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0元購機變貸款購機 數百顧客陷“天添薪”困局

“天上掉餡餅”的事情聽起來十分美好, 包括李女士在內的數百位彭州市民, 最近卻被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砸得苦不堪言。 2016年11月19日, 家住彭州的李女士與老公準備給兒子買個新手機, 當他們到達城區一手機店後, 店員告訴他們, 你們這樣買手機不划算, 現在有個活動可以實現“0元購機”。 “只需提供銀行卡和身份證就可以辦理分期付款, 而且在分期的時間段內, 每天都會返現, 相當於你免費得到了一個手機。 ”

李女士一聽, 這不就是“天上掉餡餅”嗎? 但前提是需要使用一款名為“天添薪”的app平臺。 最終, 李女士以6300元一部手機的價格購買了實際價格為2790的手機,

對於高價的質疑, 店方表示沒關係, 消費金額均可以全部返還。

在使用了兩個月多月後, 李女士順利提現了1000元, 但最近一個多月卻無法提現, 返利也少了。 春節後, 她再次找到商家時, 手機商家已經關門不見了。 同時還收到了貸款公司催款通知, 要求還款。 這時她才發現, 與她有著同樣遭遇的市民不在少數。

3月29日, 記者到來四川天添薪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現場聚集了來自安徽、湖南、重慶、四川各地的代理商和商戶, 尋求解決方案。 針對目前發生的情況, 公司方回應稱天添薪消費模式不是騙局 , 因公司經營不善資金短缺, 返利停滯, 目前正在積極自救中。

誘惑:

“天添薪”平臺返利 花多少返多少

據悉, 手機店員提出的每天返現是通過叫做“天添薪”和“聚福源”的平臺軟體, 使用者辦理了分期購機再綁定銀行卡後, 就可在該類軟體上獲得每天數元的返現, 當返現金額達到100元的時候, 便能提現一次。 店員承諾, 長此以往, 李女士購機分期款項都會返現給她, 然後用返現的錢還到銀行卡中, 最終實現零元購機。

隨後, 以為自己撿了大便宜的李女士不僅給兒子買了新手機, 自己也換了一部手機。 在辦理分期購機時, 合同上簽訂的總購機款項為12515元, 此時店員提出還需補交400元一部手機的平臺費, 總共需繳納13000餘元。

被喜悅衝昏頭腦的李女士當時並沒有注意到所謂的分期購機合同中蹊蹺的部分, 回到家後,

李女士發現, 她購買的OPPO手機售價僅2790, 但購機單上卻標注售價6399元, 並且購買機型處寫著蘋果6splus。 售價和機型的不符合, 讓李女士起了疑心。

隨後, 李女士拿著合同找到了商家質疑, “店員說讓我放心, 到時平臺都會返現給我, 哪怕寫10000也會返給我們。 ”李女士告訴記者, 當時沒想那麼多, 就相信了店家的說法。

蹊蹺:

平臺返利減少不能體現 消費者被貸款公司催款

購機後的一個月內, 平臺每天的返現金額雖然不多, 但也算安撫了李女士的心, 在成功提現了100元後, 該手機商家又打電話找到李女士, 表示除了她目前綁定的銀行卡之外, 還需要再綁定三張銀行卡至該平臺, 同時還告訴她一張銀行卡每天返現4元, 4張卡每天就能返現16元, 綁定的卡越多,

這個活動就越划算。 剛剛嘗到甜頭的李女士不疑有詐, 便到店辦理了另外三張銀行卡的綁定業務。 隨後, 李女士陸陸續續提取了“天添薪”和“聚福源”兩款平臺軟體返給她的現金總計1000元。

春節前半個月, 該類平臺返現出現問題, 錢少了, 還不能夠提現, 李女士有些擔心。 過完年, 李女士找到該商戶, 發現該商戶已經關門, 平臺返利從每天4元減少為每天1元左右, 並且根本無法提現。 又過了一段時間, 李女士居然收到了一個陌生貸款公司的催款電話和短信, 這時候, 李女士才意識到, 自己可能受騙了。

