領導班子研究認為:對雲沙村開展精准扶貧實現脫貧致富關鍵在於發展產業項目,讓扶貧戶脫貧致富與產業發展實現對接。綜合風險、投入成本及收益等方面考慮,羅定農信社聯繫到羅定市綠家農業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指導,依託“公司+農信社+基地+農戶+保底收購”的產業合作模式,積極推動精准扶貧工作。

羅定農信社幫扶雲沙村辣椒種植產業基地迎來豐收期

2017年上半年支持雲沙村扶貧戶試種優質辣椒50畝、優質花生12畝,實現採摘辣椒近11萬斤,花生2100多斤,為雲沙村增收30多萬元。參與辣椒、花生種植專案的貧困戶初嘗甜頭,形成了良好的示範效應。發展特色產業,為雲沙村貧困戶找到了脫貧致富的“良方”。

NO4

科技開闢致富路

科技是推動產業發展的第一動力。引入綠家農業公司後,羅定農信社黨委高度重視扶貧物件的科學種植和農技培訓。2017年春耕前,羅定農信社精心組織了羅鏡鎮雲沙村“精准扶貧種植產業培訓班”, 55名貧困家庭勞動力接受了培訓,為開展科學興產提供了知識儲備。

在培訓中,農戶學習氣氛熱烈,對科學種植加深了認識,尤其在施肥、除蟲、防治農作物疾病方面掌握了科學的方法,有力地促進了精准扶貧與技能培訓工作相融合,發揮農業職業培訓基礎作用,提高就業輸轉品質,加快雲沙脫貧致富步伐,促進貧困家庭增收致富。培訓進一步提高了精准扶貧點貧困戶的辣椒種植技術,為推進產業化精准扶貧奠定了堅實基礎。培訓後,羅定農信社資助了農戶一批種植肥料,為開展今年的春耕助力。

NO5

標兵樹立好榜樣

榜樣就是力量!脫貧致富必須發揮貧困戶的主體作用,克服“等靠要”的依賴思想,通過勤勞致富。在羅定農信社幫扶的25戶貧困戶中,李振輝是脫貧隊伍中的佼佼者。

羅定農信社黨委書記、理事長范石堅(右二)到李振輝家進行精准扶貧上門核查

2016年7月,羅定農信社入戶調查時,通過詳細詢問得知,他父親早年離開人世,母親中風行動不便而且失去了語言能力。由於要獨自照料母親,他不能外出打工創造收入,只能依靠政府救濟和遠嫁外地的妹妹接濟艱難度日。

羅定農信社副主任白元平(左)與脫貧標兵李振輝合影

白元平多次與他談心,鼓起他脫貧致富的鬥志,為他描繪脫貧致富的美好藍圖,鼓勵他一定要有夢想、有信心、有決心能依靠這次精准扶貧好政策的機遇,在羅定農信社幫扶下,開展能兼顧照料母親的種植或養殖致富專案,並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早日實現脫貧致富,成就人生夢想。

羅定農信社邀請農業部門以及農業公司對雲沙村辣椒種植開展調研

去年11月,在羅定農信社支持和綠家農業公司指導下,李振輝試種了8分地的辣椒。今年上半年辣椒開始採收,為他增加純收入3600多元。下半年,當大夥在把辣椒地改種晚造水稻時,李振輝卻堅持種辣椒。他認為晚造種辣椒,早造種稻米,也是水旱輪作。作為村中不多的年輕勞動力,經過羅定農信社的協調幫助,李振輝租賃了20畝地種辣椒。現在,他每天不是照顧母親,就是到地裡精心管理著20畝的辣椒苗。今年年末到明年年初是辣椒收穫期,預計辣椒收成後,李振輝可提前實現脫貧致富目標。白元平稱讚李振輝是雲沙村脫貧標兵,是勤勞致富的好榜樣。

