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從辯證的角度講,西方為什麼不承認中醫?

我寫這篇文章, 可能你會被激怒。 但是且慢, 慢慢等我把話講完, 你再反駁也不遲!

在中國當今的社交界有一個號稱“朋友翻臉、割席斷交”的話題,

那就是中醫。

好多飯局一開始都是朋友, 剛開始氣氛非常還挺好, 結果有人嘴欠, 突然提出了中醫爭論, 結果就不歡而散, 甚至還有大打出手的。

我自己也有過這樣一個經歷, 一開始聊得挺好, 結果有人把中醫話題抬出, 我那個同學是個大夫, 儘管在××中醫院工作, 就說從西醫的角度講:中醫當中的“上火”是不存在的。 比如說得了某種病, 中醫可能說你這是上火, 但是從西醫角度就解釋不通, 你這個病要麼是病毒性的, 要麼是細菌性的, 病毒性的有什麼好辦法?就靠人體內自身的抗體慢慢來。 細菌性的那就靠的是抗生素。 結果現場就針鋒相對那吵成一團, 但是有人當和事佬, 說咱們別聊這個了偏離話題了,

大家都一致同意, 但不過五分鐘就又有人把話題扯到中醫上, 以至於接下來的時間沒有正經話題。

那問題就出來了, 其他很多爭論, 對於一些有學養有素質的人來說, 有不通的意見, 我們都是可以接受的, 但為什麼中醫這個話題, 一旦形成觀點對立,

我們很容易被激怒, 非常容易翻臉。

到底中醫可不可靠?西方世界對於中醫是個什麼態度, 我就來和大家聊一聊。

首先, 中醫牽扯到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 和我們的底層價值觀。

西方對於中醫的整體態度, 不是反對中醫本身, 而是反對一種沒有經過嚴格實踐檢驗方法的態度。 要知道日本人發展中醫提取出了治療心臟病的速效救心丸, 屠呦呦提取出了青蒿素來治療瘧疾, 這不是也承認嗎?那為什麼有些人還反對中醫?

我們先把這場爭論的戰場給稍微清理一下, 清理什麼就是那些簡單的邏輯錯誤, 把那些不值一駁的東西我們先給它揭穿一下。

很多人一聽說別人反對中醫, 馬上第一個直黨反應就是:

1、沒有中醫你爹和你爺爺是怎麼活下來的?

2、中華民族的老祖宗如果沒有中醫, 懸壺濟世、治病救人, 怎麼會繁衍到今天?也許你爹和你爺爺早死了!還輪得到你生下來今天在這兒胡說八道嗎?

可是你有沒有想到, 只要你稍微有一點邏輯能力。 往後一推導你就發現是站不住的!

1、中醫有據可考的歷史距今不過兩千年, 是從中國的東漢它的整套理論才開始成熟, 這是中醫學界的一個共識, 可是要知道人類歷史是幾百萬年, 中華民族有據可考的歷史那也是五千年, 那兩千年前的中國人和其他人類是怎麼活下來的?

2、歐洲人沒有中醫, 他們怎麼活下來的?

3、其他的物種尤其是人類的那些近親, 像那些高級哺乳動物它們也沒有中醫,

它們怎麼活到了今天呢?

說白了作為一個物種的繁衍, 是不需要醫學的, 依靠的是什麼?就是大自然的那把自然選擇進化的剪刀, 其實說白了就是進化論。

我們要非常冷靜的看待每一個個體,這就叫優勝劣汰!這個邏輯雖然非常殘酷,但它就是真相。作為生活在21世紀的人,我們要有這點接受的心胸。

那為什麼我們剛開始要把這個提出來?

就因為很多一聽西醫反對中醫?馬上就會出現跳腳大怒的人,我們微冷靜一下,聽昕他們究竟在反對什麼?

西醫反對中醫的人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論據,就是中醫在中國雖然行醫了兩千年。可是中國古人的平均壽命並沒有因此提高。我們的古人和歐洲的古人現在看來,基本上平均壽命都是35歲左右。可能各種統計口徑不一樣,但是都是35歲左右。

那你說這不是很悲催嗎?其實一點兒不悲催!其實作為一個物種繁衍來講,夠了呀!那些低端的昆蟲,它們基本上就是親代和子代的關係,只要把孩子生下來那長輩就可以死了,這是自然選擇的一個天然的道理,因為再活著沒有用了。

作為一個基因的傳承的載體,使命已經完成了,繼續活著就是和子代,生的那些孩子一起爭奪生存的資源。所以很多魚類昆蟲類,基本上產籽結束就死了,作為高級的哺乳動物,尤其像靈長類他生一個孩子,為什麼他要活到35歲這也是有道理的,人類的性成熟大慨在1 4歲到1 5歲,到性成熟,然後繁衍生下下一代,

要守到什麼時候?守到他再性成熟的時候,他再繁衍下一代的時候長輩就可以死了,因為長輩教育下一代,養護下一代,保護他們的使命完成了,可以死了!

所以看1 5加1 5可不就30歲嗎?如果再把天災有時候不適於受孕,不適於生孩子的那些因素考慮在內,老天爺再給你放五年,35歲夠了。所以如果沒有醫學,我們人類的健康狀況非常之差。平均壽命只有35歲這就是天道,這個邏輯很殘酷!

各位讀者接受起來有點不情願,但是它就是如此。醫學在它長足發展之後,可以讓我們的壽命一點一點地增加,像現在發達國家70歲80歲都沒有問題,這正是我們享受現代醫學的這樣的一種恩惠。

而中醫有沒有給我們在古代人增加壽命?或者同期中國古人有沒有比國外的古人壽命要長?對不起,中醫在有據可考的歷史上,沒有給我們這樣的恩惠。

寫到這兒有讀者可能會反駁說,我不管那些宏觀的統計資料,那些資料也可能不靠譜啊,現代人又不可能穿越回古代,搞精確的人口調查,怎麼知道中國古代人均的壽命就不比歐洲人高那麼一丁點呢?哪怕高一丁點也是中醫的功勞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嘛!中國古代有據可查那麼多神醫,從扁鵲到張仲景、華佗、孫思邈到李時珍,還有電視劇裡面的神醫喜來樂,這些人治好人這都是見於史書的!都是有記載的。能說中國古代的那些史學家都是信口雌黃嗎?更何況我們做人總得有點實踐精神吧!

眼見為實,有人說我不管那些理論,我就知道我的親戚我的朋友,我隔壁家老張他就是看中醫看好的,他們往往得了一個什麼病,到西醫那裡求醫問藥無果,結果找到一個民間的神醫,中醫一針下去一服藥下去,好了這樣的事情我們經常親眼得見。

難道西醫看不見?西醫為什麼還要說中醫不靠譜呢?這其實就是個有品質的問題?那接下來我們就回答這個有品質的問題!

我們先把中醫的問題放到一邊,我們來想一想醫學的本質是什麼?其實就是人在自己的生命過程當中,尋找一種相對確定的因果關係。這話聽著繞脖子其實很簡單。

就是我得了這個病我找一種什麼樣的因?比如說在哪個地方紮一針或者吃一種什麼東西,我就能得出一個果就是我好了。如果這個因果關係是確定的,這就叫醫學,我們簡單地說就是這樣。

可是要知道因果關係有時它不靠譜!

打個簡單的比方,我一渴我就喝水喝完水就不渴了,你看這個因果多麼的叫立竿見影。我餓了吃東西就不餓了,我一錘頭下去那個狼就死了!

但問題是一旦放到一個相對複雜的環境裡的時候,因果關係是靠不住的!

舉個例子,一到秋天葉子就黃然後秋風掃落葉,那請問秋天和葉子黃和落葉之間什麼關係?是因為天氣溫度變冷?所以它就容易黃,容易落嗎?

我們有著現代科學知識的人都知道,落葉只是植物的一個非常複雜的生理機制的結果而已。

他們會說我的老祖宗告訴我的,和我自己親眼得見都是這樣一個確切的關係,天一冷那邊樹葉就開始落。所以從這個例子你就可以看得出來,不管有多麼長久的觀察,不管這個觀察的結果有多麼的確鑿,如果想用直覺得出因果關係的知識。其實是不靠譜的。當然落葉這種事不靠譜也就不靠譜了。

如果這種思維方式一旦帶到人類實踐當中,其實會犯錯誤的。

如果這種思維方式一旦帶到人類實踐當中。其實會犯錯誤的,比如說日食。中國古代最早的日食記載是見於《尚書》。這裡面記載夏代的一個王叫仲康。有一天響睛白日。突然日食了,太陽被遮住了。那誰的責任呢?找來找去。有一個天文官叫羲和,這傢伙也是個倒楣催的。頭一天晚上大概是喝酒了,稀裡糊塗。仲康就很生氣,就把這個羲和給殺了。因為在中國古人看來。上天突然出現這種異象。肯定是民間的這個王或者後來的皇帝。施政有了問題,老天爺震怒。我就得想辦法去解決那怎麼解決呢?

羲和被殺了之後。歷代的皇帝和天文官都得想轍。這個轍就是穿什麼樣的衣服。排什麼樣的隊形,敲什麼樣的響器。搞什麼樣的儀式。你會發現挺奏效的,只要我們一搞之後。過一會兒天就晴了,太陽又出來了。所以歷代的皇帝都會沿用這個儀式。而且覺得這是一個確切的因果關係。

可是我們有起碼天文學知識的人都知道。日食本來就是一個短暫的現象。皇帝在人間幹什麼跟它沒有一毛錢關係。你幹或者不幹,或者幹點什麼別的。它一樣一會兒就好。

我一個朋友就跟我講,小時候他得過一種病。是急性的腮腺炎,這在民間還有一個說法。叫豬頭腮,確實那個腮幫子腫得跟一頭豬一樣。那民間的老中醫怎麼給他治呢?拿出一根毛筆,飽蘸濃墨。在腮幫子上,就是腫的那個部位畫一隻老虎。有些醫生畫得不好,就乾脆寫上一個老虎的虎字。

那怎麼解釋這種治療的機制呢?他說,這是豬精跑到你的腮幫子裡去了。所以你長得像一頭豬,這時候怎麼辦呢?我畫一隻老虎,老虎進去把豬給吃了。所以就好了。見效不見效,當然見效了。因為急性腮腺炎本來就是一種自限性的疾病。什麼叫自限性疾病。就是自我限制病程的一種病。就是不治一樣會好。但是民間反復看這個老中醫在腮幫子上畫老虎。老覺得太神了,每次都治得好。

所以很多中醫的神醫就是這麼來的。

我們還是回到因果關係這個話題上。很多時候我們用直覺得出來的因果關係的觀察。它會引發社會上的一些騷亂的。比如說有一個很敏感的話題。就是地震的預測,要知道。很多學者的共識是,地震是無法預測的。這一點你還真別覺得顛覆。上網上你可以查到很多文獻。很多專家都持這樣的觀點。為什麼,因為地球的地殼系統實在是太複雜了。複雜到我們幾乎無法判斷其中的因果關係。