記者調查:

數家0元購手機店關門 2千手機花6千買

成都商報記者隨後走訪發現, 位於彭州市天彭鎮南大街的數家手機店都已關門,

甚至連招牌也被拆去, 而這些手機店無一例外都打出了“0元購機”的優惠活動廣告。 記者看到, 南大街29號手機店緊閉的捲簾門上貼著一張手寫的通知, 稱“平臺返現出於不明原因導致本店嚴重虧損, 目前暫停營業。 ”商家稱由於外界壓力暫時停止營業, 絕對不是“跑路”, 並留下了電話號碼。

“關門已經一個多月。 ”相鄰的商戶告訴記者, 該手機店因為天添薪的問題早就沒營業了。 同時商戶表示, 自己也在該店分期購買了手機, 並使用天添薪平臺, 一開始返利4元, 現在只有1元。 並向記者出示了app最近幾日的讓利回饋記錄。 “看上去錢仍在返, 但不能提現, 相當於只是個資料。 ”

記者通過對維權群裡市民的採訪, 發現群裡的市民遭遇大同小異, 商家打著“0元購機”的旗號,吸引顧客前去買手機,等顧客到店就提出可以通過分期付款和平臺返現實現免費獲得手機的建議,讓顧客簽下分期合同。

不少消費者不知道,自己簽的所謂分期合同,實際上是小額貸款合同,直到收到貸款公司的催款短信和電話後,才得知所謂的“0元購機”實際上是“貸款購機”。

記者聯繫上其中一家名叫普惠快捷公司的貸款公司,該公司成都法務部專員告訴記者,跟眾多商家之間是普通的合作關係,公司將客戶買手機的錢支付給商家,並沒有與天添薪合作。“客戶買手機的錢,我們公司全部支付給商家,商家把錢貸給了客戶。”法務部專員說,客戶與貸款公司簽署了分期貸款合同,拿到手機,因此消費者需要將錢還給貸款公司。

“現在天添薪不能返現,就沒錢還款,只能自己另外還款。”劉小姐表示,害怕貸款會影響信用,她已經一次性還完了所有款項。而李女士也告訴記者,一直以來也在還款,到現在為止已經還了4個月,每個月還400多元。“如果我全部把貸款換完的話,相當於2千多的手機花了6千多買。”

天添薪回應:

不是騙局 因經營不善資金短缺 返利停滯

3月29日上午,成都商報記者到來位於龍潭寺工業園的四川天添薪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現場聚集了幾十名來自安徽、湖南、重慶、四川各地的代理和商戶,他們都受到返利停滯影響,想找公司尋求解決辦法。

“我們向消費者承諾可以全部返現,現在一兩個月提不到錢,消費者跑來質問。”其中一名商家向記者透露,在被質疑成騙子後,生意也不能做,無奈之下只好暫停營業。

對於目前的情況,四川天添薪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林總進行了回應。林總表示,天添薪是一個給商家、消費者之間搭建橋樑,促進消費的平臺。公司運營模式就是收取商家每日營業總額的17%(最初是15%)作為平臺管理費,其中10%用於回饋消費者,平均分配給符合返現條件、消費在500元以上的客戶,剩餘7%作為平臺利潤和後期發展的資金來源。

為何會出現長期返利無法體現的情況呢?“公司現在資金短缺,沒有錢進行回饋。”林總解釋稱,原來每天營業額可高達到兩千萬,到2月6日時,營業額只達到200萬。如果按照去年2月至今年1月平均收回來的的資金,回饋金額應該在1元左右,但當時公司回饋的仍然是3元多。2月6日以後至目前,每日營業額僅五六十萬,能夠用於回饋的錢就更少了,由此造成了資金短缺甚至無錢的情況。

同時,林總表示出現經營不善的情況與前任負責人在工作上指揮失誤有關,波及的代理和商家不僅限於成都,全國各地的代理都受到了影響,目前公司正積極採取一些自救的方案,儘快解決此事。

