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資管統一監管時代來臨 多部委聯合發文規範資管業務

人民網北京11月17日電 (呂騫)中國人民銀行網站消息顯示,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局發佈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此前資管行業“分而治之”的時代即將結束,大資管統一監管的時代即將來臨。

“近年來,我國資產管理業務快速發展,在滿足居民和企業的投融資需求、改善社會融資結構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存在部分業務發展不規範、多層嵌套、剛性兌付、規避金融監管和宏觀調控等問題。 ”《指導意見》稱。

設定統一標準規制 堅持服務實體經濟

對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指導意見》稱將堅持以下五項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嚴控風險的底線思維,把防範和化解資產管理業務的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減少存量風險,嚴防增量風險。

二是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目標,既充分發揮資產管理業務的功能,切實服務實體經濟的投融資需求,又嚴格規範引導,避免資金脫實向虛在金融體系內部自我迴圈,防止產品過於複雜,加劇風險的跨行業、跨市場、跨區域傳遞。

三是堅持宏觀審慎管理與微觀審慎監管相結合、機構監管與功能監管相結合的監管理念,實現對各類機構開展資產管理業務的全面、統一覆蓋,採取有效監管措施,加強金融消費者保護。

四是堅持有的放矢的問題導向,重點針對資產管理業務的多層嵌套、杠杆不清、套利嚴重、投機頻繁等問題,設定統一的標準規制,同時對金融創新堅持趨利避害、一分為二,留出發展空間。

五是堅持積極穩妥審慎推進,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堅持防範風險與有序規範相結合,在下決心處置風險的同時,充分考慮市場承受能力,合理設置過渡期,把握好工作的次序、節奏、力度,加強市場溝通,有效引導市場預期。

加強資管業務監管 實施功能監管和行為監管

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加強監管協調,強化宏觀審慎管理,按照“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實施功能監管和行為監管,是規範資管業務的必要舉措。

一是人民銀行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建立資管業務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從宏觀、逆週期、跨市場的角度加強監測、評估和調節。

二是金融監督管理部門在資管業務的市場准入和日常監管中,強化根據產品類型進行功能監管,加強對金融機構的行為監管,加大對金融消費者的保護力度。

三是按照資管產品的業務實質屬性,進行監管穿透,向上穿透識別產品的最終投資者是否為合格投資者,向下穿透識別產品的底層資產是否符合投資要求,建立覆蓋全部資管產品的綜合統計制度。

四是加強監管協調,金融監督管理部門在《指導意見》框架內,研究制定配套細則,配套細則之間要相互銜接,避免產生新的監管套利和不公平競爭。

同時,要持續評估資管業務監管標準的有效性,適應經濟金融改革發展變化適時調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