古希臘有一個醫聖。叫希波克拉底現在醫學院的學生畢業之前。都要齊聲朗誦所謂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希波克拉底是一個醫德非常崇高的人。而且他也確實在認知上上了一個臺階。他就告訴同時代的古希臘人。說你們不要迷信了,你們之所以得病。不是什麼妖精作祟,也不是鬼神降災。就是因為你身體裡的四種元素。和大自然的四種元素不平衡。那你身體裡的哪四種元素呢?就是四種體液,就是血液,黏液,黃膽汁,黑膽汁。那大自然哪四種元素呢?就是土,氣,水,火。一旦不平衡,你就得病了。

聽到這兒有點感覺了吧。和中國古人,中醫講的那個陰陽五行。對,這是人類的一種共同的思維機制。這樣的理論建構一旦起步。很容易就被推演成一個天花亂墜的理論系統。所謂的博大精深,你看中國人。先搞出了五行,金,木,水,火,土。然後一對照,人體內果然就有五臟。心,肝,脾,肺,腎。一看藥,果然就分成五種藥性。寒,涼,溫,熱,平。再看五行之間什麼關係呀?文人就開始琢磨,給它起名字。比如說這種關係分成,相生,相克。制化,勝複,相侮,相乘,母子,相及等等。

然後各種各樣的脈象,各種各樣的穴位。整個理論體系就像參天大樹一樣生長出來了。但問題是,它的全部基礎仍然是那個。簡單的直覺的觀察。前面我們講過,從中不太可能得到確切的知識。

那你可能會問,那人類面對這麼複雜的現象。尤其是全宇宙最複雜的現象,人體。怎麼得到確切的知識呢?全世界各個文明都在探索。那首先取得突破的,當然就是西方人。你可能會問,這是不是證明。西方文明要比我們中華文明高出一大截。才會產生醫療的突破啊。還真就不是這樣。

我們回到醫療突破的那個原點來看。它簡直就是介雕蟲小技。不值一提的一個小伎倆。

那事情是怎麼回事呢?話說1747年的時候。有一艘英國的軍艦正在大西洋上航行。但是船上爆發了壞血病。要知道,壞血病是幾百年來。從15世紀的航海家開始,就是遠洋航海的噩夢。比如說15世紀著名的大航海家達伽馬。就是帶領他的船員繞過了非洲的好望角。從大西洋進入了印度洋的那個人。但是這個偉大成就的背後有一個悲催的事實。就是他手下的160名船員。有一百多個人死於壞血病。而這個病糾纏航海家們幾百年之久。就是剛開始發現牙齦出血。然後牙齒鬆動,脫落,渾身皮下出血,全身潰爛。最後只好把這個爛得不成樣子的屍體。扔到海裡去,但是對於壞血病的治療。一直就沒有進步,幾百年來都是這樣。

到了1747年的時候。這艘軍艦上,我們剛才提的。當時軍艦上有一個軍醫叫林德,他是蘇格蘭人。長久以來,他就對治療壞血病有濃厚的興趣。可是要知道,當時西方世界和中國占代是一樣的。對於一個疑難雜症。民間流傳著各種各樣的驗方。可是你真要把這些所謂的驗方拿來試的話。有的時候碰巧也就能治好。可是你把同樣的藥方針對另外一個病人。往往又治不好,沒有一個確切的因果答案。那怎麼辦呢?試來試去之後。在1747年的這一次航程上。林德突然有了一個靈感。說我能不能搞一個分組對照實驗。於是他就找了十二個船員。這都是病情最嚴重的。給他們分成了六個組每組兩個人。那首先給他們配上了一個基礎的食譜。就是比如說麥片粥,羊肉湯。就是你吃下去,確保你不餓死。然後把那些流傳已久的所謂的驗方。這六個組當中用不同的驗方。比如說,第一個組吃橘子,吃檸檬。第二個組喝稀硫酸,第三個組喝海水。所有當時認為有效的手段。他分成六個組,分別配給他們。結果六天之後,奇跡發生了。第一組,就是吃橘子,吃檸檬的那個組好了。其他的組沒有好,反復地試都是這個結果。其實什麼原因,我們今天知道。所謂的壞血病,其實就是維生素c缺乏症。而維生素c的發現。以及整個壞血病的真正的機理的發現。要到20世紀50年代才發現,林德那個時候。距離這麼高超的醫療水準差得很遠。但是當時的人只需要找到有效的途徑。他並不需要知道背後的機理對吧。解決問題就好嘛。

所以林德回到英國之後,就寫了一篇論文。叫《論壞血病》。可問題是,這個方法雖然他已經探索出來了。但是相信它的人並不多。其中最著名的一個人就是英國航海史上的那個大家,庫克船長。庫克船長在18世紀的70年代。在他第一次遠航當中就用了這個方法。給船員大量地喝什麼檸檬汁。結果確實就沒有壞血病的爆發。可是英國政府接受這一點非常晚。大概要到18世紀的80年代。那個時候林德已經不得了了,是國王的御醫了。他帶有那麼崇高的地位。建議英帝國的政府去接受這個治療方案。都沒有成功,所以英國海軍最後推廣。用檸檬汁來治療壞血病,是林德死了之後的事情。

所以你看,一項醫療突破是多麼的難。那從此之後,壞血病這個惡魔。就從大英帝國的海軍當中被驅逐出去了。大英帝國在18世紀,19世紀成為一個海上霸權。林德醫生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從此之後,英國民間對英國海軍士兵。還起了個外號,叫檸檬人。因為這些水兵在船上總是大口大口地喝檸檬汁。這個問題就徹底解決了。可是我們回頭來看。你說林德醫生很偉大,他偉大在哪兒啊。他幹了什麼轟天動地的事情啊?沒有,他只不過搞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分組對照買驗。而這種實驗方法對於我們現代人。有一些科學常識的人來說。這是用腳指頭都能想明白的事情。都不用用腦子,對吧。

打一個簡單的比方,我們五個兄弟出去遊玩。結果迷路了,現在面對五條道路。該走哪一條走得通,通向外面世界啊。很簡單,一人走一條唄。大家手裡反正都有手機,哪個兄弟走通了。回頭打一個電話通知其他人走這條路。這就是一個簡單的分組對照實驗。你說不行,我不相信這種方法。我非得坐在原地,五個人開會商量,你說說。你二大爺,祖宗的經驗告訴你該怎麼走。你隔壁鄰居老王怎麼傳授給你的。你爺爺告訴你該走哪條路。或者搞一個烏龜殼,燒一燒看看上面的紋路。神指示我們應該走哪條路,這不是神經病嗎?這不就是古代的巫術嗎?這不就是相信那些不靠譜的民間驗方嗎?也許有一條路你撞對了。但是這個幾率實在是太低嘛。

所以說,人當他處於一個。非常複雜的環境的時候。有的時候我們要形成確切的知識。並不一定要把整個這個系統全部弄明白。我們只需要按照林德醫生的這個方法,搞分組對照實驗。很快我們就能從一團亂麻當中找到確定的知識。這事很簡單吧。

中醫在歷史上真就沒幹過這個事。這麼簡單的事沒人幹過。那你說這個事簡單嗎?對。它剛開始就是一個小小的工具。真的是一把小刀子呦。可是就是這把小刀子,在十八世紀之後。鋸斷了一棵一棵的那些妄念。那些錯誤觀念的參天大樹。剛才我們講到在1747年的時候。蘇格蘭軍醫林德發明了對照實驗法。今天我們看來這沒啥了不起嘛。

我們現代人處理自己的實踐難題。都會用這一套,對吧。比如說一個公司要投廣告。那麼多媒體,哪家靠譜呢?我們不知道那怎麼辦。都投一點好了,根據使用者的回饋。哪個媒廣告效果好,就繼續追投。這是一個多麼簡單的思想方法。但是就像一根火柴。它雖然小,一旦劃著之後。把周邊那個黑洞洞的世界。一下子就照出了一些輪廓。你看,壞血病的問題就這樣解決了。可是這個方法一旦出來之後。它對一些傳統的根深蒂固的觀念的動搖。漸漸地就開始了。

比如說在西方醫學歷史上。有一個非常悠久的治療方法,叫放血療法。其實我們回到原始社會。你想,原始社會也沒啥醫術。一個人得病了,我們拿他怎麼辦呢?想來想去,無非是三種方法。一個是往他人體裡輸入一些東西。吃點草根,樹皮,看什麼東西有效。第二個方法呢?就是我們直接刺激這個人體。比如說按摩,還有中國人的針灸,紮他,對吧。再有一種呢?就是從身體裡放出一點什麼了。確實我們原始人有這樣的經驗。比如說讓一些毒蟲子給咬了。放出來的血都是黑的。把黑血放掉之後確實人也就好了呀。所以放血,從人體當中輸出一些什麼東西。那總不能割鼻子,割手吧。放出血,這個各個民族都有的一個治療方法。你看中醫的《黃帝內經》裡面。大量的篇幅都在談放血療法。就是血這玩意兒很寶貴,不能瞎放。所以基本上摳摳索索地放,紮一針放一點就算了。西方人不一樣,大手筆啊!。我們都知道人體的血液總量不過是5到6升。可是西方古代的那些名醫們放起血來。那叫一個不心疼啊。450毫升起步,1升的,2升的,3升多的。那就是把人體的血液一半放光,那還活得了嗎?但是你說有效沒效呢?反正西方古代人是幾千年都覺得挺有效的。人家也有醫書,人家也有名醫,人家也有案例。都寫在紙上了,跟中國的中醫是一模一樣。歷代的名醫,比如說那個蓋倫。寫那麼厚的書,人家也發展出一個。博大精深,非常繁複的理論體系。你以為放血就隨便放嗎?包括那個器具,放血那個刀,叫柳葉刀。就是現在外科醫生用的那個東西。最著名的醫學雜誌就叫《柳葉刀》。

你以為剛開始是做外科手術的嗎?不是,就是用來放血的。各種各樣的刀形。包括放血,放哪個部位的血。治什麼樣的病,都是有講究的。比如說你如果要治脾臟的病。那一定要左臂的靜脈,如果你要治腰疼。一定要在膝蓋後方那個地方去放血。包括放血要在什麼地方放,什麼時間放。放多少都是博大精深的。西方人確實也信奉了這個,深信不疑好幾千年。

那最近還有人信嗎?還有人信。直到1953年,誰啊?史達林同志,史達林同志臨死的時候。其實就是一般的中風,但是他臨死那幾天。沒有接受過任何現代的治療。據說只有人給他實施過放血療法。

