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各個國家的學生都是怎樣學習的

在中國, 我們實行的是高考制度, 由於人口的基數大,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每家每戶都期待著自己的孩子金牌題目, 被優秀的大學錄取, 為以後找工作找一個好的敲門磚。 那麼在其他的國家, 學習又是怎麼樣的模樣?

在日本, 日本人非常看重團體與關係, 非常注重自己在團體中是否與他人一致性。 日本人也非常贊同集體生活, 追求自己與他人的相互依存的關係。 所以在日本, 子女、後輩、下級都是可以像父母提出一些無力的要求。 同樣, 父母、前輩、上級也是可以對下級傳達無理的指示。 這樣就表示大家都是屬於這個團體。 所以也就衍生出日本最典型的學習方式——記筆記, 日本人認為只有把筆記做好了, 才能取得好的成績, 並且非常執著於標準。

在韓國, 中學生的學習是很有深度的, 除了日常上課外, 還會經常參與一些補習班, 追求和解決深度的問題。

他們很喜歡租住在一個只有5平方米的房間裡學習, 裡面只有一張桌子一張床。 他們的理想其實也和我們很類似, 考上一個好的大學, 畢業後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找個優秀的人結婚。

在印度, 則有被譽為世界上最難的考試JEE(聯合入學考試)。 在印度的學習聖地科塔,

有60萬人在準備高考, 其中一半以上是通過複讀才通過JEE考試的。 一件教室坐著200多人, 每天都堅持學習12個小時, 之所以那麼拼命是因為IIT(印度理工)畢業證是唯一能夠拜託貧窮和出身的方法, 比如美國矽谷的創業者就有15%是來自ITT。

在法國, 則是一個高考考哲學的國家。 如果一個人在會考中合格, 不管什麼時候, 他就不必參加任何考試就可以申請任何地區的任何一所大學。 很多高中生放學後會直接去咖啡館, 為了就是參與哲學討論。 法國的哲學考試和中國的不太一樣, 不是光背誦與哲學有關的內容, 而是給學生提供一些觀念的主題讓他們展開討論。

在英國的牛津大學, 宣導提問式學習。 牛津大學非常重視面試, 也採用一對一導師授課的方式, 每位元教授輔導1—2名學生。 學生通常會利用3天時間完成一篇論文, 然後交給教授審閱, 教授則會通過不斷提問的方式, 讓學生繼續深入下去。

哈佛大學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是猶太人, 耶魯有25%, 華爾街所有投資銀行都是猶太人創辦, 那麼這個高智商的種群, 都是怎麼學習的?

猶太學校的學習非常的自由, 老師和學生之間會不斷討論問題。 如果你來到這裡, 你將找不到一個安靜的課室, 所有的老師都要求大家不斷的討論, 甚至辯論。 他們認為辯論才是學習最佳方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