對於消費者懷疑天添薪平臺可能進行欺騙的行為,另一名負責人告訴記者,“不存在騙的說法,不能兌現會讓消費者有損失,但也有較早時期全部返還的。”該負責人表示, 天添薪的消費模式不是騙局,公司成立一年多來,在資金正常運行時,是完全能夠兌現的。

對於提到的部分誘導辦理按揭貸款的情況,該負責人表示平臺僅與消費者、商家構成利益關係,不涉及任何資金交易和協力廠商平臺支付,分期貸款是應該是商家的個人行為。

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 張肇婷 實習生岳依桐 攝影記者 王紅強

編輯丨江亞玲

商家打著“0元購機”的旗號,吸引顧客前去買手機,等顧客到店就提出可以通過分期付款和平臺返現實現免費獲得手機的建議,讓顧客簽下分期合同。

不少消費者不知道,自己簽的所謂分期合同,實際上是小額貸款合同,直到收到貸款公司的催款短信和電話後,才得知所謂的“0元購機”實際上是“貸款購機”。

記者聯繫上其中一家名叫普惠快捷公司的貸款公司,該公司成都法務部專員告訴記者,跟眾多商家之間是普通的合作關係,公司將客戶買手機的錢支付給商家,並沒有與天添薪合作。“客戶買手機的錢,我們公司全部支付給商家,商家把錢貸給了客戶。”法務部專員說,客戶與貸款公司簽署了分期貸款合同,拿到手機,因此消費者需要將錢還給貸款公司。

“現在天添薪不能返現,就沒錢還款,只能自己另外還款。”劉小姐表示,害怕貸款會影響信用,她已經一次性還完了所有款項。而李女士也告訴記者,一直以來也在還款,到現在為止已經還了4個月,每個月還400多元。“如果我全部把貸款換完的話,相當於2千多的手機花了6千多買。”

天添薪回應:

不是騙局 因經營不善資金短缺 返利停滯

3月29日上午,成都商報記者到來位於龍潭寺工業園的四川天添薪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現場聚集了幾十名來自安徽、湖南、重慶、四川各地的代理和商戶,他們都受到返利停滯影響,想找公司尋求解決辦法。

“我們向消費者承諾可以全部返現,現在一兩個月提不到錢,消費者跑來質問。”其中一名商家向記者透露,在被質疑成騙子後,生意也不能做,無奈之下只好暫停營業。

對於目前的情況,四川天添薪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林總進行了回應。林總表示,天添薪是一個給商家、消費者之間搭建橋樑,促進消費的平臺。公司運營模式就是收取商家每日營業總額的17%(最初是15%)作為平臺管理費,其中10%用於回饋消費者,平均分配給符合返現條件、消費在500元以上的客戶,剩餘7%作為平臺利潤和後期發展的資金來源。

為何會出現長期返利無法體現的情況呢?“公司現在資金短缺,沒有錢進行回饋。”林總解釋稱,原來每天營業額可高達到兩千萬,到2月6日時,營業額只達到200萬。如果按照去年2月至今年1月平均收回來的的資金,回饋金額應該在1元左右,但當時公司回饋的仍然是3元多。2月6日以後至目前,每日營業額僅五六十萬,能夠用於回饋的錢就更少了,由此造成了資金短缺甚至無錢的情況。

同時,林總表示出現經營不善的情況與前任負責人在工作上指揮失誤有關,波及的代理和商家不僅限於成都,全國各地的代理都受到了影響,目前公司正積極採取一些自救的方案,儘快解決此事。

對於消費者懷疑天添薪平臺可能進行欺騙的行為,另一名負責人告訴記者,“不存在騙的說法,不能兌現會讓消費者有損失,但也有較早時期全部返還的。”該負責人表示, 天添薪的消費模式不是騙局,公司成立一年多來,在資金正常運行時,是完全能夠兌現的。

對於提到的部分誘導辦理按揭貸款的情況,該負責人表示平臺僅與消費者、商家構成利益關係,不涉及任何資金交易和協力廠商平臺支付,分期貸款是應該是商家的個人行為。

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 張肇婷 實習生岳依桐 攝影記者 王紅強

編輯丨江亞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