那放血療法達到它的輝煌頂點是什麼時。18世紀的後期,也就是林德醫生。發明則照實驗法的前後。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兩個美國人。都是國父級的人物,美國國父反正也多了。只要在《獨立宣言》上簽過字的,都算是國父。其中有的很有名,有的就不太有名氣。一個叫本傑明-拉什的醫生。他在美國醫學界的位置高得不得了。據說只要有四個醫生,三個都是他的學生。那就是祖師爺級的人物,他就信奉放血療法。其中在1793年的時候,費城流行過一次黃熱病。那是大的傳染病,很多人就四散奔逃。但是這個本傑明-拉什醫生,醫德特別好。駐守在城中,堅決不走,治病救人。那治病啥方法呢?放血唄。所以他那個診所每天要放一百個人的血。據說有一個後院,那是整盆整盆的血往裡潑。大團大團的蒼蠅圍繞在那兒。其中當時他有一個政敵,也是一個記者。你這麼放血,放得太邪乎了。然後就去在全城搞了一個調查。這其實就是個對照實驗。就是你放血,別人不放血。那哪兒死的人多呢?後來發現。本傑明大夫的診所死的人最多。所以這人就給他報導出去了。本傑明大夫就怒了。這麼大的瘟疫,我不逃。你不給我評定一個什麼感動美國的人物也就罷了。你還要誣衊我。我告你,就把這個記者給告上法庭。當時法庭也覺得,這個本大夫也不容易。你怎麼能還這麼誣衊他呢?居然就判這個記者敗訴。這是當時的那個醫療知識水準下的一個必然結果。

但是就在這個案子宣判期間。美國另外一名國父,那真叫大名鼎鼎。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病了。我們都知道,華盛頓擔任兩屆美國總統之後。就告老還鄉,回到自己的莊園裡安度晚年。有一天,這是什麼時候啊。1799年的12月,你看好可惜。只要不瞎治這華盛頓的病。華盛頓就活到了19世紀,就是跨世紀人才。那這一天他得了什麼病呢?很普遍的一個咽喉炎。華盛頓自己也是篤信這個放血療法。他自己養奴隸,他平時奴隸病了。他自己就上手給人放血。也居然經常能好,什麼原因能好啊。我前面講過,有的病你不用冶它也好。放點血也能好,跟放血沒有一毛錢關係。

那華盛頓放血就放出癮來了。這次他自己得了咽喉炎,就先自已給自己放。讓自己的管家給自己放。他還有兩個私人醫生,病不好。請私人醫生來接著放,放完之後病還不好。又請兩位名醫,這兩位名醫是誰啊。就是我們前面講的本傑明-拉什大夫的學生。名醫來了接著放,半天之內。給人家華盛頓放了3.7升的血,當天晚上。華盛頓就死了。這是放血療法歷史上可能最著名的一個例子。就愚昧到這個程度。

那放血療法是怎麼退出歷史舞臺的呢?很簡單。就是用林德醫生那個方法,對照實驗。就在華盛頓死 了之後十年。又有一個蘇格蘭的軍醫,這個人叫漢密爾頓。不是美國國父漢密爾頓。是一個醫生,叫漢密爾頓。他就搞了一個大型的對照實驗。大概300多個人,分成了三組。一組生病了放血,另外兩組得同樣的病不放血。後來發現,那兩組一個死了兩個人。一個死了三個人。放血的這一組死了35個人。太嚇人了,這個對照的結果。但是當時即使他寫出論文也沒有人信。因為大家還在深信這套療法,又過了十年。有一個叫路易的法國醫生。搞了兩千多個病例的對照實驗,最後寫出論文。這才導致社會輿論開始重視這個問題。看來放血療法不像我們老祖宗講的。醫書上記載的那麼多病例,言之鑿鑿的。沒有那麼有效,而且會害死人的。所以放血療法才算退出了歷史舞臺。所以我們前面講的,對照實驗這把小刀子。利得很哪,很多參天大樹。信了幾千年的東西,都會被它鋸斷。

當然你說,光有這個東西有用嗎?還是沒用,為啥。因為人體的複雜程度遠遠超越我們的想像。人不僅有一具軀殼,他還有靈魂,還有心理機制。又有一名美國醫生叫畢闕,發現了安慰劑效應。現在我們都知道,安慰劑效應療效驚人。有的病你給那個病人吃一坨玉米粉。你只要告訴他這是特效藥。他吃下去馬上病就好。而且療效在有的病上居然能達到百分之六七十。所以其實有的病根本就不用治。所以我們也理解古代的一些神醫。只要告訴你這是特效藥沒準兒就能治病。這其實跟藥沒有什麼關係。那安慰劑效應是怎麼發現的呢?

這個畢闕醫生原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是美軍的一個隨軍的軍醫。那他所在的這個部隊。有一次就參加了言大利南部的海灘登陸作戰。當時傷病員特別多,結果發現大事不好。隨軍所帶的嗎啡,就是那個麻醉劑不夠用了。那咋辦呢?一傷病員還在不斷地湧來。大家都在哀號疼啊,疼啊。醫生能不能給點嗎啡啊。又沒有,怎麼辦。所以這個畢闕大夫跟護士長一商量。說這麼地吧,只好騙,給他們注射生理鹽水。那本來覺得騙只是搪塞一時。但沒想到奇跡發生了。那些注射完生理鹽水的人不疼了,不叫了。所以這畢闕醫生幾乎是目瞪口呆。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畢闕醫生就花大量的時間。去研究這種安慰劑效應,根據他的研究結果。他就提出來,看來要判斷一款藥有效無效。要把安慰劑效應排除在外。在原來的對照實驗之外,還得加一個對照組。就是安慰劑組。就是同樣的藥,做的外形一模一樣。其實一款是藥,一款是玉米粉。給不同的兩組病人吃下去。那如果吃真藥的病人的治療效果明顯地要高於吃假藥的這一組的病人。那我們才能判斷這個藥有效,那這種方法叫什麼?單盲對照測試。

後來又發現,這個招還是不管用,為什麼。因為大夫知道哪個是真藥,哪個是假藥。你想,作為一個大夫,你想測試一個療法。一個藥品有效沒效,你對吃真藥的那個病人。自然那個眼神裡就會流露出各種關切,對吧。你對那個吃假藥的,自然就會比較糊弄。病人又不傻,他自然能夠接收到這樣的信號。所以後來發現,這個盲測還不能是單盲。就是只對病人盲,必須對醫生也盲。醫生也不知道哪個吃的是真藥。所以必須委託協力廠商機構來做。所以這種實驗方法叫做雙盲對照測試。那這就完了嗎?還不行。你會發現,如果病人的選擇不是隨機的話。有的人會故意把某一類病人送未做實驗。這也會帶來錯誤的知識。所以又必須在雙盲對照測試之上。再加一個隨機二字。

後來發現,這也還是不行。為什麼?因為樣本量太小的話。我們得出來的結果還是不能那麼確切。

所以現在醫學界判定一款藥到底有效沒效。就是一個特別長的名詞。叫大樣本隨機雙盲對照實驗。

現在網上,中醫和反中醫的兩撥人吵。這個詞出現得頻率非常高。所有反對中醫的人就會質問那些中醫粉們。你們所有的藥,你說有效沒效。有沒有經過大樣本隨機雙盲對照測試。你不要看這個詞。這個詞可是人類用多少血的教訓。用那麼漫長的曆,史一點一點換取的一種結果。

很多中醫迷都在說。說你們否定中醫,我們中醫學界也這麼說。因為現在江湖騙子太多。古人限於當時他們的醫療水準。確實也有一些不靠譜的說法。但是我們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這應該是一個相對客觀的態度吧。

對,可是問題是。怎麼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這就是現代醫學的方法。

所以很多人老把中醫和西醫對立起來。其實根本不存在這個對立。在現代醫學出現之前。全世界各個文明都有自己的傳統醫學。跟中醫的水準高高低低不等。但是總體來說差不多。它都是立足於那種直覺的,簡單的,經驗的觀察。

而現代醫學和傳統醫學和各個民族的傳統醫學最大的區別是什麼。不是它那些具體的結論。其實現代醫學的所有具體結論。還在不斷地演化當中,不斷地自己駁倒自己。不斷地證偽,它關鍵就在於。那些中醫粉們嘴裡口口聲聲講的那個詞。怎麼樣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如果沒有現代醫學這一整套方法,你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比如說很多中醫粉都在講這麼一個案例。就是我們國家有一個著名的功勳卓著的大夫。也是一個藥學家,叫屠呦呦。她從青蒿當中提取出了青蒿素,治療了瘧疾。這是在中醫藥當中提取出來的一個特效藥。得到了國際醫療學界的一個認可。 要知道瘧疾可是一個不得了的傳染病。在史書上,死於瘧疾的人那叫成千上萬。甚至是上千萬,一直到了1950年的時候。我們國家還有三千萬人得瘧疾。當年就死了幾十萬人。那屠呦呦提取出了青蒿素這種治療瘧疾的特效藥,治好了打擺子。確實功勳卓著。

可是有的人把這筆功勞。不僅僅是記在屠呦呦的頭上。還記到了中草藥的頭上,這就有問題了。確實,屠呦呦自己也承認。我是到晉代的一本藥方書當中,找到了這條方子。然後用現代方法把它做成了藥。這是一本什麼書呢?它的作者叫葛洪。是晉代的一個道士,平時是煉丹。鬧來無事記載一些藥方,後來編輯成冊。叫做《肘後備急方》。

就是這本藥方我擱在胳膊肘後面。隨時要急用,拿出來就是特效藥,就這麼吹牛。這裡面確實有一條記載了青蒿可以治瘧疾。大概就是說取青蒿一握,絞出汁來。吞下去,馬上就可治久瘧。好吧,可是你不知道的是。在葛洪的這本書裡。還記載了其他四十多個治療瘧疾的方子。我給你隨便說幾個。比如說抱一隻大公雞,讓它大聲叫,然後治瘧疾。還比如說,取一隻蜘蛛,放在飯團裡面吃下去。治瘧疾,再比如說。找一隻很大的豆子。剖成兩半,左邊寫上個日字,右邊寫上個月字。左手拿著日,右手拿著月,吞之立服。要想治療效果更好,怎麼辦?要看著太陽,向著太陽吞下去。而且不要告訴別人,這樣效果最好。這不是胡扯淡嗎?如果這四十多個方子都擱在一塊兒。那我可能要做一個大膽的推論。就是葛洪自己也沒用青蒿真正治療過瘧疾。為啥,因為如果青蒿不斷有效。他就不會寫其他四十多個藥方了。

確實,在中國古代的藥方書當中。不管這些書傳得多麼的高大上。多麼的具有中華民族輝煌燦爛的文化寶典意義。只要你攤開一看,你基本都可以當笑話書看。就像我們中國人大家都知道的。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以前的節目裡我們講過裡面的一些段子。都極其可笑。比如說梁上的灰,然後從那個鼻孔裡吹進去。可以治上吊死,這樣的例子特別多。比如說《本草綱目》裡面。我最近剛看到的,治狐臭,你知道咋治嗎?取兩枚雞蛋煮熟,把殼剝掉。狐臭主要是腋下,夾著。趁熱夾住,然後等它冷了之後趕緊跑。跑到一個三岔路口,扔到那個三岔路口。然後就不要回頭,趕緊往回家跑。如此三次,可治孤臭。

當然你說,你別老挑這個說。古人就那個認知水準。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好不好。我也特別同意,但問題就出在這兒。中國傳統醫學那一整套理論,看著花團錦簇。但它沒有能力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要不然為什麼中醫學的理論高峰。還是兩千年前的《黃帝內經》呢?要不然為什麼李時珍一個大夫一生。可以搞出一萬多個藥方呢?這些藥方是他聽來的,搜集來的。自己推想出來的。但是他偏偏沒有能力確認哪個是有效的。那怎麼確認有效呢?

