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國內首個無人菜市開張 以生鮮農產品為主

一大早,武侯區玉林街道街面上一處玻璃小屋前就圍滿了熱鬧的人群。 選好調味品,輸入提貨碼,拿出手機掃碼支付,一眨眼工夫,市民張大姐就完成了購物的全過程。 “從下樓到買菜最多5分鐘就裝滿了菜籃子!”

昨日,在市商務委、農委及武侯區等部門的支持下,國內第一個以生鮮農產品為主的無人菜市在武侯區玉林街道正式啟動。

無人菜市

定義生活新方式

記者在現場看到,每一件生鮮商品都經過了分選、加工和包裝,多數商品為淨菜,開袋即可烹飪。 生鮮包裝袋上的二維碼引起了不少市民的興趣。 市民張卉對準貨櫃內崇州大米包裝袋上的二維碼輕輕一掃,從種植到打米再到烘乾後包裝倉儲進入市場,這袋大米從田間地頭到面向消費者的流通全過程都清晰地呈現在張卉眼前。 “每個生鮮商品有單獨的二維碼,生鮮商品的生產、採摘、加工等資訊都可追溯。

經過這樣包裝過的生鮮商品,是否把豆腐做成了肉價錢呢?看到精心包裝後的生鮮產品,不少市民產生疑慮,對照自己熟悉的產品比價。 “大部分的蔬菜類一份價格在1元-4元之間,大多數葷菜類的淨菜也都在9元-12元之間,刨除加工成本,價格與普通農貿市場相比更加實惠。 ”市民王靜仔細算了下賬,驚喜地告訴記者。

將無人菜市

延伸到社區和院落

“價格實惠,方便快捷,這種無人菜市給我們上班族提供了便利,以後要是能進社區就更方便了。 ”提著剛剛從無人菜市買到的新鮮蔬菜,市民陳亮對便捷的無人菜市有了更多的期待。 “我們將無人菜市的服務延伸到社區和院落,居民在家門口就可享受到這種惠及民生的服務。

”營運方表示,這樣的社區無人菜市和自助售賣機在政府的支持下,還會陸續在更多社區開設。 李萌 陳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