NO6

品牌增添附加值

羅定農信社指導雲沙村 “水旱輪作”種植的水稻,其背後的故事相當傳奇——這是溫泉水灌溉生產的“羅定稻米”。而且,“羅定稻米”作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以綠色、健康、有機聞名,被評為2017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隨著近年來羅定湧現出多個優質稻米品牌,羅鏡雲沙村得天獨厚,經過溫泉水灌溉滋潤出產的稻米非常具有品牌發展潛力。白元平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賣點,可以打造成為一個獨特的稻米品牌,今年“羅定稻米節”過後,便指示陳其堅儘快為雲沙村尋找能夠以較高價格收購的米商,並為這批稻米設計品牌,包裝以較高的價格向市場出售,真正讓“水旱輪作”稻米的價值體現在品牌上,為貧困戶增加收入。

一直以來,羅定農信社致力服務三農,支援及幫助地方小微企業發展壯大,大力支持羅定稻米產業發展壯大,先後支持了羅定市稻香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廣東旺家農業有限公司等本地稻米公司發展成為馳名品牌公司,獲得羅定市稻米行業協會高度肯定。作為創新聯盟的成員,羅定農信社可以共用聯盟創新技術,為雲沙村的水稻種植提供從田間種植到餐桌銷售技術服務協調支援,可以推動雲沙村出產的稻米共用“羅定稻米”的區域品牌,目前正朝著這個目標邁進。

NO7

服務延伸信合情

農信社在農村金融領域開展精准扶貧具有自身獨特優勢。作為羅定本機服務網點最多的金融機構,羅定農信社金融精准扶貧不局限于對雲沙村掛鉤幫扶,而是覆蓋整個羅定城鄉。雲沙村是羅定農信社發展綠色金融,深耕農村普惠金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塊“試驗田”。其脫貧經驗可以為農信社探索整合農村資金、資產、資源,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來借鑒和啟示。

2015年4月,羅定市人民政府選擇與羅定農信社簽訂了“三資管理服務平臺”業務框架協定。自始,羅定農信社協助縣、鎮、村級行政單位做好農村資金、資產、資源管理配置,扮演“大管家”角色,讓金融服務送進村組一線,打通“最後一公里”,做大做強 “普惠金融”服務品牌。

2016年,羅定農信社發放了首批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這是國家“兩權”抵押貸款試點辦法出臺後廣東省首批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同年,羅定農信社參與探索廣東省首個“互聯網+信用三農+支農再貸款”模式啟動“精准扶貧”效應並與互聯網金融公司“正勤金融”簽署合作協定。正勤金融董事長鄭勤先生曾經動情說,正勤金融專注服務“三農”是基於一種情懷。正如習總書記談到的鄉愁,是一種剪不斷、抹不掉、舍不了的鄉村情結。而農村信用社也一直堅守紮根農村……65年來的堅守就是她的獨特優勢:閃亮的信用合作精神,早已贏得了地方的信任。這是互聯網金融與地方傳統金融機構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堅實基礎。

作為農村“兩權”抵押貸款試點縣市,截至今年10月末,羅定市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餘額27365萬元,其中羅定農信社就發放了21082萬元,占比達77.04%,有力啟動羅定農村沉睡資產,增強後發動力,促進宜居城市和美麗鄉村建設,築巢引鳳,讓經濟騰飛指日可待。

自從3月發放首批扶貧小額貸款以來,現在建檔立冊的貧困戶可以在羅定農信社轄內鄉鎮信用社提出申請扶貧小額貸款,並享受扶貧辦對貧困戶執行全額貼息貸款的優惠政策。扶貧戶紛紛表示,這彰顯了羅定農信社扶真貧、真扶貧的宗旨,充分發揮了農村金融主力軍的作用,是造富於民的好銀行。

號角已吹響,使命在召喚。2017年羅定農信社深耕雲沙試驗田,振興鄉村助小微,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豐碩成果。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羅定農信社正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推進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的工作,在振興農村的美好願景下,共同托起羅定人民的“農商夢”!

(覃鑫榮 彭慶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