前面講過,大樣本隨機雙盲對照測試。所以你看,現在FDA通過一款新藥。

是要花幾十億美金做大量的臨床測試。然後還要通過漫長的時間。才能批准一款新藥。即使如此,花這麼高的成本。這些新藥還不見得一定靠譜。在現代西方的醫藥史上我們還知道。像四環素事件,反應停事件等等。還要不斷地去測試它。去駁倒它,醫學才能夠進步。為什麼他要花這麼高的成本。這麼難才搞新藥。就因為只有通過這樣的現代方法。才能夠得到確定的知識。所以今天我實在不願意牽扯那個叫割席斷交,朋友翻臉第一話題。

中醫藥的爭論,實際上我想講的是什麼。就是人怎樣才能從這個萬分複雜的世界中。找到確切的知識。話說到這兒。我們可能漸漸就要觸及到一個很敏感的地帶了。就是所謂的民族文化自尊心問題。有的人反對批評中醫。就是說不要滅自己的威風,長他人的志氣。為什麼我們老祖宗搞出來的東西。就不如西方人呢?所以捍衛中醫。就是捍衛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其實我說,這大可不必,為啥?一是西方人的主流社會觀念裡面。有的是不著調的東西。他們如果說比我們強的話。就強一點點,就是他們有科學的方法論。可以一點一點地往前拱。把那個不著調的東西給剔除掉。如果我們學好了這種科學方法論。中華民族腦子聰明,沒有問題的。不存在文化自信問題。

給大家舉一個醫療之外的例子。上個世紀有所謂世紀飲料大戰。就是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兩家公司死磕。可口可樂剛開始講,我們的可樂就是好喝。要不然為什麼賣得比他們多呢?百事可樂說,較勁是吧。要不我們就來一來雙盲測試。所以就搞了一堆杯子。一種杯子上寫一個字母,叫M。一個杯子上寫一個字母,叫Q。M裡面擱上百事可樂。Q裡面擱上可口可樂。找一幫人盲測,你們說喝完了哪個好喝。結果測完了大跌眼鏡。居然大家普遍認為那個標記著M字母的杯子。裝的百事可樂比較好喝。百事可樂說,怎麼樣。盲測決定了我們比你好喝。

可口可樂說,你別叫板,我接著搞盲測。現在我也搞兩種杯子。一種寫上M,一種寫上Q。但是我不告訴你的是。我裡面擱的其實全是可口可樂。也找一堆人未盲測,結果喝完了之後。普遍還是覺得M那個杯子裡面的可樂好喝。你看,跟可樂無關,大家喜歡的是M這個字母。

百事可樂說,那我們就接著測。現在我們把杯子上的所有的標記。全部給它抹掉,接著測試,一人喝一口。結果還是發現百事可樂比較好喝。

可口可樂說,你胡扯,你讓人只喝一小口。你那比較甜,所以大家覺得好喝。他們這邊又開始搞盲測。這雙方就打來打去。這是什麼時候的事,上個世紀70年代的事。

當然測完之後,所謂可口可樂。就是比百事可樂好喝的這個神話就破滅了。所以整個飲料市場的格局就變化了。逼得可口可樂在上個世紀的80年代。就不得不推出新口味的可樂。

其實就在這兩年,也發生著大量這樣的事情。比如說在西方的音樂界。就流傳著這麼一個觀念。說小提琴一定是那種古董琴。傳下來好幾百年的,那個琴好。現代的琴甭管你製作工藝多好。用多好的材料,你總是不如那些古董名琴。動不動幾千萬美金一般把的那種琴。2014年,可就是去年。有一個法國的小提琴家。就說我就不信這邪,把一堆琴擱一塊兒。盲測,找一堆小提琴家來拉。盲測,閉著眼睛拉,然後你覺得哪把琴好。結果測出來了,最好的,大家都認可的是一把琴新琴。最爛的一把琴,古董琴。所以這個所謂的神話就破滅了。

西方人就是這麼一點一點往前拱。他們的社會觀念裡還有一些不靠譜的。但是我相信只要堅持這種方法,逐漸都能破掉。

那反過來說。我們中國人有沒有踏上這條路的機會呢?當然有啊,就像我們前面講的青蒿素。其實道士葛洪在那本書裡。也就寫了四十多個方子。只要我們有這樣的一個科學的方法論。我們就一點一點排除了。那個抱個大公雞往前叫,那玩意兒總不靠譜吧。所以很容易就排除掉了。你想,我們在茫茫萬物之中。已經很有運氣了好不好。已經收集到四十多個方子了。只要我們有一點點的科學精神,一點一點測。我想用不了多少年,中國人也許就會瞎打誤撞出一種治療瘧疾的有效方法。其實治療一種病。並不需要知道什麼微生物的原理。這種病具體的病理。只要找到確切有效的方法即可。甚至是上千年治療好打擺子。那中國的古代人均壽命不就提上去了嗎?醫療水準不就提高了嗎?

你可能注意到我剛才用了一個詞。叫瞎打誤撞。對,現代科學醫學,也是瞎打誤撞。只不過他們有一種方法論。我們和現代醫學和科學之間。不就缺這麼一點點方法論嗎?

那你說中國古代的醫學。有沒有過踏上這樣方法論的機會。人的思考機制是差不多的。比如說給大家舉個例子。清代有一個大夫叫王清任。清代有一個大夫叫王清任。這個人就一直覺得古代的那些醫書。那互相之間矛盾得一塌糊塗。簡直就是胡說八道。比如說中醫當中有所謂五臟六腑的說法。那五臟是什麼,心,肝,脾,肺,腎。六腑是什麼呢?指的是胃,膽,小腸,大腸,膀胱。

還有一樣東西叫三焦。這三焦是個啥呢?那就亂了套了。有人說是整個腹腔,有的人說整個胸腔。有人說是一層黏膜,有人說壓根就不是具體的。它就是一種氣,就是一種功能。在古代的醫書上,是各執一詞。這個王清任王大夫就說。說琢磨這三焦我真是琢磨不明白。從古到今,各有各的說法。如果這個基礎都沒有。根據五臟六腑的那個理論。再推出來一整套治療體系。什麼八綱辨證,什麼虛則補之,實則泄之等等。什麼病因就是內生五邪,外感六淫。那整個這套治療體系不就崩潰了嗎?

所以他就寫了一本書,叫《醫林改錯》。其實也沒有改,他只不過說這錯得太離譜了。我把它們都提出來。其實你看,解剖學。現代醫學認為這是所有醫學大廈的基礎。中國人有沒有解剖學,當然有啊。古時候殺豬你也得打開看一看嘛。所以對於內臟的基本概念,我們是有的。在《黃帝內經》裡面就有記載。可是那些記載因為沒有實踐的解剖學。所以不準確。所以就搞出三焦這樣的理論上的怪物嘛。

那這個王清任大夫正好他三十多歲那年。史書記載,嘉慶二年。他正好路過河北灤州。那個地方爆發瘟疫,很多小孩就死了。正好在那個鎮子上。就有一個非常奇怪的風俗。大家都覺得這小孩死了,就不能埋得很深。一定要埋得淺,讓那個野狗把小孩屍體扒出來。然後吃掉,這樣我再懷第二胎的時候。就不容易夭折,這當然是民間的迷信了。

但是確實給路過的這個王大夫提供了一個機會。就是近距離地觀察小孩的那些內臟。他是越看越不對,跟古書上怎麼都對不上。所以他就抱著強烈的好奇心,去找一些劊子手。就是對人大卸八塊的那種專業人員。去請教他,說內臟怎麼樣。然後還專門花錢雇一些畫工。來畫那些他人的內臟的那個圖譜。

但是很可惜,王清任大夫和西方的那些醫生一樣。他有一種求知的精神,糾錯的精神。但是沒有醫學共同體,沒有醫學雜誌。他出了這本書,出也就出了。其他的大夫說你胡扯。我們還是信《黃帝內經》我們有理論自信。所以好不容易出現的這一朵小浪花。隨著王清任大夫自己死了,也就沒有了。中醫又回到了強大的理論自信。

所以今天我們想講什麼。我們想講的就是人認知世界的方法。現代化社會和非現代化社會。在認知方法上的區別,我認為就是三條。

第一條呢?就是你得資料化。為什麼一定要資料化呢?不是說我們有什麼科學叫迷信資料。而是只要它一旦資料化之後。整個的協作體就可以建立出來。我測量是這個數,你也可以測量。你說不對,那你可以改。然後只要這個資料是公開的。所有東西數量化之後。全人類跨時空的協作就可以展開。這是現代思維方式的一個特徵。

第二條那第二個特徵呢?就是非常地認真。那啥叫認真呢?我有個朋友,對中醫是持非常嚴肅的批判態度。他講過一句話,他說我建議我所有的朋友。當老闆的,開公司的。你招人的時候你就問他一個問題。你信不信中醫啊。如果他信,你就要謹慎地用。如果他不信,我建議你馬上就要用。為什麼,因為不信中醫的人。他是知道我幹事得有那種。講事實,講依據,講邏輯的那套方法,要求其極致。可是信中醫的人呢?也不是說這樣的人就沒有水準。沒有人才,也有。但是他的思維方法當中有一個小漏洞。就是很多東西他聽別人說,他就信了。他比較容易輕信。輕信的人在工作當中就不見得那麼認真。所以他建議很多老闆就不要錄用這樣的人。這個觀點信不信您自己琢磨。但確實這是現代思維方法的第二個特徵。

那第三個特徵呢?就是開放性。科學嘛,我們以前講過,就是可證偽。不管現代醫學的成果是多麼的輝煌燦爛。本質上每一個結論都是等待著被否定的。是向未來的一個開放系統。只要未來有人拿出證據。證明現在的知識錯了,那就坦然地承認。我們人類的認知邊界就向前扎扎實實地推進一步。

可是再反觀我們的中醫。我們抱持一種文化自信。現在還在供奉兩千年前的《黃帝內經》為最高理論水準;那請問,怎麼進步呢?中醫粉反駁我們的一個證據。或者說一個論調就是你們那些科學教徒不值一提,你們的層次好低哦。我們是談的哲學,搞的是天人合一。我們那個層次高多了。

說實話,我自己在讀醫書。就是中醫書的時候,也有這個感覺。那個思維方法那個巧妙。那個東方神秘主義的美感。加上漢字和漢語言的那個美感。確實你會覺得很高明。可是問題是,我要治病,我要立竿見影。人就躺在那兒,馬上要死。你能不能給我一個靠譜的,可驗證的方法呀。

很多中醫學界的人也在說。中醫就是讓一些騙子給敗壞掉了。可你告訴我一個把騙子識別出來的方法。什麼是靠譜的醫生啊。是鬍子比較長,還是頭髮比較白。還是眼鏡度數比較深。還是房間裡掛的錦旗比較多。就證明你靠譜啊,騙子也會這一套啊。我識別不出來你再說你靠譜。你是高明的哲學,你讓我怎麼信呢?其實這就是一個思維方法上的一個區別。

很多中醫的捍衛者最後還會說那麼一句話。說未知世界大得很。不要覺得科學什麼都懂。不要對科學盲目崇拜。未知世界,我們對它要有一顆敬畏之心。我覺得這句話說得特別好。對未知世界,要抱有敬畏之心。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即使我們已經知道的。也要隨時準備它變成未知的。

我們要非常冷靜的看待每一個個體,這就叫優勝劣汰!這個邏輯雖然非常殘酷,但它就是真相。作為生活在21世紀的人,我們要有這點接受的心胸。

那為什麼我們剛開始要把這個提出來?

就因為很多一聽西醫反對中醫?馬上就會出現跳腳大怒的人,我們微冷靜一下,聽昕他們究竟在反對什麼?

西醫反對中醫的人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論據,就是中醫在中國雖然行醫了兩千年。可是中國古人的平均壽命並沒有因此提高。我們的古人和歐洲的古人現在看來,基本上平均壽命都是35歲左右。可能各種統計口徑不一樣,但是都是35歲左右。

那你說這不是很悲催嗎?其實一點兒不悲催!其實作為一個物種繁衍來講,夠了呀!那些低端的昆蟲,它們基本上就是親代和子代的關係,只要把孩子生下來那長輩就可以死了,這是自然選擇的一個天然的道理,因為再活著沒有用了。

作為一個基因的傳承的載體,使命已經完成了,繼續活著就是和子代,生的那些孩子一起爭奪生存的資源。所以很多魚類昆蟲類,基本上產籽結束就死了,作為高級的哺乳動物,尤其像靈長類他生一個孩子,為什麼他要活到35歲這也是有道理的,人類的性成熟大慨在1 4歲到1 5歲,到性成熟,然後繁衍生下下一代,

要守到什麼時候?守到他再性成熟的時候,他再繁衍下一代的時候長輩就可以死了,因為長輩教育下一代,養護下一代,保護他們的使命完成了,可以死了!

所以看1 5加1 5可不就30歲嗎?如果再把天災有時候不適於受孕,不適於生孩子的那些因素考慮在內,老天爺再給你放五年,35歲夠了。所以如果沒有醫學,我們人類的健康狀況非常之差。平均壽命只有35歲這就是天道,這個邏輯很殘酷!

各位讀者接受起來有點不情願,但是它就是如此。醫學在它長足發展之後,可以讓我們的壽命一點一點地增加,像現在發達國家70歲80歲都沒有問題,這正是我們享受現代醫學的這樣的一種恩惠。

而中醫有沒有給我們在古代人增加壽命?或者同期中國古人有沒有比國外的古人壽命要長?對不起,中醫在有據可考的歷史上,沒有給我們這樣的恩惠。

寫到這兒有讀者可能會反駁說,我不管那些宏觀的統計資料,那些資料也可能不靠譜啊,現代人又不可能穿越回古代,搞精確的人口調查,怎麼知道中國古代人均的壽命就不比歐洲人高那麼一丁點呢?哪怕高一丁點也是中醫的功勞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嘛!中國古代有據可查那麼多神醫,從扁鵲到張仲景、華佗、孫思邈到李時珍,還有電視劇裡面的神醫喜來樂,這些人治好人這都是見於史書的!都是有記載的。能說中國古代的那些史學家都是信口雌黃嗎?更何況我們做人總得有點實踐精神吧!

眼見為實,有人說我不管那些理論,我就知道我的親戚我的朋友,我隔壁家老張他就是看中醫看好的,他們往往得了一個什麼病,到西醫那裡求醫問藥無果,結果找到一個民間的神醫,中醫一針下去一服藥下去,好了這樣的事情我們經常親眼得見。

難道西醫看不見?西醫為什麼還要說中醫不靠譜呢?這其實就是個有品質的問題?那接下來我們就回答這個有品質的問題!

我們先把中醫的問題放到一邊,我們來想一想醫學的本質是什麼?其實就是人在自己的生命過程當中,尋找一種相對確定的因果關係。這話聽著繞脖子其實很簡單。

就是我得了這個病我找一種什麼樣的因?比如說在哪個地方紮一針或者吃一種什麼東西,我就能得出一個果就是我好了。如果這個因果關係是確定的,這就叫醫學,我們簡單地說就是這樣。

可是要知道因果關係有時它不靠譜!

打個簡單的比方,我一渴我就喝水喝完水就不渴了,你看這個因果多麼的叫立竿見影。我餓了吃東西就不餓了,我一錘頭下去那個狼就死了!

但問題是一旦放到一個相對複雜的環境裡的時候,因果關係是靠不住的!

舉個例子,一到秋天葉子就黃然後秋風掃落葉,那請問秋天和葉子黃和落葉之間什麼關係?是因為天氣溫度變冷?所以它就容易黃,容易落嗎?

我們有著現代科學知識的人都知道,落葉只是植物的一個非常複雜的生理機制的結果而已。

他們會說我的老祖宗告訴我的,和我自己親眼得見都是這樣一個確切的關係,天一冷那邊樹葉就開始落。所以從這個例子你就可以看得出來,不管有多麼長久的觀察,不管這個觀察的結果有多麼的確鑿,如果想用直覺得出因果關係的知識。其實是不靠譜的。當然落葉這種事不靠譜也就不靠譜了。

如果這種思維方式一旦帶到人類實踐當中,其實會犯錯誤的。

如果這種思維方式一旦帶到人類實踐當中。其實會犯錯誤的,比如說日食。中國古代最早的日食記載是見於《尚書》。這裡面記載夏代的一個王叫仲康。有一天響睛白日。突然日食了,太陽被遮住了。那誰的責任呢?找來找去。有一個天文官叫羲和,這傢伙也是個倒楣催的。頭一天晚上大概是喝酒了,稀裡糊塗。仲康就很生氣,就把這個羲和給殺了。因為在中國古人看來。上天突然出現這種異象。肯定是民間的這個王或者後來的皇帝。施政有了問題,老天爺震怒。我就得想辦法去解決那怎麼解決呢?

羲和被殺了之後。歷代的皇帝和天文官都得想轍。這個轍就是穿什麼樣的衣服。排什麼樣的隊形,敲什麼樣的響器。搞什麼樣的儀式。你會發現挺奏效的,只要我們一搞之後。過一會兒天就晴了,太陽又出來了。所以歷代的皇帝都會沿用這個儀式。而且覺得這是一個確切的因果關係。

可是我們有起碼天文學知識的人都知道。日食本來就是一個短暫的現象。皇帝在人間幹什麼跟它沒有一毛錢關係。你幹或者不幹,或者幹點什麼別的。它一樣一會兒就好。

我一個朋友就跟我講,小時候他得過一種病。是急性的腮腺炎,這在民間還有一個說法。叫豬頭腮,確實那個腮幫子腫得跟一頭豬一樣。那民間的老中醫怎麼給他治呢?拿出一根毛筆,飽蘸濃墨。在腮幫子上,就是腫的那個部位畫一隻老虎。有些醫生畫得不好,就乾脆寫上一個老虎的虎字。

那怎麼解釋這種治療的機制呢?他說,這是豬精跑到你的腮幫子裡去了。所以你長得像一頭豬,這時候怎麼辦呢?我畫一隻老虎,老虎進去把豬給吃了。所以就好了。見效不見效,當然見效了。因為急性腮腺炎本來就是一種自限性的疾病。什麼叫自限性疾病。就是自我限制病程的一種病。就是不治一樣會好。但是民間反復看這個老中醫在腮幫子上畫老虎。老覺得太神了,每次都治得好。

所以很多中醫的神醫就是這麼來的。

我們還是回到因果關係這個話題上。很多時候我們用直覺得出來的因果關係的觀察。它會引發社會上的一些騷亂的。比如說有一個很敏感的話題。就是地震的預測,要知道。很多學者的共識是,地震是無法預測的。這一點你還真別覺得顛覆。上網上你可以查到很多文獻。很多專家都持這樣的觀點。為什麼,因為地球的地殼系統實在是太複雜了。複雜到我們幾乎無法判斷其中的因果關係。

古希臘有一個醫聖。叫希波克拉底現在醫學院的學生畢業之前。都要齊聲朗誦所謂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希波克拉底是一個醫德非常崇高的人。而且他也確實在認知上上了一個臺階。他就告訴同時代的古希臘人。說你們不要迷信了,你們之所以得病。不是什麼妖精作祟,也不是鬼神降災。就是因為你身體裡的四種元素。和大自然的四種元素不平衡。那你身體裡的哪四種元素呢?就是四種體液,就是血液,黏液,黃膽汁,黑膽汁。那大自然哪四種元素呢?就是土,氣,水,火。一旦不平衡,你就得病了。

聽到這兒有點感覺了吧。和中國古人,中醫講的那個陰陽五行。對,這是人類的一種共同的思維機制。這樣的理論建構一旦起步。很容易就被推演成一個天花亂墜的理論系統。所謂的博大精深,你看中國人。先搞出了五行,金,木,水,火,土。然後一對照,人體內果然就有五臟。心,肝,脾,肺,腎。一看藥,果然就分成五種藥性。寒,涼,溫,熱,平。再看五行之間什麼關係呀?文人就開始琢磨,給它起名字。比如說這種關係分成,相生,相克。制化,勝複,相侮,相乘,母子,相及等等。

然後各種各樣的脈象,各種各樣的穴位。整個理論體系就像參天大樹一樣生長出來了。但問題是,它的全部基礎仍然是那個。簡單的直覺的觀察。前面我們講過,從中不太可能得到確切的知識。

那你可能會問,那人類面對這麼複雜的現象。尤其是全宇宙最複雜的現象,人體。怎麼得到確切的知識呢?全世界各個文明都在探索。那首先取得突破的,當然就是西方人。你可能會問,這是不是證明。西方文明要比我們中華文明高出一大截。才會產生醫療的突破啊。還真就不是這樣。

我們回到醫療突破的那個原點來看。它簡直就是介雕蟲小技。不值一提的一個小伎倆。

那事情是怎麼回事呢?話說1747年的時候。有一艘英國的軍艦正在大西洋上航行。但是船上爆發了壞血病。要知道,壞血病是幾百年來。從15世紀的航海家開始,就是遠洋航海的噩夢。比如說15世紀著名的大航海家達伽馬。就是帶領他的船員繞過了非洲的好望角。從大西洋進入了印度洋的那個人。但是這個偉大成就的背後有一個悲催的事實。就是他手下的160名船員。有一百多個人死於壞血病。而這個病糾纏航海家們幾百年之久。就是剛開始發現牙齦出血。然後牙齒鬆動,脫落,渾身皮下出血,全身潰爛。最後只好把這個爛得不成樣子的屍體。扔到海裡去,但是對於壞血病的治療。一直就沒有進步,幾百年來都是這樣。

到了1747年的時候。這艘軍艦上,我們剛才提的。當時軍艦上有一個軍醫叫林德,他是蘇格蘭人。長久以來,他就對治療壞血病有濃厚的興趣。可是要知道,當時西方世界和中國占代是一樣的。對於一個疑難雜症。民間流傳著各種各樣的驗方。可是你真要把這些所謂的驗方拿來試的話。有的時候碰巧也就能治好。可是你把同樣的藥方針對另外一個病人。往往又治不好,沒有一個確切的因果答案。那怎麼辦呢?試來試去之後。在1747年的這一次航程上。林德突然有了一個靈感。說我能不能搞一個分組對照實驗。於是他就找了十二個船員。這都是病情最嚴重的。給他們分成了六個組每組兩個人。那首先給他們配上了一個基礎的食譜。就是比如說麥片粥,羊肉湯。就是你吃下去,確保你不餓死。然後把那些流傳已久的所謂的驗方。這六個組當中用不同的驗方。比如說,第一個組吃橘子,吃檸檬。第二個組喝稀硫酸,第三個組喝海水。所有當時認為有效的手段。他分成六個組,分別配給他們。結果六天之後,奇跡發生了。第一組,就是吃橘子,吃檸檬的那個組好了。其他的組沒有好,反復地試都是這個結果。其實什麼原因,我們今天知道。所謂的壞血病,其實就是維生素c缺乏症。而維生素c的發現。以及整個壞血病的真正的機理的發現。要到20世紀50年代才發現,林德那個時候。距離這麼高超的醫療水準差得很遠。但是當時的人只需要找到有效的途徑。他並不需要知道背後的機理對吧。解決問題就好嘛。

所以林德回到英國之後,就寫了一篇論文。叫《論壞血病》。可問題是,這個方法雖然他已經探索出來了。但是相信它的人並不多。其中最著名的一個人就是英國航海史上的那個大家,庫克船長。庫克船長在18世紀的70年代。在他第一次遠航當中就用了這個方法。給船員大量地喝什麼檸檬汁。結果確實就沒有壞血病的爆發。可是英國政府接受這一點非常晚。大概要到18世紀的80年代。那個時候林德已經不得了了,是國王的御醫了。他帶有那麼崇高的地位。建議英帝國的政府去接受這個治療方案。都沒有成功,所以英國海軍最後推廣。用檸檬汁來治療壞血病,是林德死了之後的事情。

所以你看,一項醫療突破是多麼的難。那從此之後,壞血病這個惡魔。就從大英帝國的海軍當中被驅逐出去了。大英帝國在18世紀,19世紀成為一個海上霸權。林德醫生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從此之後,英國民間對英國海軍士兵。還起了個外號,叫檸檬人。因為這些水兵在船上總是大口大口地喝檸檬汁。這個問題就徹底解決了。可是我們回頭來看。你說林德醫生很偉大,他偉大在哪兒啊。他幹了什麼轟天動地的事情啊?沒有,他只不過搞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分組對照買驗。而這種實驗方法對於我們現代人。有一些科學常識的人來說。這是用腳指頭都能想明白的事情。都不用用腦子,對吧。

打一個簡單的比方,我們五個兄弟出去遊玩。結果迷路了,現在面對五條道路。該走哪一條走得通,通向外面世界啊。很簡單,一人走一條唄。大家手裡反正都有手機,哪個兄弟走通了。回頭打一個電話通知其他人走這條路。這就是一個簡單的分組對照實驗。你說不行,我不相信這種方法。我非得坐在原地,五個人開會商量,你說說。你二大爺,祖宗的經驗告訴你該怎麼走。你隔壁鄰居老王怎麼傳授給你的。你爺爺告訴你該走哪條路。或者搞一個烏龜殼,燒一燒看看上面的紋路。神指示我們應該走哪條路,這不是神經病嗎?這不就是古代的巫術嗎?這不就是相信那些不靠譜的民間驗方嗎?也許有一條路你撞對了。但是這個幾率實在是太低嘛。

所以說,人當他處於一個。非常複雜的環境的時候。有的時候我們要形成確切的知識。並不一定要把整個這個系統全部弄明白。我們只需要按照林德醫生的這個方法,搞分組對照實驗。很快我們就能從一團亂麻當中找到確定的知識。這事很簡單吧。

中醫在歷史上真就沒幹過這個事。這麼簡單的事沒人幹過。那你說這個事簡單嗎?對。它剛開始就是一個小小的工具。真的是一把小刀子呦。可是就是這把小刀子,在十八世紀之後。鋸斷了一棵一棵的那些妄念。那些錯誤觀念的參天大樹。剛才我們講到在1747年的時候。蘇格蘭軍醫林德發明了對照實驗法。今天我們看來這沒啥了不起嘛。

我們現代人處理自己的實踐難題。都會用這一套,對吧。比如說一個公司要投廣告。那麼多媒體,哪家靠譜呢?我們不知道那怎麼辦。都投一點好了,根據使用者的回饋。哪個媒廣告效果好,就繼續追投。這是一個多麼簡單的思想方法。但是就像一根火柴。它雖然小,一旦劃著之後。把周邊那個黑洞洞的世界。一下子就照出了一些輪廓。你看,壞血病的問題就這樣解決了。可是這個方法一旦出來之後。它對一些傳統的根深蒂固的觀念的動搖。漸漸地就開始了。

比如說在西方醫學歷史上。有一個非常悠久的治療方法,叫放血療法。其實我們回到原始社會。你想,原始社會也沒啥醫術。一個人得病了,我們拿他怎麼辦呢?想來想去,無非是三種方法。一個是往他人體裡輸入一些東西。吃點草根,樹皮,看什麼東西有效。第二個方法呢?就是我們直接刺激這個人體。比如說按摩,還有中國人的針灸,紮他,對吧。再有一種呢?就是從身體裡放出一點什麼了。確實我們原始人有這樣的經驗。比如說讓一些毒蟲子給咬了。放出來的血都是黑的。把黑血放掉之後確實人也就好了呀。所以放血,從人體當中輸出一些什麼東西。那總不能割鼻子,割手吧。放出血,這個各個民族都有的一個治療方法。你看中醫的《黃帝內經》裡面。大量的篇幅都在談放血療法。就是血這玩意兒很寶貴,不能瞎放。所以基本上摳摳索索地放,紮一針放一點就算了。西方人不一樣,大手筆啊!。我們都知道人體的血液總量不過是5到6升。可是西方古代的那些名醫們放起血來。那叫一個不心疼啊。450毫升起步,1升的,2升的,3升多的。那就是把人體的血液一半放光,那還活得了嗎?但是你說有效沒效呢?反正西方古代人是幾千年都覺得挺有效的。人家也有醫書,人家也有名醫,人家也有案例。都寫在紙上了,跟中國的中醫是一模一樣。歷代的名醫,比如說那個蓋倫。寫那麼厚的書,人家也發展出一個。博大精深,非常繁複的理論體系。你以為放血就隨便放嗎?包括那個器具,放血那個刀,叫柳葉刀。就是現在外科醫生用的那個東西。最著名的醫學雜誌就叫《柳葉刀》。

你以為剛開始是做外科手術的嗎?不是,就是用來放血的。各種各樣的刀形。包括放血,放哪個部位的血。治什麼樣的病,都是有講究的。比如說你如果要治脾臟的病。那一定要左臂的靜脈,如果你要治腰疼。一定要在膝蓋後方那個地方去放血。包括放血要在什麼地方放,什麼時間放。放多少都是博大精深的。西方人確實也信奉了這個,深信不疑好幾千年。

那最近還有人信嗎?還有人信。直到1953年,誰啊?史達林同志,史達林同志臨死的時候。其實就是一般的中風,但是他臨死那幾天。沒有接受過任何現代的治療。據說只有人給他實施過放血療法。

那放血療法達到它的輝煌頂點是什麼時。18世紀的後期,也就是林德醫生。發明則照實驗法的前後。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兩個美國人。都是國父級的人物,美國國父反正也多了。只要在《獨立宣言》上簽過字的,都算是國父。其中有的很有名,有的就不太有名氣。一個叫本傑明-拉什的醫生。他在美國醫學界的位置高得不得了。據說只要有四個醫生,三個都是他的學生。那就是祖師爺級的人物,他就信奉放血療法。其中在1793年的時候,費城流行過一次黃熱病。那是大的傳染病,很多人就四散奔逃。但是這個本傑明-拉什醫生,醫德特別好。駐守在城中,堅決不走,治病救人。那治病啥方法呢?放血唄。所以他那個診所每天要放一百個人的血。據說有一個後院,那是整盆整盆的血往裡潑。大團大團的蒼蠅圍繞在那兒。其中當時他有一個政敵,也是一個記者。你這麼放血,放得太邪乎了。然後就去在全城搞了一個調查。這其實就是個對照實驗。就是你放血,別人不放血。那哪兒死的人多呢?後來發現。本傑明大夫的診所死的人最多。所以這人就給他報導出去了。本傑明大夫就怒了。這麼大的瘟疫,我不逃。你不給我評定一個什麼感動美國的人物也就罷了。你還要誣衊我。我告你,就把這個記者給告上法庭。當時法庭也覺得,這個本大夫也不容易。你怎麼能還這麼誣衊他呢?居然就判這個記者敗訴。這是當時的那個醫療知識水準下的一個必然結果。

但是就在這個案子宣判期間。美國另外一名國父,那真叫大名鼎鼎。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病了。我們都知道,華盛頓擔任兩屆美國總統之後。就告老還鄉,回到自己的莊園裡安度晚年。有一天,這是什麼時候啊。1799年的12月,你看好可惜。只要不瞎治這華盛頓的病。華盛頓就活到了19世紀,就是跨世紀人才。那這一天他得了什麼病呢?很普遍的一個咽喉炎。華盛頓自己也是篤信這個放血療法。他自己養奴隸,他平時奴隸病了。他自己就上手給人放血。也居然經常能好,什麼原因能好啊。我前面講過,有的病你不用冶它也好。放點血也能好,跟放血沒有一毛錢關係。

那華盛頓放血就放出癮來了。這次他自己得了咽喉炎,就先自已給自己放。讓自己的管家給自己放。他還有兩個私人醫生,病不好。請私人醫生來接著放,放完之後病還不好。又請兩位名醫,這兩位名醫是誰啊。就是我們前面講的本傑明-拉什大夫的學生。名醫來了接著放,半天之內。給人家華盛頓放了3.7升的血,當天晚上。華盛頓就死了。這是放血療法歷史上可能最著名的一個例子。就愚昧到這個程度。

那放血療法是怎麼退出歷史舞臺的呢?很簡單。就是用林德醫生那個方法,對照實驗。就在華盛頓死 了之後十年。又有一個蘇格蘭的軍醫,這個人叫漢密爾頓。不是美國國父漢密爾頓。是一個醫生,叫漢密爾頓。他就搞了一個大型的對照實驗。大概300多個人,分成了三組。一組生病了放血,另外兩組得同樣的病不放血。後來發現,那兩組一個死了兩個人。一個死了三個人。放血的這一組死了35個人。太嚇人了,這個對照的結果。但是當時即使他寫出論文也沒有人信。因為大家還在深信這套療法,又過了十年。有一個叫路易的法國醫生。搞了兩千多個病例的對照實驗,最後寫出論文。這才導致社會輿論開始重視這個問題。看來放血療法不像我們老祖宗講的。醫書上記載的那麼多病例,言之鑿鑿的。沒有那麼有效,而且會害死人的。所以放血療法才算退出了歷史舞臺。所以我們前面講的,對照實驗這把小刀子。利得很哪,很多參天大樹。信了幾千年的東西,都會被它鋸斷。

當然你說,光有這個東西有用嗎?還是沒用,為啥。因為人體的複雜程度遠遠超越我們的想像。人不僅有一具軀殼,他還有靈魂,還有心理機制。又有一名美國醫生叫畢闕,發現了安慰劑效應。現在我們都知道,安慰劑效應療效驚人。有的病你給那個病人吃一坨玉米粉。你只要告訴他這是特效藥。他吃下去馬上病就好。而且療效在有的病上居然能達到百分之六七十。所以其實有的病根本就不用治。所以我們也理解古代的一些神醫。只要告訴你這是特效藥沒準兒就能治病。這其實跟藥沒有什麼關係。那安慰劑效應是怎麼發現的呢?

這個畢闕醫生原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是美軍的一個隨軍的軍醫。那他所在的這個部隊。有一次就參加了言大利南部的海灘登陸作戰。當時傷病員特別多,結果發現大事不好。隨軍所帶的嗎啡,就是那個麻醉劑不夠用了。那咋辦呢?一傷病員還在不斷地湧來。大家都在哀號疼啊,疼啊。醫生能不能給點嗎啡啊。又沒有,怎麼辦。所以這個畢闕大夫跟護士長一商量。說這麼地吧,只好騙,給他們注射生理鹽水。那本來覺得騙只是搪塞一時。但沒想到奇跡發生了。那些注射完生理鹽水的人不疼了,不叫了。所以這畢闕醫生幾乎是目瞪口呆。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畢闕醫生就花大量的時間。去研究這種安慰劑效應,根據他的研究結果。他就提出來,看來要判斷一款藥有效無效。要把安慰劑效應排除在外。在原來的對照實驗之外,還得加一個對照組。就是安慰劑組。就是同樣的藥,做的外形一模一樣。其實一款是藥,一款是玉米粉。給不同的兩組病人吃下去。那如果吃真藥的病人的治療效果明顯地要高於吃假藥的這一組的病人。那我們才能判斷這個藥有效,那這種方法叫什麼?單盲對照測試。

後來又發現,這個招還是不管用,為什麼。因為大夫知道哪個是真藥,哪個是假藥。你想,作為一個大夫,你想測試一個療法。一個藥品有效沒效,你對吃真藥的那個病人。自然那個眼神裡就會流露出各種關切,對吧。你對那個吃假藥的,自然就會比較糊弄。病人又不傻,他自然能夠接收到這樣的信號。所以後來發現,這個盲測還不能是單盲。就是只對病人盲,必須對醫生也盲。醫生也不知道哪個吃的是真藥。所以必須委託協力廠商機構來做。所以這種實驗方法叫做雙盲對照測試。那這就完了嗎?還不行。你會發現,如果病人的選擇不是隨機的話。有的人會故意把某一類病人送未做實驗。這也會帶來錯誤的知識。所以又必須在雙盲對照測試之上。再加一個隨機二字。

後來發現,這也還是不行。為什麼?因為樣本量太小的話。我們得出來的結果還是不能那麼確切。

所以現在醫學界判定一款藥到底有效沒效。就是一個特別長的名詞。叫大樣本隨機雙盲對照實驗。

現在網上,中醫和反中醫的兩撥人吵。這個詞出現得頻率非常高。所有反對中醫的人就會質問那些中醫粉們。你們所有的藥,你說有效沒效。有沒有經過大樣本隨機雙盲對照測試。你不要看這個詞。這個詞可是人類用多少血的教訓。用那麼漫長的曆,史一點一點換取的一種結果。

很多中醫迷都在說。說你們否定中醫,我們中醫學界也這麼說。因為現在江湖騙子太多。古人限於當時他們的醫療水準。確實也有一些不靠譜的說法。但是我們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這應該是一個相對客觀的態度吧。

對,可是問題是。怎麼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這就是現代醫學的方法。

所以很多人老把中醫和西醫對立起來。其實根本不存在這個對立。在現代醫學出現之前。全世界各個文明都有自己的傳統醫學。跟中醫的水準高高低低不等。但是總體來說差不多。它都是立足於那種直覺的,簡單的,經驗的觀察。

而現代醫學和傳統醫學和各個民族的傳統醫學最大的區別是什麼。不是它那些具體的結論。其實現代醫學的所有具體結論。還在不斷地演化當中,不斷地自己駁倒自己。不斷地證偽,它關鍵就在於。那些中醫粉們嘴裡口口聲聲講的那個詞。怎麼樣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如果沒有現代醫學這一整套方法,你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比如說很多中醫粉都在講這麼一個案例。就是我們國家有一個著名的功勳卓著的大夫。也是一個藥學家,叫屠呦呦。她從青蒿當中提取出了青蒿素,治療了瘧疾。這是在中醫藥當中提取出來的一個特效藥。得到了國際醫療學界的一個認可。 要知道瘧疾可是一個不得了的傳染病。在史書上,死於瘧疾的人那叫成千上萬。甚至是上千萬,一直到了1950年的時候。我們國家還有三千萬人得瘧疾。當年就死了幾十萬人。那屠呦呦提取出了青蒿素這種治療瘧疾的特效藥,治好了打擺子。確實功勳卓著。

可是有的人把這筆功勞。不僅僅是記在屠呦呦的頭上。還記到了中草藥的頭上,這就有問題了。確實,屠呦呦自己也承認。我是到晉代的一本藥方書當中,找到了這條方子。然後用現代方法把它做成了藥。這是一本什麼書呢?它的作者叫葛洪。是晉代的一個道士,平時是煉丹。鬧來無事記載一些藥方,後來編輯成冊。叫做《肘後備急方》。

就是這本藥方我擱在胳膊肘後面。隨時要急用,拿出來就是特效藥,就這麼吹牛。這裡面確實有一條記載了青蒿可以治瘧疾。大概就是說取青蒿一握,絞出汁來。吞下去,馬上就可治久瘧。好吧,可是你不知道的是。在葛洪的這本書裡。還記載了其他四十多個治療瘧疾的方子。我給你隨便說幾個。比如說抱一隻大公雞,讓它大聲叫,然後治瘧疾。還比如說,取一隻蜘蛛,放在飯團裡面吃下去。治瘧疾,再比如說。找一隻很大的豆子。剖成兩半,左邊寫上個日字,右邊寫上個月字。左手拿著日,右手拿著月,吞之立服。要想治療效果更好,怎麼辦?要看著太陽,向著太陽吞下去。而且不要告訴別人,這樣效果最好。這不是胡扯淡嗎?如果這四十多個方子都擱在一塊兒。那我可能要做一個大膽的推論。就是葛洪自己也沒用青蒿真正治療過瘧疾。為啥,因為如果青蒿不斷有效。他就不會寫其他四十多個藥方了。

確實,在中國古代的藥方書當中。不管這些書傳得多麼的高大上。多麼的具有中華民族輝煌燦爛的文化寶典意義。只要你攤開一看,你基本都可以當笑話書看。就像我們中國人大家都知道的。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以前的節目裡我們講過裡面的一些段子。都極其可笑。比如說梁上的灰,然後從那個鼻孔裡吹進去。可以治上吊死,這樣的例子特別多。比如說《本草綱目》裡面。我最近剛看到的,治狐臭,你知道咋治嗎?取兩枚雞蛋煮熟,把殼剝掉。狐臭主要是腋下,夾著。趁熱夾住,然後等它冷了之後趕緊跑。跑到一個三岔路口,扔到那個三岔路口。然後就不要回頭,趕緊往回家跑。如此三次,可治孤臭。

當然你說,你別老挑這個說。古人就那個認知水準。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好不好。我也特別同意,但問題就出在這兒。中國傳統醫學那一整套理論,看著花團錦簇。但它沒有能力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要不然為什麼中醫學的理論高峰。還是兩千年前的《黃帝內經》呢?要不然為什麼李時珍一個大夫一生。可以搞出一萬多個藥方呢?這些藥方是他聽來的,搜集來的。自己推想出來的。但是他偏偏沒有能力確認哪個是有效的。那怎麼確認有效呢?

前面講過,大樣本隨機雙盲對照測試。所以你看,現在FDA通過一款新藥。

是要花幾十億美金做大量的臨床測試。然後還要通過漫長的時間。才能批准一款新藥。即使如此,花這麼高的成本。這些新藥還不見得一定靠譜。在現代西方的醫藥史上我們還知道。像四環素事件,反應停事件等等。還要不斷地去測試它。去駁倒它,醫學才能夠進步。為什麼他要花這麼高的成本。這麼難才搞新藥。就因為只有通過這樣的現代方法。才能夠得到確定的知識。所以今天我實在不願意牽扯那個叫割席斷交,朋友翻臉第一話題。

中醫藥的爭論,實際上我想講的是什麼。就是人怎樣才能從這個萬分複雜的世界中。找到確切的知識。話說到這兒。我們可能漸漸就要觸及到一個很敏感的地帶了。就是所謂的民族文化自尊心問題。有的人反對批評中醫。就是說不要滅自己的威風,長他人的志氣。為什麼我們老祖宗搞出來的東西。就不如西方人呢?所以捍衛中醫。就是捍衛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其實我說,這大可不必,為啥?一是西方人的主流社會觀念裡面。有的是不著調的東西。他們如果說比我們強的話。就強一點點,就是他們有科學的方法論。可以一點一點地往前拱。把那個不著調的東西給剔除掉。如果我們學好了這種科學方法論。中華民族腦子聰明,沒有問題的。不存在文化自信問題。

給大家舉一個醫療之外的例子。上個世紀有所謂世紀飲料大戰。就是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兩家公司死磕。可口可樂剛開始講,我們的可樂就是好喝。要不然為什麼賣得比他們多呢?百事可樂說,較勁是吧。要不我們就來一來雙盲測試。所以就搞了一堆杯子。一種杯子上寫一個字母,叫M。一個杯子上寫一個字母,叫Q。M裡面擱上百事可樂。Q裡面擱上可口可樂。找一幫人盲測,你們說喝完了哪個好喝。結果測完了大跌眼鏡。居然大家普遍認為那個標記著M字母的杯子。裝的百事可樂比較好喝。百事可樂說,怎麼樣。盲測決定了我們比你好喝。

可口可樂說,你別叫板,我接著搞盲測。現在我也搞兩種杯子。一種寫上M,一種寫上Q。但是我不告訴你的是。我裡面擱的其實全是可口可樂。也找一堆人未盲測,結果喝完了之後。普遍還是覺得M那個杯子裡面的可樂好喝。你看,跟可樂無關,大家喜歡的是M這個字母。

百事可樂說,那我們就接著測。現在我們把杯子上的所有的標記。全部給它抹掉,接著測試,一人喝一口。結果還是發現百事可樂比較好喝。

可口可樂說,你胡扯,你讓人只喝一小口。你那比較甜,所以大家覺得好喝。他們這邊又開始搞盲測。這雙方就打來打去。這是什麼時候的事,上個世紀70年代的事。

當然測完之後,所謂可口可樂。就是比百事可樂好喝的這個神話就破滅了。所以整個飲料市場的格局就變化了。逼得可口可樂在上個世紀的80年代。就不得不推出新口味的可樂。

其實就在這兩年,也發生著大量這樣的事情。比如說在西方的音樂界。就流傳著這麼一個觀念。說小提琴一定是那種古董琴。傳下來好幾百年的,那個琴好。現代的琴甭管你製作工藝多好。用多好的材料,你總是不如那些古董名琴。動不動幾千萬美金一般把的那種琴。2014年,可就是去年。有一個法國的小提琴家。就說我就不信這邪,把一堆琴擱一塊兒。盲測,找一堆小提琴家來拉。盲測,閉著眼睛拉,然後你覺得哪把琴好。結果測出來了,最好的,大家都認可的是一把琴新琴。最爛的一把琴,古董琴。所以這個所謂的神話就破滅了。

西方人就是這麼一點一點往前拱。他們的社會觀念裡還有一些不靠譜的。但是我相信只要堅持這種方法,逐漸都能破掉。

那反過來說。我們中國人有沒有踏上這條路的機會呢?當然有啊,就像我們前面講的青蒿素。其實道士葛洪在那本書裡。也就寫了四十多個方子。只要我們有這樣的一個科學的方法論。我們就一點一點排除了。那個抱個大公雞往前叫,那玩意兒總不靠譜吧。所以很容易就排除掉了。你想,我們在茫茫萬物之中。已經很有運氣了好不好。已經收集到四十多個方子了。只要我們有一點點的科學精神,一點一點測。我想用不了多少年,中國人也許就會瞎打誤撞出一種治療瘧疾的有效方法。其實治療一種病。並不需要知道什麼微生物的原理。這種病具體的病理。只要找到確切有效的方法即可。甚至是上千年治療好打擺子。那中國的古代人均壽命不就提上去了嗎?醫療水準不就提高了嗎?

你可能注意到我剛才用了一個詞。叫瞎打誤撞。對,現代科學醫學,也是瞎打誤撞。只不過他們有一種方法論。我們和現代醫學和科學之間。不就缺這麼一點點方法論嗎?

那你說中國古代的醫學。有沒有過踏上這樣方法論的機會。人的思考機制是差不多的。比如說給大家舉個例子。清代有一個大夫叫王清任。清代有一個大夫叫王清任。這個人就一直覺得古代的那些醫書。那互相之間矛盾得一塌糊塗。簡直就是胡說八道。比如說中醫當中有所謂五臟六腑的說法。那五臟是什麼,心,肝,脾,肺,腎。六腑是什麼呢?指的是胃,膽,小腸,大腸,膀胱。

還有一樣東西叫三焦。這三焦是個啥呢?那就亂了套了。有人說是整個腹腔,有的人說整個胸腔。有人說是一層黏膜,有人說壓根就不是具體的。它就是一種氣,就是一種功能。在古代的醫書上,是各執一詞。這個王清任王大夫就說。說琢磨這三焦我真是琢磨不明白。從古到今,各有各的說法。如果這個基礎都沒有。根據五臟六腑的那個理論。再推出來一整套治療體系。什麼八綱辨證,什麼虛則補之,實則泄之等等。什麼病因就是內生五邪,外感六淫。那整個這套治療體系不就崩潰了嗎?

所以他就寫了一本書,叫《醫林改錯》。其實也沒有改,他只不過說這錯得太離譜了。我把它們都提出來。其實你看,解剖學。現代醫學認為這是所有醫學大廈的基礎。中國人有沒有解剖學,當然有啊。古時候殺豬你也得打開看一看嘛。所以對於內臟的基本概念,我們是有的。在《黃帝內經》裡面就有記載。可是那些記載因為沒有實踐的解剖學。所以不準確。所以就搞出三焦這樣的理論上的怪物嘛。

那這個王清任大夫正好他三十多歲那年。史書記載,嘉慶二年。他正好路過河北灤州。那個地方爆發瘟疫,很多小孩就死了。正好在那個鎮子上。就有一個非常奇怪的風俗。大家都覺得這小孩死了,就不能埋得很深。一定要埋得淺,讓那個野狗把小孩屍體扒出來。然後吃掉,這樣我再懷第二胎的時候。就不容易夭折,這當然是民間的迷信了。

但是確實給路過的這個王大夫提供了一個機會。就是近距離地觀察小孩的那些內臟。他是越看越不對,跟古書上怎麼都對不上。所以他就抱著強烈的好奇心,去找一些劊子手。就是對人大卸八塊的那種專業人員。去請教他,說內臟怎麼樣。然後還專門花錢雇一些畫工。來畫那些他人的內臟的那個圖譜。

但是很可惜,王清任大夫和西方的那些醫生一樣。他有一種求知的精神,糾錯的精神。但是沒有醫學共同體,沒有醫學雜誌。他出了這本書,出也就出了。其他的大夫說你胡扯。我們還是信《黃帝內經》我們有理論自信。所以好不容易出現的這一朵小浪花。隨著王清任大夫自己死了,也就沒有了。中醫又回到了強大的理論自信。

所以今天我們想講什麼。我們想講的就是人認知世界的方法。現代化社會和非現代化社會。在認知方法上的區別,我認為就是三條。

第一條呢?就是你得資料化。為什麼一定要資料化呢?不是說我們有什麼科學叫迷信資料。而是只要它一旦資料化之後。整個的協作體就可以建立出來。我測量是這個數,你也可以測量。你說不對,那你可以改。然後只要這個資料是公開的。所有東西數量化之後。全人類跨時空的協作就可以展開。這是現代思維方式的一個特徵。

第二條那第二個特徵呢?就是非常地認真。那啥叫認真呢?我有個朋友,對中醫是持非常嚴肅的批判態度。他講過一句話,他說我建議我所有的朋友。當老闆的,開公司的。你招人的時候你就問他一個問題。你信不信中醫啊。如果他信,你就要謹慎地用。如果他不信,我建議你馬上就要用。為什麼,因為不信中醫的人。他是知道我幹事得有那種。講事實,講依據,講邏輯的那套方法,要求其極致。可是信中醫的人呢?也不是說這樣的人就沒有水準。沒有人才,也有。但是他的思維方法當中有一個小漏洞。就是很多東西他聽別人說,他就信了。他比較容易輕信。輕信的人在工作當中就不見得那麼認真。所以他建議很多老闆就不要錄用這樣的人。這個觀點信不信您自己琢磨。但確實這是現代思維方法的第二個特徵。

那第三個特徵呢?就是開放性。科學嘛,我們以前講過,就是可證偽。不管現代醫學的成果是多麼的輝煌燦爛。本質上每一個結論都是等待著被否定的。是向未來的一個開放系統。只要未來有人拿出證據。證明現在的知識錯了,那就坦然地承認。我們人類的認知邊界就向前扎扎實實地推進一步。

可是再反觀我們的中醫。我們抱持一種文化自信。現在還在供奉兩千年前的《黃帝內經》為最高理論水準;那請問,怎麼進步呢?中醫粉反駁我們的一個證據。或者說一個論調就是你們那些科學教徒不值一提,你們的層次好低哦。我們是談的哲學,搞的是天人合一。我們那個層次高多了。

說實話,我自己在讀醫書。就是中醫書的時候,也有這個感覺。那個思維方法那個巧妙。那個東方神秘主義的美感。加上漢字和漢語言的那個美感。確實你會覺得很高明。可是問題是,我要治病,我要立竿見影。人就躺在那兒,馬上要死。你能不能給我一個靠譜的,可驗證的方法呀。

很多中醫學界的人也在說。中醫就是讓一些騙子給敗壞掉了。可你告訴我一個把騙子識別出來的方法。什麼是靠譜的醫生啊。是鬍子比較長,還是頭髮比較白。還是眼鏡度數比較深。還是房間裡掛的錦旗比較多。就證明你靠譜啊,騙子也會這一套啊。我識別不出來你再說你靠譜。你是高明的哲學,你讓我怎麼信呢?其實這就是一個思維方法上的一個區別。

很多中醫的捍衛者最後還會說那麼一句話。說未知世界大得很。不要覺得科學什麼都懂。不要對科學盲目崇拜。未知世界,我們對它要有一顆敬畏之心。我覺得這句話說得特別好。對未知世界,要抱有敬畏之心。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即使我們已經知道的。也要隨時準備它變成未知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